三十八·正义
冯宝嘉的心里说不清楚现在是快慰更多一些还是痛恨更多一些。
这两年她的人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原本金尊玉贵的大小姐沦落风尘,最后甚至被海寇掳走,要卑躬屈膝才能求生。
这里头的屈辱感到底能怎么从里到外的彻底改变一个人,这种滋味又有多挖心掏肺,那些人是不会明白的。
不过她也不指望谁能明白。
她只要朱元去死。
也只有这样,她才会觉得人生还有一点儿指望。
她毫不畏惧的抬眼去盯着朱元的眼睛看,见朱元眼里全是冷淡毫无惧怕之意,心里就冷笑了一声。
她知道朱元胆子大,胆子要是不大,也不能一个人从青州走到京城,一路把那么多人给收拾了,这其中也包括她的父亲。
她也知道朱元有恃无恐。
是呀,太后喜欢她,连嘉平帝后来也对这个丫头称赞有加了,这丫头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她以为自己是个县主,就能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可以在杭州横着走了。
冯宝嘉心里有些得意。
她最喜欢看人从高处跌落下来的时候那不可置信那惨痛的表情了。
当初她自己是这样,便觉得看别人落魄的样子才格外美妙。
朱元最好别知道怕,这样等到她发现只不过是来了一趟不甚在意的人家家里做了趟客,一家人就都死光了以后,能看到的好戏恐怕也会越来越多。
想到这些,冯宝嘉满脸都是狰狞的笑意。
朱元是还不知道死活。
眼前的这位孔夫人可不是什么普通的后宅妇人,孔夫人乃是前线总兵孔先顺的妻子,她嫉恶如仇,尤其深恨倭寇,当初孔先顺去追击倭寇而入了倭寇的圈套,以至于白城被倭寇围攻,可是这位孔夫人带头闯了武库,将兵器分发给了城内剩余的士兵和散勇,守住了白城,等到了孔先顺的支援。
也正因为孔夫人如此彪悍,因此杭州城内人人都给孔夫人几分面子,众人都喜欢她,她在这沿海是实实在在的女中豪杰。
她要说一个人不好,那这个人就指定是在杭州这地界上臭了名声。
还有谁能比孔夫人更适合出来指正朱元是内奸来的有冲击力呢?杭州百姓几乎对孔夫人奉若神明,她要是认定了朱元是奸细,那朱元就得是。
孔夫人前些天正因为付清的事跟丈夫起了争执。
孔先顺跟付清两人算是忘年交,虽然孔先顺比付清年纪小了一轮却是总兵,是付清的顶头上峰,但是他们两人的关系向来不错,彼此都把对方引以为知己。
这一次付清被参奏是消极避战,孔夫人愤怒不已。
毕竟这些倭寇一个个的穷凶极恶,每次来犯杀的都是大周无辜百姓的性命,而作为一个将领,领着朝廷的俸禄,享受着朝廷给的官职,原本就是吃抗倭这碗饭的,付清若是消极怠战,那就是在漠视百姓的生命,也是对朝廷的不忠。
可孔先顺却坚持认为付清不是那种人。
夫妻俩人还因为这件事大吵了一架。
现在想想,孔夫人就忍不住冷笑,见朱元立在不远处,面对着那个丫头的攻击竟然还仍旧无动于衷,便很是厌恶。
做错了事,竟然连一点最起码的羞耻感都没有了,那这样的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她回过头去,冷着脸对似乎傻在那里的赵夫人气怒道:“你还站着做什么?现在抓了现成的内奸,还不快送去按察司审问?!”
按察使原本就是主管刑狱的,赵夫人恍然大悟,却又迟疑着没动,磨磨蹭蹭的道:“这......这怕是误会吧?光凭着一个丫头的一面之词,好歹......好歹惠宁县主也是个县主,若是不问清楚就将人下狱......”
这也说不过去啊。
赵夫人一想胆小怕事,孔夫人看着她这样子就觉得恼怒,倒竖了眉毛道:“是不是真的,审一审不就知道了?!这儿这么多人在这儿,也都亲耳听见了,说是小曾大人和何大人的事情也都是这个所谓的县主做的。”
一个普通的丫头哪里知道这么多,还能胡诌这么多东西?
孔夫人也算得上是个经历过许多事情的人了,一听就知道这里头肯定是有文章的。
赵夫人还是迟疑不定,而后讷讷的问:“既是这么说,都是一伙的,你这丫头为什么要在我们面前说出惠宁县主是你的同谋这样的话来?这样一来,岂不是连县主也一同折进去了,她还怎么能救你?”
她仿佛是在帮朱元说话。
孔夫人皱起了眉头想要反驳。
朱元却知道这只不过是赵夫人她们在自己堵上所有值得被怀疑的漏洞,好让孔夫人这柄枪可以更好的发挥效果。
果然,冯宝嘉立即便扯着嗓子道:“她们这些人怎么靠得住?前脚会跟你合作,下一脚可能就要把你踹开了,我要是不抓住这个机会,她一定会让我在这里自生自灭的!”
赵夫人犹豫着问:“那你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什么证据?!”
冯宝嘉没有任何顾虑马上便攥住了朱元的手,睁大眼睛道:“有的!我给你女儿下的毒只有他身上才有,现在她身上肯定也是带着解毒的药的!否则怎么做好人榜她外公瞒骗过关?!”
赵夫人提起女儿便眼泪汪汪,似乎是直到现在才意识到了女儿是真的被人所害才会吃这样的苦头,当即便气的疾步上前问朱元:“惠宁县主,是不是这样?!县主您可真是好算计!一面跟倭寇合谋来坏我们这些真正在做事的人,一面就装好人来哄骗我们!你怎么这样狠毒!?”
孔夫人听的眉头大皱,在一边冷笑:“这岂止是狠毒?!简直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这样的人,留在这世上也只是祸害人,更不配做我们大周的子孙!”
现在她是完全相信付清在故意消极避战了。
原来是因为收了倭寇的好处,已经跟倭寇达成一致了。
想到这一次王江泾死了这么多将士和百姓,孔夫人的眼里几乎要冒火了。
这两年她的人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原本金尊玉贵的大小姐沦落风尘,最后甚至被海寇掳走,要卑躬屈膝才能求生。
这里头的屈辱感到底能怎么从里到外的彻底改变一个人,这种滋味又有多挖心掏肺,那些人是不会明白的。
不过她也不指望谁能明白。
她只要朱元去死。
也只有这样,她才会觉得人生还有一点儿指望。
她毫不畏惧的抬眼去盯着朱元的眼睛看,见朱元眼里全是冷淡毫无惧怕之意,心里就冷笑了一声。
她知道朱元胆子大,胆子要是不大,也不能一个人从青州走到京城,一路把那么多人给收拾了,这其中也包括她的父亲。
她也知道朱元有恃无恐。
是呀,太后喜欢她,连嘉平帝后来也对这个丫头称赞有加了,这丫头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她以为自己是个县主,就能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可以在杭州横着走了。
冯宝嘉心里有些得意。
她最喜欢看人从高处跌落下来的时候那不可置信那惨痛的表情了。
当初她自己是这样,便觉得看别人落魄的样子才格外美妙。
朱元最好别知道怕,这样等到她发现只不过是来了一趟不甚在意的人家家里做了趟客,一家人就都死光了以后,能看到的好戏恐怕也会越来越多。
想到这些,冯宝嘉满脸都是狰狞的笑意。
朱元是还不知道死活。
眼前的这位孔夫人可不是什么普通的后宅妇人,孔夫人乃是前线总兵孔先顺的妻子,她嫉恶如仇,尤其深恨倭寇,当初孔先顺去追击倭寇而入了倭寇的圈套,以至于白城被倭寇围攻,可是这位孔夫人带头闯了武库,将兵器分发给了城内剩余的士兵和散勇,守住了白城,等到了孔先顺的支援。
也正因为孔夫人如此彪悍,因此杭州城内人人都给孔夫人几分面子,众人都喜欢她,她在这沿海是实实在在的女中豪杰。
她要说一个人不好,那这个人就指定是在杭州这地界上臭了名声。
还有谁能比孔夫人更适合出来指正朱元是内奸来的有冲击力呢?杭州百姓几乎对孔夫人奉若神明,她要是认定了朱元是奸细,那朱元就得是。
孔夫人前些天正因为付清的事跟丈夫起了争执。
孔先顺跟付清两人算是忘年交,虽然孔先顺比付清年纪小了一轮却是总兵,是付清的顶头上峰,但是他们两人的关系向来不错,彼此都把对方引以为知己。
这一次付清被参奏是消极避战,孔夫人愤怒不已。
毕竟这些倭寇一个个的穷凶极恶,每次来犯杀的都是大周无辜百姓的性命,而作为一个将领,领着朝廷的俸禄,享受着朝廷给的官职,原本就是吃抗倭这碗饭的,付清若是消极怠战,那就是在漠视百姓的生命,也是对朝廷的不忠。
可孔先顺却坚持认为付清不是那种人。
夫妻俩人还因为这件事大吵了一架。
现在想想,孔夫人就忍不住冷笑,见朱元立在不远处,面对着那个丫头的攻击竟然还仍旧无动于衷,便很是厌恶。
做错了事,竟然连一点最起码的羞耻感都没有了,那这样的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她回过头去,冷着脸对似乎傻在那里的赵夫人气怒道:“你还站着做什么?现在抓了现成的内奸,还不快送去按察司审问?!”
按察使原本就是主管刑狱的,赵夫人恍然大悟,却又迟疑着没动,磨磨蹭蹭的道:“这......这怕是误会吧?光凭着一个丫头的一面之词,好歹......好歹惠宁县主也是个县主,若是不问清楚就将人下狱......”
这也说不过去啊。
赵夫人一想胆小怕事,孔夫人看着她这样子就觉得恼怒,倒竖了眉毛道:“是不是真的,审一审不就知道了?!这儿这么多人在这儿,也都亲耳听见了,说是小曾大人和何大人的事情也都是这个所谓的县主做的。”
一个普通的丫头哪里知道这么多,还能胡诌这么多东西?
孔夫人也算得上是个经历过许多事情的人了,一听就知道这里头肯定是有文章的。
赵夫人还是迟疑不定,而后讷讷的问:“既是这么说,都是一伙的,你这丫头为什么要在我们面前说出惠宁县主是你的同谋这样的话来?这样一来,岂不是连县主也一同折进去了,她还怎么能救你?”
她仿佛是在帮朱元说话。
孔夫人皱起了眉头想要反驳。
朱元却知道这只不过是赵夫人她们在自己堵上所有值得被怀疑的漏洞,好让孔夫人这柄枪可以更好的发挥效果。
果然,冯宝嘉立即便扯着嗓子道:“她们这些人怎么靠得住?前脚会跟你合作,下一脚可能就要把你踹开了,我要是不抓住这个机会,她一定会让我在这里自生自灭的!”
赵夫人犹豫着问:“那你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什么证据?!”
冯宝嘉没有任何顾虑马上便攥住了朱元的手,睁大眼睛道:“有的!我给你女儿下的毒只有他身上才有,现在她身上肯定也是带着解毒的药的!否则怎么做好人榜她外公瞒骗过关?!”
赵夫人提起女儿便眼泪汪汪,似乎是直到现在才意识到了女儿是真的被人所害才会吃这样的苦头,当即便气的疾步上前问朱元:“惠宁县主,是不是这样?!县主您可真是好算计!一面跟倭寇合谋来坏我们这些真正在做事的人,一面就装好人来哄骗我们!你怎么这样狠毒!?”
孔夫人听的眉头大皱,在一边冷笑:“这岂止是狠毒?!简直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这样的人,留在这世上也只是祸害人,更不配做我们大周的子孙!”
现在她是完全相信付清在故意消极避战了。
原来是因为收了倭寇的好处,已经跟倭寇达成一致了。
想到这一次王江泾死了这么多将士和百姓,孔夫人的眼里几乎要冒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