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诏书
现在的卓群还处于催眠后的不定时脑残后遗症中,做的事都是议会厅的人指挥的。
其实大家更喜欢现在这个卓群,脑残好忽悠,还听话,真是再好不过了。
现在大家就是在指挥卓群将朱元璋和朱标带过来,朱元璋测底昏迷之前说的话,可以看做是传位诏书,本来大家都没想好怎么和朱元璋去谈,这是个开国君主,还是那种一路打上来的。
朱元璋这种人是没办法和他谈合作的,你就是去拿长生不老和他去谈他都不信的,在朱元璋看来死就死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在历史上他到了晚年去吃丹药求长生,只是因为朱标死了,朱允炆不经事,他没办法了,才去求长生,他是要去给自己的孙子铺路,不然他早就去死了。
现在他在大明可以说是死了,太子也在百官的见证下上位了,议会厅之前觉得是坏事但是现在是好事了,太子朱标是可以沟通的,只要能把朱元璋救活就好了。
而且朱元璋就算活过来了,只要他们先一步和朱标谈好了合作,朱元璋就算不满也不会反对了,最多就是拿鞋底抽朱标的屁股么,脾气再大点也就是把二十六个儿子全都抽一遍而已。
至于想满清玩的那种退位不放权的太上皇,朱元璋是不屑的,在他看来。
咱朱元璋要退位那就退个彻底,退就要退个干净利索,要是拖泥带水的,那还是个老爷们儿么,那种娘们唧唧的事不能干。
至于咱儿子做错了,那就错了呗,最多就是抽一顿就行了,自己出手把这事改过来,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现代是很希望朱标能和卓群一起过来的。
朱标看这时空门有点发愣,再瞅瞅他爹,他咬了咬牙下了决定过去。
不过去之前,一定要把事情都安排好。
他看着殿内的人,六部尚书和四殿两阁的大学士是指望不上了,都他娘的恨不得他爹立刻去死,他知道是他爹动手太狠,但是这也不是你们目无君父心怀怨怼的理由。
找机会把他们发配了吧,西南那边土司经常造乱,需要朝廷重臣去安抚的就他们吧,这可是美差呀。
他又看了看蒋瓛,这真是一条好家犬,忠心为主呀,锦衣卫还是不错的。
要说人在某些时候,观念有可能会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现在,朱标看蒋瓛就是这样,之前他不喜欢蒋瓛也不喜欢锦衣卫,觉得他们会脏手,但现在看来还是不错的,至少这只狗忠心呀,不管是真是假,他都护在自己身前了。
不像是那些文官看到自己面前的金属人,就立刻转身去哭自己的老爹了,在这时候连一点表忠心的表现都没有,真是不为人子。
看看蓝玉自己的妻舅,真是铁杆嫡系呀,第一时间就扑上来了,真是忠勇可嘉呀,回头就把他换成梁国公,封地换一个好一点的地方。
夏原吉可以做自己的首辅大臣,有忠心有能力,很不错,而且敢来拉自己,也是很有胆量的。
陈公公这是老人了,一直都是忠心耿耿的,宫里的事情全知道,朝堂上的事情知一半,可以代替锦衣卫朝堂暗探的作用,到时将锦衣卫只用做对外上,再由这些家仆作为自己在朝堂上的暗探,一明一暗就很不错了。
朱标的脑子这个时候转的飞快,很快的就把殿内这些人都给安排好了。
“夏原吉,制诏。”
朱标看着夏原吉说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黄帝甲子迄今四千余年,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朕以聪明神武之资,抱济世安民之志,乘时应运,豪杰景从,戡乱摧强,十五载而成帝业。崛起布衣,奄奠海宇,西汉以后所未有也。惩元政废弛,治尚严峻。而能礼致耆儒,考礼定乐,昭揭经义,尊崇正学,加恩胜国,澄清吏治,修人纪,崇凤都,正后宫名义,内治肃清,禁宦竖不得干政,五府六部官职相维,置卫屯田,兵食俱足。武定祸乱,文致太平,太祖实身兼之。至于雅尚志节,听蔡子英北归。晚岁忧民益切,尝以一岁开支河暨塘堰数万以利农桑、备旱潦。
今朕年已登耆,富有四海,天下安乐,朕之福亦云厚矣,即或有不虞心亦泰然。虽不敢自谓能移风易俗、家给人足,上拟三代明圣之主,而欲致海宇升平,人民乐业,孜孜汲汲、小心敬慎,夙夜不遑,未尝少懈。数十年来殚心竭力,有如一日,此岂‘劳苦’二字所能概括耶?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若帝王仔肩甚重,无可旁诿,岂臣下所可以比拟?臣下可仕则仕,可止则止,年老致政而归,抱子弄孙,犹得优游自适。为君者勤劬一生了无休息之日,如舜虽称无为而治,然身殁于苍梧,禹乘四载,胼手胝足,终于会稽,此皆勤劳政事、巡行周历,不遑宁处,岂可谓之崇尚无为、清静自持乎。《易》遁卦六爻,未尝言及人主之事,可见人主原无宴息之地可以退藏,鞠躬尽瘁,诚谓此也。
昔梁武帝亦创业英雄,后至耄年,为侯景所逼,遂有台城之祸;隋文帝亦开创之主,不能预知其子炀帝之恶,卒致不克令终,皆由辨之不早也。朕之子孙百有余人,朕年已六十,诸王大臣官员军民等无不爱惜。朕年迈之人,今虽以寿终,朕亦愉悦至。
皇长子朱标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舆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洪武二十五年四月二十四日巳”
“先帝庙号为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朱标想了想他爹的庙号,还是决定选他儿子取的那个庙号吧,反正都是好话,没差的。
“朕今继位登基,立嫡二子朱允樋为皇太子,凉国公蓝玉加太子太保……”
又让陈公公拿来了玉玺,将它们一一盖下,这诏书就算成了。
其实大家更喜欢现在这个卓群,脑残好忽悠,还听话,真是再好不过了。
现在大家就是在指挥卓群将朱元璋和朱标带过来,朱元璋测底昏迷之前说的话,可以看做是传位诏书,本来大家都没想好怎么和朱元璋去谈,这是个开国君主,还是那种一路打上来的。
朱元璋这种人是没办法和他谈合作的,你就是去拿长生不老和他去谈他都不信的,在朱元璋看来死就死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在历史上他到了晚年去吃丹药求长生,只是因为朱标死了,朱允炆不经事,他没办法了,才去求长生,他是要去给自己的孙子铺路,不然他早就去死了。
现在他在大明可以说是死了,太子也在百官的见证下上位了,议会厅之前觉得是坏事但是现在是好事了,太子朱标是可以沟通的,只要能把朱元璋救活就好了。
而且朱元璋就算活过来了,只要他们先一步和朱标谈好了合作,朱元璋就算不满也不会反对了,最多就是拿鞋底抽朱标的屁股么,脾气再大点也就是把二十六个儿子全都抽一遍而已。
至于想满清玩的那种退位不放权的太上皇,朱元璋是不屑的,在他看来。
咱朱元璋要退位那就退个彻底,退就要退个干净利索,要是拖泥带水的,那还是个老爷们儿么,那种娘们唧唧的事不能干。
至于咱儿子做错了,那就错了呗,最多就是抽一顿就行了,自己出手把这事改过来,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现代是很希望朱标能和卓群一起过来的。
朱标看这时空门有点发愣,再瞅瞅他爹,他咬了咬牙下了决定过去。
不过去之前,一定要把事情都安排好。
他看着殿内的人,六部尚书和四殿两阁的大学士是指望不上了,都他娘的恨不得他爹立刻去死,他知道是他爹动手太狠,但是这也不是你们目无君父心怀怨怼的理由。
找机会把他们发配了吧,西南那边土司经常造乱,需要朝廷重臣去安抚的就他们吧,这可是美差呀。
他又看了看蒋瓛,这真是一条好家犬,忠心为主呀,锦衣卫还是不错的。
要说人在某些时候,观念有可能会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现在,朱标看蒋瓛就是这样,之前他不喜欢蒋瓛也不喜欢锦衣卫,觉得他们会脏手,但现在看来还是不错的,至少这只狗忠心呀,不管是真是假,他都护在自己身前了。
不像是那些文官看到自己面前的金属人,就立刻转身去哭自己的老爹了,在这时候连一点表忠心的表现都没有,真是不为人子。
看看蓝玉自己的妻舅,真是铁杆嫡系呀,第一时间就扑上来了,真是忠勇可嘉呀,回头就把他换成梁国公,封地换一个好一点的地方。
夏原吉可以做自己的首辅大臣,有忠心有能力,很不错,而且敢来拉自己,也是很有胆量的。
陈公公这是老人了,一直都是忠心耿耿的,宫里的事情全知道,朝堂上的事情知一半,可以代替锦衣卫朝堂暗探的作用,到时将锦衣卫只用做对外上,再由这些家仆作为自己在朝堂上的暗探,一明一暗就很不错了。
朱标的脑子这个时候转的飞快,很快的就把殿内这些人都给安排好了。
“夏原吉,制诏。”
朱标看着夏原吉说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黄帝甲子迄今四千余年,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朕以聪明神武之资,抱济世安民之志,乘时应运,豪杰景从,戡乱摧强,十五载而成帝业。崛起布衣,奄奠海宇,西汉以后所未有也。惩元政废弛,治尚严峻。而能礼致耆儒,考礼定乐,昭揭经义,尊崇正学,加恩胜国,澄清吏治,修人纪,崇凤都,正后宫名义,内治肃清,禁宦竖不得干政,五府六部官职相维,置卫屯田,兵食俱足。武定祸乱,文致太平,太祖实身兼之。至于雅尚志节,听蔡子英北归。晚岁忧民益切,尝以一岁开支河暨塘堰数万以利农桑、备旱潦。
今朕年已登耆,富有四海,天下安乐,朕之福亦云厚矣,即或有不虞心亦泰然。虽不敢自谓能移风易俗、家给人足,上拟三代明圣之主,而欲致海宇升平,人民乐业,孜孜汲汲、小心敬慎,夙夜不遑,未尝少懈。数十年来殚心竭力,有如一日,此岂‘劳苦’二字所能概括耶?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若帝王仔肩甚重,无可旁诿,岂臣下所可以比拟?臣下可仕则仕,可止则止,年老致政而归,抱子弄孙,犹得优游自适。为君者勤劬一生了无休息之日,如舜虽称无为而治,然身殁于苍梧,禹乘四载,胼手胝足,终于会稽,此皆勤劳政事、巡行周历,不遑宁处,岂可谓之崇尚无为、清静自持乎。《易》遁卦六爻,未尝言及人主之事,可见人主原无宴息之地可以退藏,鞠躬尽瘁,诚谓此也。
昔梁武帝亦创业英雄,后至耄年,为侯景所逼,遂有台城之祸;隋文帝亦开创之主,不能预知其子炀帝之恶,卒致不克令终,皆由辨之不早也。朕之子孙百有余人,朕年已六十,诸王大臣官员军民等无不爱惜。朕年迈之人,今虽以寿终,朕亦愉悦至。
皇长子朱标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舆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洪武二十五年四月二十四日巳”
“先帝庙号为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朱标想了想他爹的庙号,还是决定选他儿子取的那个庙号吧,反正都是好话,没差的。
“朕今继位登基,立嫡二子朱允樋为皇太子,凉国公蓝玉加太子太保……”
又让陈公公拿来了玉玺,将它们一一盖下,这诏书就算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