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石翀献计
文人的报复是让人遗臭万年,可武人的报复却能屠杀满门,张宽小心翼翼地左右逢源,尽量维持朝廷的平衡,更不容许有人贸然破坏这种平衡。
“兵部可有拟议?”大德帝忽然开口道。
兵部尚书施勇上前道:“兵部斟酌考虑,能胜任朱雀军团统帅者,唯有南阳郡王一人而已。”
众人再一次哗然,众所周知,南阳郡王双腿残疾,行动不便,又岂能胜任一军主帅。可众人抬头看向左右丞相,却见张宽与王承皆点头认可,众人都不是傻子,心中反应过来。如今四大禁军中,青龙军残部、白虎军团、玄武军团皆归笃山伯统属,若是这朱雀军团也归了他——他可真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再也没有人能够制衡他了。
也许许多大臣不是实干家,可他们却是合格的政治家和阴谋家,想到南阳郡王一个残疾人领军出征,远比四大禁军全部归属笃山伯一人好了许多,便再也不敢有人反对了。
实际上,若因为南阳郡王双腿残疾,所以他的人缘一直也不错,南阳郡王不争不抢,作为开国十三功勋之后,南阳郡王向来忠于帝国,这也是为数不多开国后封郡王的异姓王爷。
“臣,支持南阳郡王挂帅。”
“臣附议。”
“臣亦附议!”
笃山伯心中冷哼一声,表面上却微微一笑浑不在意,他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野心,可形势所为,偏偏把他逼到这个位置。他又岂能不明白这些文臣的心思,所以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大德帝立即准许,下旨令南阳郡王领朱雀军团统帅一职,即刻赶往岳州统军。
一事完毕,另有兵部员外郎施泰恩奉上奏折,兵部关于如何奖励与惩罚塞北将军张孝武不救袍泽一案,按照君臣约定,免去张孝武塞北将军一职,只任鬼卫统领,并免去其三品河间侯。
这个惩罚对很多人来说非常严重了,免去晋升士族机会,也许再等待这个机会要十几年后了,见皇帝允了,众人只能感慨这张孝武没有背景,也没有人肯给他说话。
但有人却横出一脚,这人便是吏部侍郎王逸,原来弹劾张孝武私自任命木城县令,至惘闻国法,理当重罚。王逸执意严惩张孝武,好在吏部管不到兵部,然而王逸随后又弹劾兵部包庇张孝武,气得兵部上下咬牙切齿,这王疯子,得谁咬谁。
“陛下已经决定,王侍郎勿多言。”右丞相王承忽然说,王逸见直属上司斥责,心中不服,但依旧退下。
王承道:“陛下,如今外患清除,但内患四起。眼下最大的问题,便是今年突降暴雪,导致的中原欠收,而南方今年也因为叛乱而导致粮食减产,农部官员们推测今年年末到明年可能出现大规模的流民。”
农部尚书与侍郎们立即上前道:“陛下,今年天灾**,百姓恐怕食不果腹。”
尽管大德帝免除了战争税负,也免除了部分地区的农税,可三年多的战争还是让国家元气大伤,尤其是百姓更苦不堪言。大德帝立即询问农部可否放粮济民,农部尚书苦笑说由于塞北的战争,中原各地粮仓几乎全都支援了塞北,以至于官府放粮赈灾也筹措不及。更重要的是,一直以来都是圣汉粮仓的江南地区,如今正在闹着暴动,岳州一年交不上一粒粮食。
“众爱卿,可有其他办法?”大德帝于正德大殿问众大臣道。
众大臣纷纷低下了头,国家没粮食,大家能有什么办法,总不能凭空变出粮食来吧。大德帝看向张宽,张宽也苦笑连连。
大德帝心中生气,若抡起政斗在场的都是高手,可偏偏遇到治国大事你们没了办法。大德帝颓然地走回到龙椅上,忽然听到有人说:“陛下,臣或许有一个建议,可以一试。”
大德帝立即转身,见到居然是户部侍郎石翀,顿时兴奋地问道:“石爱卿有何办法?”
石翀被赦免之后,回到京中修养半年,张宽原本推荐他做吏部侍郎,但石翀却拒绝了,他说在并州一年之中,他发现许多地方官吏并非不治或无能,而是毫无办法。例如西北地区土地贫瘠,百姓赋税极少,导致地方官吏生活困难,官员都生活不下去了,又岂能不贪赃枉法。石翀向张宽提出建议,帝国必须平衡官场官吏收入支出,让官员先活下去,活得好,官员才能安心治国。
张宽觉得石翀更加成熟了,便将他调往户部主持工作,户部尚书见石翀到来,便将大部分户部工作交予了他,自己乐得做个清闲的官儿。石翀立即上前说道:“陛下,中原及北方年初时遭遇洪水,年末时又遭遇严冬,以至于土地无有产出,百姓解饿难耐,南面会滋生叛乱。但帝国疆域广阔,上有许多肥沃土地函待开发,例如岭南地区。那岭南地区虽然为我圣汉国土三百年之久,可如今依旧人烟稀少。”
所谓岭南地区,便是帝国最南方的苍岭地带,苍岭以东到海边为永州,苍岭以西到断山为寿州,苍岭以南至十万大山为越州。而自古以来苍岭地区便是蛮夷各族土地,在中原战乱之际,中原百姓纷纷向南逃走,他们在苍岭周围建立了中原人的城镇,并与当地蛮夷产生冲突或血液融合,逐渐形成了融合了中原与蛮夷的岭南文化。
而圣汉帝国立国之后,圣太祖派遣大军征讨岭南,用时十年征服岭南地区,并将不服圣汉的蛮夷赶到了十万大山中。圣太祖在岭南规划了三州并移民五十万,三百年来,岭南汉人百姓增长到了三百多万,岭南也是朝廷最放心,却也是最忽略的“蛮荒”之地。让人费解的是,越是朝廷不在意的岭南地区,其百姓越是对帝国忠诚,这就像是家中越不被父母重视的孩子,往往是最孝顺的孩子一样。
“兵部可有拟议?”大德帝忽然开口道。
兵部尚书施勇上前道:“兵部斟酌考虑,能胜任朱雀军团统帅者,唯有南阳郡王一人而已。”
众人再一次哗然,众所周知,南阳郡王双腿残疾,行动不便,又岂能胜任一军主帅。可众人抬头看向左右丞相,却见张宽与王承皆点头认可,众人都不是傻子,心中反应过来。如今四大禁军中,青龙军残部、白虎军团、玄武军团皆归笃山伯统属,若是这朱雀军团也归了他——他可真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再也没有人能够制衡他了。
也许许多大臣不是实干家,可他们却是合格的政治家和阴谋家,想到南阳郡王一个残疾人领军出征,远比四大禁军全部归属笃山伯一人好了许多,便再也不敢有人反对了。
实际上,若因为南阳郡王双腿残疾,所以他的人缘一直也不错,南阳郡王不争不抢,作为开国十三功勋之后,南阳郡王向来忠于帝国,这也是为数不多开国后封郡王的异姓王爷。
“臣,支持南阳郡王挂帅。”
“臣附议。”
“臣亦附议!”
笃山伯心中冷哼一声,表面上却微微一笑浑不在意,他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野心,可形势所为,偏偏把他逼到这个位置。他又岂能不明白这些文臣的心思,所以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大德帝立即准许,下旨令南阳郡王领朱雀军团统帅一职,即刻赶往岳州统军。
一事完毕,另有兵部员外郎施泰恩奉上奏折,兵部关于如何奖励与惩罚塞北将军张孝武不救袍泽一案,按照君臣约定,免去张孝武塞北将军一职,只任鬼卫统领,并免去其三品河间侯。
这个惩罚对很多人来说非常严重了,免去晋升士族机会,也许再等待这个机会要十几年后了,见皇帝允了,众人只能感慨这张孝武没有背景,也没有人肯给他说话。
但有人却横出一脚,这人便是吏部侍郎王逸,原来弹劾张孝武私自任命木城县令,至惘闻国法,理当重罚。王逸执意严惩张孝武,好在吏部管不到兵部,然而王逸随后又弹劾兵部包庇张孝武,气得兵部上下咬牙切齿,这王疯子,得谁咬谁。
“陛下已经决定,王侍郎勿多言。”右丞相王承忽然说,王逸见直属上司斥责,心中不服,但依旧退下。
王承道:“陛下,如今外患清除,但内患四起。眼下最大的问题,便是今年突降暴雪,导致的中原欠收,而南方今年也因为叛乱而导致粮食减产,农部官员们推测今年年末到明年可能出现大规模的流民。”
农部尚书与侍郎们立即上前道:“陛下,今年天灾**,百姓恐怕食不果腹。”
尽管大德帝免除了战争税负,也免除了部分地区的农税,可三年多的战争还是让国家元气大伤,尤其是百姓更苦不堪言。大德帝立即询问农部可否放粮济民,农部尚书苦笑说由于塞北的战争,中原各地粮仓几乎全都支援了塞北,以至于官府放粮赈灾也筹措不及。更重要的是,一直以来都是圣汉粮仓的江南地区,如今正在闹着暴动,岳州一年交不上一粒粮食。
“众爱卿,可有其他办法?”大德帝于正德大殿问众大臣道。
众大臣纷纷低下了头,国家没粮食,大家能有什么办法,总不能凭空变出粮食来吧。大德帝看向张宽,张宽也苦笑连连。
大德帝心中生气,若抡起政斗在场的都是高手,可偏偏遇到治国大事你们没了办法。大德帝颓然地走回到龙椅上,忽然听到有人说:“陛下,臣或许有一个建议,可以一试。”
大德帝立即转身,见到居然是户部侍郎石翀,顿时兴奋地问道:“石爱卿有何办法?”
石翀被赦免之后,回到京中修养半年,张宽原本推荐他做吏部侍郎,但石翀却拒绝了,他说在并州一年之中,他发现许多地方官吏并非不治或无能,而是毫无办法。例如西北地区土地贫瘠,百姓赋税极少,导致地方官吏生活困难,官员都生活不下去了,又岂能不贪赃枉法。石翀向张宽提出建议,帝国必须平衡官场官吏收入支出,让官员先活下去,活得好,官员才能安心治国。
张宽觉得石翀更加成熟了,便将他调往户部主持工作,户部尚书见石翀到来,便将大部分户部工作交予了他,自己乐得做个清闲的官儿。石翀立即上前说道:“陛下,中原及北方年初时遭遇洪水,年末时又遭遇严冬,以至于土地无有产出,百姓解饿难耐,南面会滋生叛乱。但帝国疆域广阔,上有许多肥沃土地函待开发,例如岭南地区。那岭南地区虽然为我圣汉国土三百年之久,可如今依旧人烟稀少。”
所谓岭南地区,便是帝国最南方的苍岭地带,苍岭以东到海边为永州,苍岭以西到断山为寿州,苍岭以南至十万大山为越州。而自古以来苍岭地区便是蛮夷各族土地,在中原战乱之际,中原百姓纷纷向南逃走,他们在苍岭周围建立了中原人的城镇,并与当地蛮夷产生冲突或血液融合,逐渐形成了融合了中原与蛮夷的岭南文化。
而圣汉帝国立国之后,圣太祖派遣大军征讨岭南,用时十年征服岭南地区,并将不服圣汉的蛮夷赶到了十万大山中。圣太祖在岭南规划了三州并移民五十万,三百年来,岭南汉人百姓增长到了三百多万,岭南也是朝廷最放心,却也是最忽略的“蛮荒”之地。让人费解的是,越是朝廷不在意的岭南地区,其百姓越是对帝国忠诚,这就像是家中越不被父母重视的孩子,往往是最孝顺的孩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