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门宰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千一十三章 惟精惟一(两更合一更)

    章府。

    章越与十七娘夫妻对坐。

    十七娘坐在一旁轻诵《洛神赋》。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中,修短合度。”

    ……

    听着十七娘一句一句诵来,虽不是吴苏软语,但闻得令人心旷神怡,似是窥见了洛神其形一般。

    章越仿佛如夏日躺在林间听水泉叮咚有声,春日听积雪微融之声,全然忘了政务疲乏。当睁开眼睛时章越见十七娘以书卷支额笑吟吟地看着自己。

    章越笑道:“曹子建真大才,似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这般句子,我是一辈子都写不出。”

    十七娘笑了笑,调侃道:“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一人独占八斗,谢灵运一斗,古今之人共用一斗,官人能得几斗?”

    章越闻言一脸肃然地道:“娘子问得好,我与曹子建嘛……共占八斗!”

    闻言夫妻二人皆笑。

    章越捧起书卷读起《洛神赋》道:“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

    “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

    章越读到这里,不由从心感叹道:“此词真好,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仿佛就是我初见娘子时一般。”

    十七娘闻言双目弯起笑道:“官人说得好,但为何要加个‘初’字呢?”

    章越正色立即改口道:“娘子说得是,我口误了。”

    然后章越熟练地岔开话题道:“娘子,曹子建虽才高,但当世却有一人不逊于他。”

    十七娘问道:“是何人值得官人如此推许?”

    章越屈指算来道:“古今文才曹子建之后,便到了李太白,李太白后也唯有苏子瞻了!”

    十七娘道:“苏子瞻是官人好友,嘉佑六年制举你们同入三等。当初英庙喜苏子瞻,却不喜官人,而当今天子喜官人,却不喜苏子瞻。”

    “以至于苏子瞻仕途蹉跎至今,不过充一任知州,反是官人一路青云直上,官拜相公。”

    章越道:“然我入仕途后,未有文章佳作,但苏子瞻却篇篇出奇,一首《水调歌头》已令汴都纸贵!”

    “你看这苏子瞻近日与我的书信,我说人生四大乐事,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而苏子瞻却道何止四件,有十六件之多。”

    十七娘道:“哦?哪十六件?”

    章越举信一一念至。

    清溪浅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话;暑至临溪濯足;雨后登楼看山。

    柳荫堤畔闲行;花坞樽前微笑;隔江山寺闻钟;月下东邻吹箫。

    晨兴半柱茗香;午倦一方藤枕;开瓮勿逢陶谢;接客不着衣冠。

    乞得名花盛开;飞来家禽自语;客至汲泉烹茶;抚琴听者知音。

    章越读完对十七娘道:“娘子你看,苏子瞻说得有趣否?”

    十七娘道:“有趣是有趣,可是官人你忘了,苏子瞻为张乐泉(张方平)代笔向陛下批评,此番相公从熙河路兴兵之事。”

    章越笑了笑道:“子瞻,他不是有心的。”

    章越其实也腹诽,苏轼你既已外放,好好写诗写词,游山玩水不好吗?参与什么政治。

    富弼,张方平,司马光反对对熙河用兵,你就不要凑热闹了。

    如今他已是察觉到,官家对苏轼已经非常不满了。上一次苏轼入京叙职官家不见,让他直接去上任已经是一个警告了。

    一般人到这里就知道闭嘴了。

    官家也不是不教而诛的,但苏轼又替张方平上疏反对从熙河用兵,可谓一而再再而三,偏偏苏轼这人名气又大,多少人敬重他的才华,他的话影响力极大。

    章越也曾提醒过苏轼,也曾在官家面前维护过苏轼,但现在什么话都不说,知道说了没用。

    年过三十才知‘尊重他人命运,放下助人情节’这话真是不虚。

    但为何苏轼死后的字画到了后世能卖到几亿,十几亿,他活着的时候别人却容不下。

    想来也是悲哀。

    ……

    章越与十七娘言语之际,这时候下人禀告言郭林和范祖禹从洛阳前来相见。

    章越听了先是一喜,旋即一黯。

    十七娘道:“官人总是要见见的。”

    章越对十七娘笑道:“郭师兄前些日子第五个孩儿出生,我还没与他道贺呢。”

    旋即章越道:“郭师兄勤力自勉,力耕学问,故而福报绵长,多子多孙。”

    然后章越走到书房,着便服见了范祖禹,郭林二人。

    郭林,范祖禹这些年一直随着司马光在洛阳修《资治通鉴》。郭林也是越来越得到司马光的信任,几乎依之耳目手足一般。

    而范祖禹更是亲厚,司马光有一个养子司马康,但对他如今而言范祖禹,郭林更胜过司马康。

    三人都是年少同窗见面之后悲喜交加,章越不免为范祖禹,郭林发鬓上平添的霜丝感慨了一番。

    三人之中章越仕途得意,平日居养节劳,看过去神采奕奕。郭林经过多年的修书,背也是弓了,眼睛也不如当年。而范祖禹一身青衫,脸上虽见岁月的痕迹,但目光依旧锋锐如刀。

    章越扶起郭林的手道:“师兄,你来此是担心我与淳甫争吵吧!”

    郭林哎了一声,面上苦笑道:“度之你与纯甫都是我这么多年看着的,你们好好说话。”

    范祖禹闻言道:“师兄,如今谁敢与章相公吵?我是替司马公来送书信的。”

    郭林道:“好好,你们好好说。”

    章越摇了摇头,当即扶着郭林坐下,旁人给范祖禹,郭林端来茶汤。

    范祖禹伸手推开茶汤,一口也不喝。

    章越看了范祖禹一眼,展开司马光的信看了,但见司马光劝自己不要助天子对熙河用兵,应该立即息兵,对外和睦西夏,青唐,对内休养生息,以恢复民力国力。

    同时对于改革役法之事,司马光也作了劝诫,说章越要要修改募役法为免役法,实属步子迈得太小,应该完全罢去免役法,恢复过去的差役法,而不是在那修补什么募役法。

    对于司马光提出的意见,章越也是无语。

    司马光在信中还有一句很严厉的批评那就是‘长君之恶罪小,逢君之恶罪大’。

    意就是君主有罪过的地方,你去助长,这罪还算小的,如果还美化君主的罪恶,那就是大罪。

    章越看了司马光之言,顿时如寒刃插在心头。

    逢君之恶……司马光说得是自己修孟子。自己的心思,被在野的他一眼就看穿了,着实可怕。

    如果宋朝官员有【政治】这个属性点。司马光肯定是满分一百,他居第二没人敢居第一。

    譬如【三不足】王安石从来没说过这样的话一句,但司马光却替王安石总结出来安在他的头上。王安石还不能反驳一句,最后成为了天下人攻讦他的把柄。

    加上当年劝仁宗立太子,司马光那等翻云覆雨的手段,章越可是亲眼看过的。

    多少大臣劝过仁宗立太子,但为何最后好处给司马光得了,这是侥幸吗?

    司马光向自己开火了,自己顶得住吗?当世也只有王安石这等能扛,能输出的强势上单,才能与司马光这等高爆发中单一战。

    冯京,李承之向自己输出时,自己尚不惧。司马光也出手了,他倒是有些慌了,心底直有挂冠而去,请王安石再度回来主持大局的打算。

    这参政爱谁干谁去!

    谁知道王安石这些年都经历了什么?主持大政这事没他这不行啊。

    ……

    天下欲成事,没有那股执拗劲,没有那股大气力,终是不成的。

    想到这里章越默默叹了口气。

    章越看向司马光所书的长君之恶,逢君之恶数个字。司马光书法古朴,瘦劲方正,一如他忠直严谨的个性。

    章越对范祖禹道:“司马公之书法依旧如故,于朴拙之中带有十分秀美之态。”

    范祖禹听章越此言忍不住道:“大参,周文王治天下,视民如伤。”

    “司马公此言发自肺腑,恳请你纳之,一切以天下百姓为重啊!”

    章越听范祖禹之言一面是急切,一面从老朋友老同学心情,发自内心地劝自己。

    范祖禹是好意,章越对此心知肚明,但比起王安石,他章越与司马光更尿不到一个壶里去,而且司马光之执拗不逊于王安石,甚至还要过之。

    章越对范祖禹道:“好的,我回书一封给司马公。”

    “好的!多谢大参。”范祖禹的目光中充满着希望,“我连夜等在这里。”

    ……

    章越从房里步出,回过头看到月光下郭林跟在自己身旁。

    “是,师兄啊!”

    “三郎,我们许久没说话,咱们聊聊。”

    “好的。”

    当即师兄弟二人在章府的庭院里闲逛。

    章越提了一个灯笼照路笑道:“师兄,你还记得吗?当初你我去昼锦堂抄书时,每年走山路都是点着松油照路,那松油味又刺鼻又呛人,你总是从我手里夺过替我举之。”

    郭林道:“三郎说这些作什么。”

    章越感慨道:“因为我记得啊,不时想起来觉得挺好的。”

    郭林看着章越道:“三郎你变了,看了你我知道什么是‘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当初闽地一寒门,如今腰金服紫,如幼豹般褪去毛发后一身斑斓,连我这故人都不敢丝毫冒犯你的威严。”

    “其实早该来看你的,但又怕旁人说我沾你的光。”

    章越正色对郭林道:“师兄,我早与你说过,只要你有事相托于我,无论什么,你尽管开口,我一定帮你办到。”

    听了章越的话,郭林似认真地想了想,然后道:“没有……真的无一事托你。”

    章越闻言失笑看着身上衣袍不起眼处缀着补丁的郭林道:“师兄,你这么让我很挫败啊!你不为自己,也当为子女考虑吧!你那么多子女,我平日给你的馈赠,你又不要。”

    郭林道:“司马学士对我很好,衣食饱暖,我确没有要帮忙的。”

    “再说三郎,我是读书人。读书人只向内求,而从不外求!”

    章越心道,师兄你说我变了,你却没变,是你使我一直相信什么是‘禄饵可以钓天下之中才,而不可啖尝天下之豪杰;名航可以载天下之猥士,而不可以陆沉天下之英雄‘。

    郭林却道:“反而是三郎,我担心你啊!”

    “担心我?”

    郭林点点头道:“我并非在司马学士门下,便觉得他什么都是对的。可如今天下有两条路在你眼前,你想好走那条路了吗?”

    章越对郭林道:“师兄,我还是那句话治国应当宽严相济!一味取宽或一味取严,都是误国!”

    郭林道:“可是三郎,甘蔗没有两头甜,如今没办法,天下人都逼着你选。你若不选,无论哪条路的人都视你如异类,觉得你是在左右逢源。所以我在替你担心啊!”

    说到这里郭林停下了脚步。

    章越讥笑道:“我不选便是左右逢源?”

    郭林点点头道:“天下人会这么看。”

    章越看着郭林一脸凝重的样子,失笑道:“师兄你的神情好凝重。”

    郭林闻言无奈道:“三郎莫要开玩笑。”

    章越叹道:“这些年我一直念着师父和师娘,可惜太忙,当初回乡时都没有去祭奠。”

    “师兄,如今能说心底话的人不多了。你一会去看看我大哥,你知道你来了一定欢喜极了。”

    郭林缓缓点点头。

    “是了,方才说到哪了。说我左右逢缘乃庸人之见!”

    郭林正色道:“师弟,我认为大丈夫当定于一,不可摇摆。”

    章越道:“什么叫摇摆。圣人十六字心传怎么说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圣人有告诉你,允执厥中是治国是要取道心,还是要取人心吗?”

    “变法即是道心,不变法即是人心,师兄你告诉我要如何惟精惟一?定于一是惟一,但惟精又如何解释呢?”

    郭林得司马光真传,故云道:“中不失即定危,中动如心失守。司马学士说,他修资治通鉴得出一心得,纵观三千年史,无论哪朝哪代,人心不曾变过,人性亦不曾变过。”

    “前朝发生之事,后朝亦有之,只要人性人心不变,道心亦不变,治道亦是不变。”

    章越心道,司马光的推理果真有他的独到之处。

    确实从三皇五帝到现在,人性变化的不多,可是环境却变了。

    “师兄,只告诉我惟一,还未说何为惟精呢!”

    什么是惟精?

    好比刚毕业的时候,章越都想搞个’钱多事少‘的工作,但大多数人会告诉你别作梦了,要想钱多一定事多,要想事少一定钱少。

    少年人不要异想天开,一定要脚踏实地。

    ’钱多事多‘和’钱少事少‘择其一就是’惟一‘,就好似变法和不变法,只能选一条路般。

    但事实上呢?有没有’钱多事少‘的工作呢?有的,只不过你要’长本事‘而已。

    惟精就是‘既要又要’,有两者之长,无两者之短。

    长本事就是’惟精‘之道。反之没有本事,别说惟一了,只有’钱少事多‘的工作等着。

    章越对郭林道:“师兄,我记得我们当年抄书时,一页字值三文钱吧!”

    郭林点点头。

    章越道:“抄得越多钱多,抄得越少钱越少是吧!”

    郭林点点头,当然抄书就是体力活,按照字数算钱的。

    然后章越笑了笑对郭林道:“那师兄可知我如今一幅字值得几何?”

    众人都知道书帖都追求古人,但在今人之中苏轼的字可谓难求至极,可若说有一人的字比苏轼的更难求,更贵,唯有章越一人了。

    连辽国国主耶律洪基都向他求字,以得章越书帖为荣。

    不过章越惜字至极,平日都是让人代笔,要得他真迹极难,所以说是一字百金也不为过。

    章越笑道:“为何同样是写字,为何我如今远胜于当初呢?”

    “师兄,惟一’是‘惟精’的主意,‘惟精’是‘惟一’的功夫。要在惟一中惟精,在惟精之中惟一。”

    郭林想了半天道:“我甚是愚钝,不能解。”

    章越道:“师兄,很简单,古今豪杰哪个不是力排众议而能成事。”

    “其实不在于要不要变法,只要我能成事,即是不二之法!”

    章越早已打定主意,若是这一次章楶攻湟州兵败,自己立即上疏请辞出外,然后将家小都安顿到南方去,静待几十年后两帝北狩。

    司马光这样大佬都反对自己了,这杆旗帜都竖起来了,自己岂不成了旧党的众矢之的。新党又不容自己,迟早玩完。

    变法不变法之争,已经变成了立场之争,彼此为了反对而反对。

    若大家都拘泥于此,将眼光放于党争内斗上,大宋势将完国。

    拘泥变法不变法的路线之争,眼界就浅了,就会困在其中左右为难。如果要打破周而复始循环,就必须让自己的眼光看到更高的一个层面。

    所以对章越而言,没有变法不变法之争,只有‘惟一’和‘惟精’之争。

    1秒记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