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3章 奇货可居
吕氏商堂传统的交易模式,就是从供货商手中拿货,再运到目标市场进行销售。
这种销售模式,作为经销商的吕不韦将独自承担拿货之后到成功出售期间的所有风险。
巴氏金融的运作模式,让吕不韦发掘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商业模式。
吕不韦以吕氏商堂在七洲的经销网络为基础,让出了绝大部分利润,退居幕后只做平台,把风险转嫁给那些入驻平台的商户。
这种旱涝保收的商业模式,和青龙帝国的税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吕不韦把所有的经销网络都改造成了奇货可居平台。
奇货可居不再直接面对消费者,而是提种一种类似于中介的半担保服务。
之所以称之为半担保服务,是因为奇货可居只向入驻平台的商户收取服务费。
奇货可居不再直接面对消费者,也就不用对商品做出质量承诺。
当然了,作为中介服务平台,奇货可居会在一定程度上配合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
让生产商直接与消费者通过奇货可居平台对接,着实是一项伟大的创举。
当消费者的利益受损之后,就会要求平台协助向生产商索赔。至于奇货可居平台,除了声誉受损之外,并不会承担实质意义上的赔偿责任。
这样一来,奇货可居平台的每一份收益,就像是税收那样有板有眼,绝对不会发生回流现象。
奇货可居的稳赚不赔,着实让吕不韦赚得盆满钵满。
由于奇货可居不再承担商品质量的连带责任,这就让生产商独自承担质量风险。
生产商的压力越来越,就导致了那些小型实体企业根本就扛不住市场的冲击。
生产商没有办法继续向经销商转嫁部分风险,就会承担更高的成本。
然而在市场竞争的作用下,生产商的利润空间并没有扩大。
实体受到冲击,根本原因在于奇货可居平台出现之后,根本就没有经销商替生产商分担风险。即便是发生退货,奇货可居平台也不会受到任何的损失。
生产商直接面对消费者,就会彻底的改变传统的质量体系。
要知道经销商订货,还会允许一定比例的次品存在。然而在奇货可居平台上,消费者直接购买,这就意味着每一件次品的诞生,都会直接到达消费者的手中。
也就是说经销商可以容忍批次商品中存在一定比例的次品,生产商的日子就会好过一些。
然而消费者就不一样了,由于是单件购买,对商品的质量要求也就是百分之百。
消费者面对的是其中的某一件商品,而不是批次订单的货物总量。这就要求生产商的质量控制达到百分之百,否则就会影响口碑。
传统的生产订单,生产商只需要面对经销商。更何况传统的质量标准,允许有一定比例的次品。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这种次品比例,会在某个特定的阶段由经销商承担风险。
也就是说传统的消费者,在发现商品的质量问题之后,第一个找的人都是经销商。
吕不韦作为青龙帝国的老牌经销商,当然会对商品的质量承担相应的售后责任。
奇货可居平台专心做服务之后,就不再承担商品质量售后连带责任了。这部分责任风险,全部落到了生产商的头上。
这就要求在奇货可居平台上出没的经销商,不仅需要有着强大的实力,还必须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
原本由经销商负责的质量监督体系,在奇货可居平台,就转变成了生产商自律。
在利益的驱使下,生产商就开始放飞自我了。
没有了经销商赚差价,也就少了经销商质量监督体系的紧箍咒。
失去约束的生产商,以次充好的事情屡屡发生。
这种欺骗消费者的行为,使得生产商自掘坟墓。他们很快就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一件以次充好的商品,损失的不仅仅是一位消费者,而是一群有着消费意向的潜在客户。
奇货可居不再监督生产商,只是在投诉达到一定比例之后,直接罚款禁入。
这对于平台来说,又是一笔纯粹的收益。
大型的生产商还能通过结构调整适应奇货可居平台的商业模式。那些小型生产商可就麻烦了。本小利薄的他们,根本就没有能力搭建质量监督体系。
没有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就会出现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的情况。受到欺骗的消费者,就会在潜移默化中选择大品牌。即便是出了问题,投诉起来也比较容易。
被消费者放弃的小型生产商,想要生存就得扩大规模。
巴氏金融的存在,恰好给了无数小型生产商一线生机。
赵氏五金店,原本是一家集菜刀,柴刀,斧头,锄头以及杀猪刀为一体的自产自销商户。
老板赵老铁,曾经是专门替吕氏商堂供应刀具的指定商家。
赵氏刀具,有吕不韦的吕氏商堂作保,行销各地,成了一大响当当的品牌。
自打吕不韦改变奇货可居的商业模式之后,专心致志的做起了二线服务。原有的质量监督体系,要么转手卖给了大型生产商,要么改行做了新平台的技术员。
赵氏五金店完全懵了。奇货可居只提供了一家门店,以及畅通无阻的销售网络。至于曾经的那套质量监督体系,竟然彻底的消失了。
赵氏刀具,只做精品。
赵老铁一开始倒是恪守诚信经营的原则。
然而精品刀具的打造,成本比普通刀具高出十倍。
在暴利的驱使下,赵老铁开始打造普通刀具,其价格只是在精品刀具的基础上下调一成,还美其名曰回馈消费者,良心大甩卖。
普通刀具进入市场之后,由于没有监督,倒也顺利的到达了消费者手中。
物美价廉,是每一位消费者追求的目标,甚至可以说价廉什么的都不重要,物美才是关键。
赵老铁打造的普通刀具,进入市场的价格虽有下调,可是对于习惯了精品刀具的消费者来说,并没有达到心理预期。
赵氏五金店以次充好的事件影响很大,直接影响了赵氏刀具的口碑。不管赵老铁怎么解释,都无济于事。
奇货可居平台重罚赵氏五金店,倒是成功的安抚了群情激愤的消费者。只不过青龙殿在国运小区特长生中学例行抽检的时候,竟然发现了大厨师切菜的赵氏刀具中竟然含有有毒矿物质。
其实这倒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问题,问题是该名大厨师负责的特长生班级,恰好是李由和刘梦所在的毕业班。
负责抽检的办事员吓坏了,直接封存刀具,并向青龙殿主事李斯汇报。
事关孩子的饮食安全,李斯也就顾不上与吕不韦的私谊了。
李斯找到刘正,详细的汇报了刀具有毒的事情。
刘正闻言,直接下令一查到底。
李斯状告奇货可居平台以次充好,坑害孩子。
吕不韦应诉,直接了当的说道:“李主事,我专做服务已经很久了。俗话说:冤有头,债有主。你应该直接去找赵氏五金店的麻烦。奇货可居愿意提供一切便利。”
由于吕不韦提供了足够多的证据证明奇货可居专心做服务,使得李斯的状告没有成功。
李斯败诉之后,有毒刀具的问题悬而未决。怒火冲天的他,直接冲到了赵氏五金店的总店,直接下达了整改通知。
这种销售模式,作为经销商的吕不韦将独自承担拿货之后到成功出售期间的所有风险。
巴氏金融的运作模式,让吕不韦发掘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商业模式。
吕不韦以吕氏商堂在七洲的经销网络为基础,让出了绝大部分利润,退居幕后只做平台,把风险转嫁给那些入驻平台的商户。
这种旱涝保收的商业模式,和青龙帝国的税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吕不韦把所有的经销网络都改造成了奇货可居平台。
奇货可居不再直接面对消费者,而是提种一种类似于中介的半担保服务。
之所以称之为半担保服务,是因为奇货可居只向入驻平台的商户收取服务费。
奇货可居不再直接面对消费者,也就不用对商品做出质量承诺。
当然了,作为中介服务平台,奇货可居会在一定程度上配合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
让生产商直接与消费者通过奇货可居平台对接,着实是一项伟大的创举。
当消费者的利益受损之后,就会要求平台协助向生产商索赔。至于奇货可居平台,除了声誉受损之外,并不会承担实质意义上的赔偿责任。
这样一来,奇货可居平台的每一份收益,就像是税收那样有板有眼,绝对不会发生回流现象。
奇货可居的稳赚不赔,着实让吕不韦赚得盆满钵满。
由于奇货可居不再承担商品质量的连带责任,这就让生产商独自承担质量风险。
生产商的压力越来越,就导致了那些小型实体企业根本就扛不住市场的冲击。
生产商没有办法继续向经销商转嫁部分风险,就会承担更高的成本。
然而在市场竞争的作用下,生产商的利润空间并没有扩大。
实体受到冲击,根本原因在于奇货可居平台出现之后,根本就没有经销商替生产商分担风险。即便是发生退货,奇货可居平台也不会受到任何的损失。
生产商直接面对消费者,就会彻底的改变传统的质量体系。
要知道经销商订货,还会允许一定比例的次品存在。然而在奇货可居平台上,消费者直接购买,这就意味着每一件次品的诞生,都会直接到达消费者的手中。
也就是说经销商可以容忍批次商品中存在一定比例的次品,生产商的日子就会好过一些。
然而消费者就不一样了,由于是单件购买,对商品的质量要求也就是百分之百。
消费者面对的是其中的某一件商品,而不是批次订单的货物总量。这就要求生产商的质量控制达到百分之百,否则就会影响口碑。
传统的生产订单,生产商只需要面对经销商。更何况传统的质量标准,允许有一定比例的次品。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这种次品比例,会在某个特定的阶段由经销商承担风险。
也就是说传统的消费者,在发现商品的质量问题之后,第一个找的人都是经销商。
吕不韦作为青龙帝国的老牌经销商,当然会对商品的质量承担相应的售后责任。
奇货可居平台专心做服务之后,就不再承担商品质量售后连带责任了。这部分责任风险,全部落到了生产商的头上。
这就要求在奇货可居平台上出没的经销商,不仅需要有着强大的实力,还必须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
原本由经销商负责的质量监督体系,在奇货可居平台,就转变成了生产商自律。
在利益的驱使下,生产商就开始放飞自我了。
没有了经销商赚差价,也就少了经销商质量监督体系的紧箍咒。
失去约束的生产商,以次充好的事情屡屡发生。
这种欺骗消费者的行为,使得生产商自掘坟墓。他们很快就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一件以次充好的商品,损失的不仅仅是一位消费者,而是一群有着消费意向的潜在客户。
奇货可居不再监督生产商,只是在投诉达到一定比例之后,直接罚款禁入。
这对于平台来说,又是一笔纯粹的收益。
大型的生产商还能通过结构调整适应奇货可居平台的商业模式。那些小型生产商可就麻烦了。本小利薄的他们,根本就没有能力搭建质量监督体系。
没有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就会出现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的情况。受到欺骗的消费者,就会在潜移默化中选择大品牌。即便是出了问题,投诉起来也比较容易。
被消费者放弃的小型生产商,想要生存就得扩大规模。
巴氏金融的存在,恰好给了无数小型生产商一线生机。
赵氏五金店,原本是一家集菜刀,柴刀,斧头,锄头以及杀猪刀为一体的自产自销商户。
老板赵老铁,曾经是专门替吕氏商堂供应刀具的指定商家。
赵氏刀具,有吕不韦的吕氏商堂作保,行销各地,成了一大响当当的品牌。
自打吕不韦改变奇货可居的商业模式之后,专心致志的做起了二线服务。原有的质量监督体系,要么转手卖给了大型生产商,要么改行做了新平台的技术员。
赵氏五金店完全懵了。奇货可居只提供了一家门店,以及畅通无阻的销售网络。至于曾经的那套质量监督体系,竟然彻底的消失了。
赵氏刀具,只做精品。
赵老铁一开始倒是恪守诚信经营的原则。
然而精品刀具的打造,成本比普通刀具高出十倍。
在暴利的驱使下,赵老铁开始打造普通刀具,其价格只是在精品刀具的基础上下调一成,还美其名曰回馈消费者,良心大甩卖。
普通刀具进入市场之后,由于没有监督,倒也顺利的到达了消费者手中。
物美价廉,是每一位消费者追求的目标,甚至可以说价廉什么的都不重要,物美才是关键。
赵老铁打造的普通刀具,进入市场的价格虽有下调,可是对于习惯了精品刀具的消费者来说,并没有达到心理预期。
赵氏五金店以次充好的事件影响很大,直接影响了赵氏刀具的口碑。不管赵老铁怎么解释,都无济于事。
奇货可居平台重罚赵氏五金店,倒是成功的安抚了群情激愤的消费者。只不过青龙殿在国运小区特长生中学例行抽检的时候,竟然发现了大厨师切菜的赵氏刀具中竟然含有有毒矿物质。
其实这倒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问题,问题是该名大厨师负责的特长生班级,恰好是李由和刘梦所在的毕业班。
负责抽检的办事员吓坏了,直接封存刀具,并向青龙殿主事李斯汇报。
事关孩子的饮食安全,李斯也就顾不上与吕不韦的私谊了。
李斯找到刘正,详细的汇报了刀具有毒的事情。
刘正闻言,直接下令一查到底。
李斯状告奇货可居平台以次充好,坑害孩子。
吕不韦应诉,直接了当的说道:“李主事,我专做服务已经很久了。俗话说:冤有头,债有主。你应该直接去找赵氏五金店的麻烦。奇货可居愿意提供一切便利。”
由于吕不韦提供了足够多的证据证明奇货可居专心做服务,使得李斯的状告没有成功。
李斯败诉之后,有毒刀具的问题悬而未决。怒火冲天的他,直接冲到了赵氏五金店的总店,直接下达了整改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