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舰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妈祖弟子

    郑家军的军法极严,对细作的防范滴水不漏,王羽知道自己若是说错了话,说不准就变成“鞑子细作”被拉出去砍了。

    见陈蟒的眼睛一直盯着自己,根本来不及多考虑,情急之下,王羽灵机一动,先入为主反问一句:“请问把总大人可否知道在下一个多月前曾大病一场,昏迷了好几日之事?”

    陈蟒点点头,不过说话口气却明显很不客气:“本官知道那件事,好像就是你醒来之后就变了一个人!所以本官才登门调查此事!”

    “请问把总大人,既然一个多月前就发现属下有异,为何今日才来询问?”王羽继续反问,给自己多争取思考的时间。

    陈蟒道:“本来我觉得你生性忠厚老实,被人欺负却不知自保?但你原本目不识丁,现在突然懂得识字,实在是令人难以理解”

    王羽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于是冷静的回答道:“把总大人,属下大病一场,昏昏沉沉之中来到冥界,所幸得到妈祖娘娘相助,死而复生,妈祖娘娘教会了属下识字!”

    听说王羽见到了妈祖娘娘,陈蟒大吃一惊,要知道当年无论是海盗还是渔民,都对妈祖娘娘深信不疑。出海的人们,都希望能得到妈祖娘娘的保佑。可是眼前这个人,竟然见到了妈祖娘娘!

    惊愕之余,陈蟒当然没那么容易相信这番鬼话:“小兄弟,你给我详细说说当时的情况,妈祖娘娘和你说了些什么?”

    王羽一拱手:“回大人,属下当时昏迷过去,迷迷糊糊之中,只觉得黑白无常来带走属下。当日行走在一条烟雾弥漫的小路上,越走觉得身上越是寒冷,四下里也越来越黑暗。也不知道跟着他们走了多久,走到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之处。就在此时,前面的黑暗中却出现一座挂着红色灯笼的朱红色大门。再走得近些,发现前面是一座巨大的城楼,城门上挂着写有幽冥界三字的大铁牌……”

    接下来,王羽又说了进入冥界一路上所见所闻,说得有声有色,又是闪烁着各种红绿幽光,又是各种牛头马面,又有地狱恶鬼,还有大批等着判官裁决,准备进入轮回的鬼魂。

    所说的这一切,都是根据前世在电视里看到的阴曹地府画面所描述,由于说得十分生动形象,陈蟒深信不疑。

    当王羽说到自己见到了判官,准备被送入轮回的时候,听得犹如置身其中的陈蟒急了:“那后来呢?”

    “就在判官朱笔要落在生死簿小人名上之时,却听到一声女子的声音:且慢!此人不要送走!”王羽回道。

    “是妈祖娘娘吧!”陈蟒问。

    “对!”王羽点了点头,“来救了属下的正是妈祖娘娘。”

    “那后面又怎么样了?”

    “妈祖娘娘喝住判官,告诉他们说,属下身怀中兴大明之使命,如今大业未成,怎能就把属下带走。于是,妈祖娘娘就把属下带走。不过娘娘没带我去她的仙府,而是留在地府教导属下。当时娘娘告诉属下:如今鞑虏入侵华夏,眼看我大明大好河山要落入蛮夷之手,这些还不是最可怕的事情,最可怕的是,蛮夷将大兴文zi狱,实行愚民教育,硬生生的把我大明子民都变成蛮夷的奴才,剥夺国人血性。若无中兴大明之人站出来,蛮夷将会占据华夏两百六十年之久!在此期间,国人血性丧失殆尽!两百年后,泰西红毛日渐强大,变成一头头不可阻拦的巨兽入侵我华夏,满意会割地赔款,把食人巨兽养得更加肥壮!”

    陈蟒听得大怒:“有延平王在,蛮夷岂能占据我大好河山!延平王正在加紧练兵,等待北伐!”

    王羽回道:“妈祖娘娘也是如此说的,她说属下将会辅佐延平王中兴大明!”

    不过王羽也不知道,当郑成功死后,郑经为了排除异己,对郑家军进行一次大清洗,结果很多人逃离厦门去投奔了清军,导致被打得损失了全部水师的施琅又恢复元气。后来,李定国见到复国无望,也在绝望中死去。郑成功和李定国死后,张煌言彻底心灰意冷,于是解散义军,后被清廷所俘,英勇就义。

    王羽又继续说下去:“属下留在地府,娘娘不仅教会属下识字,还教会属下很多事情。譬如说,复兴大明之道,火炮和火药的改良术等。”

    一边说着,王羽拿出一张纸,摆在桌子上,画出了台湾、吕宋、中南半岛、澳大利亚、马六甲海峡、中东、欧洲、美洲等。

    王羽指着地图说:“要复兴大明,必先攻占被红毛鬼占领的东番岛。夺取东番岛之后,以东番岛为根基,然后南下吕宋,控制泰西人的海上贸易线。利用航海贸易所能获得的巨大利润,我们可以建立更强悍的水师,联合张尚书,北上长江口,用水师切断长江航线和南北漕运线。同时能利用长江水师,支援四川的闯营……”

    陈蟒见那世界地图,和他一次伴随千总去延平王帐内所见到的海图十分相像,又加上王羽说得确实很有道理,但又觉得很疑惑:“王兄弟,你不是才昏迷了四五日?妈祖娘娘怎么可能传授你那么多东西?”

    “把总大人,可否听过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说法?”王羽反问。

    陈蟒点了点头:“是不错!可是你在人世昏迷了四五日,在地府不是时间更短?”

    王羽解释道:“把总大人有所不知,那是天上和地上的换算方法。若是地府和人间,换算方法又是不一样!属下虽然只昏迷了四五日,但人间一日,地府却是一年!扣除了路上的时间,属下在地府实际上待了三年!在这三年内,娘娘收我为徒,还给属下引荐了地藏王菩萨。三年,若不是属下原本目不识丁,还能学到更多东西!只可惜属下不才,不能向娘娘学习更多。而且娘娘说,属下在人间昏迷时间不能过长,否则阳气散了,就回不去了,所以只留了属下三年时间。”

    陈蟒信妈祖,对这番话深信不疑。他忽然想起,王羽既然是妈祖的弟子,那也算是半个神仙了!想到这里,陈蟒连忙跪地:“既然王兄弟是妈祖弟子,那就是半个海神了!请王神仙受下官一拜!”

    既然把王羽当成了半个海神,陈蟒说话口气都不一样了,把本官都改成了下官。要知道那时候的神仙地位多高,就算是皇帝见到一般的神仙也是平起平坐。

    王羽连忙把陈蟒扶起来:“把总大人不可!虽然属下是妈祖弟子,但事关重大,不能让太多人知道。今日之事,望大人不要告诉别人!以后大人也不要叫我神仙了。”

    所谓妈祖弟子这些胡编乱造的鬼话,王羽拿来骗陈蟒和一些小人物还差不多,若是延平王、张尚书他们得知,肯定不会相信。因此王羽让陈蟒要严守秘密。

    陈蟒拱手道:“兄弟明白!请王兄弟放心,兄弟我一定严守秘密!”

    “把总大人,妈祖娘娘说了一句话,今后我们要叫海军,叫水师明显不够大气。”接着王羽又在地图上比划着,继续说下去。

    随着王羽的手指所指,陈蟒看到了大明海军纵横大洋,远征印度洋,横渡太平洋,征服澳洲,征服美洲大陆,最终打出一片广阔的土地。

    中国人对土地的渴望何等强烈,可是地图上大多数的土地却无人居住。如果能够做到像王羽所说的那样,那可是成就比汉武帝唐太宗还要更伟大的大业啊!虽说中国人有恋家情结,不肯漂洋过海去太远的地方,但对陈蟒这种海盗出身的军人来说,却没有这种情节。

    其实无论是郑芝龙还是郑成功都一样,他们都向往大海,想要能在海洋上称霸。可悲的是,郑芝龙虽然有才华,但他对形势判断错误,以为满清能支持他打造一支纵横大洋的强大水师;而郑成功虽然忠心报国,才能却远比不上父亲,死抱着大福船不放,不肯使用更先进的西洋船,后来又意外英年早逝,郑成功的儿子昏庸无能,这才葬送了中华民族海上强国的梦想。

    若是论才能,晋王李定国的才能确实在郑成功之上。

    这时候陈蟒已经完全相信了王羽是妈祖的徒弟,对他中兴大明的蓝图充满了憧憬。

    不过陈蟒也很清楚,目前王羽的地位还太低,妈祖弟子的事情乃天机,时机未成熟不能让太多人知道。因此他给王羽提出了建议,要王羽多立战功,争取早日被延平王慧眼识才。

    至于要改良火枪和火药,陈蟒这个小小的步兵把总,手下连一支火枪都没有,更没有火炮,这个忙他就帮不上王羽。只有立下更多军功,早日被延平王提拔上去,才有可能拥有火器,掌握水师,驾驶战舰。

    王羽和陈蟒两人交谈许久,一个心怀大志,一个是对大明忠心耿耿,盼望延平王能完成中兴大明的大业,两人一拍即合,聊得差点就错过了晚饭的时间。直到外面陈蟒的亲兵来喊,这才恋恋不舍离开王羽的小屋。

    次日天刚刚微微亮,王羽便起床了。

    那年代的人没有吃早饭的习惯,王羽提着长枪,背着弓箭走出军营,准备苦练战技,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战做准备。

    刚刚走出大营门口,却听到有人喊叫:“王兄弟,等我一下!”

    王羽转头,看到来的竟然是陈蟒。

    两人结伴来到两里外的小高地草坡之上,在晨风中练习枪法、拳术、刀法和箭术。

    王羽是弓箭手,尤其擅长射箭。但不管是长枪、大刀还是拳术,都比不上刀口舔血,从尸体堆里爬出来的陈蟒。两人对练了半个时辰,王羽一次次被陈蟒击倒,但一次次又爬起来,继续和陈蟒对练。

    陈蟒对眼前这位“妈祖弟子”也十分用心,他知道妈祖娘娘虽然教会了王羽兵法,但时间不足,娘娘不可能教王羽打斗之术,因此王羽的武功还是比不上自己。不过对“妈祖弟子”肯定不能怠慢了,必须要用心去教授。

    明末清初的半火器半冷兵器时代,个人武功虽然不如以前重要,但在战场上还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上了战场,一名武功高强的刀手,碰上骑兵冲击无法对付,不过斩杀步兵还是不在话下。若是擅长弓箭就更厉害了,用强弓可以射杀快速冲击的骑兵。总之,武功高一点,总是有益无害的,能有更多的立功机会。

    对于王羽提出的,要求军队每天进行操练这一点,陈蟒表示一般士兵根本就无法做到,五日一操就算是很精锐的部队了,一般的军队,一个月都难得操练一次。

    一连几日下来,每天早上陈蟒都和王羽对练。有时候王羽下午回家帮忙,偶尔晚上没有回军营,一大早也如期赶到同陈蟒对练。

    也因为陈蟒的严格保密,至今除了陈蟒外,没其他任何人知道王羽“妈祖弟子”的身份。

    转眼一个多月过去了,三月初的一天,天色暗下来后,一条小舟在夜幕的笼罩下悄悄离开高崎码头,向对岸划去。

    清军大营,清军同安总兵施琅坐在帐内,正在研究即将到来的厦门渡海战。

    “报!对岸陈千总使者到!”一名亲兵急匆匆步入施琅大营内,单膝跪地叩拜。

    施琅放下手中地图,对亲兵下令:“快把他引进来!”

    “喳!”亲兵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