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一盘散沙
董开一直与王氏商行相亲,自己有一点点股份在某个铺子,打算迁任后能赚点钱,与地头蛇相得益彰,本来就是流官的生存之道,这个时代这个地区敢杀官员的恶霸不多,但,拖家带口上任的流官,谁又会多事给自己四面树敌?有能力的多做一点,否则混混资历,资历这种东西,真让人又爱又恨又离不开。
“周通判咬乌龟,无下嘴之处!州衙上下百余人,都对李彦俯首帖耳。悲哉啊!悲哉~”
公孙胜先道,“我就纳闷了,那么多人,一个有血性的都没有?跟他杠到底啊!”
董开道,“对方是西城所,主事人是李彦,靠山是杨戬甚至陛下,我们则是一盘散沙,怎么斗得过他们?”
“具体什么内容,他说什么了?”
“无非勤勉的话,那腔调从他嘴里说出来,我听着都恶心,但是,挑不出错来,你说气人不?”
萧让道,“辛苦漕官,再给我往细里讲讲……”
董开便给二人讲了半宿,甚至把每个人大概说了什么话,看似有多少真心投靠李彦的暴了出来,不得不承认,这个没把儿的真会打着赵佶的名头拉拢人,而他只需要付出小小的代价:官吏、地头蛇、土绅分走的钱,又给李彦孝敬回来了。
真是一个苦涩的夏天。董开发完牢骚就走了,他尽了对商行的情义,并警告萧让,不要乱闹乱来,有李彦坐镇,这些鸡犬蛮横得很!
萧让送客返回,公孙胜趴在石桌上睡着了,推搡两把,“道长,回屋睡吧,外面凉。”
公孙胜哼哼两句,一动不动,萧让无奈,又扛不动这大汉,去取了毯子给他披上,下巴又垫了软枕。天色蒙蒙亮,折回屋去看看夫人怎么样。
老爹在隔壁,丫鬟在外屋,蹑手蹑脚进屋,左右两张纱帐榻,一边是自己的老娘,一边是萧夫人扈三娘。微微毛毛光线打在纱帐上,隐隐约约爱妻的影子,萧让悄咪咪走过去。
“你又喝了一夜的酒。”
突然发出的声音,让萧让吓得一个激灵!僵住了身子道,“夫人,妳醒了啊?”
“我睡的浅,你开外屋门我就惊醒了。”
“我的错,我的错。”萧让挪两步,俯身钻进纱帐,一席薄薄的锦被,团花绣彩,针纳着一对儿胖娃娃,可爱非常。萧让的野心却不局限于此。半个屁股坐在边上,拉起夫人的手,“饿了么?想吃什么?”
扈三娘掩鼻道,“你带着酒味进来,我闻到都想吐了。”
“孕吐这么厉害?我请大夫给妳看看吧?”
“我哪有那么娇气!”扈三娘捏捏萧让的手,“你们在谈什么?”
“唉,妳还是不要知道为好。”拗不过好奇心重的爱妻,萧让只得透露一点,“济州要变天了。”
扈三娘闻之色变,“这个李侍从,会对咱们商行下手吗?”
“以目前他的野心来说,一定会咬下一块肉来。听衙门的线人说,好多乡绅都给李彦献上了不菲的礼单。这些个人啊!一点都不团结!也不想想,你自己是土生土长的济州人,亲朋好友街坊邻里卖糖锅的大伯,总有些感情吧?你勾结外人来祸害他们,于心何忍啊!真以为大虫能赏你一口肉吃?骨头渣都要看人脸色!”萧让一说话就气忿,突然发现自己抱怨太多了,就止住了,“算了算了,不说了。”
扈三娘安慰萧让几句,两人亲昵一阵,萧让就着榻脚横躺休息一下,拽了锦被盖上,扈三娘淘气的脚丫子就搁在萧让肚皮上。这一刻,萧让多希望时光静止,美好定格。
……
公孙胜浅睡醒来,叫几声萧兄,丫鬟匆匆赶来,说老爷睡着了,心想算了打扰他吧,就起身告辞了。出门来,慢走向东城,人来人往窃窃私语,街头街尾愁容满面,看来,消息已经传遍全城了。
“道长,恁来了。”门子平淡的口气后,是深深的忧虑。
“还是老样子吗?”
“是吧。”
公孙胜跨进大门,这小小的宅院里,一切行动从缓,一切声音从小,缓慢得仿佛与外界是两个乾坤。
“道长,恁来了。”遇到的是陈豫的老儿子,向公孙胜作揖。
对于这个伟岸的自戒的道长,不同于那些酒肉僧道,又有一手炼丹术,说话还好听,在陈豫最艰难的时刻给与精神上的支持,陈家亲眷还是很感激的,至少,公孙道长这么做,不是图名利钱财的。不过,公孙胜身上的未解之谜没有人细研究罢了,他一个道士,不做法事、不看风水,不接受钱财馈赠,哪来的钱把自己养的这么好?衣裳三五天一换?难不成家里有矿?
轻车熟路,来到陈豫病榻前,那一双浑浊的眸子盯着吊布顶,看见公孙胜来了,露出一抹笑容,艰难道,“道长,又去喝酒逍遥了。”
“逍遥什么,我是借酒消愁愁更愁~”之前公孙胜没有听过这名句,后来的新奇句子,都是跟王伦学的,还挺顺口。
“哈~不要担心,一切都会好的,朝中不乏忠贞的大臣。”
公孙胜不忍心告诉他实情,“但愿好吧。今天你怎么样?哪里不舒服?”
“没用喽,这具腔子,已经不是我的了。”
陈豫儿子闻听呜咽哭泣,公孙胜心里也难过,“只恨相识陈公太晚,把酒相聚的日子太短了!”
陈豫笑,“这也是我唯一的遗憾了,公孙道长。儿子,你先出去罢,哭哭啼啼像什么样子。”
儿子关了门出去了,公孙胜搬了凳子坐好,“陈公,你今天想听我讲什么?”
“还是想听,塞北的风光……”
躺在榻上69岁的老者陈豫,是为前陈升之的侄儿,得恩荫入仕途,在职期间历任各地州县,一向勤政爱民,秉公执法,得百姓感激,甚至给他建生词。当年,刚赴任柘城,前任知县得病暴卒,家里贫困无法殡敛,陈豫便自己出钱为其料理丧事,因陈豫的善义,同僚和县里士绅也都捐资助丧,事后将其遗孀送归家乡。征收夏秋两税时,派人拿着告示牌立于衙门外,上面明示交纳赋税的日期,不许胥吏提前催逼,百姓自发前来缴纳。
陈豫后迁任边官,励精图治、修寨练卒、分地屯田、奖罚分明、知人善用,深得军民爱戴。四任边关,战功累累,晚年弊病多生,陈豫感觉力不从心,向朝廷请求回内地,故而任济州知州。去岁那一场旱灾,飞蝗遍野,陈豫号召百姓抗旱治虫,岁获丰收。
这一次辛劳,榨干了他所有的生机。
“周通判咬乌龟,无下嘴之处!州衙上下百余人,都对李彦俯首帖耳。悲哉啊!悲哉~”
公孙胜先道,“我就纳闷了,那么多人,一个有血性的都没有?跟他杠到底啊!”
董开道,“对方是西城所,主事人是李彦,靠山是杨戬甚至陛下,我们则是一盘散沙,怎么斗得过他们?”
“具体什么内容,他说什么了?”
“无非勤勉的话,那腔调从他嘴里说出来,我听着都恶心,但是,挑不出错来,你说气人不?”
萧让道,“辛苦漕官,再给我往细里讲讲……”
董开便给二人讲了半宿,甚至把每个人大概说了什么话,看似有多少真心投靠李彦的暴了出来,不得不承认,这个没把儿的真会打着赵佶的名头拉拢人,而他只需要付出小小的代价:官吏、地头蛇、土绅分走的钱,又给李彦孝敬回来了。
真是一个苦涩的夏天。董开发完牢骚就走了,他尽了对商行的情义,并警告萧让,不要乱闹乱来,有李彦坐镇,这些鸡犬蛮横得很!
萧让送客返回,公孙胜趴在石桌上睡着了,推搡两把,“道长,回屋睡吧,外面凉。”
公孙胜哼哼两句,一动不动,萧让无奈,又扛不动这大汉,去取了毯子给他披上,下巴又垫了软枕。天色蒙蒙亮,折回屋去看看夫人怎么样。
老爹在隔壁,丫鬟在外屋,蹑手蹑脚进屋,左右两张纱帐榻,一边是自己的老娘,一边是萧夫人扈三娘。微微毛毛光线打在纱帐上,隐隐约约爱妻的影子,萧让悄咪咪走过去。
“你又喝了一夜的酒。”
突然发出的声音,让萧让吓得一个激灵!僵住了身子道,“夫人,妳醒了啊?”
“我睡的浅,你开外屋门我就惊醒了。”
“我的错,我的错。”萧让挪两步,俯身钻进纱帐,一席薄薄的锦被,团花绣彩,针纳着一对儿胖娃娃,可爱非常。萧让的野心却不局限于此。半个屁股坐在边上,拉起夫人的手,“饿了么?想吃什么?”
扈三娘掩鼻道,“你带着酒味进来,我闻到都想吐了。”
“孕吐这么厉害?我请大夫给妳看看吧?”
“我哪有那么娇气!”扈三娘捏捏萧让的手,“你们在谈什么?”
“唉,妳还是不要知道为好。”拗不过好奇心重的爱妻,萧让只得透露一点,“济州要变天了。”
扈三娘闻之色变,“这个李侍从,会对咱们商行下手吗?”
“以目前他的野心来说,一定会咬下一块肉来。听衙门的线人说,好多乡绅都给李彦献上了不菲的礼单。这些个人啊!一点都不团结!也不想想,你自己是土生土长的济州人,亲朋好友街坊邻里卖糖锅的大伯,总有些感情吧?你勾结外人来祸害他们,于心何忍啊!真以为大虫能赏你一口肉吃?骨头渣都要看人脸色!”萧让一说话就气忿,突然发现自己抱怨太多了,就止住了,“算了算了,不说了。”
扈三娘安慰萧让几句,两人亲昵一阵,萧让就着榻脚横躺休息一下,拽了锦被盖上,扈三娘淘气的脚丫子就搁在萧让肚皮上。这一刻,萧让多希望时光静止,美好定格。
……
公孙胜浅睡醒来,叫几声萧兄,丫鬟匆匆赶来,说老爷睡着了,心想算了打扰他吧,就起身告辞了。出门来,慢走向东城,人来人往窃窃私语,街头街尾愁容满面,看来,消息已经传遍全城了。
“道长,恁来了。”门子平淡的口气后,是深深的忧虑。
“还是老样子吗?”
“是吧。”
公孙胜跨进大门,这小小的宅院里,一切行动从缓,一切声音从小,缓慢得仿佛与外界是两个乾坤。
“道长,恁来了。”遇到的是陈豫的老儿子,向公孙胜作揖。
对于这个伟岸的自戒的道长,不同于那些酒肉僧道,又有一手炼丹术,说话还好听,在陈豫最艰难的时刻给与精神上的支持,陈家亲眷还是很感激的,至少,公孙道长这么做,不是图名利钱财的。不过,公孙胜身上的未解之谜没有人细研究罢了,他一个道士,不做法事、不看风水,不接受钱财馈赠,哪来的钱把自己养的这么好?衣裳三五天一换?难不成家里有矿?
轻车熟路,来到陈豫病榻前,那一双浑浊的眸子盯着吊布顶,看见公孙胜来了,露出一抹笑容,艰难道,“道长,又去喝酒逍遥了。”
“逍遥什么,我是借酒消愁愁更愁~”之前公孙胜没有听过这名句,后来的新奇句子,都是跟王伦学的,还挺顺口。
“哈~不要担心,一切都会好的,朝中不乏忠贞的大臣。”
公孙胜不忍心告诉他实情,“但愿好吧。今天你怎么样?哪里不舒服?”
“没用喽,这具腔子,已经不是我的了。”
陈豫儿子闻听呜咽哭泣,公孙胜心里也难过,“只恨相识陈公太晚,把酒相聚的日子太短了!”
陈豫笑,“这也是我唯一的遗憾了,公孙道长。儿子,你先出去罢,哭哭啼啼像什么样子。”
儿子关了门出去了,公孙胜搬了凳子坐好,“陈公,你今天想听我讲什么?”
“还是想听,塞北的风光……”
躺在榻上69岁的老者陈豫,是为前陈升之的侄儿,得恩荫入仕途,在职期间历任各地州县,一向勤政爱民,秉公执法,得百姓感激,甚至给他建生词。当年,刚赴任柘城,前任知县得病暴卒,家里贫困无法殡敛,陈豫便自己出钱为其料理丧事,因陈豫的善义,同僚和县里士绅也都捐资助丧,事后将其遗孀送归家乡。征收夏秋两税时,派人拿着告示牌立于衙门外,上面明示交纳赋税的日期,不许胥吏提前催逼,百姓自发前来缴纳。
陈豫后迁任边官,励精图治、修寨练卒、分地屯田、奖罚分明、知人善用,深得军民爱戴。四任边关,战功累累,晚年弊病多生,陈豫感觉力不从心,向朝廷请求回内地,故而任济州知州。去岁那一场旱灾,飞蝗遍野,陈豫号召百姓抗旱治虫,岁获丰收。
这一次辛劳,榨干了他所有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