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卫所乃财富
崇祯看着朱慈烺的规划,也是大建堡垒,他记得以前孙承宗也提出过这样的计划,而且通过修筑堡垒确实控制了建奴的侵扰,而且孙师还打算从山海关把堡垒一直修遍辽东。
现在山海关一直到锦州大明已经堡垒遍布了,还要修堡垒?看着朱慈烺的打算是要把堡垒连城一条线。有那功夫不如修长城了。
话说回来崇祯要是有钱修长城还至于被建奴逼迫到这个地步?不过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不想多说什么,示意王承恩把人都赶出去。才对朱慈烺说话。
崇祯对这一步计划不抱什么信心:“皇儿此策虽然能稳定宁锦防线,但是一步步的修堡垒何时才能修到沈阳?当年汉唐高祖太祖等人都有堡垒计划,最后都证明无用,现在修筑空耗钱粮……”
朱慈烺无奈的点点头:“修筑堡垒确实不能解决辽东问题,但是不修筑堡垒,辽东永远是战区,各城分区自守,供养全凭关内转运,父皇若天长日久,辽东军民恐怕只知道有守将而不知道有朝廷。”
崇祯怀疑的看看朱慈烺,朱慈烺摇头道:“父皇祖家世代居于辽东,已然是辽东将门,祖大寿从建奴中逃回,为何称病不肯来京城?父皇为何对此无可奈何?还要加封褒奖?其实父皇也发现了,现在调动辽东军已然不是调兵,而是调将,开拔银已成惯例,将领强弱全看家丁多少。家丁何许人?将领之家奴也!”
朱慈烺说到这里崇祯也不得不正视这个现实,这也是朱慈烺的最大优势,外臣内臣不管再忠心耿耿,有些话也不方便说出口。
但是朱慈烺确不用顾虑,至少父子两人还是一条心的,崇祯总不会怀疑朱慈烺有私心吧。
崇祯再次打量起沙盘:“皇儿此三条堡垒防线有何不同?”
朱慈烺指着宁远城:“三条放线一旦修成,宁远城以南为安全区,可以招募流民垦荒,宁远至锦州间的第一第二道防线为危险区和高危险区招募卫所屯垦。”
崇祯皱眉:“当年孙师曾经上书招募流民垦荒,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皇儿此策跟孙师之策有何不同?”
朱慈烺自然读过孙承宗的奏章:“父皇,孩儿此策跟孙师傅最大的不同就是,儿臣觉得应该把宁远以南土地分给百姓。而宁远以北的土地用卫所开垦守卫,卫所有兵丁可以自守,而卫所土地采用联产承包责任制来运营。”
崇祯点点头:“卫所兵丁稍微加以训练确实比流民更适合宁远以北的垦荒,但是何为联产承包责任制?”
朱慈烺从怀里拿出方案递给崇祯:“所谓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把卫所土地分给军户,军户除上缴一成为国税,一成为卫所公产,其余都归自己所有。卫所除了承担防御任务之外,还要负责兴修水利,购买大型农具饲养耕牛等事物。卫所之兵忙时务农,闲时训练,地方有警则负责结寨自守,协防附近城池,不再远距离调动。”
崇祯听完朱慈烺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奇怪的问道:“你这样改之后军户还是军户么?”
朱慈烺反问道:“那父皇觉得现在军户还是军户么?大明现在作战不是全都依赖募兵?军户制度若是不改不仅对大明无任何益处,只会成为朝廷的负担。所以我们不如以辽东和河套地区为试点,革新卫所制度。”
崇祯不解:“如此改革有何好处?”
朱慈烺指了指地图上大明外的土地:“父皇您看,大明之外有无数耕地无人开垦,大明之内无数卫所田地被侵占,军户缺衣少食,招募流民垦大明之外的荒地,流民无自保之力,垦荒耕田又无农具耕牛,不仅需要朝廷提供耕牛农具还需要朝廷派兵保护。
但是军户确可以自保,有各级军官指挥军户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比之流民强数倍,大明对外垦荒只需要在各地安置一定数量的卫所,等卫所开垦成熟在招募流民放置在卫所附近,就不用担心开垦不成功了。”
崇祯不禁问道:“若是卫所调出,大明内地岂不是防御空虚?再说即使卫所垦荒耕地不是也需要购买农具耕牛?”
朱慈烺对崇祯这总瞎担心也是无语了,这卫所还有啥防御作用?:“父皇,卫所原本就自己有农具耕牛,调动之后,原有的田地不就空出来了?只需要出售耕地,自然足够添置一部分农具耕牛,剩余部分可以作为迁移路上费用,朝廷几乎不用花钱就可以完成。
至于防御空虚,父皇还可以募兵守卫,或者留一些精锐卫所不动就是了。不过卫所问题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土地不够,即使留守卫所有余丁也要分流出去垦荒,才能保证其一直有战斗力。”
卫所虽然穷困,但再穷困的卫所也是有产者,卫所田产就算大部分被侵占,但是剩下的卖掉还是能卖不少钱的。再说了,即使被侵占的田地,朝廷只要肯给地契,那些地主自然愿意把非法侵占变成合法拥有。
一听不用花钱崇祯立刻从内心抗拒变成支持,再次看了一遍朱慈烺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朝廷只取一成是不是太少?各地佃户地租已经五成六成,军户没有其余杂税仅取一成国用,一成给卫所,其余下是不是太多了?”
朱慈烺低声说道:“父皇,这一成是给内库而非国库,卫所虽然田租低些但是他们需要抽丁守土,徭役比民户更重。”
崇祯一愣:“为何如此?”
朱慈烺嘿嘿一笑:“父皇咱们出售了卫所田产,还有山林矿场城镇村庄这些财产可以经营,而以后卫所在外垦荒既然先到自然先得,所占之地要么战略要地,要么田地上等,要么矿产丰富。这些地方除田地归于军户,少量地产建立卫所衙门其余大量土地矿山山林都可以划归皇家名下,以后再招募流民,生地变熟地,此乃留给子孙千秋万代之财富。既不用花钱,也不用跟百官争执,此等利益当归皇家所有。”
现在山海关一直到锦州大明已经堡垒遍布了,还要修堡垒?看着朱慈烺的打算是要把堡垒连城一条线。有那功夫不如修长城了。
话说回来崇祯要是有钱修长城还至于被建奴逼迫到这个地步?不过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不想多说什么,示意王承恩把人都赶出去。才对朱慈烺说话。
崇祯对这一步计划不抱什么信心:“皇儿此策虽然能稳定宁锦防线,但是一步步的修堡垒何时才能修到沈阳?当年汉唐高祖太祖等人都有堡垒计划,最后都证明无用,现在修筑空耗钱粮……”
朱慈烺无奈的点点头:“修筑堡垒确实不能解决辽东问题,但是不修筑堡垒,辽东永远是战区,各城分区自守,供养全凭关内转运,父皇若天长日久,辽东军民恐怕只知道有守将而不知道有朝廷。”
崇祯怀疑的看看朱慈烺,朱慈烺摇头道:“父皇祖家世代居于辽东,已然是辽东将门,祖大寿从建奴中逃回,为何称病不肯来京城?父皇为何对此无可奈何?还要加封褒奖?其实父皇也发现了,现在调动辽东军已然不是调兵,而是调将,开拔银已成惯例,将领强弱全看家丁多少。家丁何许人?将领之家奴也!”
朱慈烺说到这里崇祯也不得不正视这个现实,这也是朱慈烺的最大优势,外臣内臣不管再忠心耿耿,有些话也不方便说出口。
但是朱慈烺确不用顾虑,至少父子两人还是一条心的,崇祯总不会怀疑朱慈烺有私心吧。
崇祯再次打量起沙盘:“皇儿此三条堡垒防线有何不同?”
朱慈烺指着宁远城:“三条放线一旦修成,宁远城以南为安全区,可以招募流民垦荒,宁远至锦州间的第一第二道防线为危险区和高危险区招募卫所屯垦。”
崇祯皱眉:“当年孙师曾经上书招募流民垦荒,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皇儿此策跟孙师之策有何不同?”
朱慈烺自然读过孙承宗的奏章:“父皇,孩儿此策跟孙师傅最大的不同就是,儿臣觉得应该把宁远以南土地分给百姓。而宁远以北的土地用卫所开垦守卫,卫所有兵丁可以自守,而卫所土地采用联产承包责任制来运营。”
崇祯点点头:“卫所兵丁稍微加以训练确实比流民更适合宁远以北的垦荒,但是何为联产承包责任制?”
朱慈烺从怀里拿出方案递给崇祯:“所谓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把卫所土地分给军户,军户除上缴一成为国税,一成为卫所公产,其余都归自己所有。卫所除了承担防御任务之外,还要负责兴修水利,购买大型农具饲养耕牛等事物。卫所之兵忙时务农,闲时训练,地方有警则负责结寨自守,协防附近城池,不再远距离调动。”
崇祯听完朱慈烺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奇怪的问道:“你这样改之后军户还是军户么?”
朱慈烺反问道:“那父皇觉得现在军户还是军户么?大明现在作战不是全都依赖募兵?军户制度若是不改不仅对大明无任何益处,只会成为朝廷的负担。所以我们不如以辽东和河套地区为试点,革新卫所制度。”
崇祯不解:“如此改革有何好处?”
朱慈烺指了指地图上大明外的土地:“父皇您看,大明之外有无数耕地无人开垦,大明之内无数卫所田地被侵占,军户缺衣少食,招募流民垦大明之外的荒地,流民无自保之力,垦荒耕田又无农具耕牛,不仅需要朝廷提供耕牛农具还需要朝廷派兵保护。
但是军户确可以自保,有各级军官指挥军户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比之流民强数倍,大明对外垦荒只需要在各地安置一定数量的卫所,等卫所开垦成熟在招募流民放置在卫所附近,就不用担心开垦不成功了。”
崇祯不禁问道:“若是卫所调出,大明内地岂不是防御空虚?再说即使卫所垦荒耕地不是也需要购买农具耕牛?”
朱慈烺对崇祯这总瞎担心也是无语了,这卫所还有啥防御作用?:“父皇,卫所原本就自己有农具耕牛,调动之后,原有的田地不就空出来了?只需要出售耕地,自然足够添置一部分农具耕牛,剩余部分可以作为迁移路上费用,朝廷几乎不用花钱就可以完成。
至于防御空虚,父皇还可以募兵守卫,或者留一些精锐卫所不动就是了。不过卫所问题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土地不够,即使留守卫所有余丁也要分流出去垦荒,才能保证其一直有战斗力。”
卫所虽然穷困,但再穷困的卫所也是有产者,卫所田产就算大部分被侵占,但是剩下的卖掉还是能卖不少钱的。再说了,即使被侵占的田地,朝廷只要肯给地契,那些地主自然愿意把非法侵占变成合法拥有。
一听不用花钱崇祯立刻从内心抗拒变成支持,再次看了一遍朱慈烺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朝廷只取一成是不是太少?各地佃户地租已经五成六成,军户没有其余杂税仅取一成国用,一成给卫所,其余下是不是太多了?”
朱慈烺低声说道:“父皇,这一成是给内库而非国库,卫所虽然田租低些但是他们需要抽丁守土,徭役比民户更重。”
崇祯一愣:“为何如此?”
朱慈烺嘿嘿一笑:“父皇咱们出售了卫所田产,还有山林矿场城镇村庄这些财产可以经营,而以后卫所在外垦荒既然先到自然先得,所占之地要么战略要地,要么田地上等,要么矿产丰富。这些地方除田地归于军户,少量地产建立卫所衙门其余大量土地矿山山林都可以划归皇家名下,以后再招募流民,生地变熟地,此乃留给子孙千秋万代之财富。既不用花钱,也不用跟百官争执,此等利益当归皇家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