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皇明商号大管家
这次成为皇明商号大总管的就不再是太监了,而是当年的肃王之子朱姬润,这个人于皇室改革的时候因为厌倦了王室牢笼一般的生活,选择退出了肃王王室。
肃王觉得对这个儿子又亏欠,所以当时给了一个马场还有肃王留在甘肃没有变卖的生意商铺。
当年朱慈烺进攻叶尔羌发行债券,朱姬润先嗅到商机劝说肃王世系购买,然后自己有整理资产开设了西北最大的车马行。
果然仅仅两年的时间,朱姬润的车马生意就遍布了西北,在朱慈烺进攻叶尔羌的战役期间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过程中,他通过低买高卖,把自己手里运营的几十万两的战争债券愣是发展到战后的数百万两。
这样的经营天赋简直就是一个商业奇迹了。
要是只有这些能耐到还不至于让朱慈烺这么高看破例重用。
战后朱姬润的兴起之路更是堪称传奇,先是想买罗布泊的土地,但是因为大明要在那里筑京观所以没有成功。
不过他得到消息说大明要在西北大规模植树,他敏锐的感觉到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而且也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所以后面,他购买了天山北坡轮台外的土地,他是有赌的成分,不过他赌的是大明的军队足够强势,能够力压准噶尔人让对方不敢前来骚扰。
然后成立了专门植树造林和培育树苗研究种树的商会。
同时不忘记扩大他的货运生意。
别人在偏远地区取得成就都是朝着中原关内发展,他确恰恰相反,他选择了一条别人没有走过或者不敢走的路。
先是开通了轮台到莎车,然后从莎车绕过不周山通往印度河的商路,往北沿着天山山脉通往金山,然后通往北海城和北疆城。
他的商路不仅为自己带来了财富,也填补了大明在这一片区域的空白开了先河,为大明控制这些边疆地区的长治久安出了大力。
之后大明跟沙俄修好,他又从西伯利亚往沙俄通商,同时走阿富汗走廊往中亚通商,当真是敢想敢干。
真正做到了凭借一个商会的力量把大明西北的开发提升了一个等级,让朱慈烺都不得不感叹的人才。
当陆地贸易做到了这个地步,他又开始涉及海洋贸易,别人都是走热门航线,他专门走冷门航线,别人都是做货运的时候他就反其道而行之,造海上大游船,进行环球航行计划。
当大明各地允许开始动物园的时候,他又涉足动物产业,不过不是自己开设动物园,而是利用自己全球网点的优势为各动物园抓捕各种动物,并且从当地学习动物养殖技术回来教个动物园,并对一些易于养殖的动物养殖进行售卖。
在矿业开采方面,内阁想要在轮台开矿冶炼钢铁,当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时候,朱姬润又出手了,他先是在轮台煤矿那里开设了炼焦炭厂,然后又利用自己的运输优势为铁矿厂运输煤炭矿石。
等到铁厂投产之后,他又负责钢铁的销售。
工业方面朱姬润也有涉足,首先利用西北地区的皮毛资源做起了皮革生意,然后是毛纺织,后来听说西北适合种植海岛长绒棉,然后找来种子试种之后后开始做棉纺织生意。
这种天赋点满的选手关键还是他不逾矩,朱慈烺在他身边安排的差不多有一个百户所的锦衣卫,而且为了防止这些人被对方的金钱腐蚀,还每季度都有不同的人巡查暗访。
整个十多年的时间,没有发现对方任何不守规矩的地方。这个就另朱慈烺非常满意了。
不过这个也不是朱慈烺非要用他的原因。
真正的原因是,这位朱姬润去年以大明首富的身份退休了,年仅四十岁就不干了。
按照他的话来说,挣钱太简单没有意思,感觉生活没有乐趣,然后带着他的老婆们去游三玩水去了。
这玩了一年多,路过京城,朱慈烺特意把对方召进宫里,两人畅谈了一番,朱姬润对于朱慈烺的政策非常赞同也给朱慈烺提出了一些建议。
这些建议很多都被写进下一个五年计划里面了,非常的有价值。
朱慈烺忍不住爱才之心,就对朱姬润发出邀请,让他帮忙掌管皇家商号。
朱姬润考虑了一会提出了两点要求:第一就是只干十年,到期就卸任,哪怕后面真的战争进入的关键阶段,他也要在那个时候退休。
当然退休之前他会帮朱慈烺物色一个足够接任的人选。
第二个条件就是陛下索取不可无度,皇明商号想要发展壮大,必须要有自己的资本,而现在皇明商号已经变成陛下用钱的一个工具。
没有钱的时候就伸手去拿,钱不够了甚至以皇明商号的名义增发货币,然后让皇明商号慢慢还。
一直到现在皇明商号还没有把亏空填完,要是他担任皇明商号的大总管,那么朱慈烺每年从皇明商号拿走的利润不得超过总利润的七成。
对于这两条朱慈烺都答应了,本来能干十年就是意外之喜了,何况还包找一个能接任的,这个买卖划算。
第二个条件也没有问题,其实朱慈烺也发现了皇明商号被自己抽取资金过多发展也遇到了瓶颈。
但是无奈朱慈烺本身有不是什么经济奇才,能把皇明商号经营到今天这个地步完全靠着的就是超前的眼光,还有手里的垄断地位。
不过没有关系,
朱慈烺自己不行,有人行啊,作为大明土生土长的经营天才,掌管皇明商号,这不就行了。
以皇明商号的体量,不要说朱姬润能让他翻几倍,只要翻一倍,朱慈烺都能做梦笑醒了。
对于这位大明首富,民间知道的并不多,因为他的产业大多在西北,而且他个人有钱并不算大明最有钱的一波。
因为大明最有钱的是商会组织。
朱慈烺当初努力培养的各种商会,现在才是大明最有钱的,个人财富虽然没有朱姬润那么多,但是集合在一起的数量绝对超过朱姬润一大截。
肃王觉得对这个儿子又亏欠,所以当时给了一个马场还有肃王留在甘肃没有变卖的生意商铺。
当年朱慈烺进攻叶尔羌发行债券,朱姬润先嗅到商机劝说肃王世系购买,然后自己有整理资产开设了西北最大的车马行。
果然仅仅两年的时间,朱姬润的车马生意就遍布了西北,在朱慈烺进攻叶尔羌的战役期间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过程中,他通过低买高卖,把自己手里运营的几十万两的战争债券愣是发展到战后的数百万两。
这样的经营天赋简直就是一个商业奇迹了。
要是只有这些能耐到还不至于让朱慈烺这么高看破例重用。
战后朱姬润的兴起之路更是堪称传奇,先是想买罗布泊的土地,但是因为大明要在那里筑京观所以没有成功。
不过他得到消息说大明要在西北大规模植树,他敏锐的感觉到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而且也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所以后面,他购买了天山北坡轮台外的土地,他是有赌的成分,不过他赌的是大明的军队足够强势,能够力压准噶尔人让对方不敢前来骚扰。
然后成立了专门植树造林和培育树苗研究种树的商会。
同时不忘记扩大他的货运生意。
别人在偏远地区取得成就都是朝着中原关内发展,他确恰恰相反,他选择了一条别人没有走过或者不敢走的路。
先是开通了轮台到莎车,然后从莎车绕过不周山通往印度河的商路,往北沿着天山山脉通往金山,然后通往北海城和北疆城。
他的商路不仅为自己带来了财富,也填补了大明在这一片区域的空白开了先河,为大明控制这些边疆地区的长治久安出了大力。
之后大明跟沙俄修好,他又从西伯利亚往沙俄通商,同时走阿富汗走廊往中亚通商,当真是敢想敢干。
真正做到了凭借一个商会的力量把大明西北的开发提升了一个等级,让朱慈烺都不得不感叹的人才。
当陆地贸易做到了这个地步,他又开始涉及海洋贸易,别人都是走热门航线,他专门走冷门航线,别人都是做货运的时候他就反其道而行之,造海上大游船,进行环球航行计划。
当大明各地允许开始动物园的时候,他又涉足动物产业,不过不是自己开设动物园,而是利用自己全球网点的优势为各动物园抓捕各种动物,并且从当地学习动物养殖技术回来教个动物园,并对一些易于养殖的动物养殖进行售卖。
在矿业开采方面,内阁想要在轮台开矿冶炼钢铁,当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时候,朱姬润又出手了,他先是在轮台煤矿那里开设了炼焦炭厂,然后又利用自己的运输优势为铁矿厂运输煤炭矿石。
等到铁厂投产之后,他又负责钢铁的销售。
工业方面朱姬润也有涉足,首先利用西北地区的皮毛资源做起了皮革生意,然后是毛纺织,后来听说西北适合种植海岛长绒棉,然后找来种子试种之后后开始做棉纺织生意。
这种天赋点满的选手关键还是他不逾矩,朱慈烺在他身边安排的差不多有一个百户所的锦衣卫,而且为了防止这些人被对方的金钱腐蚀,还每季度都有不同的人巡查暗访。
整个十多年的时间,没有发现对方任何不守规矩的地方。这个就另朱慈烺非常满意了。
不过这个也不是朱慈烺非要用他的原因。
真正的原因是,这位朱姬润去年以大明首富的身份退休了,年仅四十岁就不干了。
按照他的话来说,挣钱太简单没有意思,感觉生活没有乐趣,然后带着他的老婆们去游三玩水去了。
这玩了一年多,路过京城,朱慈烺特意把对方召进宫里,两人畅谈了一番,朱姬润对于朱慈烺的政策非常赞同也给朱慈烺提出了一些建议。
这些建议很多都被写进下一个五年计划里面了,非常的有价值。
朱慈烺忍不住爱才之心,就对朱姬润发出邀请,让他帮忙掌管皇家商号。
朱姬润考虑了一会提出了两点要求:第一就是只干十年,到期就卸任,哪怕后面真的战争进入的关键阶段,他也要在那个时候退休。
当然退休之前他会帮朱慈烺物色一个足够接任的人选。
第二个条件就是陛下索取不可无度,皇明商号想要发展壮大,必须要有自己的资本,而现在皇明商号已经变成陛下用钱的一个工具。
没有钱的时候就伸手去拿,钱不够了甚至以皇明商号的名义增发货币,然后让皇明商号慢慢还。
一直到现在皇明商号还没有把亏空填完,要是他担任皇明商号的大总管,那么朱慈烺每年从皇明商号拿走的利润不得超过总利润的七成。
对于这两条朱慈烺都答应了,本来能干十年就是意外之喜了,何况还包找一个能接任的,这个买卖划算。
第二个条件也没有问题,其实朱慈烺也发现了皇明商号被自己抽取资金过多发展也遇到了瓶颈。
但是无奈朱慈烺本身有不是什么经济奇才,能把皇明商号经营到今天这个地步完全靠着的就是超前的眼光,还有手里的垄断地位。
不过没有关系,
朱慈烺自己不行,有人行啊,作为大明土生土长的经营天才,掌管皇明商号,这不就行了。
以皇明商号的体量,不要说朱姬润能让他翻几倍,只要翻一倍,朱慈烺都能做梦笑醒了。
对于这位大明首富,民间知道的并不多,因为他的产业大多在西北,而且他个人有钱并不算大明最有钱的一波。
因为大明最有钱的是商会组织。
朱慈烺当初努力培养的各种商会,现在才是大明最有钱的,个人财富虽然没有朱姬润那么多,但是集合在一起的数量绝对超过朱姬润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