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波斯湾格勒之战
波斯湾前线,黄得功到达了巴格达南郊四十里处,这时候一列列的火车正在这里卸货,铁路工程人员正在那里紧张的进行铺路。
铁路没延伸一里,那么就能让大炮少走十分钟,海军的护卫舰正在河道中小心的前行。
海军不是没有更大的巡洋舰,只是无奈这里的水位,巡洋舰随时有搁浅的风险。
巴格达的守军本来并不多,只有区区一万两千多人。
但当得知大明要进攻的时候,这里的奥斯曼官员立刻征召了五万的青壮,并且把附近几个小城的守军都集中了过来。
现在巴格达城内的防守力量已经到达了七万。
而大明这边集结过来的兵力还不到一万人,一比七的比例,这应当是一场苦战。
黄得功打算等集中了一个师的兵力之后在进攻巴格达。
巴格达守军在为集结了兵力沾沾自喜,其实黄得功倒是希望对方把兵力集中在这里,好为下一步作战节省时间。
大明的铁路仅仅修到这里,也就是说,跟敌人在巴格达决战是对大明最有利的选择,比起一个个小城的去打要容易很多。
因为一路上要留下军队占领沿途城镇,所以黄得功这边的进攻兵力不足。
按照预计至少要七天到十天的时间,等第二批士卒到达的时候,黄得功这边才能发起新的攻势。
而面前的巴格达城,正是大明最好的目标,再往前战争就进入新的方向了,失去了海上运输的优势又失去了铁路运输的优势,黄得功需要搞定后勤问题之后才能发动接下来的攻势。
收集马匹骆驼马车等的人员正在努力寻找,可是缺口很大,后勤部跟黄得功说了,预计收集的马车,只够支持一个师的兵力在巴格达附近五百里的作战。
要想增加作战范围,那就需要等大明这边从莫卧儿地区调运马匹等交通工具了。
所以黄得功更不能失去现有的铁路优势了,把敌人引到巴格达,然后一战而胜之,那么整个伊拉克地区就不会再有大规模的抵抗了。
不过敌人的集合效率比起黄得功预见的要低的多了,预计最快也要半个月,最慢可能需要一个月敌人才能集结完成。
到时候自己这边从陆路出发的那一个师也该到了,而且敌人第一批部队准备好,第二批部队也快到了,总不能一直等着吧?
经过战区参谋的研究,决定采用以大促对方集结的思路,敌人来的慢是因为大明的威胁不够。
只要大明持续不断的对巴格达发起进攻,那么敌人感受到压力之后自然就会拼命的催促援军加快速度。
战区参谋部的意思是先把巴格达包围了,然后敌人到时候援军一来,肯定会把咱们这一万多人反包围了。
到时候大明的援军到了,在包围敌人一举歼灭。
朱慈烺看到这个计划的时候,直接就慌了,这不是某格勒保卫战么?这样一圈一圈的,玩脱了怎么办?
不过总参那边看完计划之后认为可行,朱慈烺觉得专业的事情还是要相信专业的眼光,所以也就批准了。
黄得功这次到前线就是指挥这次作战的,要说一区区一万多兵力包围对方七万士卒加青壮守军的城市感觉好像有点不靠谱。
其实仔细想你就会发现,这个并不是完不成的任务。
首先巴格达虽然召集了五万青壮,但是这五万人不过是帮着守一守城墙而已。
青壮没有进行军事训练,没有组织纪律性根本无法出城作战。
只要大明不直接攻城就不用担心这五万人。
而为了指挥这五万人,巴格达城内不得不分出几千乃至上万的军人看着他们。
所以巴格达真正能出城跟明军打仗的军队也就是万人左右而已。
虽然同样是万人,但是明军战斗力可是奥斯曼军队的几倍,一万对七万没有把握,一万对一万那还不把对方吃的死死的。
看着一门门火炮被明军喊着口号慢慢从火车上卸下来,黄得功看了一眼:“炮兵还有多久才能准备好?”
一边的参谋回到:“炮兵团保正将在凌晨五点之前完成炮位的设置,绝对不耽误明早的进攻。”
黄得功看了看四周:“给我搞匹马,我去敌人的城墙下看看去!”
一边的参谋没有动,而是认真的看着他:“将军按照大明战时条例,将军不得亲自前往一线,尤其禁止将军前往一线观察窥视敌情。
主要将领不得带头冲锋,不得……”
黄得功摆摆手:“好了,你不用背了,我不去了还不行么!地图室在哪?我要去看地图。”
参谋领着黄得功进入火车站,这个时候火车站只是建成了一个大体的框架,这里也不是巴格达的车站,而是巴格达东面的一个货运站而已。
在货仓内,几个参谋正在忙碌的制作着最新的地形沙盘,不断的有人把最新的地形和距离信息汇报过来,各部的位置也都在不断的更新变化。
看到黄得功到来,一帮人并没有停下手头的工作,按照战时条例,手中有任务的士卒在没有被主将召唤指派任务的时候,应当优先以自己现有的任务为主。
不必为了表示尊重行礼列队欢迎什么的。
黄得功走到地图前,看着整个波斯湾的形势,目前波斯湾地区分为三个战场,一个就是两河流域的从巴士拉到巴格达的主战场。
第二个就是沿着伊拉克和莎菲波斯之间边境线的边境战场。
这里因为没有直接开战所以只是派兵占领而已。
第三个就是从阿曼地区北上的军队,这个时候这边已经进军到阿布扎比和迪拜附近的地方。
这里是阿拉伯半岛伸向波斯湾的一个小半岛,占领了这里就等于控制了霍尔木兹海峡的一半,另一半虽然在莎菲波斯手里,但莎菲波斯的海军自然没有被大明放在眼里。
现在这个时代的迪拜可不是后世的迪拜,这里不过是一片荒漠而已,一群阿拉伯的酋长们在这一片当着自己的土皇帝,控制着名下的部落,这里甚至连一座像样的城市都没有。
完全看不出这里将会出现一个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铁路没延伸一里,那么就能让大炮少走十分钟,海军的护卫舰正在河道中小心的前行。
海军不是没有更大的巡洋舰,只是无奈这里的水位,巡洋舰随时有搁浅的风险。
巴格达的守军本来并不多,只有区区一万两千多人。
但当得知大明要进攻的时候,这里的奥斯曼官员立刻征召了五万的青壮,并且把附近几个小城的守军都集中了过来。
现在巴格达城内的防守力量已经到达了七万。
而大明这边集结过来的兵力还不到一万人,一比七的比例,这应当是一场苦战。
黄得功打算等集中了一个师的兵力之后在进攻巴格达。
巴格达守军在为集结了兵力沾沾自喜,其实黄得功倒是希望对方把兵力集中在这里,好为下一步作战节省时间。
大明的铁路仅仅修到这里,也就是说,跟敌人在巴格达决战是对大明最有利的选择,比起一个个小城的去打要容易很多。
因为一路上要留下军队占领沿途城镇,所以黄得功这边的进攻兵力不足。
按照预计至少要七天到十天的时间,等第二批士卒到达的时候,黄得功这边才能发起新的攻势。
而面前的巴格达城,正是大明最好的目标,再往前战争就进入新的方向了,失去了海上运输的优势又失去了铁路运输的优势,黄得功需要搞定后勤问题之后才能发动接下来的攻势。
收集马匹骆驼马车等的人员正在努力寻找,可是缺口很大,后勤部跟黄得功说了,预计收集的马车,只够支持一个师的兵力在巴格达附近五百里的作战。
要想增加作战范围,那就需要等大明这边从莫卧儿地区调运马匹等交通工具了。
所以黄得功更不能失去现有的铁路优势了,把敌人引到巴格达,然后一战而胜之,那么整个伊拉克地区就不会再有大规模的抵抗了。
不过敌人的集合效率比起黄得功预见的要低的多了,预计最快也要半个月,最慢可能需要一个月敌人才能集结完成。
到时候自己这边从陆路出发的那一个师也该到了,而且敌人第一批部队准备好,第二批部队也快到了,总不能一直等着吧?
经过战区参谋的研究,决定采用以大促对方集结的思路,敌人来的慢是因为大明的威胁不够。
只要大明持续不断的对巴格达发起进攻,那么敌人感受到压力之后自然就会拼命的催促援军加快速度。
战区参谋部的意思是先把巴格达包围了,然后敌人到时候援军一来,肯定会把咱们这一万多人反包围了。
到时候大明的援军到了,在包围敌人一举歼灭。
朱慈烺看到这个计划的时候,直接就慌了,这不是某格勒保卫战么?这样一圈一圈的,玩脱了怎么办?
不过总参那边看完计划之后认为可行,朱慈烺觉得专业的事情还是要相信专业的眼光,所以也就批准了。
黄得功这次到前线就是指挥这次作战的,要说一区区一万多兵力包围对方七万士卒加青壮守军的城市感觉好像有点不靠谱。
其实仔细想你就会发现,这个并不是完不成的任务。
首先巴格达虽然召集了五万青壮,但是这五万人不过是帮着守一守城墙而已。
青壮没有进行军事训练,没有组织纪律性根本无法出城作战。
只要大明不直接攻城就不用担心这五万人。
而为了指挥这五万人,巴格达城内不得不分出几千乃至上万的军人看着他们。
所以巴格达真正能出城跟明军打仗的军队也就是万人左右而已。
虽然同样是万人,但是明军战斗力可是奥斯曼军队的几倍,一万对七万没有把握,一万对一万那还不把对方吃的死死的。
看着一门门火炮被明军喊着口号慢慢从火车上卸下来,黄得功看了一眼:“炮兵还有多久才能准备好?”
一边的参谋回到:“炮兵团保正将在凌晨五点之前完成炮位的设置,绝对不耽误明早的进攻。”
黄得功看了看四周:“给我搞匹马,我去敌人的城墙下看看去!”
一边的参谋没有动,而是认真的看着他:“将军按照大明战时条例,将军不得亲自前往一线,尤其禁止将军前往一线观察窥视敌情。
主要将领不得带头冲锋,不得……”
黄得功摆摆手:“好了,你不用背了,我不去了还不行么!地图室在哪?我要去看地图。”
参谋领着黄得功进入火车站,这个时候火车站只是建成了一个大体的框架,这里也不是巴格达的车站,而是巴格达东面的一个货运站而已。
在货仓内,几个参谋正在忙碌的制作着最新的地形沙盘,不断的有人把最新的地形和距离信息汇报过来,各部的位置也都在不断的更新变化。
看到黄得功到来,一帮人并没有停下手头的工作,按照战时条例,手中有任务的士卒在没有被主将召唤指派任务的时候,应当优先以自己现有的任务为主。
不必为了表示尊重行礼列队欢迎什么的。
黄得功走到地图前,看着整个波斯湾的形势,目前波斯湾地区分为三个战场,一个就是两河流域的从巴士拉到巴格达的主战场。
第二个就是沿着伊拉克和莎菲波斯之间边境线的边境战场。
这里因为没有直接开战所以只是派兵占领而已。
第三个就是从阿曼地区北上的军队,这个时候这边已经进军到阿布扎比和迪拜附近的地方。
这里是阿拉伯半岛伸向波斯湾的一个小半岛,占领了这里就等于控制了霍尔木兹海峡的一半,另一半虽然在莎菲波斯手里,但莎菲波斯的海军自然没有被大明放在眼里。
现在这个时代的迪拜可不是后世的迪拜,这里不过是一片荒漠而已,一群阿拉伯的酋长们在这一片当着自己的土皇帝,控制着名下的部落,这里甚至连一座像样的城市都没有。
完全看不出这里将会出现一个阿拉伯联合酋长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