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德川家的预谋
大明禁卫军第三师的到来,让倭六国立刻归于平静,朱慈烺得到消息确皱起眉头,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对方隐藏在了暗处反而更不好对付了,但是不派兵也不好,等到这帮人闹起事来固然能一网打尽,但是也费事费力。
锦衣卫主力现在在查询流放人员事物,最近已经先后有几千人因这件事被捕,更多的人还在抓捕的过程中。
这个行动最少要半年才会结束,朱慈烺不得不给太子去信,让他调一部分人加强倭国。
太子那边倒是事情办的有声有色,在一众东宫属于的协助下,在锦衣卫的全力配合下,虽然没有什么大功劳,也能稳定的完成计划。
朱慈烺这边帮着加强倭国的锦衣卫力量的时候,一封电报从釜山港发往大明的京城,‘故乡的秋刀鱼群又集中了,你们要不要回来尝尝。’
这封电报是发往京城的一家倭国商号的,典型的一封问候性电报,也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妥。
这个倭国商号接到电报之后,又往莫卧儿那边发了一封电报:‘家乡的人问你要不要吃秋刀鱼。’
莫卧儿这边收到电报之后,立刻转送到长崎国的新长崎港。
倭国等藩国在莫卧儿都有自己的殖民地,大小在一府乃至数府之间。
对于大明来说这点地方根本不算什么,但是对于这些藩国来说,这个可是把自己的国土面积翻倍了。
而且一府之地至少也有十几万乃至几十万人口,山林河湖海,很多东西都能隐藏起来。
长崎国的新长崎港本来是王子辖地,只是王子听说奥斯曼那边开战之后就带着两千军队坐船走了。
在他看来,守着这破港口哪有去战场上建功立业来的爽快。
走之前他把新长崎港交给了自己的管家,一直以来管家无论是经营还是处理殖民地事物上面都帮助他很多,这让他能够一直待在军营,所以王子对他很信任。
当问候他吃秋刀鱼不吃的电报来了,送到管家手里之后,管家眼中冷眸闪现,把纸条送到灯火旁边,一切都要开始了。
长崎国和朝日国殖民地交界的地方有一片山林,那里常年盘踞着盗匪。
每次长崎国这边剿匪他们就跑去朝日国,朝日国剿匪就跑去长崎国,两国一起剿匪他们就躲进深山不出来了,或者流窜到两国深处作案。
这股盗匪就像是提前能知道消息一夜,这些年来两国对他们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不过这股盗匪还算知趣,抢劫的对象只有当地土著,很少动倭国商人,所以两国时间久了对于这股势力也就睁一只眼闭只眼了。
因为在这些藩国的各处,尤其是交界的地方,这种盗匪有不少,他们有的盘踞山林,有的流窜作案,有的甚至都是当地百姓扮演盗匪作案,各藩国根本无力管辖。
这些藩国的殖民地可不像大明那样轻徭薄赋,这帮人好不容易得到一块殖民地,那是恨不得把石头里都榨出二两油来,所以殖民地的百姓生活的水深火热,那造反自然是此起彼伏。
这些藩国的军队数量有限,大明又不时的带着他们到处征战抢新的地盘,所以对于这些占领区,他们的管理就是只要还能收上来税那都不是啥大事。
再加上有心人的推波助澜,还有有人私下里交易武器弹药和帮忙出售抢掠来的物资,所以这些盗匪是一直存在。
而这些盗匪中有一部分就是被长崎国这位管家控制的,这个管家对外说自己叫川田忍但是他还有一个名字,那就是德川家旺。
正是德川家的后裔,德川家旺正是德川家的家老之一,当初因为不再京都,所以那场大火得以逃脱。
当年吴大海的一场大火确实烧光了京都的德川家,但是德川家为了控制倭国各地还是指派了不少的家臣和家老到各地镇守的。
尤其是叛军叛乱严重的时候,各地的德川家人占据德川家的一半,后来京都被烧了,德川家和倭国皇室都不再了,这帮人也大多隐姓埋名藏了起来。
大明六分倭国之后,各国之间忙着政权夺利,在大明的宽仁政策之下,并没有追查他们这些人的下落。
这些年这帮人又慢慢的汇聚起来,形成了自己的势力。
并且利用大明重用倭六国的机会,发展自己的武力,在倭六国之中逐渐又形成了不小的势力。
朱慈烺虽然一直对倭国防备甚深,但是大明上下真的把倭国放在眼里的没有几个,包括锦衣卫巡查制度也跟其他藩国相差不大。
大明境内的官员熟悉的锦衣卫做事办法之后有了防备,倭国这些人有心防备自然也能躲过追查。
德川家旺走入密室,写了几个命令绑在信鸽腿上放飞。
自从朱慈烺重用信鸽传讯之后,大明军中普及,民间也迅速效仿,虽然后来有了有线电报,但电报也不能通往世界的各个角落不是。
所以现在不仅是大明关内,包括世界各地信鸽传讯都是一种常见的传讯手段。
故而德川家旺放飞几只信鸽,在新长崎港这样的大城里,丝毫没有人觉得突兀,也没有人会监视他们飞向那里,就算想监视你也得追的上不是。
放飞了信鸽的德川家旺也在盘算,现在莫卧儿这边各藩国的实力正是最虚弱的时候,他们恨不得把最后一个卫兵派往北非,好争夺那里的利益。
这对于他们德川家来说正是绝好的机会,先搞乱了藩国,然后在搞乱大明的莫卧儿,到时候不论是藩国还是大明主要精力都会集中到这边。
毕竟整个对奥斯曼帝国的战役,莫卧儿地区可谓是大后方的后勤基地了,除了武器弹药之外的所有军队后勤几乎都是从这里提供。
而且莫卧儿地区在大明的经济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明绝对不会允许这里生乱。
但是大明一定想不到,自己搅乱这里的目的其实还是为了给倭国那边制造机会,这边一乱,倭国那边的兵力肯定会抽调过来吧?
就算不抽调,大明继续从关内增兵,那么关内的兵力少了,等倭国那边起事,大明就没有更多的兵力派遣了。
对方隐藏在了暗处反而更不好对付了,但是不派兵也不好,等到这帮人闹起事来固然能一网打尽,但是也费事费力。
锦衣卫主力现在在查询流放人员事物,最近已经先后有几千人因这件事被捕,更多的人还在抓捕的过程中。
这个行动最少要半年才会结束,朱慈烺不得不给太子去信,让他调一部分人加强倭国。
太子那边倒是事情办的有声有色,在一众东宫属于的协助下,在锦衣卫的全力配合下,虽然没有什么大功劳,也能稳定的完成计划。
朱慈烺这边帮着加强倭国的锦衣卫力量的时候,一封电报从釜山港发往大明的京城,‘故乡的秋刀鱼群又集中了,你们要不要回来尝尝。’
这封电报是发往京城的一家倭国商号的,典型的一封问候性电报,也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妥。
这个倭国商号接到电报之后,又往莫卧儿那边发了一封电报:‘家乡的人问你要不要吃秋刀鱼。’
莫卧儿这边收到电报之后,立刻转送到长崎国的新长崎港。
倭国等藩国在莫卧儿都有自己的殖民地,大小在一府乃至数府之间。
对于大明来说这点地方根本不算什么,但是对于这些藩国来说,这个可是把自己的国土面积翻倍了。
而且一府之地至少也有十几万乃至几十万人口,山林河湖海,很多东西都能隐藏起来。
长崎国的新长崎港本来是王子辖地,只是王子听说奥斯曼那边开战之后就带着两千军队坐船走了。
在他看来,守着这破港口哪有去战场上建功立业来的爽快。
走之前他把新长崎港交给了自己的管家,一直以来管家无论是经营还是处理殖民地事物上面都帮助他很多,这让他能够一直待在军营,所以王子对他很信任。
当问候他吃秋刀鱼不吃的电报来了,送到管家手里之后,管家眼中冷眸闪现,把纸条送到灯火旁边,一切都要开始了。
长崎国和朝日国殖民地交界的地方有一片山林,那里常年盘踞着盗匪。
每次长崎国这边剿匪他们就跑去朝日国,朝日国剿匪就跑去长崎国,两国一起剿匪他们就躲进深山不出来了,或者流窜到两国深处作案。
这股盗匪就像是提前能知道消息一夜,这些年来两国对他们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不过这股盗匪还算知趣,抢劫的对象只有当地土著,很少动倭国商人,所以两国时间久了对于这股势力也就睁一只眼闭只眼了。
因为在这些藩国的各处,尤其是交界的地方,这种盗匪有不少,他们有的盘踞山林,有的流窜作案,有的甚至都是当地百姓扮演盗匪作案,各藩国根本无力管辖。
这些藩国的殖民地可不像大明那样轻徭薄赋,这帮人好不容易得到一块殖民地,那是恨不得把石头里都榨出二两油来,所以殖民地的百姓生活的水深火热,那造反自然是此起彼伏。
这些藩国的军队数量有限,大明又不时的带着他们到处征战抢新的地盘,所以对于这些占领区,他们的管理就是只要还能收上来税那都不是啥大事。
再加上有心人的推波助澜,还有有人私下里交易武器弹药和帮忙出售抢掠来的物资,所以这些盗匪是一直存在。
而这些盗匪中有一部分就是被长崎国这位管家控制的,这个管家对外说自己叫川田忍但是他还有一个名字,那就是德川家旺。
正是德川家的后裔,德川家旺正是德川家的家老之一,当初因为不再京都,所以那场大火得以逃脱。
当年吴大海的一场大火确实烧光了京都的德川家,但是德川家为了控制倭国各地还是指派了不少的家臣和家老到各地镇守的。
尤其是叛军叛乱严重的时候,各地的德川家人占据德川家的一半,后来京都被烧了,德川家和倭国皇室都不再了,这帮人也大多隐姓埋名藏了起来。
大明六分倭国之后,各国之间忙着政权夺利,在大明的宽仁政策之下,并没有追查他们这些人的下落。
这些年这帮人又慢慢的汇聚起来,形成了自己的势力。
并且利用大明重用倭六国的机会,发展自己的武力,在倭六国之中逐渐又形成了不小的势力。
朱慈烺虽然一直对倭国防备甚深,但是大明上下真的把倭国放在眼里的没有几个,包括锦衣卫巡查制度也跟其他藩国相差不大。
大明境内的官员熟悉的锦衣卫做事办法之后有了防备,倭国这些人有心防备自然也能躲过追查。
德川家旺走入密室,写了几个命令绑在信鸽腿上放飞。
自从朱慈烺重用信鸽传讯之后,大明军中普及,民间也迅速效仿,虽然后来有了有线电报,但电报也不能通往世界的各个角落不是。
所以现在不仅是大明关内,包括世界各地信鸽传讯都是一种常见的传讯手段。
故而德川家旺放飞几只信鸽,在新长崎港这样的大城里,丝毫没有人觉得突兀,也没有人会监视他们飞向那里,就算想监视你也得追的上不是。
放飞了信鸽的德川家旺也在盘算,现在莫卧儿这边各藩国的实力正是最虚弱的时候,他们恨不得把最后一个卫兵派往北非,好争夺那里的利益。
这对于他们德川家来说正是绝好的机会,先搞乱了藩国,然后在搞乱大明的莫卧儿,到时候不论是藩国还是大明主要精力都会集中到这边。
毕竟整个对奥斯曼帝国的战役,莫卧儿地区可谓是大后方的后勤基地了,除了武器弹药之外的所有军队后勤几乎都是从这里提供。
而且莫卧儿地区在大明的经济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明绝对不会允许这里生乱。
但是大明一定想不到,自己搅乱这里的目的其实还是为了给倭国那边制造机会,这边一乱,倭国那边的兵力肯定会抽调过来吧?
就算不抽调,大明继续从关内增兵,那么关内的兵力少了,等倭国那边起事,大明就没有更多的兵力派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