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时代之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06章 软软四巨头

    技术会议过后,对周不器来说,国内的事情就算是告一段落了。

    他终于可以开始心心念念的度假计划了。

    在此之前,要去通知张一明。

    去了他的办公室,他正在跟紫微星国际那边通话。

    周不器也没着急,随便找了个地方坐下。

    张一明结束了通话后,就笑着说:“是郑晓丽,跟她了解一些美国那边科技圈的情况。虽然紫微星主要是立足国内,可总要第一时间的了解到硅谷那边的科技动向,咱们这边也可以及时的做出反应。”

    周不器笑道:“了解到什么了?”

    张一明道:“也没什么太新鲜的东西……倒是有两件跟你相关的事情,还挺重大的。”

    “是什么?”

    “第一个,黑莓已经给出了公告,要全球大裁员,至少会裁掉4500人。”

    “呃……”周不器早就有了这个心理准备,“黑莓这是要放弃手机业务了,不裁员不行。接下来就看他们要怎么处理黑莓在手机业务里的这个品牌了。还是挺有价值的。看看联想要不要。联想要是不要,我就咬咬牙,让小米把这个业务给吃下来。”

    张一明对手机业务关心不多,只是很平淡的说:“黑莓现在是遇到了很大的麻烦,他们公告里说,过去这个财季营收暴跌了50%,并且因为新款旗舰机产生的库存支出导致净亏损达到了9.65亿美元。”

    “所以啊,那个新CEO上台之后,就赶紧放弃手机业务,依靠自身在操作系统安全性领域的优势做车载服务,这是很正确的思路。黑莓接着做手机,也不可能是国内手机厂商的对手。”周不器马上意识到了什么,眉梢一挑,“你这什么意思?你也要做车载服务?”

    张一明笑而不语。

    周不器干脆利落的说:“刚才跟王建他们开了一个技术会议,我就说了这事。我不表态的项目,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要不要做,你们看着办。我明确支持的项目,一定大有可为,一定要勇敢的做起来;我反对的项目,一定没什么出路,一定要果断放弃,别留什么念想。”

    张一明就避开了这个话题,很轻松的说:“另一件事就很有意思了,是一个硅谷记者爆料出来的,说是高通没有向苹果支付这个月的技术服务费。目前也不清楚到底是延迟支付了,还是拒绝支付了。”

    所谓的技术服务费,就是高通当年收买苹果,让苹果从英飞凌转投高通的费用,每年10亿美元。

    这笔钱不是一次性支付。

    而是每个月支付。

    这样就可以把账单分摊到每个月里,账面资金的运营压力也会更小。

    现在,高通不再向苹果支付这笔每年10亿美元的“技术服务费”了,就足以说明高通这边已经是恼羞成怒了,也进一步的说明周大老板的计划实施成功了!

    一番操作下来,中韩这边都要对高通下手。

    愤怒的高通直接把目光对准了“幕后黑手”苹果。

    “好事!好事!”周不器就非常高兴,也很笃定,“这下有好戏看了!我就可以安心给自己放一个长假了。”

    张一明问:“什么时候走?”

    周不器道:“就这几天,国内这边的事情基本都差不多了,等消息就行了。”

    “那晚上开一个战略决策会议,有三个重要的发展计划,你也来讨论一下。”

    张一明抓住机会,不想轻易放过他。

    周不器只能给家里请假,说是晚上加班。

    这一个会,搞不好就能开到晚上12点。

    第一件事,关于云计算。

    现在,国内对云计算的认识越来越充分了,这个市场也逐步的打开。

    不过,很多客户在使用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许许多多的问题。

    紫微云平台并不是大众化的平台,使用门槛比较高。

    紫微云操作系统也不像Windows系统那样容易上手,在付费购买各种服务、订阅各种数据包的过程也容易让人眼花缭乱。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现在的云产品越来越多了,可能单一个数据整理的产品就有十多个,有各种型号各种标准各种适配,这要怎么选?

    所以紫微云这边就需要扩大团队了。

    至少需要扩招1500人的技术团队,来从事一些外派的工作。主要就是让他们出差,去紫微云的一些重要客户那里,上门帮他们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手把手的教他们使用紫微星的云服务。

    经过了今年夏天的一轮扩招,现在紫微星的国内员工数量已经超过了2万人。

    每个月光是员工的薪酬、福利、津贴、出差补贴的支出,就超过了8个亿。

    平均每人4万块!

    不过,这个数据有一定的欺骗性,因为公司的开销和员工到手的收入之间还存在着一道中间商手续。紫微星员工现在实际到手的平均薪水,每个月大约是16k。

    这个议题里的麻烦之处,就在于紫微云是一个长期亏损的项目。

    如果不算内部其他业务的输血,紫微云今年的收入只有8.4亿元,预期亏损额会超过70亿!

    要是还不断的扩编,搞不好明年的亏损就要超过100亿了。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讨论的第二个议题。

    一个技术向的项目。

    紫微云在基础设施上的投入太大了,很重要的一笔投入就是去采购国外的处理器。不管是英特尔还是AMD,服务器芯片都很昂贵,紫微云要用好的,一块芯片都要价值1万美元。

    所以一定要自研。

    紫微云自研的芯片不叫CPU,专业里叫CIPU,就是一种专门用于紫微云的云服务器上的CPU,可以通过虚拟化、池化、调度的技术,连接计算、存储、网络资源使其快速云化并进行硬件加速,从而成为数据中心的中枢。

    现在样品测试出来了,性能挺好、稳定性也还行,就是耗电太高。

    必须还要进一步的升级。

    所以紫微云这边又在申请一笔价值15亿元的为期16个月的研发经费,去开发新一代的CIPU。

    至于新一代的CIPU能不能使用……

    不一定!

    想要CIPU真正的大规模的应用起来,必须要让新开发出来的CIPU,比同时期的英特尔或者AMD的服务器芯片的性价比更高。要是自研的东西性价比这么差,使用起来不仅不会降低成本,反而会大大增加,那真是没什么使用的必要。

    这就导致研发的风险极大。

    猴年马月都不知道能用上呢。

    既想要性能好,又要稳定性强,还要耗电少……这可真是太难了。

    要知道,这还是阉割之后的选择呢,专用芯片不需要在适配方面为大众负责,所以就少了一个兼容性的环节,大大减少了开发难度。

    要是像英特尔、AMD那样开发通用的服务器芯片,那难度只会更大。

    这笔投入当然毫无疑问。

    周不器听不太懂什么技术逻辑,但人家申请了,总归就要去支持。不管怎样,在性能和稳定性上的的确确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接下来只需要攻克耗电的难关,至少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第三件事,是一个投资业务。

    也是张一明最看重的一件事。

    “现在,网约车的市场已经逐渐的打开了,公众层面也对网约车的‘黑车’可靠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张一明扭过头,手里拿着一支PPT演示笔,“现在行业里有十几家拿到融资的网约车公司,现在市场里份额最高的三家,就是快滴、嘀嘀和速滴。”

    PPT里是一份股权结构图。

    就很有意思。

    三家网约车公司,分属国内的三大互联网巨头。

    快滴的背后是阿里,嘀嘀的背后是紫微星,速滴的背后是企鹅。

    这本是一件非常严肃又郑重的大事。

    因为关系到要跟阿里和企鹅这两大巨头在一个新赛道里开战,过程注定会很凶险,一定要慎之又慎。

    与会的高管都神色严峻。

    能够意识到这个决策背后可能会掀起的血雨腥风。

    周不器拥有先知先觉的信息差,就表现的很淡然很轻松,笑着说:“怎么回事?现在网友齐名,不是叫‘软软四巨头’嘛?另一家呢?百度呢?”

    这一世,国内有四大互联网巨头。

    除了百度的B,阿里的A,企鹅的T之外,还有紫微星的E。

    组合起来就是bate,“软软”的意思。

    微博里就有人给出了一个很萌娘的称呼,叫做“软软四巨头”。

    然后就传开了。

    成了一个普遍性的说法。

    “百度?”郭鹏飞现在已经有点看不上百度了,“百度已经跟不上了,掉队了,百度现在正忙着送外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