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4章 陪都平壤
赵一飞,能够成为驻扎在平壤侦缉队办事处的首领,绝对不是泛泛之辈,才干和能力是绝对能够胜任的.为此他一直在抱怨,抱怨大帅不看重自己,不管是朝鲜南方的战争,还是对北面辽东的渗透,都需要自己这样精明强干的人.可却偏偏将自己放在这一个百无聊赖的地方。
自己带领的一个小队10个人,每天做什么?只能是例行公事的了解一下当地的民情,掌握一下百姓的心思动态,然后到朝鲜当地的衙门走上一圈,然后,然后就是睡觉了。
当日本占领朝鲜南方之后,平壤成了前线,平壤的战斗就需要后方补给,这样一来,赵一飞总算是有事可做了。
向前方补给物资,这是平壤的任务之一,同时,在这里编练军队,然后再送到汉城补充前线的人员损失,也是这里的主要任务。
既然有了这两个关键的任务,这里就成了巨大的物资仓库。朝鲜拿出所有前朝的宝藏,向东江镇购买军需物资,毛文龙是以折半的价格卖给的,其实也就总体算来不赚钱,还要搭上运费,这样一来,朝鲜获得的物资是海量的。
但是按照战略规划,有1/3直接送到了汉城,但毕竟物资太多,汉城是容纳不下的,所以剩下的2/3,就囤积在这平壤里了。
而朝鲜征收的秋粮赋税,也都聚集在这里。不要说军械装备,就单单一个粮食,现在就不下200万石,那是一个什么数字?这绝对是一个非常让人恐怖的数字。
战争继续,汉城里突然传来了国王要以身殉国,死保江山的决断,大批撤退回来的百姓,一下子涌进了平壤,让这一个城市立刻人满为患。
但是赵一飞发现,撤退回来的人口不成比例,因为凡有爱国的青壮,都紧紧的跟随国王准备殉国而留在了汉城。撤退回来的接近20万的百姓,几乎全部是老人和妇孺。
同时他更发现一个非常要命的事情,那就是分出来的一半官员都是庸庸碌碌之辈,而监国的昭显世子不过是一个12岁的娃娃,根本就什么都不懂。
就比如说最关键的平壤城防问题,前线吃紧的时候,将后方的士兵源源不断的调上了前线,偌大的平壤城最终只剩下1万人马。即便是这1万人马,还不能专心守城,主要是维护治安,和守卫那海量的物资安全,城防就等于形同虚设。但是当这批官员们撤到平壤的时候,明明知道前面的汉城即将陷落,平壤将在不久之后成为前线,但是这帮官员们却整天没头苍蝇一般的围着世子转,也不知道转个什么。
赵一飞就不得不带着自己的担心,几次求见世子,请说自己的担忧。但虽然你是大明的军人,但你的级别的确太低了,所以他几次求见,都没有得到被召见,更不要说采纳他的建议了。
实在没有办法,赵一飞不得不拿出一笔钱来,贿赂了原先平壤的留守,将这非常关键的情况请求他转达上去,结果这个留守是看在钱的份上,才替他将他的意见转达上去。
为了他们好,却要贿赂他们,这算什么事儿呢?但是为了东江镇的大战略,赵一飞也只能这么做。
让他多少欣慰的,就是这个平壤留守,总算是劝说着那帮堂上官采纳了赵一飞的意见,同时也为了安定平壤内部的流民心,避免出现什么骚乱,就在难民里抽出了2万青壮,简单的编练一下,成了平壤的城防军。这样不管怎么说,平壤的城头上总算是有了军人的身影。
当然,这3万没有经过任何训练的军人,真的战争起来,几乎就起不到什么作用,但也只算是聊胜于无吧。
赵一飞开始替朝鲜人忙活起来,将自己手下的10个人全部派出去,收集四面的情报,而自己就游走在朝鲜官员之中,努力的鼓动他们将更多的百姓武装起来,加紧城防建设。
同时赵一飞向朝鲜官员提议,平壤城即将成为前线,接近30万只只能消耗不能生产的百姓留在城中,是非常危险的。一旦日本人围城,看着非常恐怖的200万石的粮食,根本就支持不了多久。所以他请求朝鲜的官员,将那些对防守几乎没有任何作用的百姓,分批遣散到周边的农村去,即便每人发给他们一石的粮食,也应该是合算的,否则一旦敌人围城,大家最终的结局只能是饿死。
还是原先一样,他这种非常合理的建议,当然传达不到上面去,所以他只能再次找到平壤留守,向他详细的分析了自己的决断办法。但这一次,平壤留守却拒绝了他的请求。
“百姓撇家舍业,搬迁到了这里,他们已经困苦万分,我们又怎么能忍心将他们驱赶到乡下去?这是不人道的。还有就是,现在连续的大雪,让百姓出城,他们没房没地,就是让他们去送死,这样不仁不义的做法,我们是绝对不能执行的。”这就是老留守的观点,他们不是以当前局势为出发点,而是以仁义道德做评判的。
几次碰壁之后,最终赵一飞也放弃了继续劝说,因为他明显的发现,自己人微言轻,即便劝说也是白费。
前面的战争由于连续的几场大雪,变得寂静起来,按照这样的状况,汉城坚持到明年夏天是没有问题的。
既然还有接近一年时间的平安日,大家紧绷的心也就放下了。
放轻松心态的不单单是百姓,更是这些留守的官员们,他们开始慢慢的恢复原先的生活日子,高谈阔论,把酒会友,似乎战争已经离他们远去了。
忙得焦头烂额的赵一飞,在忙的所有事都没有结果的情况下,召集了自己的10个兄弟,在自己的办事处里,将几个人摸来的情报做了一个汇总。
平壤城里的一切,根本就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于是赵一飞就痛苦的提起笔来,将这不平淡无奇的情报,写成了书面材料,然后在下面签上日期,递给了自己的交通员:“你不要在这里待着了,连夜将这份情报送回总部。”
平淡无奇的情报,却要爬冰卧雪连夜的送回去,这本来没有什么必要。但是东江镇的侦缉队就是这样,只要情报汇总结束,即便是天上下冰雹,也必须立刻发出,哪怕就是一份吃了吗的闲话,也必须这样执行,这就是纪律。
这个兄弟走了,赵一飞就命令其他的兄弟好好的休息,然后自己也感觉到疲惫不堪,回到了自己的卧室,却没有脱掉衣服,就扯过一个被子盖上,不安的睡去。
结果就在睡到半夜的时候,一阵冲天的喊杀声惊醒了赵一飞,当天冲到窗前的时候,眼前是一片冲天的大火和惨叫,当时赵一飞的脑袋嗡的下——坏了,平壤陷落了。
自己带领的一个小队10个人,每天做什么?只能是例行公事的了解一下当地的民情,掌握一下百姓的心思动态,然后到朝鲜当地的衙门走上一圈,然后,然后就是睡觉了。
当日本占领朝鲜南方之后,平壤成了前线,平壤的战斗就需要后方补给,这样一来,赵一飞总算是有事可做了。
向前方补给物资,这是平壤的任务之一,同时,在这里编练军队,然后再送到汉城补充前线的人员损失,也是这里的主要任务。
既然有了这两个关键的任务,这里就成了巨大的物资仓库。朝鲜拿出所有前朝的宝藏,向东江镇购买军需物资,毛文龙是以折半的价格卖给的,其实也就总体算来不赚钱,还要搭上运费,这样一来,朝鲜获得的物资是海量的。
但是按照战略规划,有1/3直接送到了汉城,但毕竟物资太多,汉城是容纳不下的,所以剩下的2/3,就囤积在这平壤里了。
而朝鲜征收的秋粮赋税,也都聚集在这里。不要说军械装备,就单单一个粮食,现在就不下200万石,那是一个什么数字?这绝对是一个非常让人恐怖的数字。
战争继续,汉城里突然传来了国王要以身殉国,死保江山的决断,大批撤退回来的百姓,一下子涌进了平壤,让这一个城市立刻人满为患。
但是赵一飞发现,撤退回来的人口不成比例,因为凡有爱国的青壮,都紧紧的跟随国王准备殉国而留在了汉城。撤退回来的接近20万的百姓,几乎全部是老人和妇孺。
同时他更发现一个非常要命的事情,那就是分出来的一半官员都是庸庸碌碌之辈,而监国的昭显世子不过是一个12岁的娃娃,根本就什么都不懂。
就比如说最关键的平壤城防问题,前线吃紧的时候,将后方的士兵源源不断的调上了前线,偌大的平壤城最终只剩下1万人马。即便是这1万人马,还不能专心守城,主要是维护治安,和守卫那海量的物资安全,城防就等于形同虚设。但是当这批官员们撤到平壤的时候,明明知道前面的汉城即将陷落,平壤将在不久之后成为前线,但是这帮官员们却整天没头苍蝇一般的围着世子转,也不知道转个什么。
赵一飞就不得不带着自己的担心,几次求见世子,请说自己的担忧。但虽然你是大明的军人,但你的级别的确太低了,所以他几次求见,都没有得到被召见,更不要说采纳他的建议了。
实在没有办法,赵一飞不得不拿出一笔钱来,贿赂了原先平壤的留守,将这非常关键的情况请求他转达上去,结果这个留守是看在钱的份上,才替他将他的意见转达上去。
为了他们好,却要贿赂他们,这算什么事儿呢?但是为了东江镇的大战略,赵一飞也只能这么做。
让他多少欣慰的,就是这个平壤留守,总算是劝说着那帮堂上官采纳了赵一飞的意见,同时也为了安定平壤内部的流民心,避免出现什么骚乱,就在难民里抽出了2万青壮,简单的编练一下,成了平壤的城防军。这样不管怎么说,平壤的城头上总算是有了军人的身影。
当然,这3万没有经过任何训练的军人,真的战争起来,几乎就起不到什么作用,但也只算是聊胜于无吧。
赵一飞开始替朝鲜人忙活起来,将自己手下的10个人全部派出去,收集四面的情报,而自己就游走在朝鲜官员之中,努力的鼓动他们将更多的百姓武装起来,加紧城防建设。
同时赵一飞向朝鲜官员提议,平壤城即将成为前线,接近30万只只能消耗不能生产的百姓留在城中,是非常危险的。一旦日本人围城,看着非常恐怖的200万石的粮食,根本就支持不了多久。所以他请求朝鲜的官员,将那些对防守几乎没有任何作用的百姓,分批遣散到周边的农村去,即便每人发给他们一石的粮食,也应该是合算的,否则一旦敌人围城,大家最终的结局只能是饿死。
还是原先一样,他这种非常合理的建议,当然传达不到上面去,所以他只能再次找到平壤留守,向他详细的分析了自己的决断办法。但这一次,平壤留守却拒绝了他的请求。
“百姓撇家舍业,搬迁到了这里,他们已经困苦万分,我们又怎么能忍心将他们驱赶到乡下去?这是不人道的。还有就是,现在连续的大雪,让百姓出城,他们没房没地,就是让他们去送死,这样不仁不义的做法,我们是绝对不能执行的。”这就是老留守的观点,他们不是以当前局势为出发点,而是以仁义道德做评判的。
几次碰壁之后,最终赵一飞也放弃了继续劝说,因为他明显的发现,自己人微言轻,即便劝说也是白费。
前面的战争由于连续的几场大雪,变得寂静起来,按照这样的状况,汉城坚持到明年夏天是没有问题的。
既然还有接近一年时间的平安日,大家紧绷的心也就放下了。
放轻松心态的不单单是百姓,更是这些留守的官员们,他们开始慢慢的恢复原先的生活日子,高谈阔论,把酒会友,似乎战争已经离他们远去了。
忙得焦头烂额的赵一飞,在忙的所有事都没有结果的情况下,召集了自己的10个兄弟,在自己的办事处里,将几个人摸来的情报做了一个汇总。
平壤城里的一切,根本就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于是赵一飞就痛苦的提起笔来,将这不平淡无奇的情报,写成了书面材料,然后在下面签上日期,递给了自己的交通员:“你不要在这里待着了,连夜将这份情报送回总部。”
平淡无奇的情报,却要爬冰卧雪连夜的送回去,这本来没有什么必要。但是东江镇的侦缉队就是这样,只要情报汇总结束,即便是天上下冰雹,也必须立刻发出,哪怕就是一份吃了吗的闲话,也必须这样执行,这就是纪律。
这个兄弟走了,赵一飞就命令其他的兄弟好好的休息,然后自己也感觉到疲惫不堪,回到了自己的卧室,却没有脱掉衣服,就扯过一个被子盖上,不安的睡去。
结果就在睡到半夜的时候,一阵冲天的喊杀声惊醒了赵一飞,当天冲到窗前的时候,眼前是一片冲天的大火和惨叫,当时赵一飞的脑袋嗡的下——坏了,平壤陷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