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面斥严嵩
严嵩的私心很简单。
严嵩上位是因为什么?最关键一点,就是在修仙一件事情上,夏言与严嵩的意见相左。
最少夏言是有羞耻感的。他迫于形势,不会反对嘉靖修仙。但是内里其实不赞同。但是严嵩却是毫无廉耻可言。严嵩几乎是毫无保留的投入嘉靖的修仙大业之上了。
写青词也就罢了。这都是花头。这都是文字游戏,对于进士出身的大臣来说,几乎没有什么难度。当然了任何文采写出彩都是需要一点能力的。严嵩还为嘉靖试药。
详细写清楚服用丹药感受,颇具实验精神。
这才是严嵩第一次将夏言赶回家的重要原因。
所以严嵩与那些道士之间,一直有相当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也是严嵩争宠的重要筹码。在有必要的时候,严嵩不介意为天师教的道士们美言两句。
只是严嵩知道后果的话,恐怕就不会这样说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小太监在黄锦耳边耳语几声,黄锦立即上前,说道:“陛下,周大人就在外面候见。”
嘉靖一听,诧异说道:“这么快?”
诚然周梦臣的家就在皇城脚下。来去并不远。但也没有这么快。
黄锦说道:“下面人刚刚出去,就撞见周大人来了。说是有要事求见陛下。”
嘉靖轻轻一笑,说道:“真是说曹操,曹操到。传。”
片刻之后,周梦臣进来了。
周梦臣本来脚步轻快,但是一看见严嵩,脚步微微一顿,变得滞重起来。徐阶的交代,一句句涌上心头,只是一闪而过。他本来准备了一些说辞。但是这些说辞,其实单独对嘉靖说的。他是没有想过,他来见嘉靖的时候严嵩在怎么办?
此刻一时间,重新组织一番话术,却有些来不及了。
原因无他,在嘉靖面前旁敲侧击的表演,是一个非常费心力的事情。
嘉靖可不是好糊弄的人。
此刻周梦臣心中一定。似乎淡忘了关于徐阶的话。有没有徐阶,周梦臣胸中这一口气,都要出来。徐阶的托付,其实徐阶担心周梦臣这枚棋子不敢勇往直前。这才暗中教唆的。
只是周梦臣这两辈子的见过的死人,都没有永宁关下一天见得多。见这么多将士慷慨就义。却不想他们连身后名都没有一个。
是的,对于很多将士来说,要什么名声,这名声是能吃?还是能喝?
只要朝廷
给的银子够了,很多东西他们都不在乎,也不敢在乎。毕竟谁都看得出来,敬酒之后,就是罚酒了。他们还真吃不起严嵩一碗罚酒。
只是在周梦臣看来,不应该这样。
此刻周梦臣反而放下了顾虑,行礼之后,朗声说道;“臣有下情上秉。”
嘉靖看周梦臣这个样子,觉得有些奇怪,在他印象之中,周梦臣很少有如此决绝的情况出现。说道:“有什么事?”
周梦臣说道:“嘉靖二十八年五月中,臣在永宁关上待了数日。此乃臣纪录的永宁关上战死将士名录。臣请陛下御览。”
周梦臣弄得这个战死将士名录,本意上为了这些将士报功,并给予抚恤所用。只是一样都没有派上用场。
黄锦小心翼翼的看了严嵩一眼,却见严嵩不动如松,似乎没有听见周梦臣说的话一般。随即几步上前,从周梦臣手中接过,这一份文书。递给嘉靖。
嘉靖打开一看,上面第一个名字,是故营州右卫指挥佥事王讳长之。也就是周梦臣之前的那位永宁关守将。
这是周梦臣收集的以前永宁关守将的事迹汇总而成的。包括永宁关的接战,连续三日的防御作战。以及王长之战死。随后还附有与王长之一并战死大小将士的名单。前几页还是军官,有多则百余字,少则几十字的介绍。而之后,就是普通将士的名字。
他们的名字仅仅在最后填上他们上官的名字,即从某某战没。
后半部,就是周梦臣接任之后的战事。他隐去自己,而是将整个永宁关后半段的战事,分别附在几个战死将士的角度之中描述出来。
虽然视角不同。但是合而为一,却是一个完整的永宁关战记。
嘉靖看得很快,神色不动。说道:“朕知道,你辛苦了。必有赏赐。”
周梦臣说道:“臣还有一封兵部文书上秉。”
黄锦立即上前将周梦臣的兵部文书给拿了上来。递给嘉靖。
嘉靖拿来一看。这上面不过寥寥数字,鞑子游骑犯永宁关却之。至于王长之等人根本没有一提,哦,下面王长之倒是提了,是病故。令子孙袭爵而已。
嘉靖看了之后,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如果说,嘉靖完全不知道严嵩想要粉饰太平。那就太小看嘉靖了。只是嘉靖却没有想到,事情会弄到这个地步,严嵩做事之毛糙,让人将事情给捅出来了。这一下子弄得嘉靖很是尴尬。
冯保正说中嘉靖的心思。
嘉靖而今没有大
动干戈的意思。这一件事情,弄得嘉靖处理也不是,不处理也不是。
处理的话,拔出萝卜带出泥。事情绝对不会是一个兵部尚书就能打住了。而且即便动一个兵部尚书,严嵩的整个边防战略就要动荡。翁万达虽然有种种不是的地方。但是十几年的边臣不是白给的,熟悉边务,了解大明军队。
又能让严嵩安心。这样的人不好走。
如果不处理的话。岂不是嘉靖英明神武的形象就保不住了。
嘉靖一时间对周梦臣起了几分厌恶。只觉得周梦臣不识抬举。
很多时候,解决不了问题本身,解决提出问题的人,也是一种解决办法。只是嘉靖此刻一时半会儿还没有想将周梦臣弄死。他想了想,就将手中的东西,扔给严嵩,说道:“严阁老,你怎么说?”
这一句话,已经很明显了。
这一件事情是你搞出来的。那你就自己将这一件事情给搞定。
严嵩跟随嘉靖这么多年了,自然很清楚嘉靖的用意,他匆匆看了文书,二话不说就跪倒在地,说道:“臣罪该万死。”
嘉靖听了,立即皱起眉头了。说道:“那就好好,这罪在什么地方吧。”
严嵩说道:“陛下,臣身为首辅,令大战扣关,惊动京师。实在是罪莫大焉。只是臣实在不忍,实在不忍------”
嘉靖说道:“不忍什么?”
严嵩说道:“不忍陛下之清誉毁于一旦。”
嘉靖说道:“此言怎讲?”
严嵩说道:“陛下,本朝立国以来,被鞑子叩问北京附近关卡,除却开国之初。局势未定之外,就没有几个人了。陛下励精图治三十年,何等之辛苦,老臣都看在眼里。今日之事,千错万错,都是老臣的错。臣只是不想青史之上,令陛下与英宗并列。这是臣一点点私心所在。”
“陛下要怪罪,臣不敢不舍项上头颅。只是诸般罪过,老臣一肩担之,绝对不会有辱陛下清誉。”
随即严嵩将头上乌纱帽给摘下来了。露出了雪白的头颅。
让周梦臣看得目瞪口呆。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反映了。但是嘉靖听来,却是另外一个感觉。
不错,嘉靖最重名声。
他听得不中意的话,一边修仙,一边还想有一个流传千古的好名声。严嵩这一番话,很中嘉靖的意。
不管怎么说,永宁关都没有被打下来,既然没有造成重大损失,就不要上纲上线了,稍稍遮掩一下,这才是老臣该做的。
严嵩上位是因为什么?最关键一点,就是在修仙一件事情上,夏言与严嵩的意见相左。
最少夏言是有羞耻感的。他迫于形势,不会反对嘉靖修仙。但是内里其实不赞同。但是严嵩却是毫无廉耻可言。严嵩几乎是毫无保留的投入嘉靖的修仙大业之上了。
写青词也就罢了。这都是花头。这都是文字游戏,对于进士出身的大臣来说,几乎没有什么难度。当然了任何文采写出彩都是需要一点能力的。严嵩还为嘉靖试药。
详细写清楚服用丹药感受,颇具实验精神。
这才是严嵩第一次将夏言赶回家的重要原因。
所以严嵩与那些道士之间,一直有相当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也是严嵩争宠的重要筹码。在有必要的时候,严嵩不介意为天师教的道士们美言两句。
只是严嵩知道后果的话,恐怕就不会这样说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小太监在黄锦耳边耳语几声,黄锦立即上前,说道:“陛下,周大人就在外面候见。”
嘉靖一听,诧异说道:“这么快?”
诚然周梦臣的家就在皇城脚下。来去并不远。但也没有这么快。
黄锦说道:“下面人刚刚出去,就撞见周大人来了。说是有要事求见陛下。”
嘉靖轻轻一笑,说道:“真是说曹操,曹操到。传。”
片刻之后,周梦臣进来了。
周梦臣本来脚步轻快,但是一看见严嵩,脚步微微一顿,变得滞重起来。徐阶的交代,一句句涌上心头,只是一闪而过。他本来准备了一些说辞。但是这些说辞,其实单独对嘉靖说的。他是没有想过,他来见嘉靖的时候严嵩在怎么办?
此刻一时间,重新组织一番话术,却有些来不及了。
原因无他,在嘉靖面前旁敲侧击的表演,是一个非常费心力的事情。
嘉靖可不是好糊弄的人。
此刻周梦臣心中一定。似乎淡忘了关于徐阶的话。有没有徐阶,周梦臣胸中这一口气,都要出来。徐阶的托付,其实徐阶担心周梦臣这枚棋子不敢勇往直前。这才暗中教唆的。
只是周梦臣这两辈子的见过的死人,都没有永宁关下一天见得多。见这么多将士慷慨就义。却不想他们连身后名都没有一个。
是的,对于很多将士来说,要什么名声,这名声是能吃?还是能喝?
只要朝廷
给的银子够了,很多东西他们都不在乎,也不敢在乎。毕竟谁都看得出来,敬酒之后,就是罚酒了。他们还真吃不起严嵩一碗罚酒。
只是在周梦臣看来,不应该这样。
此刻周梦臣反而放下了顾虑,行礼之后,朗声说道;“臣有下情上秉。”
嘉靖看周梦臣这个样子,觉得有些奇怪,在他印象之中,周梦臣很少有如此决绝的情况出现。说道:“有什么事?”
周梦臣说道:“嘉靖二十八年五月中,臣在永宁关上待了数日。此乃臣纪录的永宁关上战死将士名录。臣请陛下御览。”
周梦臣弄得这个战死将士名录,本意上为了这些将士报功,并给予抚恤所用。只是一样都没有派上用场。
黄锦小心翼翼的看了严嵩一眼,却见严嵩不动如松,似乎没有听见周梦臣说的话一般。随即几步上前,从周梦臣手中接过,这一份文书。递给嘉靖。
嘉靖打开一看,上面第一个名字,是故营州右卫指挥佥事王讳长之。也就是周梦臣之前的那位永宁关守将。
这是周梦臣收集的以前永宁关守将的事迹汇总而成的。包括永宁关的接战,连续三日的防御作战。以及王长之战死。随后还附有与王长之一并战死大小将士的名单。前几页还是军官,有多则百余字,少则几十字的介绍。而之后,就是普通将士的名字。
他们的名字仅仅在最后填上他们上官的名字,即从某某战没。
后半部,就是周梦臣接任之后的战事。他隐去自己,而是将整个永宁关后半段的战事,分别附在几个战死将士的角度之中描述出来。
虽然视角不同。但是合而为一,却是一个完整的永宁关战记。
嘉靖看得很快,神色不动。说道:“朕知道,你辛苦了。必有赏赐。”
周梦臣说道:“臣还有一封兵部文书上秉。”
黄锦立即上前将周梦臣的兵部文书给拿了上来。递给嘉靖。
嘉靖拿来一看。这上面不过寥寥数字,鞑子游骑犯永宁关却之。至于王长之等人根本没有一提,哦,下面王长之倒是提了,是病故。令子孙袭爵而已。
嘉靖看了之后,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如果说,嘉靖完全不知道严嵩想要粉饰太平。那就太小看嘉靖了。只是嘉靖却没有想到,事情会弄到这个地步,严嵩做事之毛糙,让人将事情给捅出来了。这一下子弄得嘉靖很是尴尬。
冯保正说中嘉靖的心思。
嘉靖而今没有大
动干戈的意思。这一件事情,弄得嘉靖处理也不是,不处理也不是。
处理的话,拔出萝卜带出泥。事情绝对不会是一个兵部尚书就能打住了。而且即便动一个兵部尚书,严嵩的整个边防战略就要动荡。翁万达虽然有种种不是的地方。但是十几年的边臣不是白给的,熟悉边务,了解大明军队。
又能让严嵩安心。这样的人不好走。
如果不处理的话。岂不是嘉靖英明神武的形象就保不住了。
嘉靖一时间对周梦臣起了几分厌恶。只觉得周梦臣不识抬举。
很多时候,解决不了问题本身,解决提出问题的人,也是一种解决办法。只是嘉靖此刻一时半会儿还没有想将周梦臣弄死。他想了想,就将手中的东西,扔给严嵩,说道:“严阁老,你怎么说?”
这一句话,已经很明显了。
这一件事情是你搞出来的。那你就自己将这一件事情给搞定。
严嵩跟随嘉靖这么多年了,自然很清楚嘉靖的用意,他匆匆看了文书,二话不说就跪倒在地,说道:“臣罪该万死。”
嘉靖听了,立即皱起眉头了。说道:“那就好好,这罪在什么地方吧。”
严嵩说道:“陛下,臣身为首辅,令大战扣关,惊动京师。实在是罪莫大焉。只是臣实在不忍,实在不忍------”
嘉靖说道:“不忍什么?”
严嵩说道:“不忍陛下之清誉毁于一旦。”
嘉靖说道:“此言怎讲?”
严嵩说道:“陛下,本朝立国以来,被鞑子叩问北京附近关卡,除却开国之初。局势未定之外,就没有几个人了。陛下励精图治三十年,何等之辛苦,老臣都看在眼里。今日之事,千错万错,都是老臣的错。臣只是不想青史之上,令陛下与英宗并列。这是臣一点点私心所在。”
“陛下要怪罪,臣不敢不舍项上头颅。只是诸般罪过,老臣一肩担之,绝对不会有辱陛下清誉。”
随即严嵩将头上乌纱帽给摘下来了。露出了雪白的头颅。
让周梦臣看得目瞪口呆。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反映了。但是嘉靖听来,却是另外一个感觉。
不错,嘉靖最重名声。
他听得不中意的话,一边修仙,一边还想有一个流传千古的好名声。严嵩这一番话,很中嘉靖的意。
不管怎么说,永宁关都没有被打下来,既然没有造成重大损失,就不要上纲上线了,稍稍遮掩一下,这才是老臣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