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周梦臣画的大饼
周梦臣一愣,笑道:“圣明无过陛下,臣的一点小心思,是瞒不过陛下的。”
嘉靖说道:“说说吧,你准备怎么办?”
周梦臣说道:“在说这个之前,请陛下允许臣先讲一下蒸汽机。”
嘉靖说道:“不就是西山上的铁龙吗?又什么好讲的,难不成想要朕奖赏你不成?”
比起清代推广机器的种种阻碍,明代的思想却很开放了。特别是晚明。士大夫连春宫图都能堂而皇之的谈论。更不要说区区蒸汽机了。嘉靖也从来不拿这个时候当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当然了,他承认锅炉是很有用的。毕竟嘉靖自己都用锅炉的暖气取暖的。
周梦臣说道:“臣不是这个意思,臣只是想要解释一下蒸汽机带来的影响。”随即将蒸汽机的几个运用场景说了出来。最后说道:“陛下,人力畜力比起蒸汽机之力,不可同日而语,臣可以预言,将来蒸汽机必将大行于天下,不仅仅用与水泥研磨,吊船闸,抽水,驱动船只等地方。还要用在各种各样的地方,比如用蒸汽机织布,等等。而各种器物的生产,也会有大的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扩大化。”
“蒸汽机的运用,让很多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就能生产的东西,会搬到专门的厂房之中生产。毕竟人的效率是比不上蒸汽机的。如此一来,各种厂房必须在水陆交通便利,而且非常显眼。”
而今的蒸汽机,根本不能与后世相比。这样说,要想安置这个时代的蒸汽机,必须专门为蒸汽机修建一座房子。就好像是后世的锅炉房一般,从规格上来说,还要比寻常房子要大要高。
运输这样的蒸汽机。一般道路根本无法运输,估计只能用船运输。再加上蒸汽机运作时候,冒出的滚滚浓烟,真是十几里之外,都能一眼看见,太显眼了。
“你的意思是。”嘉靖说道:“朕征收蒸汽机税?每一台蒸汽机都征税?就好像你的工业区一样?”
嘉靖语气平缓。但是周梦臣听了心中一动。他就知道,嘉靖对他的所作所为,不可能完全不知道了。果然是了然于心。
周梦臣也是有心理准备的。他没有想过瞒嘉靖。说道:“陛下英明。这其实也是臣的一点点想法。商税最难征收的地方就是小商户,这些小商户,本金不足百两,每年即便按三十税一,不过一二两而已。”
“但是为了征税,就要雇佣吏员。吏员要清廉,就要有人监督。这一系列都是要钱的。真要将大明所有该收的商税,铢锱必较的征收上来。大明必将如前宋与一般有冗官之弊。否则就是官逼-民反。陛下下面的吏员到底是什么样子,陛下或许不知道。民间有句话,车船店脚衙,无罪也该杀。陛下按这个办法征收上来商税,其实就是陛下征收一,下面征收十。征收上来这一,还有负担这么多额外的开支,最后能用的钱到底有多少,臣也不知道。这就是为什么太祖皇帝宁肯,挂一漏万,也不强力执行征收商税,甚至还多次下诏强调,如布匹粮食酱醋,这些百姓日常所需的物资,都免税。”
“所以,臣在商税征税,应该是抓大放小。抓大商家,大工厂。放弃那些小商贩。这才最有效率。朝廷能使用的赋税也就越多。”
“而蒸汽机让产业聚集的情况加剧了。”
“这也是臣为什么要搞工业区的原因。”
嘉靖说道:“这个办法有效吗?”
周梦臣说道:“就拿罐头一事而言,即便是三十税一,去年整个大同工业区仅仅交税,应该在十万两上下。而今朔州工业区,去年一年的赋税也有这个数目。”
“二十万两。”嘉靖暗暗念叨。
这个数目并不高。嘉靖修一座宫殿,就不是二十万两。但是如果与盐税相比。嘉靖立即感到一股讽刺之意,更不要说。大同是什么地方?大同在军事上重要无比,但是从来不是朝廷的钱粮重地,甚至可以说,大同在大明户部从来是消耗的无底洞。那一年不用给大同拨乱,当年的户部尚书就要阿弥陀佛了。哪里想到,在如果大同府,都能征收二十万两之多。大明共有一百六十二个府县,从经济上来说,最少有一百二十五个都在大同之上。特别是南方的府县,如果每一个府都能贡献二十万两的商税,就有两千多万两之多了。
当然了,嘉靖也知道,这个想法对大部分府来说,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但是嘉靖依然觉得有可能。无他,江南不是一般的地方。松江棉布可是甲天下。数亿匹的产量。真要能全部征税。即便是三十税一,也是很大的数目。
毕竟大明豪商几十万两都不能算顶级。
大明完全有千万两乃至更多数量商税的潜力。
只是潜力是潜力,如何将潜力转化为实力,却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这需要极强的
执行力。
嘉靖可不管这个。他完全被周梦臣画得这个大饼给迷住了。其实大明财政虽然有缺口,但是缺口一直在历代户部尚书的控制之下。并没有多大。如果大明多出二三百万两的赋税,难关也就容易过去了。
当然了,嘉靖或许不知道。以大明财政体系,以及大明某些官员的德行,就是将金山银山给搞过来,也未必能堵住大明的窟窿。
这事情周梦臣不会说的。反正他更想将他的想法,通过嘉靖上升到国家意志,这才是最重要的。只有其他的事情,将来再说吧。
嘉靖说道:“现在罐头产业是你直接控制下的吧。大同府库结余二百万两。听你的话音,你不想将这个生意留在手中。”
周梦臣说道:“陛下,臣毕竟是朝廷命官,有些东西可以做,有些东西不可以做的。”
嘉靖眉头一挑,说道:“不与民争利?”
周梦臣说道:“是也不是。”他微微一顿,说道:“陛下,臣并不是反对朝廷直接经营产业,而是臣担心朝廷没有足够的人选经营产业。臣说一句不怕得罪人的话,臣不能当一辈子大同巡抚。臣走之后,没有人能接住这一摊子事情。”
嘉靖说道:“杨继盛也不能吗?”
周梦臣说道:“不能,大明官员都是读圣贤书出身,道德文章做的很好,但是做生意却要考虑很多东西,如果仅仅是生产的话,杨继盛能做得很好。但是一直经营下去,要考虑的不仅仅是生产。而且罐头生产工艺简单,臣估计不出数年,大同周围罐头产业,就如雨后春笋一般。到时候,估计即便仅仅是征税也有数十万两,甚至百万两之多,朝廷又何必深入经营,而且一旦有事,比如与鞑子交战,牛羊断绝,到时候罐头生产难以为继,这么多工人如何安置?”
“如果朝廷不直接经营,总是隔了一层。让商人破财安置工人就行了。如果朝廷直接经营的话,估计就有麻烦了。”
“故而关键产业。朝廷当有所布局,比如钢铁生产,比如蒸汽机生产。水泥生产,等产业,而罐头并不是重要的。”
对于周梦臣的话,嘉靖仅仅赞懂一半。的确让大明那些读圣贤书的读书人去经营产业,不要说能不能办好。再嘉靖看来,这些读书人都要闹出事情来。毕竟此非待儒臣之道。
至于什么是待儒臣之道?大体是纳头便拜,恭恭敬敬的奉为帝王师吧。
嘉靖说道:“说说吧,你准备怎么办?”
周梦臣说道:“在说这个之前,请陛下允许臣先讲一下蒸汽机。”
嘉靖说道:“不就是西山上的铁龙吗?又什么好讲的,难不成想要朕奖赏你不成?”
比起清代推广机器的种种阻碍,明代的思想却很开放了。特别是晚明。士大夫连春宫图都能堂而皇之的谈论。更不要说区区蒸汽机了。嘉靖也从来不拿这个时候当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当然了,他承认锅炉是很有用的。毕竟嘉靖自己都用锅炉的暖气取暖的。
周梦臣说道:“臣不是这个意思,臣只是想要解释一下蒸汽机带来的影响。”随即将蒸汽机的几个运用场景说了出来。最后说道:“陛下,人力畜力比起蒸汽机之力,不可同日而语,臣可以预言,将来蒸汽机必将大行于天下,不仅仅用与水泥研磨,吊船闸,抽水,驱动船只等地方。还要用在各种各样的地方,比如用蒸汽机织布,等等。而各种器物的生产,也会有大的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扩大化。”
“蒸汽机的运用,让很多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就能生产的东西,会搬到专门的厂房之中生产。毕竟人的效率是比不上蒸汽机的。如此一来,各种厂房必须在水陆交通便利,而且非常显眼。”
而今的蒸汽机,根本不能与后世相比。这样说,要想安置这个时代的蒸汽机,必须专门为蒸汽机修建一座房子。就好像是后世的锅炉房一般,从规格上来说,还要比寻常房子要大要高。
运输这样的蒸汽机。一般道路根本无法运输,估计只能用船运输。再加上蒸汽机运作时候,冒出的滚滚浓烟,真是十几里之外,都能一眼看见,太显眼了。
“你的意思是。”嘉靖说道:“朕征收蒸汽机税?每一台蒸汽机都征税?就好像你的工业区一样?”
嘉靖语气平缓。但是周梦臣听了心中一动。他就知道,嘉靖对他的所作所为,不可能完全不知道了。果然是了然于心。
周梦臣也是有心理准备的。他没有想过瞒嘉靖。说道:“陛下英明。这其实也是臣的一点点想法。商税最难征收的地方就是小商户,这些小商户,本金不足百两,每年即便按三十税一,不过一二两而已。”
“但是为了征税,就要雇佣吏员。吏员要清廉,就要有人监督。这一系列都是要钱的。真要将大明所有该收的商税,铢锱必较的征收上来。大明必将如前宋与一般有冗官之弊。否则就是官逼-民反。陛下下面的吏员到底是什么样子,陛下或许不知道。民间有句话,车船店脚衙,无罪也该杀。陛下按这个办法征收上来商税,其实就是陛下征收一,下面征收十。征收上来这一,还有负担这么多额外的开支,最后能用的钱到底有多少,臣也不知道。这就是为什么太祖皇帝宁肯,挂一漏万,也不强力执行征收商税,甚至还多次下诏强调,如布匹粮食酱醋,这些百姓日常所需的物资,都免税。”
“所以,臣在商税征税,应该是抓大放小。抓大商家,大工厂。放弃那些小商贩。这才最有效率。朝廷能使用的赋税也就越多。”
“而蒸汽机让产业聚集的情况加剧了。”
“这也是臣为什么要搞工业区的原因。”
嘉靖说道:“这个办法有效吗?”
周梦臣说道:“就拿罐头一事而言,即便是三十税一,去年整个大同工业区仅仅交税,应该在十万两上下。而今朔州工业区,去年一年的赋税也有这个数目。”
“二十万两。”嘉靖暗暗念叨。
这个数目并不高。嘉靖修一座宫殿,就不是二十万两。但是如果与盐税相比。嘉靖立即感到一股讽刺之意,更不要说。大同是什么地方?大同在军事上重要无比,但是从来不是朝廷的钱粮重地,甚至可以说,大同在大明户部从来是消耗的无底洞。那一年不用给大同拨乱,当年的户部尚书就要阿弥陀佛了。哪里想到,在如果大同府,都能征收二十万两之多。大明共有一百六十二个府县,从经济上来说,最少有一百二十五个都在大同之上。特别是南方的府县,如果每一个府都能贡献二十万两的商税,就有两千多万两之多了。
当然了,嘉靖也知道,这个想法对大部分府来说,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但是嘉靖依然觉得有可能。无他,江南不是一般的地方。松江棉布可是甲天下。数亿匹的产量。真要能全部征税。即便是三十税一,也是很大的数目。
毕竟大明豪商几十万两都不能算顶级。
大明完全有千万两乃至更多数量商税的潜力。
只是潜力是潜力,如何将潜力转化为实力,却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这需要极强的
执行力。
嘉靖可不管这个。他完全被周梦臣画得这个大饼给迷住了。其实大明财政虽然有缺口,但是缺口一直在历代户部尚书的控制之下。并没有多大。如果大明多出二三百万两的赋税,难关也就容易过去了。
当然了,嘉靖或许不知道。以大明财政体系,以及大明某些官员的德行,就是将金山银山给搞过来,也未必能堵住大明的窟窿。
这事情周梦臣不会说的。反正他更想将他的想法,通过嘉靖上升到国家意志,这才是最重要的。只有其他的事情,将来再说吧。
嘉靖说道:“现在罐头产业是你直接控制下的吧。大同府库结余二百万两。听你的话音,你不想将这个生意留在手中。”
周梦臣说道:“陛下,臣毕竟是朝廷命官,有些东西可以做,有些东西不可以做的。”
嘉靖眉头一挑,说道:“不与民争利?”
周梦臣说道:“是也不是。”他微微一顿,说道:“陛下,臣并不是反对朝廷直接经营产业,而是臣担心朝廷没有足够的人选经营产业。臣说一句不怕得罪人的话,臣不能当一辈子大同巡抚。臣走之后,没有人能接住这一摊子事情。”
嘉靖说道:“杨继盛也不能吗?”
周梦臣说道:“不能,大明官员都是读圣贤书出身,道德文章做的很好,但是做生意却要考虑很多东西,如果仅仅是生产的话,杨继盛能做得很好。但是一直经营下去,要考虑的不仅仅是生产。而且罐头生产工艺简单,臣估计不出数年,大同周围罐头产业,就如雨后春笋一般。到时候,估计即便仅仅是征税也有数十万两,甚至百万两之多,朝廷又何必深入经营,而且一旦有事,比如与鞑子交战,牛羊断绝,到时候罐头生产难以为继,这么多工人如何安置?”
“如果朝廷不直接经营,总是隔了一层。让商人破财安置工人就行了。如果朝廷直接经营的话,估计就有麻烦了。”
“故而关键产业。朝廷当有所布局,比如钢铁生产,比如蒸汽机生产。水泥生产,等产业,而罐头并不是重要的。”
对于周梦臣的话,嘉靖仅仅赞懂一半。的确让大明那些读圣贤书的读书人去经营产业,不要说能不能办好。再嘉靖看来,这些读书人都要闹出事情来。毕竟此非待儒臣之道。
至于什么是待儒臣之道?大体是纳头便拜,恭恭敬敬的奉为帝王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