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坐火车
黄河用的船只并不算大,但对木材的要求不小。甚至要支撑起来,周梦臣心目之中的航线,别的不说,单单是三门峡到壶口之间,船只要有千余艘吧,这才是最基本的。
没有这个船只数量,根本不可能完成周梦臣想要的运输吞吐量。
周梦臣心中一动,说道:“徐杲,你没有解决办法吗?”
徐杲说道:“弟子愚钝,请老师指点。”
周梦臣说道:“造船一定要用树?”
徐杲一愣,心中若有所思,但又想不明白。他自然是学习过浮力定律的。似乎觉得,造船与树木并没有关系,但是除却木材之外,改用什么代替啊?他一时间想不明白。
周梦臣心中已经决定,将造船的原材料换成铁。
很多事情,利与不利是互相转化的。就好像而今。西北没有大树,缺少木材。如果从其他地方弄来木材,比如辽东,运费都要超过了木材本身的价格了。而铁却不一样,随着新技术的诞生与不断地改进,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铁的价格只会越来越低的。而且铁的产地就是朔州,也不单单在朔州。因为周梦臣知道,鄂尔多斯有的是大量的露天煤田的,有没有朔州煤田好,周梦臣不知道。
但是周梦臣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鄂尔多斯靠近黄河。而且包头是有大铁矿的。所以,在河套地区建立一个大型冶铁基地,是非常可能,到时候因为黄河水运的关系,将铁价打到木材价格下面,也未必不可能。
不过。铁代替木材成为造船的材料,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材料问题,还有很多其他的问题。
最简单的生锈问题。一艘木头船,保养好了用几百年都没有问题,但是一艘铁船,能用多少年,就要看情况了。最少国家船只强制报废年限,没有超过四十年的。
可见水对钢材的腐蚀。
这还是后世。已经有过很多办法了。而且钢材也更新迭代过多少次,而今的钢材,到底能支撑多少年,周梦臣也不知道。但是如果钢材支撑的时间太短的话,也是没有经济效益的。
这就要靠弟子们的努力了。
周梦臣决定先点一下,让他自己去想。毕竟自己想出来的东西,要比别人告诉他印象更深刻。
周梦臣将这一件事情先放下来,已经来到了车站。
这里的时候的车站。简陋之极,什么都没有。虽然周梦臣想修双线,但是最后还是打
住了,这一条单线铁路,只有一辆蒸汽机车。车辆掉头就是一个问题了。铁路尽头有一个圆形的道路,让蒸汽机车在上面转上一圈,能掉头了。
除此外,什么样的建筑都没有?
没有站台,没有候车厅,没有路灯,没有调度室。也没有栏杆,没有围墙。看上去怎么也不像是车站。
看着这里,忽然觉得在铁路这个问题上,还是任重道远。
立即有人搬来小凳子,让周梦臣踩着凳子上了车。
周梦臣并没有直接上车,而是围绕着铁路与火车转了一个圈,详细看了一下这火车。
总体上来说,给周梦臣的印象只有一个,那就是简陋,非常简陋。
火车之上,也很简陋。
一节节车厢,倒是很符合周梦臣的设想,但是车厢之上,空荡荡的。只是放着很多椅子。中间的是太师椅。一看就是让周梦臣坐的。只是周梦臣看着周围的人,他们难道没有考虑过,椅子与车辆不是一体的,遇见急刹车怎么办?
殷宗伊立即上前介绍道:“老师,这个机车是我设计的,能拉七节车厢,装上十万斤货物,还能运行自如。”
周梦臣说道:“不错。”
十万斤货物,等于多重?这个载重量在后世简直是少之又少。只是周梦臣看来已经有零的突破,特别是周梦臣看见蒸汽机车上面做往复运动的轮子,就知道,殷宗伊能做到这一步,其实已经将蒸汽机大大推进了一步。
最少不是当初仅仅能用来提水的蒸汽机。可以做一个持续的稳定的动力源了。
不像之前,单独每一样机器,都需要单独设计。
在周梦臣看来,殷宗伊这个弟子在蒸汽机上的努力,足够他作为大明的瓦特了。虽然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那都是未来的事情了。殷宗伊还哟普足够的时间去成长。
得周梦臣一声称赞,殷宗伊有几分喜形于色。
虽然说,殷宗伊这么多年在外面历练。与晋商合作,家资早已十几万两之多,殷家也被列入大明富豪之列。而且上升形势非常明显。但是殷宗伊对周梦臣的态度就越是恭敬。
一方面是因为殷宗伊知道,只有紧抱周梦臣的大腿,才能保全家业,虽然殷正茂而今也升官了,但是殷正茂的官职,远远不足以庇护殷宗伊的发展形势。
而周梦臣这几年,已经不是当初在工部的小官,不仅仅名扬天下。更有赫赫战功。这样的人物,更带来更大
的光环。
另外一方面,却是在学术上对周梦臣的佩服。
很多事情,就是内行人才明白。
周梦臣而今已经不从是具体的科研了。但是他对自己的弟子们,也从来不吝啬指点。当然了,这种指点,就好像周梦臣对徐杲一样,更多是引导性的,在周梦臣看来,殷宗伊可以为大明的瓦特。
但是其实这个瓦特也是他一手指点出来的。他将蒸汽机上的难点,都给了殷宗伊足够的指点。
当时殷宗伊或许没有明白,但是时间一长,突破之后,再看周梦臣的指点,就会豁然明白,原来老师早就给我讲明白了。只是我自己太过愚钝。不明白而已。
在这方面,很多弟子离开周梦臣之后。或者自己独立研究课题的时候,碰壁碰的满头包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老师有一双看穿一切的眼睛。离开老师我是什么也不是。
他们当然不是什么也不是。
但是不得不承认一件事情,那就是作为第一代科研人员,他们有很多坑需要填,这不是周梦臣一个人可以做到的。一个科研体系的建立,不仅仅需要天才,还需要足够的人才,一点点去铺平道路。
周梦臣的科研,其实带有几分重复实验的感觉。所以,速度飞快,但这本身是不正常的。只是周梦臣弟子并不知道,所以达不到老师的效率,只觉得是自己不正常。
殷宗伊在别人面前,或许能以自己的功绩自傲,但是在周梦臣面前,得一句夸奖,就欢喜的好像一个孩子。
“老师。咱们上车吧。”徐杲说道:“弟子修建这一条铁路,还想请老师看看的。”
周梦臣点点头,说道:“也好。”
立即有人搬来凳子,垫在下面。让周梦臣踩着凳子上车了。周梦臣上车坐定之后,忍不住吐槽说道:“徐杲,你应该在外面修一个台子,与这里面地面持平,如此一来。做什么事情不就方便了?”
徐杲听了,一拍脑门说道:“老师说得对,是我疏忽了。是我疏忽了。”随即立即拿起一个本子,然后用铅笔记录下来。
这也算是周梦臣弟子的习惯了,习惯用铅笔,随时记录东西。
“诸位大人,是不是可以开车了。”车厢外面有人行礼说道。
周梦臣点点头,说道:“可以开车了。”
“是。”这个人立即行礼退了下去。蒸汽机机车开始响动,周梦臣一听动静,就知道,这是在启动车辆。
没有这个船只数量,根本不可能完成周梦臣想要的运输吞吐量。
周梦臣心中一动,说道:“徐杲,你没有解决办法吗?”
徐杲说道:“弟子愚钝,请老师指点。”
周梦臣说道:“造船一定要用树?”
徐杲一愣,心中若有所思,但又想不明白。他自然是学习过浮力定律的。似乎觉得,造船与树木并没有关系,但是除却木材之外,改用什么代替啊?他一时间想不明白。
周梦臣心中已经决定,将造船的原材料换成铁。
很多事情,利与不利是互相转化的。就好像而今。西北没有大树,缺少木材。如果从其他地方弄来木材,比如辽东,运费都要超过了木材本身的价格了。而铁却不一样,随着新技术的诞生与不断地改进,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铁的价格只会越来越低的。而且铁的产地就是朔州,也不单单在朔州。因为周梦臣知道,鄂尔多斯有的是大量的露天煤田的,有没有朔州煤田好,周梦臣不知道。
但是周梦臣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鄂尔多斯靠近黄河。而且包头是有大铁矿的。所以,在河套地区建立一个大型冶铁基地,是非常可能,到时候因为黄河水运的关系,将铁价打到木材价格下面,也未必不可能。
不过。铁代替木材成为造船的材料,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材料问题,还有很多其他的问题。
最简单的生锈问题。一艘木头船,保养好了用几百年都没有问题,但是一艘铁船,能用多少年,就要看情况了。最少国家船只强制报废年限,没有超过四十年的。
可见水对钢材的腐蚀。
这还是后世。已经有过很多办法了。而且钢材也更新迭代过多少次,而今的钢材,到底能支撑多少年,周梦臣也不知道。但是如果钢材支撑的时间太短的话,也是没有经济效益的。
这就要靠弟子们的努力了。
周梦臣决定先点一下,让他自己去想。毕竟自己想出来的东西,要比别人告诉他印象更深刻。
周梦臣将这一件事情先放下来,已经来到了车站。
这里的时候的车站。简陋之极,什么都没有。虽然周梦臣想修双线,但是最后还是打
住了,这一条单线铁路,只有一辆蒸汽机车。车辆掉头就是一个问题了。铁路尽头有一个圆形的道路,让蒸汽机车在上面转上一圈,能掉头了。
除此外,什么样的建筑都没有?
没有站台,没有候车厅,没有路灯,没有调度室。也没有栏杆,没有围墙。看上去怎么也不像是车站。
看着这里,忽然觉得在铁路这个问题上,还是任重道远。
立即有人搬来小凳子,让周梦臣踩着凳子上了车。
周梦臣并没有直接上车,而是围绕着铁路与火车转了一个圈,详细看了一下这火车。
总体上来说,给周梦臣的印象只有一个,那就是简陋,非常简陋。
火车之上,也很简陋。
一节节车厢,倒是很符合周梦臣的设想,但是车厢之上,空荡荡的。只是放着很多椅子。中间的是太师椅。一看就是让周梦臣坐的。只是周梦臣看着周围的人,他们难道没有考虑过,椅子与车辆不是一体的,遇见急刹车怎么办?
殷宗伊立即上前介绍道:“老师,这个机车是我设计的,能拉七节车厢,装上十万斤货物,还能运行自如。”
周梦臣说道:“不错。”
十万斤货物,等于多重?这个载重量在后世简直是少之又少。只是周梦臣看来已经有零的突破,特别是周梦臣看见蒸汽机车上面做往复运动的轮子,就知道,殷宗伊能做到这一步,其实已经将蒸汽机大大推进了一步。
最少不是当初仅仅能用来提水的蒸汽机。可以做一个持续的稳定的动力源了。
不像之前,单独每一样机器,都需要单独设计。
在周梦臣看来,殷宗伊这个弟子在蒸汽机上的努力,足够他作为大明的瓦特了。虽然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那都是未来的事情了。殷宗伊还哟普足够的时间去成长。
得周梦臣一声称赞,殷宗伊有几分喜形于色。
虽然说,殷宗伊这么多年在外面历练。与晋商合作,家资早已十几万两之多,殷家也被列入大明富豪之列。而且上升形势非常明显。但是殷宗伊对周梦臣的态度就越是恭敬。
一方面是因为殷宗伊知道,只有紧抱周梦臣的大腿,才能保全家业,虽然殷正茂而今也升官了,但是殷正茂的官职,远远不足以庇护殷宗伊的发展形势。
而周梦臣这几年,已经不是当初在工部的小官,不仅仅名扬天下。更有赫赫战功。这样的人物,更带来更大
的光环。
另外一方面,却是在学术上对周梦臣的佩服。
很多事情,就是内行人才明白。
周梦臣而今已经不从是具体的科研了。但是他对自己的弟子们,也从来不吝啬指点。当然了,这种指点,就好像周梦臣对徐杲一样,更多是引导性的,在周梦臣看来,殷宗伊可以为大明的瓦特。
但是其实这个瓦特也是他一手指点出来的。他将蒸汽机上的难点,都给了殷宗伊足够的指点。
当时殷宗伊或许没有明白,但是时间一长,突破之后,再看周梦臣的指点,就会豁然明白,原来老师早就给我讲明白了。只是我自己太过愚钝。不明白而已。
在这方面,很多弟子离开周梦臣之后。或者自己独立研究课题的时候,碰壁碰的满头包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老师有一双看穿一切的眼睛。离开老师我是什么也不是。
他们当然不是什么也不是。
但是不得不承认一件事情,那就是作为第一代科研人员,他们有很多坑需要填,这不是周梦臣一个人可以做到的。一个科研体系的建立,不仅仅需要天才,还需要足够的人才,一点点去铺平道路。
周梦臣的科研,其实带有几分重复实验的感觉。所以,速度飞快,但这本身是不正常的。只是周梦臣弟子并不知道,所以达不到老师的效率,只觉得是自己不正常。
殷宗伊在别人面前,或许能以自己的功绩自傲,但是在周梦臣面前,得一句夸奖,就欢喜的好像一个孩子。
“老师。咱们上车吧。”徐杲说道:“弟子修建这一条铁路,还想请老师看看的。”
周梦臣点点头,说道:“也好。”
立即有人搬来凳子,垫在下面。让周梦臣踩着凳子上车了。周梦臣上车坐定之后,忍不住吐槽说道:“徐杲,你应该在外面修一个台子,与这里面地面持平,如此一来。做什么事情不就方便了?”
徐杲听了,一拍脑门说道:“老师说得对,是我疏忽了。是我疏忽了。”随即立即拿起一个本子,然后用铅笔记录下来。
这也算是周梦臣弟子的习惯了,习惯用铅笔,随时记录东西。
“诸位大人,是不是可以开车了。”车厢外面有人行礼说道。
周梦臣点点头,说道:“可以开车了。”
“是。”这个人立即行礼退了下去。蒸汽机机车开始响动,周梦臣一听动静,就知道,这是在启动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