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奋斗在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三章 大同精骑

    三日时间,一瞬间就过去了。

    周梦臣之所以留下这三日时间,出于两个考虑。第一个考虑,其实就是给这三千甲骑休息的时间。从河朔一路到江南,可谓旅途劳累。或许有人要说,大部分是坐船。有什么劳累的。

    但是这个时代的船只,与后世的船只并不一样,都不说船舱狭小,还要与战马在一起,能不能休息好。单单说,即便人不需要休息,战马也需要休息的。常年在北方的战马,能不能适应江南的气候,也是很不好说的。

    甚至周梦臣有些庆幸,而今已经是秋冬之交了。

    而不是盛夏。

    如果是盛夏的话,估计将士们更不适应南方的天气。

    好在,周梦臣从河朔抽调的是精锐之中的精锐,这种精锐不仅仅体现在战术与经验上,还体现在身体上,虽然长途跋涉,但是只有少数一部分,有一些头疼脑热,拉稀串肚,并不影响整体战斗力。

    另外一个考虑,那就是想打草惊蛇看看。

    不仅仅是看看麾下江南官军各方的反应。去揣测每一个人的心思。比如卢镗能拉过来,俞大猷公心重,只要对大明好,很多事情他是不大计较的。比如,戚继光夺了俞大猷的总兵官。俞大猷的生气也只是生气一会儿。更多的心思放在此战成败上了。对于那些中立,不做声的,到底是何等心思,周梦臣要细细琢磨。

    另外周梦臣也想看看倭寇那边有什么反应,也想看看,两军对峙之下,又有多少暗流。毕竟,倭寇在江南来去自由,周梦臣不相信,倭寇在江南没有情报网。

    不过,这几日,周梦臣发现倭寇那边居然一点也没有动。似乎什么也不知道。这让周梦臣有些失算。他没有想到,虽然他放弃了胡宗宪的离间之计,奈何人与人的信任,从来是破坏容易,重建比较难的。

    一点点怀疑,就足以让徐海与陈东之间,十几年的交情付之东流了。

    而今陈东与徐海双方,一边忌惮官军的进攻,一边又彼此忌惮。看似两方对峙,其实已经暗地里不知道是几方了。

    周梦臣在中军聚集众将,终于将三千甲骑拉出来亮相了。但分散隐藏的骑兵,忽然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支三千人的精锐骑兵的时候,俞大猷都惊呆了。以至于周梦臣在上面到底说了什么,他都没有在意了。

    俞

    大猷自然看得出来,这些骑兵都是精锐,一个个都是战场上的老手,比起他麾下一千多人的步卒强弱如何,也只有打了才知道,毕竟俞大猷也是练兵大家。对自己麾下的将士,从来是下足了功夫,很多低级军官,都是俞大猷一手交道出来的。与其说是下属,不如说是弟子。

    这也是为什么俞大猷只有一千多人,却就名列总兵官,成为江南明军的重将之一。

    从数字上来看,每一次明军都是聚集了优势兵力攻打倭寇,但是实际上与事实相反,因为优势兵力大多是纸面上的,实际上根本没有那么多人。俞大猷等几位将军,更多的时候,都是在以少敌多,以弱胜强。

    俞大猷对自己麾下是有十足的信心。只是让他最无奈的,不是这些士卒的精气神。而是这些人的装备。

    一匹高头大马,在塞上也要十几两。而在江南更是五六十两,甚至五六十两也是有价无市,如果不是因为河朔省的建立,大明拥有了牧马地,从而让整个大明的马匹价格都在下降趋势,放在几年之前,一百两都拿不下来。

    不过,这些战马都是军中配发的。是从蒙古人哪里抢来的,并没有算过钱。

    然后再加上盔甲。

    这些盔甲,都是朔州军器监出品的,以皮革与甲片镶嵌在一起。比起一些扎甲,防御力要弱一点,比后世胸甲骑兵要好上一点。但是整体上来,却也是不错的,毕竟这些甲片都是用蒸汽锤砸出来的,质量还是能够保证的。

    在加上长刀,手铳。已经其他大大小小零件。有些是朝廷配的,但是大部分都是这些士卒自己装备的。

    毕竟,这些大同老卒,有三年从军经历,不敢说,一场不拉的打了所有对土默特的战役,但是最多缺席一两场而已,要知道,白登之战,玉林之战,朔州之战,青城之战,这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战事,周梦臣发下去的赏银,少说也有一百多万两银子,再加上分田等等。

    只要从一系列战役活下来了,不敢说多富裕,最少攒了几十两银子的家私,家中也有百余亩的土地。在他们看来,打仗就是他们的营生。再加上大同书院与朔州监的联合之下,搞出一些大大小小的火器。

    这些老卒们,从不吝啬在女人与武器上面花钱。

    再加上,很多武器在原产地是一个价格,以朔州监与大同军方的关系,士卒卖武器,自然是走内部价,但是这个价格要在江南卖到的话,非翻上几翻不可。

    于是,俞大猷判断,这每一个人身上武器马匹加起来,二百两下不来。

    如何,不让俞大猷内心之中酸溜溜的。

    一人二百两,三千骑就是六十万两。给俞大猷六十万两,他能练出十万大军。什么倭寇何足挂齿。

    其实任何时候都钱的问题,战争也是一样。倭寇的武士刀虽然厉害,但是最容易对付的办法,不是鸳鸯阵,也不是让创什么武技破倭刀,而是给士卒一人配一身甲胄,任他什么武士刀,都无济于事。

    但是为什么没有用?

    甚至大多数江南明军甲胄数量都是不多,否则也不会有倭刀凶残的名声,甚至瓦氏夫人的狼兵,名声在江南很坏,就是赵文华他们昧了狼兵的赏钱,狼兵千里迢迢来江南,说是为了朝廷效力,但其实也就是为了赚赏钱。甚至狼兵的雇佣兵性质,不是国家经制之兵,连抚恤都不多。甚至于没有,军饷也没有,只有赏钱,一个倭寇人头多少钱,结果这还打折扣。狼兵岂能不乱。既然上面不给,他们自己去江南百姓哪里抢了。

    以至于,百姓畏惧狼兵,甚于倭寇。

    俞大猷其实一开始也看见护卫周梦臣的骑兵。但是并没有太在意,毕竟太精贵了,俞大猷只觉得周梦臣这样的大官,有一两百这样的护卫,也是应当的。当俞大猷发现,这样的骑兵有三千人之后。

    俞大猷忽然对胜利有了信心。

    不为别的,就因为砸钱。可以说,眼前所有的江南明军,一年的花销也未必有六十万两银子。砸钱就是战斗力,再加上这些骑兵,看上去血气未消。一看就是打过仗,见过血的。

    不至于发挥不出身上武器的威力。

    而倭寇那边也是这样,虽然上面的大佬们也是很有钱的,比如汪直,汪直垄断海上贸易,身家有个上千万,也不出奇,但是海盗就是海盗,他们决计不舍得给下面人装备如此精良。否则,他们为什么要招募日本浪人。不就是日本浪人,拿来就能用,战斗力还不错,而且便宜,真要将自己人训练成为精锐的士卒,这个花费决计不少。

    所以,大部分海盗其实也就是一身单衣,甲胄什么的也没有。有个竹甲。也就是好像竹子做得凉席一样的甲胄,已经不错了。而且在船上行动,也不能穿重甲。

    单单从花钱这一项上,彼此之间胜负之数,已经非常显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