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徐阶最后的挣扎
因为落魄的读书人越来越大。而反对科举制度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是不可否认,徐阶说的依然存在,甚至还发挥着作用。
徐阶露骨地说道:“陛下,治道之精,天下无与伦比。臣实心奉君,也就不说什么面子话了。陛下又何必虚言?”
嘉靖轻轻一笑。说道:“首辅,既然这样说了。朕如果不说一些实在的话,就显得朕矫情了,首辅这话说得不错。不过,网络天下英雄,与禁锢天下英雄,其实并没有什么两样。而且,时势在变。科举焉能不变。而且,你觉得,你想到的周梦臣会想不到。他会给朕一个满意的答复。”
“陛下,------”徐阶还想说什么。
嘉靖冷笑一声说道:“首辅,不是最重公论?外面的公论,总要应付一下吧。难不成,首辅对朕的时候,是要重公论,对别人的时候,就不重公论了?”
外儒内法之道。嘉靖自然知道。韩非子之言,是每一个帝王必修功课。嘉靖尤其擅长。他对科举的意义很清楚,不需要徐阶来提醒。
而且嘉靖对士大夫集团非常不满。这种不满是从杨廷和的开始的。而科举制度乃是士大夫的根基。嘉靖对于动与不动,并不持特别看法。但是对于士大夫之间的内斗特别热衷。
更不要说,他面对徐阶这个样子。内心之中有一种快意。
正如嘉靖所说的,徐阶在嘉靖面前说某些事情的时候,就托为公论,或为众意。让嘉靖哑口无言。而今周梦臣反而以公论来对抗徐阶。让徐阶处于进退维谷。
嘉靖怎么会帮徐阶。严嵩倒台之后,嘉靖可是在徐阶这里碰了不少软钉子。今日看徐阶如此,嘉靖都想笑,至于徐阶所说的问题,那是周梦臣的问题。
他不在乎。
在他的印象之中,周梦臣一定会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复。就好像是周梦臣之前面对种种难题一样。
徐阶深吸一口气,说道:“老臣知道了。只是这一件事情----”
嘉靖说道:“既然首辅说起了,那就让周梦臣过来谈一谈便是了。”
徐阶对于而今的局面,已经有所预料。但真正尘埃落定的时候,徐阶内心之中依然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不是徐阶不能接受失败。毕竟,那一个登上巅峰的政客,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严嵩当年也是在江西当了很多年的隐士。最终才熬不住,决定走捷径的。
徐阶在
严嵩手下,不知道承受了多少挫折。所以徐阶承受失败的能力并不弱。一般失败都如同过眼一般。
而这一次失败不一般。科举制度对朝廷的重要性不用说。而科举制度在党争之中的影响力也是相当大的。一时间或许没有感觉,但是源源不断的后继者都是从科举这个渠道之中涌上来的。对科举的失控。代表着对未来的失控。对未来的失控,这个危害是战略级别的。
徐阶不敢想象,未来给如何应对周梦臣的攻势。
此刻徐阶看似没有失态,但其实内心已经乱了。他内心之中不由感叹:“周梦臣与严嵩完全是不一样的对手。”
两人都有圣眷。但是利用圣眷的做法完全不一样的。
总是能搞出一些新鲜花样来。徐阶这个老师傅。被一顿乱拳打得不知道如何招架了。
想到这一点,徐阶内心之中一个念头涌上来:“不如归去?”
周梦臣上奏之后,就一直等着宫中的召见。
这不宫中的消息一到,周梦臣就匆匆进宫了。
嘉靖当着徐阶的面,说道:“周卿,科举乃朝廷根本大计,你现在说要改革,难道不担心动摇天下?”
周梦臣说道:“陛下,科举是朝廷根本大计,这一点也没有错。但是科举乃根本大计,却不是一成不变。自隋朝以来,科举依然数变,唐分科以诗赋取,不过三十余名。宋科举乃盛,扩充名额。王安石以经义取士,至于本朝始为八股。科举乃朝廷根本大计,但一朝有一朝的章程,一代又一代的需要。朝廷开国二百年,又有正德之乱政。陛下如红日东出,一扫妖氛。振作朝纲。然局势如此,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科举之弊,乃天下人所共见,以至于激愤,非臣之私心为事。还请陛下,广开门路,查纳雅言。以安天下人之心。”
嘉靖看了徐阶一眼,说道:“不知道,周卿想要如何动?”
周梦臣说道:“正如陛下所言,科举乃朝廷根本大计,大动干戈的话,会动摇朝廷根基,故而宜小动,然后看情况逐步调整,不可随意大动。臣以为先拟定三条。请陛下过目。”
周梦臣随即从袖中取出一封奏疏,双手奉上。
黄锦将周梦臣的奏疏转嘉靖。
嘉靖打开一看。细细斟酌了一番,他不得不承认一件事情,那就是周梦臣的办事能力,是相当强。他虽然拟定了三条。看似动作不大。但是本质上改变了科举的局面。
周梦臣提出
的三条是什么?
第一,分数制度。
科举说八股一篇定上下。但其实科举并不是仅仅考八股。只是八股太重要了。除却八股文之外,还有其他的科目,比如试贴诗,还有各种公文写作。各级考试,一般都考三场。各种科目并不少。
其实,八股文最重,并不是朝廷规定的。还是在考试之中,约定俗成的。
一方面,是因为批阅的困难。毕竟这么多试卷批阅出来,是很费工夫的。而且科举也是有时间限制的。更不要说,科举制度之中,还有糊名,誊抄。等流程,要人一笔一画将卷子重新写一遍,也是很费工夫的。这个时候自然要有权重。
另外一方面也是权重的问题,八股是经义,自王安石以来,以经义取士,已经成为共识。八股文其实就是经义文章的一种写法,他也不时候朝廷规定的。
而是写着写着,大家一致认为这样写最方便。
就好像高考作文,议论文总要是总分总等结构,是考试要求吗?不过易得分耳。
八股文作为核心考试核心要点,自然被重视。
其次,八股文更是高度规格化的文字,可以说看八股文,只需看破题一句,破题不行,下面就不用看了。
这样一来,批阅卷子的人方便省事,而科举之重,就在八股一篇上了。
而周梦臣提出的分数制度。却是将科举各项,以重要程度打分。最后算总分。这也就是后世的考试制度。
只是有一点,周梦臣很有分寸的。
那就是经义的绝对统治地位,不能动摇。也就是八股文的分数要制定很高,其余什么试贴诗,各种公文。判词分数不高。
即便如此,这也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科举考试的竞争是何其激烈。这些不重要的科目,林林总总加起来的分数与八股文的分数也就差不多了。容不得考生不重视。
也就是之前,科举独重八股的局面,有了根本性的转变。毕竟即便八股满分。其他科目分数不高,也是有可能落榜的。
而且这种制度,也无形中改变了考试座师,房师等一系列门生关系。
要知道这些关系都是因为科举考试中,那篇八股文是谁选的发展开来的。因为文章有时候高下是难以权衡的。就要看谁慧眼识珠了。
但是而今一转变为分数制度。八股文的地位下降,很多所谓房师的关系就不复存在了。
徐阶露骨地说道:“陛下,治道之精,天下无与伦比。臣实心奉君,也就不说什么面子话了。陛下又何必虚言?”
嘉靖轻轻一笑。说道:“首辅,既然这样说了。朕如果不说一些实在的话,就显得朕矫情了,首辅这话说得不错。不过,网络天下英雄,与禁锢天下英雄,其实并没有什么两样。而且,时势在变。科举焉能不变。而且,你觉得,你想到的周梦臣会想不到。他会给朕一个满意的答复。”
“陛下,------”徐阶还想说什么。
嘉靖冷笑一声说道:“首辅,不是最重公论?外面的公论,总要应付一下吧。难不成,首辅对朕的时候,是要重公论,对别人的时候,就不重公论了?”
外儒内法之道。嘉靖自然知道。韩非子之言,是每一个帝王必修功课。嘉靖尤其擅长。他对科举的意义很清楚,不需要徐阶来提醒。
而且嘉靖对士大夫集团非常不满。这种不满是从杨廷和的开始的。而科举制度乃是士大夫的根基。嘉靖对于动与不动,并不持特别看法。但是对于士大夫之间的内斗特别热衷。
更不要说,他面对徐阶这个样子。内心之中有一种快意。
正如嘉靖所说的,徐阶在嘉靖面前说某些事情的时候,就托为公论,或为众意。让嘉靖哑口无言。而今周梦臣反而以公论来对抗徐阶。让徐阶处于进退维谷。
嘉靖怎么会帮徐阶。严嵩倒台之后,嘉靖可是在徐阶这里碰了不少软钉子。今日看徐阶如此,嘉靖都想笑,至于徐阶所说的问题,那是周梦臣的问题。
他不在乎。
在他的印象之中,周梦臣一定会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复。就好像是周梦臣之前面对种种难题一样。
徐阶深吸一口气,说道:“老臣知道了。只是这一件事情----”
嘉靖说道:“既然首辅说起了,那就让周梦臣过来谈一谈便是了。”
徐阶对于而今的局面,已经有所预料。但真正尘埃落定的时候,徐阶内心之中依然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不是徐阶不能接受失败。毕竟,那一个登上巅峰的政客,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严嵩当年也是在江西当了很多年的隐士。最终才熬不住,决定走捷径的。
徐阶在
严嵩手下,不知道承受了多少挫折。所以徐阶承受失败的能力并不弱。一般失败都如同过眼一般。
而这一次失败不一般。科举制度对朝廷的重要性不用说。而科举制度在党争之中的影响力也是相当大的。一时间或许没有感觉,但是源源不断的后继者都是从科举这个渠道之中涌上来的。对科举的失控。代表着对未来的失控。对未来的失控,这个危害是战略级别的。
徐阶不敢想象,未来给如何应对周梦臣的攻势。
此刻徐阶看似没有失态,但其实内心已经乱了。他内心之中不由感叹:“周梦臣与严嵩完全是不一样的对手。”
两人都有圣眷。但是利用圣眷的做法完全不一样的。
总是能搞出一些新鲜花样来。徐阶这个老师傅。被一顿乱拳打得不知道如何招架了。
想到这一点,徐阶内心之中一个念头涌上来:“不如归去?”
周梦臣上奏之后,就一直等着宫中的召见。
这不宫中的消息一到,周梦臣就匆匆进宫了。
嘉靖当着徐阶的面,说道:“周卿,科举乃朝廷根本大计,你现在说要改革,难道不担心动摇天下?”
周梦臣说道:“陛下,科举是朝廷根本大计,这一点也没有错。但是科举乃根本大计,却不是一成不变。自隋朝以来,科举依然数变,唐分科以诗赋取,不过三十余名。宋科举乃盛,扩充名额。王安石以经义取士,至于本朝始为八股。科举乃朝廷根本大计,但一朝有一朝的章程,一代又一代的需要。朝廷开国二百年,又有正德之乱政。陛下如红日东出,一扫妖氛。振作朝纲。然局势如此,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科举之弊,乃天下人所共见,以至于激愤,非臣之私心为事。还请陛下,广开门路,查纳雅言。以安天下人之心。”
嘉靖看了徐阶一眼,说道:“不知道,周卿想要如何动?”
周梦臣说道:“正如陛下所言,科举乃朝廷根本大计,大动干戈的话,会动摇朝廷根基,故而宜小动,然后看情况逐步调整,不可随意大动。臣以为先拟定三条。请陛下过目。”
周梦臣随即从袖中取出一封奏疏,双手奉上。
黄锦将周梦臣的奏疏转嘉靖。
嘉靖打开一看。细细斟酌了一番,他不得不承认一件事情,那就是周梦臣的办事能力,是相当强。他虽然拟定了三条。看似动作不大。但是本质上改变了科举的局面。
周梦臣提出
的三条是什么?
第一,分数制度。
科举说八股一篇定上下。但其实科举并不是仅仅考八股。只是八股太重要了。除却八股文之外,还有其他的科目,比如试贴诗,还有各种公文写作。各级考试,一般都考三场。各种科目并不少。
其实,八股文最重,并不是朝廷规定的。还是在考试之中,约定俗成的。
一方面,是因为批阅的困难。毕竟这么多试卷批阅出来,是很费工夫的。而且科举也是有时间限制的。更不要说,科举制度之中,还有糊名,誊抄。等流程,要人一笔一画将卷子重新写一遍,也是很费工夫的。这个时候自然要有权重。
另外一方面也是权重的问题,八股是经义,自王安石以来,以经义取士,已经成为共识。八股文其实就是经义文章的一种写法,他也不时候朝廷规定的。
而是写着写着,大家一致认为这样写最方便。
就好像高考作文,议论文总要是总分总等结构,是考试要求吗?不过易得分耳。
八股文作为核心考试核心要点,自然被重视。
其次,八股文更是高度规格化的文字,可以说看八股文,只需看破题一句,破题不行,下面就不用看了。
这样一来,批阅卷子的人方便省事,而科举之重,就在八股一篇上了。
而周梦臣提出的分数制度。却是将科举各项,以重要程度打分。最后算总分。这也就是后世的考试制度。
只是有一点,周梦臣很有分寸的。
那就是经义的绝对统治地位,不能动摇。也就是八股文的分数要制定很高,其余什么试贴诗,各种公文。判词分数不高。
即便如此,这也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科举考试的竞争是何其激烈。这些不重要的科目,林林总总加起来的分数与八股文的分数也就差不多了。容不得考生不重视。
也就是之前,科举独重八股的局面,有了根本性的转变。毕竟即便八股满分。其他科目分数不高,也是有可能落榜的。
而且这种制度,也无形中改变了考试座师,房师等一系列门生关系。
要知道这些关系都是因为科举考试中,那篇八股文是谁选的发展开来的。因为文章有时候高下是难以权衡的。就要看谁慧眼识珠了。
但是而今一转变为分数制度。八股文的地位下降,很多所谓房师的关系就不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