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主心骨
圣旨传到天津后,七皇子李欗捧着圣旨,并没有丝毫那种终掌大权的快感。
旨意说的有些模糊,只说刘钰劳苦功高,让刘钰回京休息,参知军事,暂由李欗执掌海军事宜,速回威海。
只是这句话,看不出是好是坏,但圣旨里还有一句“海军诸事,萧规曹随者可矣”,听上去又不像是坏事。
海军的兵符也一并交到了他手里,连同圣旨一起,再多的东西就没有了。
和他一起接圣旨的海军军官们也没有大声喧哗,早在李欗前往威海之后,刘钰已经不止一次暗示过将来接手海军的很大可能就是七皇子,其实这话即便他不说,很多人也看得出来。
这没有什么不服气的,人家生的好,有个好爹好祖宗,生下来身份就比他们高得多,这等事在大顺实在是寻常事。自己再有本事,难不成还能当皇帝?
军官们可能会在第一批舰长的名单上互相较劲,但却没有人琢磨着在将来作为海军主帅上动动哪怕一丁点幻想。
只是忽然的变动,还是让这些军官们有些不知所措。
出乎一致,没有人去问李欗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也没有人冲过来质问一声。
安静地听完圣旨,安静地散去。
可越是这样,李欗心里也越知道刘钰在这些军官中的影响力,颇受爱戴,对他这个忽然空降过来的皇子……不是说不信任,也不是说不服从,而是没有当成自己人。
如果当成是自己人,这时候一定会围过来问问,到底发生了什么。
捧着圣旨的李欗知道,这是对自己的一次考验。
不管京城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现在父皇的眼睛一定盯着自己,看看自己能否处理好这种突发情况。
只是这次考验,有些意外。
按他所想,自己接手海军是理所当然的事,平稳过度便是,刘钰也很遵从这个想法,一直培养他,甚至让他开始和军官们时常接触。
不过距离在军中有威望,那还差得远。
自己有的是权力,而不是威望。权力这东西,信则有,不信则无,如今军中听他的,不过是皇权集权制的惯性,若是处理不好……
搓了搓手,平复了一下紧张的情绪,返回舰上,先把随行来威海的实习舰长以上级别的军官们都叫了过来。
如今事已发生,京城具体是什么情况尚未可知,李欗也不好在刘钰的事上发表什么意见,甚至最好不要提。
提了,就可能会有流言蜚语。
流言蜚语,只要没亲耳听到,就可以假装不存在。但如果有人直接问出来,自己该怎么回答?
是以皇子的身份威压,叫他们都闭嘴?
还是以海军的身份,怀念前海军统帅,也跟着鸣几句牢骚?
哪一个都不行。
军官们列坐在那,该有的礼节全都有,该有的纪律一样不差,但李欗就是感觉有些不太对劲,和刘钰在的时候相比,像是少了几分生气。
“诸君,以往鹰娑伯主管海军的时候,或是前往京城,或是逗留刘公岛上教书、亦或是前往松江。以往时候,海军是如何运转的?”
半句当前的事不提,而是直接说到了工作的事。
一名舰长起身道:“回七皇子,训练有训练参谋、补给有后勤参谋。之前都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如何训练、补给多少火药,都有计划。鹰娑伯签字之后,海军即可自行运转。一般来说,就是参谋部将训练、航行、测绘之类的事制定好,各部执行便是。”
这些情况李欗是知道一些的,此时故意问出来,就是对应圣旨上的“萧规曹随”四字。
麻将虽小,五脏俱全。
朝中没有一个海军部,但海军部的架子其实已经搭起来了,按部就班,运转如常。
所以刘钰可以到处跑,只需要把握一下大方向即可。
李欗又问道:“那鹰娑伯做什么?”
“回七皇子,只定大略。”
“哦,那这么说来,鹰娑伯在京城定大略,参谋部的人都能执行好?鹰娑伯在军中颇有威望,不管海陆。不过他若是只管海军,这一次渡海攻倭,却不好管陆军。海军的事,我新学初到,不懂大略;参谋部的人也只是研究怎么做,却不管做什么。这么看来,我就是个传声筒。鹰娑伯新婚之际,在伯爵府里守着娇妻美眷,传声于我……你们这么一说,我才明白圣旨上的‘萧规曹随’是何等意思。”
说罢,起身道:“诸君听令,我年幼,尚不知海军大略。若无京城意思,我一事不改,一切如前。若京城无令由我自决,我当坚辞不受,非吾之所能也。若京城军令,不知海军事,我当亲回京城询问。如今圣旨第一令,命我等返回威海,诸君准备,尽快返航。”
他也没说什么拉拢的话,也没说海军本该是朝廷的海军,朝中有令当要执行之类,而是告诉这些军官,一切放心。
他不会瞎指挥,也不会让战术参谋变为战略参谋给他出谋划策,而是明确告诉众人,朝中如果没有大略指导,他什么都不做。
而朝中此时唯一懂海军事的,只有刘钰,是不是懂海军的人下达的命令,海军军官们一看便知。
此时需要的,是等待,而且是去威海等待,李欗相信朝中很快会有新的消息传来。
他并不希望刘钰出事,对他而言,海军是他唯一的机会,否则他这个残次品的皇子什么都没有。
刘钰不出事,他一样可以接手海军,而且一点岔子也不会出。刘钰出事,李欗很清楚,自己控制不住;而换了别的勋贵大将,根本不懂海军的事,海军就废了。
刘钰出事,意味着朝中海外扩张的战略,胎死腹中。
不海外扩张的海军,他就算当了海军主将,又有何用?一辈子留在威海,与圈进于此当猪养,又有什么区别?
…………
威海军港大营,李欗还没返回,同样的圣旨就沿着驿站快马送达。
送达的时候,馒头正在按照刘钰走前部署的任务,拿着自己的航海日记,讲这一次的瑞典之行。
圣旨下达后,待传旨的人一走,这里的军官们可不像是在天津那边一样。天津那边是没把李欗当自己人,而威海这边的军官都是自己人,立刻就炸了锅。
“出了什么事了?”
“鹰娑伯不是管的好好的吗?”
“可是出了什么事?”
一阵乱轰中,其余人也都麻了爪,不知该怎么办。唯独馒头还保持着清醒,他在国公府里做过许多年奴仆,可以说没吃过猪肉却也见过猪跑,加之跟着刘钰这么久,被教导了许久,心里明白这么乱下去可不行。
人多口杂,保不准哪个没心没肺地说出诸如“鸟尽弓藏”之类的话,那就犯了忌讳。
见军官们越发嘈杂,馒头把桌上的玻璃杯猛劲儿摔到了地上,场面一下子安静下来。
都知道馒头是刘钰心腹,乱哄哄的人就像是一下子找到了主心骨。
“子明兄!这……大人走前,可是跟你说了什么?”
馒头压压手叫人安静,知道此时要先稳住众人情绪,笑道:“你们喊个什么?听没听过一句话?朝中有人好做官。咱们海军在朝中一个人都没有,大人回朝,难道不是好事?朝中无人,造舰拨款、朝中发言,都无人照应。”
“可是……”人群中有人站出来,刚说了句可是,一旁的陈青海直接吼道:“可是什么?哪有那么多可是?子明兄说的一点不错,朝中无人,咱们海军那就是没爹娘疼的孩子。”
说完,冲着馒头眨眨眼睛,自己站到前面说道:“七皇子咱们也是见过的,是很聪慧的,只是毕竟年轻,海军的事也不熟悉。参谋部的人,要尽心辅助,七皇子有什么吩咐,你们一定要做好。记着你们的职责。”
一句正确到不能再正确的话,几个机灵一点的已经听明白了这是什么意思。
海军的这些参谋们,理论上的职责,平日里只做一件事:为刘钰的命令制定实施细则。
职责是什么?
职责当然就是李欗说什么,他们便做什么,叫人挑不出一点毛病。
不但要做,而且要做好。
但是,李欗个小屁孩,才在靖海宫学了几个月,懂个屁的海军?
他不说的,自然不做。
不是我们不配合,是你这个主将不说,我们也不得越权行事,这是规矩。你说你不懂?你什么都不懂,管个毛的海军?
刘钰走前,已经把他回京期间的各项训练、补给、修船等任务都下达了,即便李欗什么都不做,短时间内也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他要是胡乱做,那就随他,军官听令嘛。
海军不是刘钰的私军,但有些事没有刘钰的命令,是真的一点都办不成,因为海军又不是只靠军中拨款的。
这里面的事,知道的不多,但陈青海和馒头都是知情的,比如操练的火药,要是按照正常的数目上报,朝中得吓死,觉得花钱太多。
说不定会有急着改换门庭的,觉得换个人跟着,亦算是投效之功。
但至少现在,不会有人这么想,情况还不明了,万一这边觉得刘钰失了势,李欗一来就赶紧贴上去,结果几日后刘钰没失势而是在朝中高升了,那可就有意思了。
馒头觉得现在先稳住局势就好,陈青海则认为不但要稳住局势,还要“极力配合新主将的工作”,要用最饱满的姿态,最效率的公务,最听命的表现,去迎接新的主将。
况且刘钰才是海军的主心骨。
不只是主心骨,更是朝中战略的风向标,也是海军这些军官唯一直观可见的朝中风向标。
朝中战略,决定着海军所有人的命运、前途、未来。
他真要是失了势,一众军官也都明白,海军算是完了,至少没什么前途了。若真失了势,证明朝廷根本没心思继续发展海军、继续南下攻略了。
没了前途,没了奔头,那还扯什么?
混的再好,也混不成海军主将;海军失了势,将来南下战略受挫,当了舰长也只是蹲在港口和战舰一起慢慢老朽……
此时的海军真的很尴尬,在朝中没有位置,也没有分舰队,刘钰一把抓,军官级别升到顶,也就是舰长。
海军也没有海军部,朝中也没有固定需要从海军提拔的位子,李欗来到威海后所有人都知道这辈子就不可能混到海军主将了。
不少人均想,若是鹰娑伯失了势,还当个锤锤的海军,毫无前途,早些去贸易公司去当商船舰长去吧。
或也有一些想的,心道若鹰娑伯真失了势,当去京城,劝他一起出海,凭我等的本事,如何不能在海外做出一番大事?
混江龙做得暹罗国主,我等便做不得?何苦郁郁久居人下,整天和朝中那群不懂如今世界的老朽,为了造几艘军舰扯皮扯淡?
旨意说的有些模糊,只说刘钰劳苦功高,让刘钰回京休息,参知军事,暂由李欗执掌海军事宜,速回威海。
只是这句话,看不出是好是坏,但圣旨里还有一句“海军诸事,萧规曹随者可矣”,听上去又不像是坏事。
海军的兵符也一并交到了他手里,连同圣旨一起,再多的东西就没有了。
和他一起接圣旨的海军军官们也没有大声喧哗,早在李欗前往威海之后,刘钰已经不止一次暗示过将来接手海军的很大可能就是七皇子,其实这话即便他不说,很多人也看得出来。
这没有什么不服气的,人家生的好,有个好爹好祖宗,生下来身份就比他们高得多,这等事在大顺实在是寻常事。自己再有本事,难不成还能当皇帝?
军官们可能会在第一批舰长的名单上互相较劲,但却没有人琢磨着在将来作为海军主帅上动动哪怕一丁点幻想。
只是忽然的变动,还是让这些军官们有些不知所措。
出乎一致,没有人去问李欗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也没有人冲过来质问一声。
安静地听完圣旨,安静地散去。
可越是这样,李欗心里也越知道刘钰在这些军官中的影响力,颇受爱戴,对他这个忽然空降过来的皇子……不是说不信任,也不是说不服从,而是没有当成自己人。
如果当成是自己人,这时候一定会围过来问问,到底发生了什么。
捧着圣旨的李欗知道,这是对自己的一次考验。
不管京城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现在父皇的眼睛一定盯着自己,看看自己能否处理好这种突发情况。
只是这次考验,有些意外。
按他所想,自己接手海军是理所当然的事,平稳过度便是,刘钰也很遵从这个想法,一直培养他,甚至让他开始和军官们时常接触。
不过距离在军中有威望,那还差得远。
自己有的是权力,而不是威望。权力这东西,信则有,不信则无,如今军中听他的,不过是皇权集权制的惯性,若是处理不好……
搓了搓手,平复了一下紧张的情绪,返回舰上,先把随行来威海的实习舰长以上级别的军官们都叫了过来。
如今事已发生,京城具体是什么情况尚未可知,李欗也不好在刘钰的事上发表什么意见,甚至最好不要提。
提了,就可能会有流言蜚语。
流言蜚语,只要没亲耳听到,就可以假装不存在。但如果有人直接问出来,自己该怎么回答?
是以皇子的身份威压,叫他们都闭嘴?
还是以海军的身份,怀念前海军统帅,也跟着鸣几句牢骚?
哪一个都不行。
军官们列坐在那,该有的礼节全都有,该有的纪律一样不差,但李欗就是感觉有些不太对劲,和刘钰在的时候相比,像是少了几分生气。
“诸君,以往鹰娑伯主管海军的时候,或是前往京城,或是逗留刘公岛上教书、亦或是前往松江。以往时候,海军是如何运转的?”
半句当前的事不提,而是直接说到了工作的事。
一名舰长起身道:“回七皇子,训练有训练参谋、补给有后勤参谋。之前都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如何训练、补给多少火药,都有计划。鹰娑伯签字之后,海军即可自行运转。一般来说,就是参谋部将训练、航行、测绘之类的事制定好,各部执行便是。”
这些情况李欗是知道一些的,此时故意问出来,就是对应圣旨上的“萧规曹随”四字。
麻将虽小,五脏俱全。
朝中没有一个海军部,但海军部的架子其实已经搭起来了,按部就班,运转如常。
所以刘钰可以到处跑,只需要把握一下大方向即可。
李欗又问道:“那鹰娑伯做什么?”
“回七皇子,只定大略。”
“哦,那这么说来,鹰娑伯在京城定大略,参谋部的人都能执行好?鹰娑伯在军中颇有威望,不管海陆。不过他若是只管海军,这一次渡海攻倭,却不好管陆军。海军的事,我新学初到,不懂大略;参谋部的人也只是研究怎么做,却不管做什么。这么看来,我就是个传声筒。鹰娑伯新婚之际,在伯爵府里守着娇妻美眷,传声于我……你们这么一说,我才明白圣旨上的‘萧规曹随’是何等意思。”
说罢,起身道:“诸君听令,我年幼,尚不知海军大略。若无京城意思,我一事不改,一切如前。若京城无令由我自决,我当坚辞不受,非吾之所能也。若京城军令,不知海军事,我当亲回京城询问。如今圣旨第一令,命我等返回威海,诸君准备,尽快返航。”
他也没说什么拉拢的话,也没说海军本该是朝廷的海军,朝中有令当要执行之类,而是告诉这些军官,一切放心。
他不会瞎指挥,也不会让战术参谋变为战略参谋给他出谋划策,而是明确告诉众人,朝中如果没有大略指导,他什么都不做。
而朝中此时唯一懂海军事的,只有刘钰,是不是懂海军的人下达的命令,海军军官们一看便知。
此时需要的,是等待,而且是去威海等待,李欗相信朝中很快会有新的消息传来。
他并不希望刘钰出事,对他而言,海军是他唯一的机会,否则他这个残次品的皇子什么都没有。
刘钰不出事,他一样可以接手海军,而且一点岔子也不会出。刘钰出事,李欗很清楚,自己控制不住;而换了别的勋贵大将,根本不懂海军的事,海军就废了。
刘钰出事,意味着朝中海外扩张的战略,胎死腹中。
不海外扩张的海军,他就算当了海军主将,又有何用?一辈子留在威海,与圈进于此当猪养,又有什么区别?
…………
威海军港大营,李欗还没返回,同样的圣旨就沿着驿站快马送达。
送达的时候,馒头正在按照刘钰走前部署的任务,拿着自己的航海日记,讲这一次的瑞典之行。
圣旨下达后,待传旨的人一走,这里的军官们可不像是在天津那边一样。天津那边是没把李欗当自己人,而威海这边的军官都是自己人,立刻就炸了锅。
“出了什么事了?”
“鹰娑伯不是管的好好的吗?”
“可是出了什么事?”
一阵乱轰中,其余人也都麻了爪,不知该怎么办。唯独馒头还保持着清醒,他在国公府里做过许多年奴仆,可以说没吃过猪肉却也见过猪跑,加之跟着刘钰这么久,被教导了许久,心里明白这么乱下去可不行。
人多口杂,保不准哪个没心没肺地说出诸如“鸟尽弓藏”之类的话,那就犯了忌讳。
见军官们越发嘈杂,馒头把桌上的玻璃杯猛劲儿摔到了地上,场面一下子安静下来。
都知道馒头是刘钰心腹,乱哄哄的人就像是一下子找到了主心骨。
“子明兄!这……大人走前,可是跟你说了什么?”
馒头压压手叫人安静,知道此时要先稳住众人情绪,笑道:“你们喊个什么?听没听过一句话?朝中有人好做官。咱们海军在朝中一个人都没有,大人回朝,难道不是好事?朝中无人,造舰拨款、朝中发言,都无人照应。”
“可是……”人群中有人站出来,刚说了句可是,一旁的陈青海直接吼道:“可是什么?哪有那么多可是?子明兄说的一点不错,朝中无人,咱们海军那就是没爹娘疼的孩子。”
说完,冲着馒头眨眨眼睛,自己站到前面说道:“七皇子咱们也是见过的,是很聪慧的,只是毕竟年轻,海军的事也不熟悉。参谋部的人,要尽心辅助,七皇子有什么吩咐,你们一定要做好。记着你们的职责。”
一句正确到不能再正确的话,几个机灵一点的已经听明白了这是什么意思。
海军的这些参谋们,理论上的职责,平日里只做一件事:为刘钰的命令制定实施细则。
职责是什么?
职责当然就是李欗说什么,他们便做什么,叫人挑不出一点毛病。
不但要做,而且要做好。
但是,李欗个小屁孩,才在靖海宫学了几个月,懂个屁的海军?
他不说的,自然不做。
不是我们不配合,是你这个主将不说,我们也不得越权行事,这是规矩。你说你不懂?你什么都不懂,管个毛的海军?
刘钰走前,已经把他回京期间的各项训练、补给、修船等任务都下达了,即便李欗什么都不做,短时间内也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他要是胡乱做,那就随他,军官听令嘛。
海军不是刘钰的私军,但有些事没有刘钰的命令,是真的一点都办不成,因为海军又不是只靠军中拨款的。
这里面的事,知道的不多,但陈青海和馒头都是知情的,比如操练的火药,要是按照正常的数目上报,朝中得吓死,觉得花钱太多。
说不定会有急着改换门庭的,觉得换个人跟着,亦算是投效之功。
但至少现在,不会有人这么想,情况还不明了,万一这边觉得刘钰失了势,李欗一来就赶紧贴上去,结果几日后刘钰没失势而是在朝中高升了,那可就有意思了。
馒头觉得现在先稳住局势就好,陈青海则认为不但要稳住局势,还要“极力配合新主将的工作”,要用最饱满的姿态,最效率的公务,最听命的表现,去迎接新的主将。
况且刘钰才是海军的主心骨。
不只是主心骨,更是朝中战略的风向标,也是海军这些军官唯一直观可见的朝中风向标。
朝中战略,决定着海军所有人的命运、前途、未来。
他真要是失了势,一众军官也都明白,海军算是完了,至少没什么前途了。若真失了势,证明朝廷根本没心思继续发展海军、继续南下攻略了。
没了前途,没了奔头,那还扯什么?
混的再好,也混不成海军主将;海军失了势,将来南下战略受挫,当了舰长也只是蹲在港口和战舰一起慢慢老朽……
此时的海军真的很尴尬,在朝中没有位置,也没有分舰队,刘钰一把抓,军官级别升到顶,也就是舰长。
海军也没有海军部,朝中也没有固定需要从海军提拔的位子,李欗来到威海后所有人都知道这辈子就不可能混到海军主将了。
不少人均想,若是鹰娑伯失了势,还当个锤锤的海军,毫无前途,早些去贸易公司去当商船舰长去吧。
或也有一些想的,心道若鹰娑伯真失了势,当去京城,劝他一起出海,凭我等的本事,如何不能在海外做出一番大事?
混江龙做得暹罗国主,我等便做不得?何苦郁郁久居人下,整天和朝中那群不懂如今世界的老朽,为了造几艘军舰扯皮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