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4章 西宋就要向西
“陛下,这个地球的确比青城学宫之前的估算要大得多……周长肯定超过了80000里!”
西宋,长安府,华清宫。
赵桓正在这所新落成的离宫的勤政殿中,召见青城学宫司业李清照。
现在的长安城并不是大唐遗留下来的雄城神京,而是唐朝末年五代初期,在原长安城的基础上缩小后建立的小城。内部非常局促,也没地方修建比较大的宫殿给赵桓居住。
于是赵桓干脆就在长安府以东的唐朝华清宫旧止上修建了离宫华清宫,作为自己临朝理政的所在。
李清照现在已经守了寡,她的丈夫赵明诚在两年前病逝。在赵明诚死后,青城学宫司业一职,就由大数学家李清照接任了。
另外,赵佶的五子锡兰郡王赵枢则受命和李清照一同主持学宫。
顺便一提,赵枢的锡兰郡王是第一次中原大战前封的。赵佶本想让他去锡兰为王,还和墨娘子说好了,以光明天理为锡兰国教,还为赵枢从摩尼教的波斯教徒家族中选择了一位品貌皆优的美女给赵枢做了侧妃。
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没等到赵枢就国,天下就大乱起来了。
而赵枢和其他几个被封了海外郡王的大宋王爷,一开始还都不大安分,想要和赵楷联络,希望能在东宋的支持下就国。
可是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赵构居然“天日昭昭”了!
这可吓死一帮王爷了,一个个全都遣散了属官家臣,闭门不出,装起小白兔王爷了。
这位锡兰郡王赵枢则醉心学问,跟着赵明诚做起了学王,对政治军事表现得没有一点兴趣。
而赵桓也不想表现得太凶残,所以就让“学王赵枢”在赵明诚死后,和李清照一同主管青城学宫了。
今天他也和李清照一起到华清宫见驾,在李清照说完后,他又补充道:“皇兄,学宫从上海文理大学堂得到消息,东贼在东大洋对岸发现的大陆和东海逆贼在南大洋中发现的大陆,其实是两块大陆……其中东大洋以东的大陆,现在命名为美洲。南大洋中的那块大陆,则改名新宋。”
“哼!”赵桓听到“新宋”两字就是冷冷一哼,赵枢被吓得一哆嗦,惊恐地看着哥哥。脑海中顿时浮现出了九弟赵构死时的惨状。
李清照淡淡地道:“新宋之名是东海逆贼起的,陛下以为不妥,改一个就是了。”
赵桓冷冷道:“改什么?东海的东西,叫什么名字就由他了!改什么名,都不会变成的朕的地盘!
朕现在出个海都不容易啊……”
赵桓想要从交趾出海的努力碰在了赵棫的软钉子上。赵棫让人抓了段誉一家,送去大理交给了岳飞。同时又上表称弟而不称臣,而且还在和大理国接壤的富良江沿岸构筑棱堡。
而赵桓也知道自己没有力量南下交趾,毕竟交趾距离关陇、巴蜀实在太远,交通也不方便,又是瘴痢之地。
即便他想要开战,枢密院的那帮武人军机也没什么兴趣。
就连平定大理国的岳飞也上奏表示无法沿富良江攻入交趾国。
最后西宋和交趾双方举行了秘密谈判,达成了一个“以大理商会的名义由富良江出海”的协议。
虽然接着这个协议,西宋可以在交趾的地面上设立大理商会,建造海船和码头、港口。还能利用富良江的贸易航线,实现一定数量的海贸。但实际上的意义几乎是没有的,不过是一种象征而已。
西宋毕竟是一个交通极为不便的内陆国家!
而且西宋还是一个封建色彩非常浓厚的军事化国家。这个国家根本不可能玩得转海洋贸易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顺便一说,现在东宋并没有封锁长江上的贸易通道,任何西宋的商船,都可以自由航行在长江上。
但与此同时,西宋朝廷却只开放鄂州一港和东宋通商。
东宋的商品必须缴纳重税才能通过鄂州关!
实际上,西宋并不想和东宋、新周进行贸易。而且他们也没有足够的货币支持这种贸易。
哪怕荆楚王府得到了徐州运出来的2000万两金银,西宋依旧极度缺乏货币。
西宋境内的贵金属矿藏有限(其实云南有铜,但是目前还没发现),四川那边都不得不用铁钱!
而且也没有发动的工商业可以吸取外界的金银和铜材。
所以现在西宋内部流通已经倒退到了唐初的水平,大量使用蜀锦作为代币了。
而在交通不便和通货不足的情况下,西宋朝廷还在“靖康参谋”们的影响下,采取了一系列遏制商业发展的政策。
比如现在长安城是有严格的宵禁规定的!而且又恢复了唐式城池的“廓坊”结构,也就是在大城之内,用“坊墙”隔出许多个小城。
现在长安城的大街两边都是“坊墙”,是不能摆摊做买卖的!
而所有的商业活动,都集中在了“廓坊”之内。大部分的“廓坊”内只有最基本的小商业,卖米卖菜什么的。
大一点的交易,都集中到了东西两市。不过东西两市的交易时间很短,一个只有六个时辰开市。而且还规定在役军官和朝臣以上的文官无令不得入东、西两市!
在这样的法令和西宋特殊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下,西宋国内的私营工商业极度萎缩,也就不存在任何对外扩张的能力和动力了。
不过在工商业失去动力的同时,西宋的那些半封建的武官却变得日益好战。
他们需要更多的军功,更多的土地!
……
赵枢和李清照告退后,接着进入勤政殿的是耿南仲、何栗、曲端和岳飞
耿南仲和何栗现在是左右相——太宰、少宰的名号已经被废弃,又改回了原本的称呼。
曲端和岳飞则分别官拜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两人分别代表关陇军和荆楚军。
现在西宋朝廷中最有权势的,也就是这四位了。
“岳飞,”赵桓看了一眼自己的爱将岳飞,露出了笑脸儿,“见过韩世忠了?”
“已经见了。”
韩世忠现在西凉王国的仁爱阁大学士!
西凉王国的路线还是土匪扮书生,明明是一群粗通文墨的封建骑士,偏偏要称什么大学士、学士啥的。各种官名听上去都特有学问。
而在所有的“学问官”中,又以“仁爱阁”、“忠义阁”、“礼和阁”、“睿智阁”、“诚信阁”、“温文阁”、“善亲阁”、“恭谨阁”、“勤俭阁”、“忍让阁”等十阁大学士为首。
十个学士号,则取自“仁义礼知信、温良恭俭让”。
十阁大学士是不分上下高低的,他们在朝可以合议政治,出外可以统领一方。是西凉天理子之下,权力最大的骑士。
韩世忠韩仁爱这次则是作为西凉国的贺生辰使来给赵桓贺寿的。贺完生辰后没有马上返回,而是被留在长安讨论要事了。
而要讨论的要事,则是西凉转封!
现在西宋没有办法入海,肯定也上不了天,当然只能向西域扩张了。
而在西宋向西的道路则恰巧被西凉给阻挡了……
所以西宋的枢密院就想出了转封西凉的办法,将西凉的土地全部收回,然后再封给赵桓的儿子们。
没错,赵桓现在开始封藩王了!
分封藩王的政策,在西晋以后,基本上都被任务是取乱之道。
但是如今的赵桓却管不了那么多,因为一帮靖康参谋天天在他眼皮底下晃悠!
所以根本不用藩王来闹乱子,一帮机宜就能把他的帝国变成共和国!
因此分封藩王就成了制约机宜的一个手段了……
至于藩王靖难造反什么的……呵呵,真要有这样的藩王,他赵桓高兴都来不及。毕竟他封出去的王都是亲儿子,真要有个牛人崛起把权夺了回来,也是好事啊。
“韩世忠怎么说?”赵桓问。
“韩世忠惊诧异常,什么都没有说。”
赵桓顿了顿,“西凉回同样转封吗?”
曲端回答道:“一定会的!因为西凉土地大而贫瘠,远远比不七河之地和钦察草原。
而且西辽大石已经皈依光明天理,背弃了西凉天理教。现在西凉和西辽不再是盟友了。
原来封给西凉的地盘大致就是哈萨克斯坦!也就是耶律大石在西域最初的根据地七河之地再加上辽阔无边的钦察草原。
这块地皮在中世纪的时候也不咋地富庶,可是比起西凉的烂地还是要富庶许多的!
特别是紧挨着七河之地还有个费尔干纳盆地,光是这个盆地的产出,就顶得上西凉最核心的河西走廊了。
曲端又道:“只要朝廷可以提供枪炮,再给予援兵,以西凉之力,驱赶大石留在七河等地的部属,简直易如反掌。而钦察草原基本是无主的,西凉也能将之征服。
有了七河和钦察草原,章理的日子可比在凉州好过多了。”
“好!”赵桓点点头,“派个大臣和韩世忠一起去趟凉州吧。”
耿南仲上奏道:“臣推荐张浚出使西凉。”
赵桓又看了看曲端,“陛下,臣推荐姚平仲为副使。”
“就让他们走一遭!”
西宋,长安府,华清宫。
赵桓正在这所新落成的离宫的勤政殿中,召见青城学宫司业李清照。
现在的长安城并不是大唐遗留下来的雄城神京,而是唐朝末年五代初期,在原长安城的基础上缩小后建立的小城。内部非常局促,也没地方修建比较大的宫殿给赵桓居住。
于是赵桓干脆就在长安府以东的唐朝华清宫旧止上修建了离宫华清宫,作为自己临朝理政的所在。
李清照现在已经守了寡,她的丈夫赵明诚在两年前病逝。在赵明诚死后,青城学宫司业一职,就由大数学家李清照接任了。
另外,赵佶的五子锡兰郡王赵枢则受命和李清照一同主持学宫。
顺便一提,赵枢的锡兰郡王是第一次中原大战前封的。赵佶本想让他去锡兰为王,还和墨娘子说好了,以光明天理为锡兰国教,还为赵枢从摩尼教的波斯教徒家族中选择了一位品貌皆优的美女给赵枢做了侧妃。
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没等到赵枢就国,天下就大乱起来了。
而赵枢和其他几个被封了海外郡王的大宋王爷,一开始还都不大安分,想要和赵楷联络,希望能在东宋的支持下就国。
可是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赵构居然“天日昭昭”了!
这可吓死一帮王爷了,一个个全都遣散了属官家臣,闭门不出,装起小白兔王爷了。
这位锡兰郡王赵枢则醉心学问,跟着赵明诚做起了学王,对政治军事表现得没有一点兴趣。
而赵桓也不想表现得太凶残,所以就让“学王赵枢”在赵明诚死后,和李清照一同主管青城学宫了。
今天他也和李清照一起到华清宫见驾,在李清照说完后,他又补充道:“皇兄,学宫从上海文理大学堂得到消息,东贼在东大洋对岸发现的大陆和东海逆贼在南大洋中发现的大陆,其实是两块大陆……其中东大洋以东的大陆,现在命名为美洲。南大洋中的那块大陆,则改名新宋。”
“哼!”赵桓听到“新宋”两字就是冷冷一哼,赵枢被吓得一哆嗦,惊恐地看着哥哥。脑海中顿时浮现出了九弟赵构死时的惨状。
李清照淡淡地道:“新宋之名是东海逆贼起的,陛下以为不妥,改一个就是了。”
赵桓冷冷道:“改什么?东海的东西,叫什么名字就由他了!改什么名,都不会变成的朕的地盘!
朕现在出个海都不容易啊……”
赵桓想要从交趾出海的努力碰在了赵棫的软钉子上。赵棫让人抓了段誉一家,送去大理交给了岳飞。同时又上表称弟而不称臣,而且还在和大理国接壤的富良江沿岸构筑棱堡。
而赵桓也知道自己没有力量南下交趾,毕竟交趾距离关陇、巴蜀实在太远,交通也不方便,又是瘴痢之地。
即便他想要开战,枢密院的那帮武人军机也没什么兴趣。
就连平定大理国的岳飞也上奏表示无法沿富良江攻入交趾国。
最后西宋和交趾双方举行了秘密谈判,达成了一个“以大理商会的名义由富良江出海”的协议。
虽然接着这个协议,西宋可以在交趾的地面上设立大理商会,建造海船和码头、港口。还能利用富良江的贸易航线,实现一定数量的海贸。但实际上的意义几乎是没有的,不过是一种象征而已。
西宋毕竟是一个交通极为不便的内陆国家!
而且西宋还是一个封建色彩非常浓厚的军事化国家。这个国家根本不可能玩得转海洋贸易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顺便一说,现在东宋并没有封锁长江上的贸易通道,任何西宋的商船,都可以自由航行在长江上。
但与此同时,西宋朝廷却只开放鄂州一港和东宋通商。
东宋的商品必须缴纳重税才能通过鄂州关!
实际上,西宋并不想和东宋、新周进行贸易。而且他们也没有足够的货币支持这种贸易。
哪怕荆楚王府得到了徐州运出来的2000万两金银,西宋依旧极度缺乏货币。
西宋境内的贵金属矿藏有限(其实云南有铜,但是目前还没发现),四川那边都不得不用铁钱!
而且也没有发动的工商业可以吸取外界的金银和铜材。
所以现在西宋内部流通已经倒退到了唐初的水平,大量使用蜀锦作为代币了。
而在交通不便和通货不足的情况下,西宋朝廷还在“靖康参谋”们的影响下,采取了一系列遏制商业发展的政策。
比如现在长安城是有严格的宵禁规定的!而且又恢复了唐式城池的“廓坊”结构,也就是在大城之内,用“坊墙”隔出许多个小城。
现在长安城的大街两边都是“坊墙”,是不能摆摊做买卖的!
而所有的商业活动,都集中在了“廓坊”之内。大部分的“廓坊”内只有最基本的小商业,卖米卖菜什么的。
大一点的交易,都集中到了东西两市。不过东西两市的交易时间很短,一个只有六个时辰开市。而且还规定在役军官和朝臣以上的文官无令不得入东、西两市!
在这样的法令和西宋特殊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下,西宋国内的私营工商业极度萎缩,也就不存在任何对外扩张的能力和动力了。
不过在工商业失去动力的同时,西宋的那些半封建的武官却变得日益好战。
他们需要更多的军功,更多的土地!
……
赵枢和李清照告退后,接着进入勤政殿的是耿南仲、何栗、曲端和岳飞
耿南仲和何栗现在是左右相——太宰、少宰的名号已经被废弃,又改回了原本的称呼。
曲端和岳飞则分别官拜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两人分别代表关陇军和荆楚军。
现在西宋朝廷中最有权势的,也就是这四位了。
“岳飞,”赵桓看了一眼自己的爱将岳飞,露出了笑脸儿,“见过韩世忠了?”
“已经见了。”
韩世忠现在西凉王国的仁爱阁大学士!
西凉王国的路线还是土匪扮书生,明明是一群粗通文墨的封建骑士,偏偏要称什么大学士、学士啥的。各种官名听上去都特有学问。
而在所有的“学问官”中,又以“仁爱阁”、“忠义阁”、“礼和阁”、“睿智阁”、“诚信阁”、“温文阁”、“善亲阁”、“恭谨阁”、“勤俭阁”、“忍让阁”等十阁大学士为首。
十个学士号,则取自“仁义礼知信、温良恭俭让”。
十阁大学士是不分上下高低的,他们在朝可以合议政治,出外可以统领一方。是西凉天理子之下,权力最大的骑士。
韩世忠韩仁爱这次则是作为西凉国的贺生辰使来给赵桓贺寿的。贺完生辰后没有马上返回,而是被留在长安讨论要事了。
而要讨论的要事,则是西凉转封!
现在西宋没有办法入海,肯定也上不了天,当然只能向西域扩张了。
而在西宋向西的道路则恰巧被西凉给阻挡了……
所以西宋的枢密院就想出了转封西凉的办法,将西凉的土地全部收回,然后再封给赵桓的儿子们。
没错,赵桓现在开始封藩王了!
分封藩王的政策,在西晋以后,基本上都被任务是取乱之道。
但是如今的赵桓却管不了那么多,因为一帮靖康参谋天天在他眼皮底下晃悠!
所以根本不用藩王来闹乱子,一帮机宜就能把他的帝国变成共和国!
因此分封藩王就成了制约机宜的一个手段了……
至于藩王靖难造反什么的……呵呵,真要有这样的藩王,他赵桓高兴都来不及。毕竟他封出去的王都是亲儿子,真要有个牛人崛起把权夺了回来,也是好事啊。
“韩世忠怎么说?”赵桓问。
“韩世忠惊诧异常,什么都没有说。”
赵桓顿了顿,“西凉回同样转封吗?”
曲端回答道:“一定会的!因为西凉土地大而贫瘠,远远比不七河之地和钦察草原。
而且西辽大石已经皈依光明天理,背弃了西凉天理教。现在西凉和西辽不再是盟友了。
原来封给西凉的地盘大致就是哈萨克斯坦!也就是耶律大石在西域最初的根据地七河之地再加上辽阔无边的钦察草原。
这块地皮在中世纪的时候也不咋地富庶,可是比起西凉的烂地还是要富庶许多的!
特别是紧挨着七河之地还有个费尔干纳盆地,光是这个盆地的产出,就顶得上西凉最核心的河西走廊了。
曲端又道:“只要朝廷可以提供枪炮,再给予援兵,以西凉之力,驱赶大石留在七河等地的部属,简直易如反掌。而钦察草原基本是无主的,西凉也能将之征服。
有了七河和钦察草原,章理的日子可比在凉州好过多了。”
“好!”赵桓点点头,“派个大臣和韩世忠一起去趟凉州吧。”
耿南仲上奏道:“臣推荐张浚出使西凉。”
赵桓又看了看曲端,“陛下,臣推荐姚平仲为副使。”
“就让他们走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