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5章 铁了心跟随尉迟小令
想到镇北军今日的境况,这些士兵们倒是愿意镇北王爷和小王爷真的举起大旗,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反了当今这位昏庸的皇上算了,此次镇北王爷在南城振臂一呼,大部分的镇北军旧部无一不欢欣雀跃,蜂拥而至投奔镇北王爷,因为大家终于等到这一天。
小王爷朱旭带领着先头部队进入西城,这些士兵们便按照上司的指令行事,当然士兵们都知道自己的上司的上司就是小王爷朱旭。
士兵们对小王爷是佩服的,在战场上,小王爷朱旭绝对的是冲锋在前,奋勇杀敌,正是在小王爷朱旭的行为感召之下,镇北军的所有将士才那样的无所畏惧,这也成就了镇北军所向披靡的威名。
在离开西城之前,上司特地嘱咐,大家跟随尉迟小令一定要多加小心,因为尉迟小令是当今皇上的绝对心腹,而当今皇上对镇北王爷和小王爷忌讳颇深,所以大家一定要把握分寸。
最后一句把握分寸,上司是用了重音的,聪明机智一些的士兵已经从上司的口音当中听出了弦外之音。这也是这些士兵对尉迟小令有些隔阂的原因之一。
现在当尉迟小令说出同生共死的话语之时,这些士兵们忽然有一种回到曾经的感觉,忽然之间觉得东梁山的山风似乎与边城的风极为相像,正是这种感觉,让这些士兵们的血液一下子沸腾起来。
这么多年的憋屈一下子找到了突破口,大家由衷的大声的嘶喊着,这是一种发泄,畅快淋漓的声音将山风都比将下去。整个东梁山顿时变得富有激情起来。
这些镇北军的士兵们已经太久没有像现在这样呐喊起来,随着自己发出的声音,一直憋屈在自己内心的不满和怨气一下子满腔涌出,整个人都有说不出的爽快。
尉迟小令看到眼前的此情此景,顿时猜测到这些镇北军的旧部一定是受了不少的委屈,要不然作为经历过生死的这帮士兵决然不会发出如此的嘶喊,有些士兵因为嘶喊,脖子上的青筋都明显的暴露出来,并且整个脸部都是涨得通红。
尉迟小令的一番话就像是火石点着了士兵们内心的激情,已经很久没有听到尉迟小令说出的这般富有血性的话语,若非要往上追溯,那应该还是多年以前在小王爷朱旭的带领下奋勇杀敌时才听到过的。
原本以为尉迟小令是皇上身边的红人,毕竟没有打过交道,这些士兵对尉迟小令没有过多的了解,而这些士兵多少知道一些镇北王爷和皇上之间有些不太和谐,对于这些士兵来说,因为一直都是跟随这镇北王爷和小王爷出生入死,感情上自然会主动偏向镇北王爷和小王爷,所以从一开始,在士兵的脑海里便有了一个认识,那就是尉迟小令一定是镇北军对立派的人。自然这些士兵便有了戒备之心。
刚到东梁山,士兵们表现出的懒散就是听从了上司的安排,无非就是要给尉迟小令心里添堵,让尉迟小令的安排无法顺利执行下去,可是在尉迟小令一番话语之后,这些镇北军的士兵们的军心都被激励起来。
这正是尉迟小令所希望的,其实在离开西城的时候,尉迟小令便已经知道这批由小王爷朱旭挑选派遣过来的一千名士兵应该有些问题,只是尉迟小令没有当面说破,而是悄悄的提醒独孤轩轩要注意这一点。
对于如何处理好与这些士兵的关系,将直接对如何守卫东西梁山有巨大的影响,所以尉迟小令在第一时间便来到这些士兵中间,希望能够和这些士兵们进行一次必要的交心,当然尉迟小令知道不允许在这个过程中浪费太多的时间,靠着打温情牌是不可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尉迟小令直接了当的说出生死问题。
谷</span>
生命对于任何一个人都是宝贵的,尤其是针对这些曾经在鬼门关前徘徊多次的镇北军的士兵来说,更是显得尤为宝贵。所以尉迟小令的问题一下子便抓住了这些士兵的心。
最后的结果就是所有的士兵们都知道要想活命便只能跟随尉迟小令,这是唯一的选择。
当然还有第二种选择,那就是按照尉迟小令所说的,如果不愿意驻守东梁山的人,只管现在离开,并且不受任何处罚。
留下来的士兵都已经铁了心跟随尉迟小令,无论跟着谁,只要是能够打败入侵的羌国大军,保护好天朝的土地和老百姓,就算是死在这东梁山也是值得的。
尉迟小令从这些士兵的身上忽然之间看到了镇北王朱万钧和小王爷朱旭率领他们征战沙场的英姿,也不知道为什么,心头竟然涌起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如果镇北王朱万钧没有其他的想法,以至于引起皇上的猜忌,那么大家便都会平平安安的相安无事,现在的局面似乎已经快要到了图穷匕见的地步,只怕到那时,自己将不得不与这些士兵们刀兵相见,当然这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自己和这些士兵们需要活着回到西城。
项大哥在嘶喊了几声之后,心情畅快许多,看到大家还在继续嘶喊,举手作了一个下压的手势,士兵们这才停止了声音。
项大哥冲着尉迟小令说道:“尉迟大人,我等这些人的性命今日就交给大人您了,有什么吩咐只管说来。”
尉迟小令也不客气,直接说道:“镇北军的兄弟们,你们的威名和事迹,在下早就有所耳闻,真是百闻不如一见,今日才明白兄弟们如此英雄气概,着实让人佩服。”
士兵们被尉迟小令这一番夸奖之词说得更加的精神起来。
“今日能够与镇北军的兄弟们一起战斗,乃是我尉迟的幸运,还望大家多多支持帮助。”尉迟小令继续说道。
“尉迟大人客气了,我等愿意以尉迟大人马首是瞻,一切行动都服从尉迟大人的安排。”项大哥说道:“兄弟们,你们说是不是?”
“项大哥说得对。”士兵们齐声回答道。
小王爷朱旭带领着先头部队进入西城,这些士兵们便按照上司的指令行事,当然士兵们都知道自己的上司的上司就是小王爷朱旭。
士兵们对小王爷是佩服的,在战场上,小王爷朱旭绝对的是冲锋在前,奋勇杀敌,正是在小王爷朱旭的行为感召之下,镇北军的所有将士才那样的无所畏惧,这也成就了镇北军所向披靡的威名。
在离开西城之前,上司特地嘱咐,大家跟随尉迟小令一定要多加小心,因为尉迟小令是当今皇上的绝对心腹,而当今皇上对镇北王爷和小王爷忌讳颇深,所以大家一定要把握分寸。
最后一句把握分寸,上司是用了重音的,聪明机智一些的士兵已经从上司的口音当中听出了弦外之音。这也是这些士兵对尉迟小令有些隔阂的原因之一。
现在当尉迟小令说出同生共死的话语之时,这些士兵们忽然有一种回到曾经的感觉,忽然之间觉得东梁山的山风似乎与边城的风极为相像,正是这种感觉,让这些士兵们的血液一下子沸腾起来。
这么多年的憋屈一下子找到了突破口,大家由衷的大声的嘶喊着,这是一种发泄,畅快淋漓的声音将山风都比将下去。整个东梁山顿时变得富有激情起来。
这些镇北军的士兵们已经太久没有像现在这样呐喊起来,随着自己发出的声音,一直憋屈在自己内心的不满和怨气一下子满腔涌出,整个人都有说不出的爽快。
尉迟小令看到眼前的此情此景,顿时猜测到这些镇北军的旧部一定是受了不少的委屈,要不然作为经历过生死的这帮士兵决然不会发出如此的嘶喊,有些士兵因为嘶喊,脖子上的青筋都明显的暴露出来,并且整个脸部都是涨得通红。
尉迟小令的一番话就像是火石点着了士兵们内心的激情,已经很久没有听到尉迟小令说出的这般富有血性的话语,若非要往上追溯,那应该还是多年以前在小王爷朱旭的带领下奋勇杀敌时才听到过的。
原本以为尉迟小令是皇上身边的红人,毕竟没有打过交道,这些士兵对尉迟小令没有过多的了解,而这些士兵多少知道一些镇北王爷和皇上之间有些不太和谐,对于这些士兵来说,因为一直都是跟随这镇北王爷和小王爷出生入死,感情上自然会主动偏向镇北王爷和小王爷,所以从一开始,在士兵的脑海里便有了一个认识,那就是尉迟小令一定是镇北军对立派的人。自然这些士兵便有了戒备之心。
刚到东梁山,士兵们表现出的懒散就是听从了上司的安排,无非就是要给尉迟小令心里添堵,让尉迟小令的安排无法顺利执行下去,可是在尉迟小令一番话语之后,这些镇北军的士兵们的军心都被激励起来。
这正是尉迟小令所希望的,其实在离开西城的时候,尉迟小令便已经知道这批由小王爷朱旭挑选派遣过来的一千名士兵应该有些问题,只是尉迟小令没有当面说破,而是悄悄的提醒独孤轩轩要注意这一点。
对于如何处理好与这些士兵的关系,将直接对如何守卫东西梁山有巨大的影响,所以尉迟小令在第一时间便来到这些士兵中间,希望能够和这些士兵们进行一次必要的交心,当然尉迟小令知道不允许在这个过程中浪费太多的时间,靠着打温情牌是不可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尉迟小令直接了当的说出生死问题。
谷</span>
生命对于任何一个人都是宝贵的,尤其是针对这些曾经在鬼门关前徘徊多次的镇北军的士兵来说,更是显得尤为宝贵。所以尉迟小令的问题一下子便抓住了这些士兵的心。
最后的结果就是所有的士兵们都知道要想活命便只能跟随尉迟小令,这是唯一的选择。
当然还有第二种选择,那就是按照尉迟小令所说的,如果不愿意驻守东梁山的人,只管现在离开,并且不受任何处罚。
留下来的士兵都已经铁了心跟随尉迟小令,无论跟着谁,只要是能够打败入侵的羌国大军,保护好天朝的土地和老百姓,就算是死在这东梁山也是值得的。
尉迟小令从这些士兵的身上忽然之间看到了镇北王朱万钧和小王爷朱旭率领他们征战沙场的英姿,也不知道为什么,心头竟然涌起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如果镇北王朱万钧没有其他的想法,以至于引起皇上的猜忌,那么大家便都会平平安安的相安无事,现在的局面似乎已经快要到了图穷匕见的地步,只怕到那时,自己将不得不与这些士兵们刀兵相见,当然这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自己和这些士兵们需要活着回到西城。
项大哥在嘶喊了几声之后,心情畅快许多,看到大家还在继续嘶喊,举手作了一个下压的手势,士兵们这才停止了声音。
项大哥冲着尉迟小令说道:“尉迟大人,我等这些人的性命今日就交给大人您了,有什么吩咐只管说来。”
尉迟小令也不客气,直接说道:“镇北军的兄弟们,你们的威名和事迹,在下早就有所耳闻,真是百闻不如一见,今日才明白兄弟们如此英雄气概,着实让人佩服。”
士兵们被尉迟小令这一番夸奖之词说得更加的精神起来。
“今日能够与镇北军的兄弟们一起战斗,乃是我尉迟的幸运,还望大家多多支持帮助。”尉迟小令继续说道。
“尉迟大人客气了,我等愿意以尉迟大人马首是瞻,一切行动都服从尉迟大人的安排。”项大哥说道:“兄弟们,你们说是不是?”
“项大哥说得对。”士兵们齐声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