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终于还是来了
自信心这东西,陈昊从来都不缺,哪怕是《银河英雄传记》这种红点准备了五亿美金等着他去烧的电影;哪怕是大批量的同行和观众都以至少八点五分的标准等待着他,他都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也曾自己问过自己,这虽不是捧杀,却是实打实的被抬到了很高很高位置,就不担心失败吗?站得越高摔得越狠,前两年有很多人在等待着自己的滑铁卢,一次,保证会有大批量的人上来试图将自己踩入深渊,不担心吗?
身边也有一些人问过类似的话,陈昊不止一次的认真想过,说实话,真是没有,或许是自己创作《遗失》的成功,或许是还没有一次失败的缓冲期,都让他对接下来的这部大戏,并没有太大的压力。
更何况,他已经准备好了试水的东西。
最开始的时候,按照剧本写小说,除了时间轴方面会做一些调整之外,剩下基本小说即剧本,所以无论是《银河英雄传记》还是《三体》他都是打算先出电影,再随后一册一集的出小说。
说是剧本小说,小说还是要更多一些文字,这两本书的剧本也不同于好莱坞的格式,不是那种一页一分钟的,实际也可以是,但陈昊就没那么穷讲究。
譬如一场小规模的战争戏。
在剧本里,只需要寥寥一二百字就可以了,介绍这场战斗的地点,意义价值,要达到的目标,有没有重要角色出场或是死亡,就可以了,剩下怎么打什么场景,都是导演去想的,他觉得什么画面更好看,怎么拍才更为过瘾。
小说剧本好就好在,小说创作者是陈昊,电影掌舵人导演也是陈昊,完全从头到尾他一个人包了,那我写剧本的时候,很多细节画面我就可以直接照搬小说,小说里面介绍的东西,我换成是画面就可以了。
红点公司的成立,想要玩出一个世界级的大影业公司,《银河英雄传记》就被赋予了太多太多额外的意义和价值,所以他有了一个新的打算,准备先将《三体》以纯粹小说的模式进行出版,有人会说成是试水,他并不在意,他只是想要告诉所有人,这一次你们不需要猜测我到底有没有信心,我的信心很足。
剧本角色的讨论很热闹,一个个角色被不断的敲定,还有一些角色在纠结,陈昊跟所有编剧一起,在房间内又摸爬滚打了小十天,除了几个要确认是否能够来客串的大咖角色之外,基本上都已经敲定,剩下就要看临场表演出来的状态来确定是否使用。
每一个有特点的配角,都有两套准备,配置非常之丰富,一旦在现场感觉有些突兀或是不合适,马上进行调整不耽搁。
最后陈昊是不得不出来了,《入殓师》那边还等着他去拍摄剩下的一些戏份,《限时营救》还等着他去开庆功会,出版商那边已经将《三体》第一册第二册排版成功,随时可以开始印刷出版,中英文两个版本都已经敲定,之后是否还需要别的语种版本,那就不着急慢慢等待该语种国家的出版社过来商谈。
所有的工作都在忙碌中等待着,从闭关状态出来之后,陈昊先回国内,在这里有一份工作是他觉得不能够等待的。
主旋律电影《洪》将要正式上映,夹着《限时营救》在华夏卷走三十亿票房的大热度,陈昊从机场出来一直到首映礼现场,原本都很严肃大家体制内捧场的主旋律电影,一下子成为了当天最热门的话题,以往很少受到关注的群体,今天接受了来自国内外百家媒体的关注。
媒体来了,基本礼节还是有的,或许我们不会如同陈昊出场时疯狂,但既然机器已经架上了,不管来的嘉宾到底认识不认识,都认真拍摄下来,现在也不是胶卷底片的时代了,人家走个小红毯进入现场门口签个字的过程,多拍一些,并不会多付出什么成本,别弄得现场很尴尬,到时候以陈先生的脾气,说不准给大家来一个再次消失也说不定,你把现场弄得尴尬了,不等于是拆陈先生的台吗?
再去想着不喧宾夺主,实际上效果就是喧宾夺主,陈昊能做的就是从头至尾沉默,不接受任何采访,下车走到签名板,签了名,给大家摆了十几秒钟的POSS,任由大家拍照,然后也不顾大家的提问,点点头走进了首映礼的现场,留下一大片遗憾的声音。
现场有很多相应部门的领导,有很多行业内的前辈,或许这些人都不是明星,可他们的存在,即便你是老谋子小钢炮这样的大导演,葛大爷黄渤孙红雷这样的知名演员,也都要放低姿态一定程度要以晚辈的姿态去面对他们。
论资排辈,老资格这个词汇在华夏是很有价值的,尤其是手里再去掌握着一些资源,能够在某些事情上做醋很酸,那这老资格就更有价值了。
陈昊不反感这些人,相反还非常敬佩其中一大部分为了华夏电影事业贡献终身的老前辈,只是对于某些极个别总是要端着资历指手画脚自身却对电影产业没什么贡献的家伙,格外反感。
就如今天这场合,他不是主角,但只要他到了现场那就一定会是里里外外的主角,入眼全都是人,跟他打招呼的人他自己都数不过来有多少,有很多如果站定脚步握个手肯定能够想起来名字,可当打招呼都只是点点头一闪而过时,很多人他确实也都照顾不到,也确实都不知道对方是谁,跟谈不上有什么交集。
他这好不容易落座,就已经有人开始在私下里议论,诸如什么年轻人不要太张扬、年轻人要尊重前辈、年轻人要懂礼数之类的话就开始在现场蔓延开来,酸味很重,怨气也不小,诺大一个现场,哪怕是一些媒体工作者,都跟着本来比例并不多的观众群体,一起做拥趸陈昊的粉丝,在现场营造出一种他现在几乎到了哪里都有的氛围。
任何一个电影首映礼,哪怕陈昊没有参演或是只是客串了一个路人角色,他只要到了首映礼现场捧场,现场之中出现类似的画面都实属正常,就连电影主角大咖的粉丝呼喊他的名字很正常,到了媒体口中,这是一种尽地主之谊的热情。
唯独在这样一部主旋律电影的现场,很多人习惯了集体鼓掌集体喊口号、现场非常有节奏的那种氛围,一切尽在掌握中,媒体也尽在可控范围内,今天该播出什么样的新闻,该怎样报道现场的气氛,一切都调配好,一切都按照事先预定的节奏流程去进行。突然之间现在一切变得不可控了,就会让一些人心里发慌,担心会出现计划之外的东西,他们还习惯于所有现场晚会、舞台表演都是录播的节奏里。
没有意外惊喜的现场,还叫现场吗?
没有疯狂呼喊陈昊名字的热情粉丝,还能叫陈昊参加的现场吗?
到首映礼结束,各种各样的声音就更多了,什么导演第几代的排名之类的,演员在电影学院内师承于谁之类的,各种影射陈昊的论资排位东西全都出来了,言外之意既是他现在即便再红,他也只是个小字辈,在这个行业里他还需要尊师重道,前辈们还有很多的道理等着告诉他,红的太快站得太高并不是什么好事,要懂得藏拙,要学会低调,不然很有可能会摔跟头,到时候踩你的人肯定要多过扶你的人……
大道理是一堆一堆,名其名曰全都是为了你好,实际上陈昊明白了,今天的自己终于到了这个位置,‘陈先生’这个称呼终于要凌驾于传统之上了,终于要让论资排辈这四个字彻底靠边站了,该来的也终于来了。于是乎,有些人就真的坐不住了,一个人两个人的时候还不敢冒出头,生怕别昊门粉丝一下给踩得粉碎,好不容易有这么一个契机,恨不得一下子全都钻出来,直接将陈昊按下去。
“我们不是要打压年轻人,我们是要帮着年轻人好好沉淀沉淀,看看昨天的现场,他只是一个来帮忙演了一个小角色,现场俨然成了他是男一号的现场,这样不对,我们要尊重传统观念,不要过度放大偶像明星这个词汇,一个才演了几年戏的演员就被所有人称之为先生,还有的人直接称呼老师,合适吗?是他真的有这个实力了吗?看的难道不是他的名气吗?那些演了二十年、三十年的老演员,为什么出现在现场的时候,没有人认识他们,怎么没人称呼他们为一声老师,唯名气论,这一点要不得。”
这种声音出来,昊门粉丝当然不会惯着,可当大家开始反击之后发现,这一次跟以往不同了,不再是人多声音大就能够压得住的,传统这杆大旗被竖了起来,昊门粉丝不开腔还好,他们一冒出头,马上就将他们的言词放在陈昊身上,一顶不尊重传统的大帽子就扣了上来。
也曾自己问过自己,这虽不是捧杀,却是实打实的被抬到了很高很高位置,就不担心失败吗?站得越高摔得越狠,前两年有很多人在等待着自己的滑铁卢,一次,保证会有大批量的人上来试图将自己踩入深渊,不担心吗?
身边也有一些人问过类似的话,陈昊不止一次的认真想过,说实话,真是没有,或许是自己创作《遗失》的成功,或许是还没有一次失败的缓冲期,都让他对接下来的这部大戏,并没有太大的压力。
更何况,他已经准备好了试水的东西。
最开始的时候,按照剧本写小说,除了时间轴方面会做一些调整之外,剩下基本小说即剧本,所以无论是《银河英雄传记》还是《三体》他都是打算先出电影,再随后一册一集的出小说。
说是剧本小说,小说还是要更多一些文字,这两本书的剧本也不同于好莱坞的格式,不是那种一页一分钟的,实际也可以是,但陈昊就没那么穷讲究。
譬如一场小规模的战争戏。
在剧本里,只需要寥寥一二百字就可以了,介绍这场战斗的地点,意义价值,要达到的目标,有没有重要角色出场或是死亡,就可以了,剩下怎么打什么场景,都是导演去想的,他觉得什么画面更好看,怎么拍才更为过瘾。
小说剧本好就好在,小说创作者是陈昊,电影掌舵人导演也是陈昊,完全从头到尾他一个人包了,那我写剧本的时候,很多细节画面我就可以直接照搬小说,小说里面介绍的东西,我换成是画面就可以了。
红点公司的成立,想要玩出一个世界级的大影业公司,《银河英雄传记》就被赋予了太多太多额外的意义和价值,所以他有了一个新的打算,准备先将《三体》以纯粹小说的模式进行出版,有人会说成是试水,他并不在意,他只是想要告诉所有人,这一次你们不需要猜测我到底有没有信心,我的信心很足。
剧本角色的讨论很热闹,一个个角色被不断的敲定,还有一些角色在纠结,陈昊跟所有编剧一起,在房间内又摸爬滚打了小十天,除了几个要确认是否能够来客串的大咖角色之外,基本上都已经敲定,剩下就要看临场表演出来的状态来确定是否使用。
每一个有特点的配角,都有两套准备,配置非常之丰富,一旦在现场感觉有些突兀或是不合适,马上进行调整不耽搁。
最后陈昊是不得不出来了,《入殓师》那边还等着他去拍摄剩下的一些戏份,《限时营救》还等着他去开庆功会,出版商那边已经将《三体》第一册第二册排版成功,随时可以开始印刷出版,中英文两个版本都已经敲定,之后是否还需要别的语种版本,那就不着急慢慢等待该语种国家的出版社过来商谈。
所有的工作都在忙碌中等待着,从闭关状态出来之后,陈昊先回国内,在这里有一份工作是他觉得不能够等待的。
主旋律电影《洪》将要正式上映,夹着《限时营救》在华夏卷走三十亿票房的大热度,陈昊从机场出来一直到首映礼现场,原本都很严肃大家体制内捧场的主旋律电影,一下子成为了当天最热门的话题,以往很少受到关注的群体,今天接受了来自国内外百家媒体的关注。
媒体来了,基本礼节还是有的,或许我们不会如同陈昊出场时疯狂,但既然机器已经架上了,不管来的嘉宾到底认识不认识,都认真拍摄下来,现在也不是胶卷底片的时代了,人家走个小红毯进入现场门口签个字的过程,多拍一些,并不会多付出什么成本,别弄得现场很尴尬,到时候以陈先生的脾气,说不准给大家来一个再次消失也说不定,你把现场弄得尴尬了,不等于是拆陈先生的台吗?
再去想着不喧宾夺主,实际上效果就是喧宾夺主,陈昊能做的就是从头至尾沉默,不接受任何采访,下车走到签名板,签了名,给大家摆了十几秒钟的POSS,任由大家拍照,然后也不顾大家的提问,点点头走进了首映礼的现场,留下一大片遗憾的声音。
现场有很多相应部门的领导,有很多行业内的前辈,或许这些人都不是明星,可他们的存在,即便你是老谋子小钢炮这样的大导演,葛大爷黄渤孙红雷这样的知名演员,也都要放低姿态一定程度要以晚辈的姿态去面对他们。
论资排辈,老资格这个词汇在华夏是很有价值的,尤其是手里再去掌握着一些资源,能够在某些事情上做醋很酸,那这老资格就更有价值了。
陈昊不反感这些人,相反还非常敬佩其中一大部分为了华夏电影事业贡献终身的老前辈,只是对于某些极个别总是要端着资历指手画脚自身却对电影产业没什么贡献的家伙,格外反感。
就如今天这场合,他不是主角,但只要他到了现场那就一定会是里里外外的主角,入眼全都是人,跟他打招呼的人他自己都数不过来有多少,有很多如果站定脚步握个手肯定能够想起来名字,可当打招呼都只是点点头一闪而过时,很多人他确实也都照顾不到,也确实都不知道对方是谁,跟谈不上有什么交集。
他这好不容易落座,就已经有人开始在私下里议论,诸如什么年轻人不要太张扬、年轻人要尊重前辈、年轻人要懂礼数之类的话就开始在现场蔓延开来,酸味很重,怨气也不小,诺大一个现场,哪怕是一些媒体工作者,都跟着本来比例并不多的观众群体,一起做拥趸陈昊的粉丝,在现场营造出一种他现在几乎到了哪里都有的氛围。
任何一个电影首映礼,哪怕陈昊没有参演或是只是客串了一个路人角色,他只要到了首映礼现场捧场,现场之中出现类似的画面都实属正常,就连电影主角大咖的粉丝呼喊他的名字很正常,到了媒体口中,这是一种尽地主之谊的热情。
唯独在这样一部主旋律电影的现场,很多人习惯了集体鼓掌集体喊口号、现场非常有节奏的那种氛围,一切尽在掌握中,媒体也尽在可控范围内,今天该播出什么样的新闻,该怎样报道现场的气氛,一切都调配好,一切都按照事先预定的节奏流程去进行。突然之间现在一切变得不可控了,就会让一些人心里发慌,担心会出现计划之外的东西,他们还习惯于所有现场晚会、舞台表演都是录播的节奏里。
没有意外惊喜的现场,还叫现场吗?
没有疯狂呼喊陈昊名字的热情粉丝,还能叫陈昊参加的现场吗?
到首映礼结束,各种各样的声音就更多了,什么导演第几代的排名之类的,演员在电影学院内师承于谁之类的,各种影射陈昊的论资排位东西全都出来了,言外之意既是他现在即便再红,他也只是个小字辈,在这个行业里他还需要尊师重道,前辈们还有很多的道理等着告诉他,红的太快站得太高并不是什么好事,要懂得藏拙,要学会低调,不然很有可能会摔跟头,到时候踩你的人肯定要多过扶你的人……
大道理是一堆一堆,名其名曰全都是为了你好,实际上陈昊明白了,今天的自己终于到了这个位置,‘陈先生’这个称呼终于要凌驾于传统之上了,终于要让论资排辈这四个字彻底靠边站了,该来的也终于来了。于是乎,有些人就真的坐不住了,一个人两个人的时候还不敢冒出头,生怕别昊门粉丝一下给踩得粉碎,好不容易有这么一个契机,恨不得一下子全都钻出来,直接将陈昊按下去。
“我们不是要打压年轻人,我们是要帮着年轻人好好沉淀沉淀,看看昨天的现场,他只是一个来帮忙演了一个小角色,现场俨然成了他是男一号的现场,这样不对,我们要尊重传统观念,不要过度放大偶像明星这个词汇,一个才演了几年戏的演员就被所有人称之为先生,还有的人直接称呼老师,合适吗?是他真的有这个实力了吗?看的难道不是他的名气吗?那些演了二十年、三十年的老演员,为什么出现在现场的时候,没有人认识他们,怎么没人称呼他们为一声老师,唯名气论,这一点要不得。”
这种声音出来,昊门粉丝当然不会惯着,可当大家开始反击之后发现,这一次跟以往不同了,不再是人多声音大就能够压得住的,传统这杆大旗被竖了起来,昊门粉丝不开腔还好,他们一冒出头,马上就将他们的言词放在陈昊身上,一顶不尊重传统的大帽子就扣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