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山穷水尽
荥阳。
猛攻多时亦无法攻破虎牢关,各路官军却已经渐合围过来。
楚国大帝杨玄感便在虎牢关下大营召开了御前会议。
这次会议除了他的元帅李子雄外,还有刚从河北赶回来的左仆射李密。为了安抚李密,杨玄感一见李密,就加封他为太尉、尚书令。
“诸卿都议一议吧。”
杨玄感身着铠甲,因为仓促登基,皇帝不但没有京城也没有皇宫,而玉玺、皇帝冠冤这些自然也没来的及备,而且这些东西也不是随便能弄的出来的,于是杨玄感这个皇帝到现在连一天龙袍都还没穿过。
第一个发言的是李子雄。
虽然他统领大军攻打荥阳关,屡攻屡败,但杨玄感还是很信任他,大概也是除了他也无人可用了。
“陛下,如今虎牢关援军益至,我军数败,不可久顿于此坚城之下,不如直入关中,开粮仓以振贫乏,三辅可指麾而定。据有府库,东面而争天下,亦霸王之业也。”
这个时候,连李子雄这个主帅都不敢再说继续打虎牢关了。
西入关中,这本来是李密当初给杨玄感定的三策中的中策,当初杨玄感没同意,选了个攻洛阳的下策。
此时,当初的上策攻涿郡堵杨广自然是行不通了,下策打洛阳更是没戏,只剩下这一条路可走。
于是大家都表示这个计划不错。
李密看着这些人,心中长叹。
“陛下,如今元弘嗣握强兵在陇右,可声言其反,遣使迎公,因此入关,可以给众。”
李密虽然对杨玄感无比失望,可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还是只能帮着出主意。他的主意很简单,其实就跟上次黎阳造反时的套路一样。上次是以罗成在东莱造反,他们要去平乱为由征召兵马。
而这次,李密说,咱们可以造个谣,就说陇右的元弘嗣造反了,派人来接咱们入关。这样呢,也能缓解下如今我们的军心士气不振的问题。然后我们可绕过虎牢关,往西南走,我们不走虎牢不走潼关,咱们走南阳走武关,经蓝田入关中。到了那边,咱们还可以假冒是去平陇右元弘嗣造反的官军,骗开武关,然后直取长安。
杨玄感觉得武关的官军也必有那么好骗,可现在这个时候,他也只是想先骗骗自己,麻醉一下。要不然,这接下来还怎么搞。
没有人再说要破虎牢,占洛阳了。
包围圈已经形成,他们现在想的只是打破包围,来一次千里大突围。如果能够侥幸逃进关中自然最好,实在不行,也不能留在这里等死。
不过这个计划也确实还是可行的,前提是如果能够一路顺利的杀到武关,再突破这道雄关进入关中的话。
不敢说就真能攻破大兴,起码也能苟延残喘,增加点时间了。
李密没忘记提醒杨玄感。
要想这个计划顺利实行,唯有一点,就是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打仗也是一样,不能给官军有时间各方反馈消息,互通情报。
我们要用最快的速度,毫不拖泥带水的杀到武关去,然后破关入关中,趁诸军都还在荥阳这里搞包围圈的时候,咱们来个避实就虚,攻破关中。
杨玄感这个时候也从谏如流。
于是当天晚上,二更时分,杨玄感就悄悄的带着全军撤退,为了能够多争取一点时间,他甚至下令,营寨物资等全都不带,甚至许多投奔他的兵马的家眷老营,也都不带。
杨玄感逃命的速度还是很快的,他与李密两军汇合,各只带了约三万人南逃,沿着运河先南下,然后再沿蔡水进入淮阳郡,绕过赶到许昌的卫文升军,往汝南、南阳跑,经南阳盆地逃入山南,直奔武关而去。
不得不说,这一招还真是大出各路官军意料之外。
杨玄感跑了一夜,荥阳关上才发现他们半夜跑了,张须陀和裴仁基一商议,得防杨玄感搞花招,于是裴仁基率兵一万出城追,张须陀继续镇守虎牢关。
裴仁基兵少,不敢追太近,于是一路吊在后面慢慢追。
那边卫文升带着六万兵马刚辛苦赶到许昌,结果收到消息说杨玄感居然已经从他们南边跑了。
于是卫文升也只得带着兵马汇合裴仁基一起追。
一开始,卫文升和裴仁基都不敢确定杨玄感是要去武关,还都一直认为他更有可能是要绕过虎牢,杀到洛阳去。
所以一路上,左截右堵的,结果预料错误,倒是让杨玄感成功的杀入南阳。
这时再要追,已经有些来不及了。
进入南阳盆地,这时候许多叛军都不愿再跑了。一路上逢郡过郡,逢县过县,不攻城不破县,只知道跑跑跑,为了速度带的粮食也不多。
一路上叛军粮食已经吃的差不多了,这几天都开始减少配给,叛军大多都吃不饱。
因此到了南阳城下,不少将领就向杨玄感进言,说南阳空虚,又多粮食,攻之易下。南阳是一个大盆地,这里向来是十分富裕之地,说存粮多是没错,南阳空虚也没错,因为之前卫文升从南阳附近经过,也从这里召走了守城之兵。
还有人跟杨玄感说,过了南阳,再往西进,可就都是险山恶水,到时若是诈不开武关,少不得还得强攻硬打,若是军中无粮,士兵疲惫,还如何攻城呢?
所以,先趁南阳空虚,咱们攻破南阳,好好的吃顿饱饭,顺便抢掠一下,振奋下军心士气,咱们然后再去攻武关不迟。
杨玄感左想右想,觉得也确实是这么个理啊,没粮食还怎么打仗,于是同意。
李密率领后军,听说这个消息赶紧来见杨玄感,苦劝说我们之前可是说好的要兵贵神速,要诈开武关,咱们在这里打南阳,那武关不是一下子就知道了咱们来了?还如何骗?再说了,卫文升和裴仁基两狗日的就一直在后面追着呢,虽然判断失误,以为我们会去洛阳,所以跑北面封堵,可如今知道我们要去武关,肯定正全力赶来,咱们这个时候还在这里打南阳,到时他们大军一到,咱们前不得据关,退无所守,大众一散,何以自全?
杨玄感听后觉得这话也很有道理。
但犹犹豫豫半天之后,杨玄感还是决定攻城,“军不可无粮,无粮则自溃也,且先待我取下南阳,夺城中之粮再说。”
南阳城兵确实不多,但南阳也是一座大城,而且太守还是杨家的宗室。他守起南阳来,比谁都积极,别人城破了还能降杨玄感,他能降吗?再说了,谁不知道杨玄感要完。
所以他全力组织守城,杨玄感猛攻三日,结果居然没攻下来。
而这宝贵的三天时间,却又让卫文升和裴仁基终于赶到。
一边是军已无粮的六万叛军,一边是好不容易追上叛军正士气如宏的七万官军,两军毫不客气的在南阳城下大战。
毫无悬念,杨玄感虽猛,可他的六万兵根本比不过卫文升和裴仁基的七万官军,更别说全军又饥又疲。
一日十战,十战十败。
杨玄感军溃百里,六万众一日散尽,只余十余骑相随狼狈逃窜,李密李子密等也全都在混战中溃败失散!
猛攻多时亦无法攻破虎牢关,各路官军却已经渐合围过来。
楚国大帝杨玄感便在虎牢关下大营召开了御前会议。
这次会议除了他的元帅李子雄外,还有刚从河北赶回来的左仆射李密。为了安抚李密,杨玄感一见李密,就加封他为太尉、尚书令。
“诸卿都议一议吧。”
杨玄感身着铠甲,因为仓促登基,皇帝不但没有京城也没有皇宫,而玉玺、皇帝冠冤这些自然也没来的及备,而且这些东西也不是随便能弄的出来的,于是杨玄感这个皇帝到现在连一天龙袍都还没穿过。
第一个发言的是李子雄。
虽然他统领大军攻打荥阳关,屡攻屡败,但杨玄感还是很信任他,大概也是除了他也无人可用了。
“陛下,如今虎牢关援军益至,我军数败,不可久顿于此坚城之下,不如直入关中,开粮仓以振贫乏,三辅可指麾而定。据有府库,东面而争天下,亦霸王之业也。”
这个时候,连李子雄这个主帅都不敢再说继续打虎牢关了。
西入关中,这本来是李密当初给杨玄感定的三策中的中策,当初杨玄感没同意,选了个攻洛阳的下策。
此时,当初的上策攻涿郡堵杨广自然是行不通了,下策打洛阳更是没戏,只剩下这一条路可走。
于是大家都表示这个计划不错。
李密看着这些人,心中长叹。
“陛下,如今元弘嗣握强兵在陇右,可声言其反,遣使迎公,因此入关,可以给众。”
李密虽然对杨玄感无比失望,可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还是只能帮着出主意。他的主意很简单,其实就跟上次黎阳造反时的套路一样。上次是以罗成在东莱造反,他们要去平乱为由征召兵马。
而这次,李密说,咱们可以造个谣,就说陇右的元弘嗣造反了,派人来接咱们入关。这样呢,也能缓解下如今我们的军心士气不振的问题。然后我们可绕过虎牢关,往西南走,我们不走虎牢不走潼关,咱们走南阳走武关,经蓝田入关中。到了那边,咱们还可以假冒是去平陇右元弘嗣造反的官军,骗开武关,然后直取长安。
杨玄感觉得武关的官军也必有那么好骗,可现在这个时候,他也只是想先骗骗自己,麻醉一下。要不然,这接下来还怎么搞。
没有人再说要破虎牢,占洛阳了。
包围圈已经形成,他们现在想的只是打破包围,来一次千里大突围。如果能够侥幸逃进关中自然最好,实在不行,也不能留在这里等死。
不过这个计划也确实还是可行的,前提是如果能够一路顺利的杀到武关,再突破这道雄关进入关中的话。
不敢说就真能攻破大兴,起码也能苟延残喘,增加点时间了。
李密没忘记提醒杨玄感。
要想这个计划顺利实行,唯有一点,就是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打仗也是一样,不能给官军有时间各方反馈消息,互通情报。
我们要用最快的速度,毫不拖泥带水的杀到武关去,然后破关入关中,趁诸军都还在荥阳这里搞包围圈的时候,咱们来个避实就虚,攻破关中。
杨玄感这个时候也从谏如流。
于是当天晚上,二更时分,杨玄感就悄悄的带着全军撤退,为了能够多争取一点时间,他甚至下令,营寨物资等全都不带,甚至许多投奔他的兵马的家眷老营,也都不带。
杨玄感逃命的速度还是很快的,他与李密两军汇合,各只带了约三万人南逃,沿着运河先南下,然后再沿蔡水进入淮阳郡,绕过赶到许昌的卫文升军,往汝南、南阳跑,经南阳盆地逃入山南,直奔武关而去。
不得不说,这一招还真是大出各路官军意料之外。
杨玄感跑了一夜,荥阳关上才发现他们半夜跑了,张须陀和裴仁基一商议,得防杨玄感搞花招,于是裴仁基率兵一万出城追,张须陀继续镇守虎牢关。
裴仁基兵少,不敢追太近,于是一路吊在后面慢慢追。
那边卫文升带着六万兵马刚辛苦赶到许昌,结果收到消息说杨玄感居然已经从他们南边跑了。
于是卫文升也只得带着兵马汇合裴仁基一起追。
一开始,卫文升和裴仁基都不敢确定杨玄感是要去武关,还都一直认为他更有可能是要绕过虎牢,杀到洛阳去。
所以一路上,左截右堵的,结果预料错误,倒是让杨玄感成功的杀入南阳。
这时再要追,已经有些来不及了。
进入南阳盆地,这时候许多叛军都不愿再跑了。一路上逢郡过郡,逢县过县,不攻城不破县,只知道跑跑跑,为了速度带的粮食也不多。
一路上叛军粮食已经吃的差不多了,这几天都开始减少配给,叛军大多都吃不饱。
因此到了南阳城下,不少将领就向杨玄感进言,说南阳空虚,又多粮食,攻之易下。南阳是一个大盆地,这里向来是十分富裕之地,说存粮多是没错,南阳空虚也没错,因为之前卫文升从南阳附近经过,也从这里召走了守城之兵。
还有人跟杨玄感说,过了南阳,再往西进,可就都是险山恶水,到时若是诈不开武关,少不得还得强攻硬打,若是军中无粮,士兵疲惫,还如何攻城呢?
所以,先趁南阳空虚,咱们攻破南阳,好好的吃顿饱饭,顺便抢掠一下,振奋下军心士气,咱们然后再去攻武关不迟。
杨玄感左想右想,觉得也确实是这么个理啊,没粮食还怎么打仗,于是同意。
李密率领后军,听说这个消息赶紧来见杨玄感,苦劝说我们之前可是说好的要兵贵神速,要诈开武关,咱们在这里打南阳,那武关不是一下子就知道了咱们来了?还如何骗?再说了,卫文升和裴仁基两狗日的就一直在后面追着呢,虽然判断失误,以为我们会去洛阳,所以跑北面封堵,可如今知道我们要去武关,肯定正全力赶来,咱们这个时候还在这里打南阳,到时他们大军一到,咱们前不得据关,退无所守,大众一散,何以自全?
杨玄感听后觉得这话也很有道理。
但犹犹豫豫半天之后,杨玄感还是决定攻城,“军不可无粮,无粮则自溃也,且先待我取下南阳,夺城中之粮再说。”
南阳城兵确实不多,但南阳也是一座大城,而且太守还是杨家的宗室。他守起南阳来,比谁都积极,别人城破了还能降杨玄感,他能降吗?再说了,谁不知道杨玄感要完。
所以他全力组织守城,杨玄感猛攻三日,结果居然没攻下来。
而这宝贵的三天时间,却又让卫文升和裴仁基终于赶到。
一边是军已无粮的六万叛军,一边是好不容易追上叛军正士气如宏的七万官军,两军毫不客气的在南阳城下大战。
毫无悬念,杨玄感虽猛,可他的六万兵根本比不过卫文升和裴仁基的七万官军,更别说全军又饥又疲。
一日十战,十战十败。
杨玄感军溃百里,六万众一日散尽,只余十余骑相随狼狈逃窜,李密李子密等也全都在混战中溃败失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