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种地插秧小能手
饱受舆论谴责的福王大胖子,看到老李来了那叫一个开心。
如果要用一句歌词啦形容的话,那就是,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放弃。
来送人头了,噢耶,福王那叫一个开心,睡觉都睡的自然醒了,赶紧着召集底下文武百官,这次你们必须去迎战,这家伙可是把先皇逼死的人,不把他千刀万剐能你们都别来见我。
甭管底下人什么以和为贵为借口不迎战,福王大胖子就是一个字,打,你们要是不迎战,那我就御驾亲征,看你们去不去。
这一招还别说真的管用,尤其是对武将,这大胖子御驾亲征,别是什么来个把兵权给收走,别看这家伙胖的跟头猪似的,就一大号种猪,可那子不笨,要不然当初也不会被推举成为了皇上嘛!
武将们坐不住开口了,皇上英明啊,打啊,必须得打,打的那家伙他妈都不认识他为止。
福王知道这些个家伙什么想法,不就是怕把兵权夺了吗,其实他心里才不会想着去御姐亲征的屁事呢,脑袋疯了才去干那么危险的事情,有好日子不过啊。
南京南明政权是整个江南最大的势力,也是控制着土地最多的那个,手底下士兵的人数也多,不过能打的估计没有几个,这里面恐怕真正能打的也就两广和郑家的军队了。
要不然也不会阿济格来了慌的和个什么样似的,武将们终于觉醒了,开始要打战了,文官们害怕了,这帮子武夫就是知道打打杀杀,不能让他们得逞。
于是文武对峙,双方都说自己的理由,不过一般这种情况下,就要福王出来压场了,这个时候他必须支持武将啊。谁叫你们这帮子文官不好好给想办法解决问题,现在感觉到威胁,晚了。
福王坐在龙椅上,。大手一挥,这事啊,这事自然得站在武官集团一边,必须让他们去打。
当然武官们也认为打一下有利于自己晋升吗,这个时候封官授爵是最为平常不过的。即使日后像吴三桂一样投靠满清,也有好价钱不是。
武官们得心思就是这么想的,至于文官吗,害怕武官立了功到时朝廷里的局势也就会一片倒了,
不管文官心里怎么想,人家李自成已经开始攻城了,不是不把我老李放在眼里吗,就让你们看看什么叫做花儿为什么这么红。
老李攻城的方式和多尔衮一样,先用火炮一轮轰炸,随后在陆军出击。这让武昌的守军们真是日狗了,我们有什么错,你来打我们干嘛。
甭管武昌城的守将咋想,但就是要打你,咋的,不服气那,不服气出来接招啊。
李自成几轮炮火的攻击,又是一轮陆军的冲锋,愣是把明军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啊。
这到让一直跟踪报道的阿济格探子,有些意外。什么时候这帮泥腿子的战斗这么强悍了,这也太能打了吧。
其实是明军太挫了,有些人甚至还不如李自成部队里的人打的站多,你说怎么可能打的过。
武昌城一连几天遭受炮火袭击。已经让守城的士兵们不敢头伸出来了,一个个躲在城墙上墩台,小心的观察,也不知道南京的援军什么时候能到。
李自成这一打看样子就是不走了,没达到目的是不会走的,这次出来他主要是露个脸。告诉大家他老李还在,实力杠杆的,你们可别小看我,不然吊打你们。
事实证明的确如此,这李自成的闯军对抗南明的这些军队还是搓搓有余的,至于对抗上战斗强悍的八旗和关宁军就不知道了。
不过也有可能现在会好上那么一些,毕竟已经进行了整改。
李自成是农民出身,这些年都在干着造反的事,随着实力越来越大心也就大了,所以才会导致最后失败,现在终于想通了,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他让人给武昌城的守将送去信,只要开城门投降,保证优待。
那守将哪里肯信啊,这家伙的话能信啊,虽然前面有那多城池没有被祸害,但也说明不了什么。
所以他们没打算这么投降,这要是投降了还怎么混啊。
也就在这个时候,福王也颁布了诏书,大概意思就是,小李子你别走,等着哥在揍你,南明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开始了。
为了以免南京城防御空虚,福王从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开始抽调军队,进入湖北与李自成作战,号称二十万,虽然实际上没有那么多,可就是要从实际气势上压倒对方,这是古代作战常用的一种方式。
二十万大军,虽然人没那么多,但是十万人肯定还是凑得出来的,所以,这调人也不是那么好调的,这交通不便,在加上各地军阀还不是一条心呢,所以要等到他们到了武昌估计没那么快。
不过人家老李只是来打个酱油报个道的,你们特么的这么不给力,要打就快来啊,还回家等着种地呢。
一连等了几天,眼看十天半个月就要过去了,老李每天重复着攻城,就是不走,其实也有些累了,这样子下去,城没攻打下来,自己也的耗死在这。
于是李自成和手下的狗头军师们商量,不能在这里待下去了啊,咱们那里几百亩地还等着回去播种插秧呢,过了季节可就少了收成啊。
狗头军师们一听,是啊,大王,这过了季节影响收成不说,还得饿肚子,这武昌打下来了也没卵用,还不如回家种几亩地实在。
特喵的,福王要知道,这家伙心里的想法,一口老血喷涌而出,你特喵的像话吗,你有没有一点节操,有没有一点英雄气概啊,整天想着种地,你特喵的别说你是打进京坐过龙椅的。
终于在等了十天左右,李自成不打了,这家伙开始收兵不玩了,说什么等下次再来,先回家把秧插上,到时在来一争高低。
这话简直让整个南明各大势力的统治者傻眼了,这家伙没病吧,种地插秧,还搞上副业了。(未完待续。)
如果要用一句歌词啦形容的话,那就是,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放弃。
来送人头了,噢耶,福王那叫一个开心,睡觉都睡的自然醒了,赶紧着召集底下文武百官,这次你们必须去迎战,这家伙可是把先皇逼死的人,不把他千刀万剐能你们都别来见我。
甭管底下人什么以和为贵为借口不迎战,福王大胖子就是一个字,打,你们要是不迎战,那我就御驾亲征,看你们去不去。
这一招还别说真的管用,尤其是对武将,这大胖子御驾亲征,别是什么来个把兵权给收走,别看这家伙胖的跟头猪似的,就一大号种猪,可那子不笨,要不然当初也不会被推举成为了皇上嘛!
武将们坐不住开口了,皇上英明啊,打啊,必须得打,打的那家伙他妈都不认识他为止。
福王知道这些个家伙什么想法,不就是怕把兵权夺了吗,其实他心里才不会想着去御姐亲征的屁事呢,脑袋疯了才去干那么危险的事情,有好日子不过啊。
南京南明政权是整个江南最大的势力,也是控制着土地最多的那个,手底下士兵的人数也多,不过能打的估计没有几个,这里面恐怕真正能打的也就两广和郑家的军队了。
要不然也不会阿济格来了慌的和个什么样似的,武将们终于觉醒了,开始要打战了,文官们害怕了,这帮子武夫就是知道打打杀杀,不能让他们得逞。
于是文武对峙,双方都说自己的理由,不过一般这种情况下,就要福王出来压场了,这个时候他必须支持武将啊。谁叫你们这帮子文官不好好给想办法解决问题,现在感觉到威胁,晚了。
福王坐在龙椅上,。大手一挥,这事啊,这事自然得站在武官集团一边,必须让他们去打。
当然武官们也认为打一下有利于自己晋升吗,这个时候封官授爵是最为平常不过的。即使日后像吴三桂一样投靠满清,也有好价钱不是。
武官们得心思就是这么想的,至于文官吗,害怕武官立了功到时朝廷里的局势也就会一片倒了,
不管文官心里怎么想,人家李自成已经开始攻城了,不是不把我老李放在眼里吗,就让你们看看什么叫做花儿为什么这么红。
老李攻城的方式和多尔衮一样,先用火炮一轮轰炸,随后在陆军出击。这让武昌的守军们真是日狗了,我们有什么错,你来打我们干嘛。
甭管武昌城的守将咋想,但就是要打你,咋的,不服气那,不服气出来接招啊。
李自成几轮炮火的攻击,又是一轮陆军的冲锋,愣是把明军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啊。
这到让一直跟踪报道的阿济格探子,有些意外。什么时候这帮泥腿子的战斗这么强悍了,这也太能打了吧。
其实是明军太挫了,有些人甚至还不如李自成部队里的人打的站多,你说怎么可能打的过。
武昌城一连几天遭受炮火袭击。已经让守城的士兵们不敢头伸出来了,一个个躲在城墙上墩台,小心的观察,也不知道南京的援军什么时候能到。
李自成这一打看样子就是不走了,没达到目的是不会走的,这次出来他主要是露个脸。告诉大家他老李还在,实力杠杆的,你们可别小看我,不然吊打你们。
事实证明的确如此,这李自成的闯军对抗南明的这些军队还是搓搓有余的,至于对抗上战斗强悍的八旗和关宁军就不知道了。
不过也有可能现在会好上那么一些,毕竟已经进行了整改。
李自成是农民出身,这些年都在干着造反的事,随着实力越来越大心也就大了,所以才会导致最后失败,现在终于想通了,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他让人给武昌城的守将送去信,只要开城门投降,保证优待。
那守将哪里肯信啊,这家伙的话能信啊,虽然前面有那多城池没有被祸害,但也说明不了什么。
所以他们没打算这么投降,这要是投降了还怎么混啊。
也就在这个时候,福王也颁布了诏书,大概意思就是,小李子你别走,等着哥在揍你,南明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开始了。
为了以免南京城防御空虚,福王从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开始抽调军队,进入湖北与李自成作战,号称二十万,虽然实际上没有那么多,可就是要从实际气势上压倒对方,这是古代作战常用的一种方式。
二十万大军,虽然人没那么多,但是十万人肯定还是凑得出来的,所以,这调人也不是那么好调的,这交通不便,在加上各地军阀还不是一条心呢,所以要等到他们到了武昌估计没那么快。
不过人家老李只是来打个酱油报个道的,你们特么的这么不给力,要打就快来啊,还回家等着种地呢。
一连等了几天,眼看十天半个月就要过去了,老李每天重复着攻城,就是不走,其实也有些累了,这样子下去,城没攻打下来,自己也的耗死在这。
于是李自成和手下的狗头军师们商量,不能在这里待下去了啊,咱们那里几百亩地还等着回去播种插秧呢,过了季节可就少了收成啊。
狗头军师们一听,是啊,大王,这过了季节影响收成不说,还得饿肚子,这武昌打下来了也没卵用,还不如回家种几亩地实在。
特喵的,福王要知道,这家伙心里的想法,一口老血喷涌而出,你特喵的像话吗,你有没有一点节操,有没有一点英雄气概啊,整天想着种地,你特喵的别说你是打进京坐过龙椅的。
终于在等了十天左右,李自成不打了,这家伙开始收兵不玩了,说什么等下次再来,先回家把秧插上,到时在来一争高低。
这话简直让整个南明各大势力的统治者傻眼了,这家伙没病吧,种地插秧,还搞上副业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