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4章 人之所难,公之所易,奋不顾身,逮终如始
“什么?镇国军李彦徽献潼关投降,魏国大军长驱直入,邠、耀、乾等几处州府...包括国都长安告急!?”
河中府内,经历一番厮杀撤返回来的军旅整顿部曲,不少伤兵被安置在棚寨中,大多人身上裹着血迹斑斑的麻布,时不时也有哀嚎呻吟声响起。
而左臂被钢刀锋刃划破的节度使牛存节身边也有郎中疗伤,刚做过简易的包扎之后,他便听闻有军校带着哭腔急报镇国军节度使李彦徽被策反向魏朝投降,而梁国东面险隘门户已然大开的消息...他忽的暴蹿起来,不但神情忿怒,紧紧握着拳头,臂膀上被包扎过的伤口又渗出殷红的血迹。
晋国大军,将会以前所未有的声势杀来,而势必要攻取河中军治下疆土,再往长安的方向杀去。大敌就在眼前,而另一方更为强大的敌人,竟然也杀过潼关,兵锋所向,已是梁国腹地...这对于河中府内众多梁军将兵而言,也无异于是乍闻晴天霹雳。
而牛存节膝下四子两女,如今牛知谦与牛知训虽尚还年幼,可长子牛知业、次子牛知让也到了出仕从戎的年纪。正当棚寨内外的梁军部众引起一阵骚动,彼此不由得议论纷纷之时,牛知业与牛知让也疾步赶到他们的父亲面前,眼巴巴的望向牛存节,其中牛知业还急切的问道:
“父亲...北有晋国、南有魏国,我等又当如何是好啊......”
深知事态紧急,更不能因急躁而影响判断...牛存节渐渐的恢复冷静,他闭合双眼,沉思良久之后,却在周围众人殷切的目光注视之下,忽的下令道:
“迅速整顿城中粮秣、军械等辎重...传令各部牙军立即启程,往西面撤离,这河中府...也不宜再死守下去了......”
旁边几员河中军牙将听了,顿时大惊失色。然而牛知业、牛知让神色如常,继续等着他们的父亲说下去。果然牛存节顿了一顿,继而又道:
“如今事急从权,河中府先前虽然是抵御晋人的屏障要隘,可彼一时、此一时...倘若在死守此处,不但面临晋军猛攻,南面魏国大军也很有可能要截断我军后路...唯今之计,也只有集中河中军兵力退守蒲津关。
毕竟蒲津关古镇雄关,亦是连结关中诸地的枢纽之地。我等向西退守,不但亦可抵御晋国大军,而魏军深入腹地,长安那边也必然挥军御敌。坐镇蒲津关,也可伺机袭击魏国军旅,而策应同袍兵马,虽然河中府为我藩镇治所中枢,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我等也不能只顾抵挡晋军,而对危及长安的魏国大军坐视不理......”
蒲津关,又称临晋关,正位于河中府以西的同州境内,南倚秦岭与商洛为界,与长安相距路程不远。当初汉末时节曹操与马超、韩遂会战于潼关左近,便另遣徐晃、朱灵据蒲津为营,做为偏师杀出而大破马超军;隋朝末年,又有占据太原的唐高祖李渊高举反旗,也正是因为把守蒲津关的将领不战而降,唐军才得以顺利的攻取长安。
确实蒲津关做为黄河重要的古渡口,以及秦、晋两地间的要隘重险之地。战略意义上非比寻常,而且比起梁国西北面的屏障河中府,更易于策应国都长安的周全。
只不过...牛知业、牛知让乃至河中军一众牙将军校也都听明白了,牛存节做战略性撤退,却不止是要继续死守关隘抵抗晋国,甚至还打算等候可乘之机,再去主动攻打已经开始大肆侵州夺县的魏国军旅......
晋王李存勖兴师动众,集结大批帅才名将与主力大军声势赫赫,也尚且不敢说必然能如前几次那般,再度让晋国无功而返...这等形势下,还打算去招惹魏帝李天衢...如今这等天塌地陷的局面,要力挽狂澜,又谈何容易?
牛存节也注意到了周围麾下的将官脸上不由得流露出慌惧、犹豫的神情,然而他挺起了魁伟壮实的身躯,浓眉下那双大眼,来回顾盼之际,仍极有威势...忽的牛存节握紧拳头,用力捶了捶胸膛,直发出嗵嗵的闷响,又慷慨激昂的高声喊道:
“我大梁的国势,你们看得也都清楚,的确不是人力可以挽回的...可是有些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即便成则谓之勇、败之则愚至极,可我也不愿顾虑那许多,生为大梁人、死为大梁鬼,何况吾辈行伍军人,护国忠君,是职责所在。国家危难之时,又怎会没有不折不挠的豪勇男儿!?”
这一番慨然陈词,倒也振奋起几分河中军一众将官的抗争心思。而牛存节又转过头去,望向牛知业、牛知让这两个自己的亲生骨肉,语调也已不由得夹杂着几分怅然:
“为父一直以来,都告诫你们务必要竭忠尽孝,而当初河阳军诸葛节帅身故之后,便转投至宣武军效力,先帝虽然倍受世人非议,可我却见识过他确实有雄才伟略,也只会认他...以及继位的梁国帝君为主公......
按唐朝太宗皇帝所言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我大梁生死存亡之际,我等又岂能惧难畏死?只是这场仗再打下去,的确是凶多吉少,可好男儿但有一口气在,就当同敌人拼个你死我活!要想覆灭我国社稷,除非从我们的尸首上踏过去!
所以你我父子几人,恐怕落不得个善终,可好歹身后留下个勇烈忠臣的名声,也决计不可辱没了牛家门楣!”
牛知业、牛知让闻言,似乎感觉到体内流动的血液也变得滚烫起来...连同旁边几员河中军牙将对视相望,用力的点头示意。当他们再度望向牛存节时,就好像是在仰望着风雨飘摇的梁国朝廷的最后一根擎天之柱。随即纷纷豪声领命,直震的不远处高耸的城墙似乎也颤了几颤......
正如按史载轨迹,为梁国朱家鞠躬尽瘁,立下汗马功劳,就算身染重疾时也仍要竭尽心力抵御晋国大军的牛存节身死之后,梁国帝君大加赞扬他的丰功伟绩。而在其墓志铭上留下“不有危乱,安识忠臣,忘躯报主,实难其人,人之所难,公之所易,奋不顾身,逮终如始,而今而后,孰嗣厥美”那样的评述......
此刻梁国风雨飘摇、岌岌可危,而麾下将士更是人心惶惶之际,牛存节也仍要做为河中军的主心骨,做为梁国最后的守护神,而意图抵抗李天衢、李存勖这两方最为强大的宿敌。
然而牛存节悲愤激昂,已经抱着必死之意继续要抵抗血战下去...当李存勖得知魏国大军,竟然差不多在同一时间与他亲自统领的军旅一并出兵,西征梁国,甚至不费一兵一卒便已拿下了潼关之后...他的反应也是十分不淡定了......
河中府以东,与河中军藩镇接壤的解县郊野,晋军扎下的营盘正中,一处大帐里忽的响起极为气恨的怒喊声:
“可恨那李天衢,竟然轻易攻取潼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而捷足先登者得之,但明明是孤先以抢先出兵,这却怎又落到了后头!”
河中府内,经历一番厮杀撤返回来的军旅整顿部曲,不少伤兵被安置在棚寨中,大多人身上裹着血迹斑斑的麻布,时不时也有哀嚎呻吟声响起。
而左臂被钢刀锋刃划破的节度使牛存节身边也有郎中疗伤,刚做过简易的包扎之后,他便听闻有军校带着哭腔急报镇国军节度使李彦徽被策反向魏朝投降,而梁国东面险隘门户已然大开的消息...他忽的暴蹿起来,不但神情忿怒,紧紧握着拳头,臂膀上被包扎过的伤口又渗出殷红的血迹。
晋国大军,将会以前所未有的声势杀来,而势必要攻取河中军治下疆土,再往长安的方向杀去。大敌就在眼前,而另一方更为强大的敌人,竟然也杀过潼关,兵锋所向,已是梁国腹地...这对于河中府内众多梁军将兵而言,也无异于是乍闻晴天霹雳。
而牛存节膝下四子两女,如今牛知谦与牛知训虽尚还年幼,可长子牛知业、次子牛知让也到了出仕从戎的年纪。正当棚寨内外的梁军部众引起一阵骚动,彼此不由得议论纷纷之时,牛知业与牛知让也疾步赶到他们的父亲面前,眼巴巴的望向牛存节,其中牛知业还急切的问道:
“父亲...北有晋国、南有魏国,我等又当如何是好啊......”
深知事态紧急,更不能因急躁而影响判断...牛存节渐渐的恢复冷静,他闭合双眼,沉思良久之后,却在周围众人殷切的目光注视之下,忽的下令道:
“迅速整顿城中粮秣、军械等辎重...传令各部牙军立即启程,往西面撤离,这河中府...也不宜再死守下去了......”
旁边几员河中军牙将听了,顿时大惊失色。然而牛知业、牛知让神色如常,继续等着他们的父亲说下去。果然牛存节顿了一顿,继而又道:
“如今事急从权,河中府先前虽然是抵御晋人的屏障要隘,可彼一时、此一时...倘若在死守此处,不但面临晋军猛攻,南面魏国大军也很有可能要截断我军后路...唯今之计,也只有集中河中军兵力退守蒲津关。
毕竟蒲津关古镇雄关,亦是连结关中诸地的枢纽之地。我等向西退守,不但亦可抵御晋国大军,而魏军深入腹地,长安那边也必然挥军御敌。坐镇蒲津关,也可伺机袭击魏国军旅,而策应同袍兵马,虽然河中府为我藩镇治所中枢,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我等也不能只顾抵挡晋军,而对危及长安的魏国大军坐视不理......”
蒲津关,又称临晋关,正位于河中府以西的同州境内,南倚秦岭与商洛为界,与长安相距路程不远。当初汉末时节曹操与马超、韩遂会战于潼关左近,便另遣徐晃、朱灵据蒲津为营,做为偏师杀出而大破马超军;隋朝末年,又有占据太原的唐高祖李渊高举反旗,也正是因为把守蒲津关的将领不战而降,唐军才得以顺利的攻取长安。
确实蒲津关做为黄河重要的古渡口,以及秦、晋两地间的要隘重险之地。战略意义上非比寻常,而且比起梁国西北面的屏障河中府,更易于策应国都长安的周全。
只不过...牛知业、牛知让乃至河中军一众牙将军校也都听明白了,牛存节做战略性撤退,却不止是要继续死守关隘抵抗晋国,甚至还打算等候可乘之机,再去主动攻打已经开始大肆侵州夺县的魏国军旅......
晋王李存勖兴师动众,集结大批帅才名将与主力大军声势赫赫,也尚且不敢说必然能如前几次那般,再度让晋国无功而返...这等形势下,还打算去招惹魏帝李天衢...如今这等天塌地陷的局面,要力挽狂澜,又谈何容易?
牛存节也注意到了周围麾下的将官脸上不由得流露出慌惧、犹豫的神情,然而他挺起了魁伟壮实的身躯,浓眉下那双大眼,来回顾盼之际,仍极有威势...忽的牛存节握紧拳头,用力捶了捶胸膛,直发出嗵嗵的闷响,又慷慨激昂的高声喊道:
“我大梁的国势,你们看得也都清楚,的确不是人力可以挽回的...可是有些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即便成则谓之勇、败之则愚至极,可我也不愿顾虑那许多,生为大梁人、死为大梁鬼,何况吾辈行伍军人,护国忠君,是职责所在。国家危难之时,又怎会没有不折不挠的豪勇男儿!?”
这一番慨然陈词,倒也振奋起几分河中军一众将官的抗争心思。而牛存节又转过头去,望向牛知业、牛知让这两个自己的亲生骨肉,语调也已不由得夹杂着几分怅然:
“为父一直以来,都告诫你们务必要竭忠尽孝,而当初河阳军诸葛节帅身故之后,便转投至宣武军效力,先帝虽然倍受世人非议,可我却见识过他确实有雄才伟略,也只会认他...以及继位的梁国帝君为主公......
按唐朝太宗皇帝所言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我大梁生死存亡之际,我等又岂能惧难畏死?只是这场仗再打下去,的确是凶多吉少,可好男儿但有一口气在,就当同敌人拼个你死我活!要想覆灭我国社稷,除非从我们的尸首上踏过去!
所以你我父子几人,恐怕落不得个善终,可好歹身后留下个勇烈忠臣的名声,也决计不可辱没了牛家门楣!”
牛知业、牛知让闻言,似乎感觉到体内流动的血液也变得滚烫起来...连同旁边几员河中军牙将对视相望,用力的点头示意。当他们再度望向牛存节时,就好像是在仰望着风雨飘摇的梁国朝廷的最后一根擎天之柱。随即纷纷豪声领命,直震的不远处高耸的城墙似乎也颤了几颤......
正如按史载轨迹,为梁国朱家鞠躬尽瘁,立下汗马功劳,就算身染重疾时也仍要竭尽心力抵御晋国大军的牛存节身死之后,梁国帝君大加赞扬他的丰功伟绩。而在其墓志铭上留下“不有危乱,安识忠臣,忘躯报主,实难其人,人之所难,公之所易,奋不顾身,逮终如始,而今而后,孰嗣厥美”那样的评述......
此刻梁国风雨飘摇、岌岌可危,而麾下将士更是人心惶惶之际,牛存节也仍要做为河中军的主心骨,做为梁国最后的守护神,而意图抵抗李天衢、李存勖这两方最为强大的宿敌。
然而牛存节悲愤激昂,已经抱着必死之意继续要抵抗血战下去...当李存勖得知魏国大军,竟然差不多在同一时间与他亲自统领的军旅一并出兵,西征梁国,甚至不费一兵一卒便已拿下了潼关之后...他的反应也是十分不淡定了......
河中府以东,与河中军藩镇接壤的解县郊野,晋军扎下的营盘正中,一处大帐里忽的响起极为气恨的怒喊声:
“可恨那李天衢,竟然轻易攻取潼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而捷足先登者得之,但明明是孤先以抢先出兵,这却怎又落到了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