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0 相互干涉,谁更难受?
李天衢算是向朝堂中不支持一直对外用兵的朝臣作出了承诺,仗还是要继续打的,不过每次出兵的规模最多控制在几万,不会再动用十几乃至几十万的大军,尽可能控制战争的成本。
只是当年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总计动用了数百万之巨,结果损兵几十万,还是未能灭其国而控扼辽东...王建的泰封国国力,固然难以与当初的高句丽相提并论,但是考量到辽东地带,乃至鸭绿江流域山多崎岖,入冬气候严寒的形势,即便中原王朝调动大规模军旅形成兵力上的碾压,也不敢保证就一定稳了...在限制兵力的情况下,以后的仗也要打得更为聪明。
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御驾亲征而发天下甲士,召募十万,并趣平壤,以伐高句丽。虽然打到了安市城(后世辽宁省鞍山市营城村一带),由于临近入冬而草枯水冻,粮秣将尽,也只得班师还朝。可是由薛仁贵、李勣、契苾何力...等名将轮番各显身手,大破十五万敌军,歼灭大量高句丽军队,也占领了大片土地,战果还是远远大于损失的。
之后李世民对高句丽不再发动大规模军队征讨,正是由李勣、薛万彻等勋将指挥小股精锐频繁袭扰,前后百余场交锋战无不胜,大量歼灭高句丽军有生力量,使其人口锐减,国力衰落,直至唐高宗李治时期最终讨灭高句丽。
而当年唐灭高句丽之前,则是先由名将苏定方率军渡海攻灭百济,又于白村江之战大败其复兴势力以及倭国水军。高句丽丧失重要的盟友,失去侧翼战略防御屏障,最终难以抵挡唐军的猛攻而彻底覆亡...李天衢如今要对付泰封国的王建,要以谋略为主,首选要算计的,也正是与泰封国南面接邻的后百济国......
“启禀陛下,后百济国主甄萱,由于新罗欲与泰封国联手,遂发兵东征,攻陷新罗金州,虏获新罗王朴魏膺。甄萱逼迫新罗国主自尽,强淫王妃,并纵容麾下侵犯新国国主的一众嫔妾,又纵容士兵大肆烧杀掳掠...而后又占领新罗国都金城,甄萱扶植新罗先主表弟金傅继承王位,并迫使其以父礼相待,而新罗则成为后百济的附庸。
期间王建虽然为支援新罗而兴兵南征,却大败于甄萱,数员宿将战死,五千兵马覆没,王建仅以身免,而败逃北归...可是泰封国重振旗鼓,又于谷昌郡瓶山歼灭八千兵马,后百济由胜转败,熊津以北三十余城望风降从,转为泰封所占......”
内殿御书房当中,李天衢正听着巡院侍卫司虞候整合这几年下来,关于泰封、后百济与新罗三国的时局演变。中原这边已由魏朝兼并诸国,逐步趋于一统,可前些年朝鲜半岛那边的三方势力还打得个热火朝天,不过到了今时今日,王建的泰封国也已占据绝对的优势。
泰封国王建一改被他推翻的旧主弓裔在位时期,极度仇视新罗,而获其国人尽杀之的国策,转而高举尊王旗号,名义上奉新罗为宗主,实则暗中蚕食其领土,又拉拢新罗一并对付甄萱的后百济。
那边一共就三个国家,结果其中两国结盟意欲对己方势力不利,后百济王甄萱当然不干了,所以发兵攻打新罗,杀死国主朴魏膺,又扶植金傅做为傀儡,以为便能让新罗转做后百济的藩属国。
只不过甄萱虽然打出复兴百济的旗号,而以后百济王自居,终究也不过蛮横凶暴的土豪做派...要霸占别国君王的后妃,好歹也要走個纳入宫中的流程,可是甄萱与他的属下便如一群牲畜,急不可待的当场直接对新罗国主的王妃、嫔妾进行侵犯...哪怕是在礼崩乐坏的中原乱世,身为一国之君,就连朱温霸占人妻扒墙灰,起码还得关着门呢,也足见那甄萱绝非懂得约束自己行径的明主。
带兵打仗方面,好歹在朝鲜半岛上甄萱也算是屈指可数,他与泰封国王建彼此屡番交锋、互有胜负。可是王建却比他更懂得市恩贾义、收买人心...甄萱凶横暴虐,治下疆土极不稳定,而泰封军收复新罗失地时,也有当地百姓赞称“甄萱来时烧杀抢掠如虎豹,泰封王来时则如再生父母”......
所以王建一方越打越强,甄萱一方越打越弱,百济国已有大批臣僚归附降从,直至形成如今泰封国一家独大的局面。王建这才有余力又将目光转向北方,而有了趁着契丹势微入侵辽东的打算。
理清楚这几年来朝鲜半岛泰封、后百济、新罗三国的时局演变,李天衢又听那巡院侍卫司虞候禀说道:
“走海商来往的门路,经侍卫司明察暗访,已探明后百济非止外忧,更有内患...据闻其国主甄萱偏爱四子甄金刚,已下诏令改立他为嗣君,也引得其长子甄神剑的不满。而后百济国后事进展,微臣已吩咐下去,命密谍密切关注,有任何消息,便立刻传递走报,禀于陛下知晓......”
如今正史线中的新罗末主金傅已经继位,而与泰封国接邻的后百济那边,看来不久后便将发生子篡父位的叛乱了......
李天衢心中暗念,他记得甄萱那长子甄神剑,按史载轨迹便因其父要将自己那四弟立为嗣君,便伙同二弟甄良剑、三弟甄龙剑发动叛乱,杀死其四弟,废黜父亲甄萱,并将他连同幼弟幼妹软禁其于全州金山寺,便篡位称王,以后百济第二代国主自居。
可是后来甄萱得以脱逃,也只有前去投奔昔日的宿敌王建。而他深恨自己那逆子杀弟篡位,便劝请王建,而做为伪高丽的带路党,不惜毁掉一手建立的后百济国...伪高丽王建遂趁机覆灭后百济,而后又顺势兼并新罗,得以控制住朝鲜半岛的大部分领土。
根本眼下后百济国那边的时局演变,李天衢顾忌甄神剑准备发动叛乱,要将他老子推翻下台也已是迫在眉睫了...而甄萱被幽禁后得以逃脱,甚至不惜借助曾经的死对头王建的军力,也要灭了由他建立的割据政权。
按正史线的轨迹,那时的后百济处于最为虚弱的时候,而王建按甄萱的请求,只不过出动了四万兵马,也没费多少力气,便杀得甄神剑举众投降,后百济就此灭亡...也可以说王建相当于捡了个现成的便宜,兼并宿敌后百济的过程,比他所预想的也要顺利得多。.
所以李天衢也就不禁寻思起来...如果是我魏朝赶在甄神剑篡权夺位,杀弟囚父,而甄萱脱逃北上,去投奔王建的这段期间,将那被推翻下台的后百济国主给控制住...那么想必甄萱也还是会深恨逆子篡位,而要鼎力协助魏朝灭了他亲手建立的后百济吧?
而伪高丽、后百济、新罗三国,按史载线都对相较于中原诸国,对海外邦交更为活跃的吴越国称臣,而尊钱镠为尚父。王建、甄萱双方打得头破血流时,钱镠还得假模假式地遣使劝说他们好好相处...如今中原则是以魏朝为尊,后百济方面名义上自然也要向魏朝称臣,所以国内一旦有逆子贼臣篡位夺权,中原王朝当然也有兴师问罪的名义。
李天衢遂思量那么如果我抓住机会,趁着甄萱父子反目成仇,而轻取后百济的话...这岂不是相当于在朝鲜半岛打下一个楔子,而直接威胁到泰封国的后方?
只是当年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总计动用了数百万之巨,结果损兵几十万,还是未能灭其国而控扼辽东...王建的泰封国国力,固然难以与当初的高句丽相提并论,但是考量到辽东地带,乃至鸭绿江流域山多崎岖,入冬气候严寒的形势,即便中原王朝调动大规模军旅形成兵力上的碾压,也不敢保证就一定稳了...在限制兵力的情况下,以后的仗也要打得更为聪明。
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御驾亲征而发天下甲士,召募十万,并趣平壤,以伐高句丽。虽然打到了安市城(后世辽宁省鞍山市营城村一带),由于临近入冬而草枯水冻,粮秣将尽,也只得班师还朝。可是由薛仁贵、李勣、契苾何力...等名将轮番各显身手,大破十五万敌军,歼灭大量高句丽军队,也占领了大片土地,战果还是远远大于损失的。
之后李世民对高句丽不再发动大规模军队征讨,正是由李勣、薛万彻等勋将指挥小股精锐频繁袭扰,前后百余场交锋战无不胜,大量歼灭高句丽军有生力量,使其人口锐减,国力衰落,直至唐高宗李治时期最终讨灭高句丽。
而当年唐灭高句丽之前,则是先由名将苏定方率军渡海攻灭百济,又于白村江之战大败其复兴势力以及倭国水军。高句丽丧失重要的盟友,失去侧翼战略防御屏障,最终难以抵挡唐军的猛攻而彻底覆亡...李天衢如今要对付泰封国的王建,要以谋略为主,首选要算计的,也正是与泰封国南面接邻的后百济国......
“启禀陛下,后百济国主甄萱,由于新罗欲与泰封国联手,遂发兵东征,攻陷新罗金州,虏获新罗王朴魏膺。甄萱逼迫新罗国主自尽,强淫王妃,并纵容麾下侵犯新国国主的一众嫔妾,又纵容士兵大肆烧杀掳掠...而后又占领新罗国都金城,甄萱扶植新罗先主表弟金傅继承王位,并迫使其以父礼相待,而新罗则成为后百济的附庸。
期间王建虽然为支援新罗而兴兵南征,却大败于甄萱,数员宿将战死,五千兵马覆没,王建仅以身免,而败逃北归...可是泰封国重振旗鼓,又于谷昌郡瓶山歼灭八千兵马,后百济由胜转败,熊津以北三十余城望风降从,转为泰封所占......”
内殿御书房当中,李天衢正听着巡院侍卫司虞候整合这几年下来,关于泰封、后百济与新罗三国的时局演变。中原这边已由魏朝兼并诸国,逐步趋于一统,可前些年朝鲜半岛那边的三方势力还打得个热火朝天,不过到了今时今日,王建的泰封国也已占据绝对的优势。
泰封国王建一改被他推翻的旧主弓裔在位时期,极度仇视新罗,而获其国人尽杀之的国策,转而高举尊王旗号,名义上奉新罗为宗主,实则暗中蚕食其领土,又拉拢新罗一并对付甄萱的后百济。
那边一共就三个国家,结果其中两国结盟意欲对己方势力不利,后百济王甄萱当然不干了,所以发兵攻打新罗,杀死国主朴魏膺,又扶植金傅做为傀儡,以为便能让新罗转做后百济的藩属国。
只不过甄萱虽然打出复兴百济的旗号,而以后百济王自居,终究也不过蛮横凶暴的土豪做派...要霸占别国君王的后妃,好歹也要走個纳入宫中的流程,可是甄萱与他的属下便如一群牲畜,急不可待的当场直接对新罗国主的王妃、嫔妾进行侵犯...哪怕是在礼崩乐坏的中原乱世,身为一国之君,就连朱温霸占人妻扒墙灰,起码还得关着门呢,也足见那甄萱绝非懂得约束自己行径的明主。
带兵打仗方面,好歹在朝鲜半岛上甄萱也算是屈指可数,他与泰封国王建彼此屡番交锋、互有胜负。可是王建却比他更懂得市恩贾义、收买人心...甄萱凶横暴虐,治下疆土极不稳定,而泰封军收复新罗失地时,也有当地百姓赞称“甄萱来时烧杀抢掠如虎豹,泰封王来时则如再生父母”......
所以王建一方越打越强,甄萱一方越打越弱,百济国已有大批臣僚归附降从,直至形成如今泰封国一家独大的局面。王建这才有余力又将目光转向北方,而有了趁着契丹势微入侵辽东的打算。
理清楚这几年来朝鲜半岛泰封、后百济、新罗三国的时局演变,李天衢又听那巡院侍卫司虞候禀说道:
“走海商来往的门路,经侍卫司明察暗访,已探明后百济非止外忧,更有内患...据闻其国主甄萱偏爱四子甄金刚,已下诏令改立他为嗣君,也引得其长子甄神剑的不满。而后百济国后事进展,微臣已吩咐下去,命密谍密切关注,有任何消息,便立刻传递走报,禀于陛下知晓......”
如今正史线中的新罗末主金傅已经继位,而与泰封国接邻的后百济那边,看来不久后便将发生子篡父位的叛乱了......
李天衢心中暗念,他记得甄萱那长子甄神剑,按史载轨迹便因其父要将自己那四弟立为嗣君,便伙同二弟甄良剑、三弟甄龙剑发动叛乱,杀死其四弟,废黜父亲甄萱,并将他连同幼弟幼妹软禁其于全州金山寺,便篡位称王,以后百济第二代国主自居。
可是后来甄萱得以脱逃,也只有前去投奔昔日的宿敌王建。而他深恨自己那逆子杀弟篡位,便劝请王建,而做为伪高丽的带路党,不惜毁掉一手建立的后百济国...伪高丽王建遂趁机覆灭后百济,而后又顺势兼并新罗,得以控制住朝鲜半岛的大部分领土。
根本眼下后百济国那边的时局演变,李天衢顾忌甄神剑准备发动叛乱,要将他老子推翻下台也已是迫在眉睫了...而甄萱被幽禁后得以逃脱,甚至不惜借助曾经的死对头王建的军力,也要灭了由他建立的割据政权。
按正史线的轨迹,那时的后百济处于最为虚弱的时候,而王建按甄萱的请求,只不过出动了四万兵马,也没费多少力气,便杀得甄神剑举众投降,后百济就此灭亡...也可以说王建相当于捡了个现成的便宜,兼并宿敌后百济的过程,比他所预想的也要顺利得多。.
所以李天衢也就不禁寻思起来...如果是我魏朝赶在甄神剑篡权夺位,杀弟囚父,而甄萱脱逃北上,去投奔王建的这段期间,将那被推翻下台的后百济国主给控制住...那么想必甄萱也还是会深恨逆子篡位,而要鼎力协助魏朝灭了他亲手建立的后百济吧?
而伪高丽、后百济、新罗三国,按史载线都对相较于中原诸国,对海外邦交更为活跃的吴越国称臣,而尊钱镠为尚父。王建、甄萱双方打得头破血流时,钱镠还得假模假式地遣使劝说他们好好相处...如今中原则是以魏朝为尊,后百济方面名义上自然也要向魏朝称臣,所以国内一旦有逆子贼臣篡位夺权,中原王朝当然也有兴师问罪的名义。
李天衢遂思量那么如果我抓住机会,趁着甄萱父子反目成仇,而轻取后百济的话...这岂不是相当于在朝鲜半岛打下一个楔子,而直接威胁到泰封国的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