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卢沟河水情
黎澄出列说道:“臣惭愧。卢沟河大工,臣多次参与进去,然卢沟河与寻常河不一样,汉晋之时,地广人稀,卢沟河本是漫流,而今耕地日多,侵占河道,而金元立都以来,西山之木伐尽,大雨一下,泥沙具下,所以不管什么样的河道,用不过数年,就会抬高河床。而且北方下雨,不过秋季数月。”
“卢沟河季节性太过明显,不下雨,卢沟河河道明显够用,一下雨,则水位汹涌而上,不可抑制,唯有保京师而泄洪。”
“这也是,朝廷多次修建卢沟河河堤,都支撑不了多久的原因。”
“好。”朱祁镇说道:“既然,有问题,就一个个解决。太宗时候,朝廷就有禁令,禁止伐西山之木,今日再做重申,京城之中提倡用煤,再次重申,不许伐西山之木。”
朱祁镇看向杨士奇,说道:“先生以为如何?”
杨士奇说道:“陛下所言极是。”
如果说,没有门头沟煤矿的大规模开采的话。杨士奇定然要反驳。
毕竟北京是一座居民百万大城池,所用柴火是刚需,朝廷总不能让人不生火做饭吧。这种不合人情的禁令,即便皇帝权威多盛,也执行不下去的。
太宗皇帝权威不可说不盛,朝廷上下有谁敢违逆太宗皇帝,但是太宗皇帝西山禁令,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毕竟人总是要吃饭的。
但是这样的情况,已经有了变化。
宣德十年,朱祁镇在门头沟设煤监,虽然事情有所反复。曹吉祥还因为做事太过,被人弹劾。
但是煤监总算是维持下去了。
只是宫中想维持对门头沟煤矿的垄断,却也不可能了。
门头沟煤监也变成了两部分。
一部分,就是煤场。直接供应宫中的煤场。被宫中惜薪司直接管辖。另外一部分,就是在门头沟到京城大路上设卡收税,每万斤一文。
虽然宫中的放弃对门头沟煤矿的控制,但并不意味宫中煤场并不向外发卖。宫中煤场依旧是门近二百煤场之中最大的。
对,从宣德十年到正统四年。门头沟煤矿规模膨胀起来。
别的不说,朱祁镇看过宫中账册,从宣德十年,每年千两级别的税收,而今已经进入万两级别了。
虽然今年因为赈灾,大量派煤,估计不仅仅不赚钱,还要赔钱。
但是正统三年,已经有一万七千两了。
朱祁镇也明白,这种增长绝对不是极限,今后增长到十万两,也不是
不可能的。
当然了,朱祁镇而今手握内库三千多万两银子,对每年十万年,并不看在眼里了。但是朱祁镇看到却是其中的潜力。
毕竟煤与铁是工业革命的基础。
杨士奇可能想不到,朱祁镇想的这么深,但是对朱祁镇这种一举两得的想法,也是心知肚明的。
防范卢沟河泥沙,固然是有的,但是用行政手段,为门头沟煤监增加收入,更在其中。
只是杨士奇心中难免心中嘀咕,暗道:“皇帝怎么一心一意钻进钱眼里了,这可不好。”
“陛下,此事也是缓不应急。”黎澄说道。
朱祁镇说道:“对彻底治理卢沟河,工部可有方案?”
黎澄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说了,跪下来,说道:“臣无能,不能为陛下分忧。”
黎澄想来想去,他并不想说这一句话,但是却不敢说有什么根除之法,毕竟卢沟河水情的复杂性,今天低个头说不行,固然要吃排头,甚至要降职,但是承认了,如果做不到,等卢沟河再次决堤的时候,即便他不在了,他的子孙也要遭难。
他心中也有好些想法,但是最好的办法,觉得这卢沟河河堤,最多能支撑十年,十年之后,就要看运气了。
运气好了。雨水不大,还能保住。但是一旦雨水大盛,决堤是十成十的。
如果皇帝老了。活不了十年。
这事情还有免于追究的可能。
但是皇帝方才十几岁,将来春秋正盛。即便二三十年,也能活着。
这个时候,黎澄也敢冒险。
朱祁镇说道:“黎卿起来吧,你没有方案,宫中却有一个方案。”
朱祁镇此言一出,下面人的目光都放在沐敬身上,对于沐敬这位老太监,很多人都知道的。
不过,出来解说的却不是沐敬。而是阮安。
阮安向皇帝行礼,随即向各位大臣行礼,说道:“工部尚书所言,都对,但缺少一点,那就是卢沟河入海不畅,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
“卢沟河流入三角淀之中,而三角淀方圆数百里,都是湿地沼泽,看似容大水源源不断的流入,但其实它的容纳也是有限的。”
“刚刚开始还能容纳,到了后来,就有倒灌的风险。”
“这不仅仅是卢沟河,直隶不少河流,都有这样的风险。”
朱祁镇不说话。只是看着下面的人。
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朱祁镇也很吃惊的。他甚至想到得到,连续一个多月大雨之后,洪水居然从下游冲上来的。
河堤能撑得住才算怪事。
不过,而今已经不是第一次听这个方案了。
朱祁镇在这一次大会之前,就已经与阮安,沐敬开过一个小会了。宫中这个治理方案,虽然是阮安与沐敬提完善的。
但是很多概念却是朱祁镇提出来的。
其实朱祁镇并不知道,河流倒灌这样的事情,在河北从来不少见。即便后世也常常有。特别是在海河流域之中。
阮安说道:“所以,欲求卢沟河安,不得不治三角淀,欲治三角淀,不得不治运河。”
杨士奇一听,整个人就严肃起来了。
卢沟桥重要不重要。
重要,毕竟直接威胁北京附近的百姓。
但是卢沟河再重要,也没有运河重要。
运河是大明的命脉所系,这一点不容任何质疑。
如果皇帝单单是想治理卢沟河,想以此而建功立业。坐稳皇位。杨士奇自然会支持,不但会支持,而是不遗余力。
毕竟对杨士奇来说,一个有权威的皇帝,是大明江山稳定的基石。所谓之国赖长君。但是运河这一件事情上,关系太大。杨士奇也不能让朱祁镇乱来。
因为要出大乱子的。
河北的湖泊很多,但是大部分靠近运河的湖泊都有一个重要的职能,就是为运河补水。甚至在山东不少地方,运河附近的泉水,井水,都不准灌溉,都必须为运河补水做准备。
三角淀东南方向,就是天津,而天津就是运河上重要节点。北运河是用的卫河河道。完整的绕过了三角淀,到通州了。
也就说三角淀与运河之间,是不连通的。而今的卢沟河乃是一条内陆河。
杨士奇虽然还没有听到阮安的方案,但是就本能的想到,难道阮安想将三角淀引入卫河水系。
杨士奇心中立即否定了这个想法。
原因很简单。
卫河河道是支撑不了这么庞大的水量的。
即便流入卫河之中,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甚至还引起运河河道水情不稳。
这又是他不能允许的。
杨士奇打起精神,听他们说下去。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宫中的方案要比杨士奇想象要大多了。
“海河方案。”朱祁镇心中暗道。
这是朱祁镇对这个方案命名,毕竟从小学地理,就知道海河流域。而今面对河北水系如此复杂的情况,朱祁镇自然想起照搬后世情况。
因为他而今想看来,怎么想怎么觉得海河,似乎并不是一条自然形成的河流。
“卢沟河季节性太过明显,不下雨,卢沟河河道明显够用,一下雨,则水位汹涌而上,不可抑制,唯有保京师而泄洪。”
“这也是,朝廷多次修建卢沟河河堤,都支撑不了多久的原因。”
“好。”朱祁镇说道:“既然,有问题,就一个个解决。太宗时候,朝廷就有禁令,禁止伐西山之木,今日再做重申,京城之中提倡用煤,再次重申,不许伐西山之木。”
朱祁镇看向杨士奇,说道:“先生以为如何?”
杨士奇说道:“陛下所言极是。”
如果说,没有门头沟煤矿的大规模开采的话。杨士奇定然要反驳。
毕竟北京是一座居民百万大城池,所用柴火是刚需,朝廷总不能让人不生火做饭吧。这种不合人情的禁令,即便皇帝权威多盛,也执行不下去的。
太宗皇帝权威不可说不盛,朝廷上下有谁敢违逆太宗皇帝,但是太宗皇帝西山禁令,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毕竟人总是要吃饭的。
但是这样的情况,已经有了变化。
宣德十年,朱祁镇在门头沟设煤监,虽然事情有所反复。曹吉祥还因为做事太过,被人弹劾。
但是煤监总算是维持下去了。
只是宫中想维持对门头沟煤矿的垄断,却也不可能了。
门头沟煤监也变成了两部分。
一部分,就是煤场。直接供应宫中的煤场。被宫中惜薪司直接管辖。另外一部分,就是在门头沟到京城大路上设卡收税,每万斤一文。
虽然宫中的放弃对门头沟煤矿的控制,但并不意味宫中煤场并不向外发卖。宫中煤场依旧是门近二百煤场之中最大的。
对,从宣德十年到正统四年。门头沟煤矿规模膨胀起来。
别的不说,朱祁镇看过宫中账册,从宣德十年,每年千两级别的税收,而今已经进入万两级别了。
虽然今年因为赈灾,大量派煤,估计不仅仅不赚钱,还要赔钱。
但是正统三年,已经有一万七千两了。
朱祁镇也明白,这种增长绝对不是极限,今后增长到十万两,也不是
不可能的。
当然了,朱祁镇而今手握内库三千多万两银子,对每年十万年,并不看在眼里了。但是朱祁镇看到却是其中的潜力。
毕竟煤与铁是工业革命的基础。
杨士奇可能想不到,朱祁镇想的这么深,但是对朱祁镇这种一举两得的想法,也是心知肚明的。
防范卢沟河泥沙,固然是有的,但是用行政手段,为门头沟煤监增加收入,更在其中。
只是杨士奇心中难免心中嘀咕,暗道:“皇帝怎么一心一意钻进钱眼里了,这可不好。”
“陛下,此事也是缓不应急。”黎澄说道。
朱祁镇说道:“对彻底治理卢沟河,工部可有方案?”
黎澄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说了,跪下来,说道:“臣无能,不能为陛下分忧。”
黎澄想来想去,他并不想说这一句话,但是却不敢说有什么根除之法,毕竟卢沟河水情的复杂性,今天低个头说不行,固然要吃排头,甚至要降职,但是承认了,如果做不到,等卢沟河再次决堤的时候,即便他不在了,他的子孙也要遭难。
他心中也有好些想法,但是最好的办法,觉得这卢沟河河堤,最多能支撑十年,十年之后,就要看运气了。
运气好了。雨水不大,还能保住。但是一旦雨水大盛,决堤是十成十的。
如果皇帝老了。活不了十年。
这事情还有免于追究的可能。
但是皇帝方才十几岁,将来春秋正盛。即便二三十年,也能活着。
这个时候,黎澄也敢冒险。
朱祁镇说道:“黎卿起来吧,你没有方案,宫中却有一个方案。”
朱祁镇此言一出,下面人的目光都放在沐敬身上,对于沐敬这位老太监,很多人都知道的。
不过,出来解说的却不是沐敬。而是阮安。
阮安向皇帝行礼,随即向各位大臣行礼,说道:“工部尚书所言,都对,但缺少一点,那就是卢沟河入海不畅,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
“卢沟河流入三角淀之中,而三角淀方圆数百里,都是湿地沼泽,看似容大水源源不断的流入,但其实它的容纳也是有限的。”
“刚刚开始还能容纳,到了后来,就有倒灌的风险。”
“这不仅仅是卢沟河,直隶不少河流,都有这样的风险。”
朱祁镇不说话。只是看着下面的人。
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朱祁镇也很吃惊的。他甚至想到得到,连续一个多月大雨之后,洪水居然从下游冲上来的。
河堤能撑得住才算怪事。
不过,而今已经不是第一次听这个方案了。
朱祁镇在这一次大会之前,就已经与阮安,沐敬开过一个小会了。宫中这个治理方案,虽然是阮安与沐敬提完善的。
但是很多概念却是朱祁镇提出来的。
其实朱祁镇并不知道,河流倒灌这样的事情,在河北从来不少见。即便后世也常常有。特别是在海河流域之中。
阮安说道:“所以,欲求卢沟河安,不得不治三角淀,欲治三角淀,不得不治运河。”
杨士奇一听,整个人就严肃起来了。
卢沟桥重要不重要。
重要,毕竟直接威胁北京附近的百姓。
但是卢沟河再重要,也没有运河重要。
运河是大明的命脉所系,这一点不容任何质疑。
如果皇帝单单是想治理卢沟河,想以此而建功立业。坐稳皇位。杨士奇自然会支持,不但会支持,而是不遗余力。
毕竟对杨士奇来说,一个有权威的皇帝,是大明江山稳定的基石。所谓之国赖长君。但是运河这一件事情上,关系太大。杨士奇也不能让朱祁镇乱来。
因为要出大乱子的。
河北的湖泊很多,但是大部分靠近运河的湖泊都有一个重要的职能,就是为运河补水。甚至在山东不少地方,运河附近的泉水,井水,都不准灌溉,都必须为运河补水做准备。
三角淀东南方向,就是天津,而天津就是运河上重要节点。北运河是用的卫河河道。完整的绕过了三角淀,到通州了。
也就说三角淀与运河之间,是不连通的。而今的卢沟河乃是一条内陆河。
杨士奇虽然还没有听到阮安的方案,但是就本能的想到,难道阮安想将三角淀引入卫河水系。
杨士奇心中立即否定了这个想法。
原因很简单。
卫河河道是支撑不了这么庞大的水量的。
即便流入卫河之中,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甚至还引起运河河道水情不稳。
这又是他不能允许的。
杨士奇打起精神,听他们说下去。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宫中的方案要比杨士奇想象要大多了。
“海河方案。”朱祁镇心中暗道。
这是朱祁镇对这个方案命名,毕竟从小学地理,就知道海河流域。而今面对河北水系如此复杂的情况,朱祁镇自然想起照搬后世情况。
因为他而今想看来,怎么想怎么觉得海河,似乎并不是一条自然形成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