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平衡
朱祁镇这才发现,当初敢孤身入麓川军中,打探情报的王裕,已经老了许多。
其实如果单单论年纪,王裕年纪并不大。
但是人的身体状况,并非仅仅是因为年纪。
王裕没有什么根基。年少的时候,做的就是搏命的勾搭。孤身一人深入草原之中探明情况,为大军探明方向,什么刺杀的事情,甚至宣宗皇帝与汉王之间暗地勾搭,他也是做过的。
他见过的厮杀惨烈,甚至比战事更惨烈。
因为一旦动手,从来是不留活口。
不留对方活口,也不留自己活口。
按照锦衣卫的惯例这样的人,从来可能坐在锦衣卫指挥使上面。他上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意外。
但是王裕能将这种意外坚持下来,却要看他的能力了。
这数年来,王裕在锦衣卫指挥使位置上,可谓兢兢业业的。
正因为他知道自己四边不靠,王裕不敢有一丝懈怠。
如果说马顺时期的锦衣卫,还没有脱离皇家警察的特性,那么在王裕时期的锦衣卫已经成为军事情报机构。对内监视大多是由东厂完成的。
同时双方也没有太详细的分割,只是互有偏重而已。
彼此之间也是互相制衡。但锦衣卫始终压了东厂一头。
那么东厂的后台是范弘也是没有用。
而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之中,王裕年轻时候的伤势却一次又一次爆发出来,他还强撑着带病工作。
这两三年已经病了好几回了。
王裕如今的样子,实在不能支持了。
朱祁镇叹息一声,说道:“知道了,这几日就安排,你我君臣一场,我也不说别的,你子嗣尽管报上来,朕都给你安排,你在家中好生休养吧。”
王裕颤颤巍巍磕头说道:“臣谢过陛下。”随即就退了下去。
朱祁镇见王裕走后,对锦衣卫这个位置上的人也有些头疼。
一般来说,锦衣卫东厂是忠诚第一。能力第二。
有一个人很合适,那就是石璟。
石璟虽然也历经战阵,但是经过黑山之战后,顺德公主跑到宫中向朱祁镇哭诉,实在是承受不住了。
石璟在黑山之战中,浑身是伤,险死还生。顺德公主实在不想夫婿再拼命了。
朱祁镇也知道,其实战事很少能打到如黑山之战一般,从主将到小兵都拼死决战的大战,但是石璟也有一些退缩了。
石璟的能力毕竟也有上限的,
比不上石亨等人。而今大明军中,水平如石璟一般的将领,谈不上车载斗量,但是数几十上百个却也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朱祁镇也就顺从公主的心意,将石璟给调回来了,以他在黑山之战的军功,弄了一个燕山伯。
也算是特别关照了。
之前不久就安置在少府任职了。
掌管少府事务,否则让石璟进入锦衣卫也不错。
不过,随即朱祁镇心中暗暗打消了这念头,无他,锦衣卫而今的专业性太强了,一般人根本玩不转。
朱祁镇还是决定,从锦衣卫下层挑人上来。
最好与所有势力都没有什么横向联系的人。
如此一来,就要废朱祁镇的功夫了。但是这个职位的重要性,也让朱祁镇不得不慎重。
不过这事情并不急人,可以先放放,朱祁镇立即召见孟瑛,二话不说,将锦衣卫的情报给了孟瑛看。
孟瑛微微眯着眼睛,一点点的看了一遍,说道:“没有想到,广西的局面变成这个样子了。”
朱祁镇忽然想起,当初孟瑛也是在安南待过的,自然是从广西经过的。对广西的局面,应当是比较了解的。
朱祁镇也不废话,说道:“国公,田真此人如何?”
孟瑛说道:“是员老将,乃是淮西出身,跟随山云久镇广西,只是算起来,并不比老夫年轻几岁,恐怕不堪用了。”
朱祁镇说道:“正如国公所言,广西将帅不合,朕已经下令将柳溥调入京师了。广西缺少一员大将,不知道国公以为谁可以胜任。”
孟瑛听了朱祁镇的话,他的关注点就在柳溥回京这一件事情的。
曹义所部长期驻守朝鲜,一两年之内,是不可能回来的,即便是分批调回来,补充新兵。大部分也是要朝鲜稳定之后,才会撤回北京的。
甚至今后就不撤回来,京营兵马外驻成为事实。
如此一来,京营兵力就不大够用了。
京营真正能动用的也不过五军二十五万,去掉五万之后,还有二十万,驻守大宁,开平,肇州,东胜的兵马,也不可能全部是边军。
朱祁镇也不大放心。
必定要驻守一部分京营的。
如此一来,大举攻瓦刺要动用十几万骑,负责保障后勤步卒恐怕也要十几万。
而且这一次大战,孟瑛估计,他一定会让京营打主场,边军不过是收拾战场,打下手而已。
这么一算,扩军就是必然了。
大明就会出现,前后左右中五军之后的第六军。这第六军归谁
管辖。这个问题孟瑛心中一直在衡量。
但是如果是柳溥的话,他是够资格的。
只是孟瑛更知道,他与皇帝之间微妙平衡,如此大事,他就是知道了,也当不知道,绝对不会胡乱发言的。
故而将发散的心思收敛在心头,说道:“臣有一人向陛下推荐。”
朱祁镇说道:“何人?”
孟瑛说道:“毛忠,他是西域人,从臣攻麓川,也算是敢战能战之辈,只是当时留在云南了。少有战功,没有赶上这几次大战,算是可惜了。”
“他久在云南,对西南地势并不算陌生了,而且资历虽老,但是为人却有几分恭谦之意,想来也不会与韩雍闹矛盾。”
“用之平广西,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朱祁镇沉吟一会儿,回想了一番,觉得这个人还行。一来是相信孟瑛,一来他也依稀记得在云南的一些战报之中,也能看出毛锐的能力。
朱祁镇说道:“好,调他为广西总兵官。并带滇军一部去广西。只是如此一来,云南该怎么办?”
孟瑛说道:“臣以为黔国公长大了。”
朱祁镇听得这一句话,心中有些感慨,原来麓川之役已经是好些年前的事情了。
当时的黔国公自杀,天下震动。而今新一任黔国公已经成年了。
这一任黔国公沐斌,比朱祁镇还小一点,大概有二十多岁,已经出武学毕业,至于成绩就不用说了,那定然是前三甲。
朱祁镇也不得不承认,在军中虽然开国勋贵遗留下的很少,但也不是完全可以忽略的。
黔国公家族一直想回到云南去。
被朱祁镇不置可否的打发了下去,此刻朱祁镇也不得不考虑这一件事情,在大战在即的时候,是不是要做出一些让步,弥合一下内部的矛盾。
毕竟各地卫所在政治上依附于勋贵,而勋贵大体是开国勋贵,靖难勋贵,还有朱祁镇所封的正统勋贵。
正统勋贵看似如日方升,但是细看的好,其实所谓正统勋贵与靖难勋贵还有开国勋贵有割不断的联系。
比如孟瑛本来就是靖难勋贵的一员,虽然因为汉王一事被边缘化了十几年。比如杨洪看似从底层崛起的,但是却又一个开国将领的祖先,不敢说继承权势,但是家学渊源却是能说的上的。
很多时候,这些勋贵之间的关系是扯不断的。
朱祁镇而今已经掌控大局,也不不能赶尽杀绝,正是用人之际,示之以宽,拉拢人心也是必然的选择了。
只是对沐斌的能力,朱祁镇还有一些怀疑。
其实如果单单论年纪,王裕年纪并不大。
但是人的身体状况,并非仅仅是因为年纪。
王裕没有什么根基。年少的时候,做的就是搏命的勾搭。孤身一人深入草原之中探明情况,为大军探明方向,什么刺杀的事情,甚至宣宗皇帝与汉王之间暗地勾搭,他也是做过的。
他见过的厮杀惨烈,甚至比战事更惨烈。
因为一旦动手,从来是不留活口。
不留对方活口,也不留自己活口。
按照锦衣卫的惯例这样的人,从来可能坐在锦衣卫指挥使上面。他上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意外。
但是王裕能将这种意外坚持下来,却要看他的能力了。
这数年来,王裕在锦衣卫指挥使位置上,可谓兢兢业业的。
正因为他知道自己四边不靠,王裕不敢有一丝懈怠。
如果说马顺时期的锦衣卫,还没有脱离皇家警察的特性,那么在王裕时期的锦衣卫已经成为军事情报机构。对内监视大多是由东厂完成的。
同时双方也没有太详细的分割,只是互有偏重而已。
彼此之间也是互相制衡。但锦衣卫始终压了东厂一头。
那么东厂的后台是范弘也是没有用。
而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之中,王裕年轻时候的伤势却一次又一次爆发出来,他还强撑着带病工作。
这两三年已经病了好几回了。
王裕如今的样子,实在不能支持了。
朱祁镇叹息一声,说道:“知道了,这几日就安排,你我君臣一场,我也不说别的,你子嗣尽管报上来,朕都给你安排,你在家中好生休养吧。”
王裕颤颤巍巍磕头说道:“臣谢过陛下。”随即就退了下去。
朱祁镇见王裕走后,对锦衣卫这个位置上的人也有些头疼。
一般来说,锦衣卫东厂是忠诚第一。能力第二。
有一个人很合适,那就是石璟。
石璟虽然也历经战阵,但是经过黑山之战后,顺德公主跑到宫中向朱祁镇哭诉,实在是承受不住了。
石璟在黑山之战中,浑身是伤,险死还生。顺德公主实在不想夫婿再拼命了。
朱祁镇也知道,其实战事很少能打到如黑山之战一般,从主将到小兵都拼死决战的大战,但是石璟也有一些退缩了。
石璟的能力毕竟也有上限的,
比不上石亨等人。而今大明军中,水平如石璟一般的将领,谈不上车载斗量,但是数几十上百个却也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朱祁镇也就顺从公主的心意,将石璟给调回来了,以他在黑山之战的军功,弄了一个燕山伯。
也算是特别关照了。
之前不久就安置在少府任职了。
掌管少府事务,否则让石璟进入锦衣卫也不错。
不过,随即朱祁镇心中暗暗打消了这念头,无他,锦衣卫而今的专业性太强了,一般人根本玩不转。
朱祁镇还是决定,从锦衣卫下层挑人上来。
最好与所有势力都没有什么横向联系的人。
如此一来,就要废朱祁镇的功夫了。但是这个职位的重要性,也让朱祁镇不得不慎重。
不过这事情并不急人,可以先放放,朱祁镇立即召见孟瑛,二话不说,将锦衣卫的情报给了孟瑛看。
孟瑛微微眯着眼睛,一点点的看了一遍,说道:“没有想到,广西的局面变成这个样子了。”
朱祁镇忽然想起,当初孟瑛也是在安南待过的,自然是从广西经过的。对广西的局面,应当是比较了解的。
朱祁镇也不废话,说道:“国公,田真此人如何?”
孟瑛说道:“是员老将,乃是淮西出身,跟随山云久镇广西,只是算起来,并不比老夫年轻几岁,恐怕不堪用了。”
朱祁镇说道:“正如国公所言,广西将帅不合,朕已经下令将柳溥调入京师了。广西缺少一员大将,不知道国公以为谁可以胜任。”
孟瑛听了朱祁镇的话,他的关注点就在柳溥回京这一件事情的。
曹义所部长期驻守朝鲜,一两年之内,是不可能回来的,即便是分批调回来,补充新兵。大部分也是要朝鲜稳定之后,才会撤回北京的。
甚至今后就不撤回来,京营兵马外驻成为事实。
如此一来,京营兵力就不大够用了。
京营真正能动用的也不过五军二十五万,去掉五万之后,还有二十万,驻守大宁,开平,肇州,东胜的兵马,也不可能全部是边军。
朱祁镇也不大放心。
必定要驻守一部分京营的。
如此一来,大举攻瓦刺要动用十几万骑,负责保障后勤步卒恐怕也要十几万。
而且这一次大战,孟瑛估计,他一定会让京营打主场,边军不过是收拾战场,打下手而已。
这么一算,扩军就是必然了。
大明就会出现,前后左右中五军之后的第六军。这第六军归谁
管辖。这个问题孟瑛心中一直在衡量。
但是如果是柳溥的话,他是够资格的。
只是孟瑛更知道,他与皇帝之间微妙平衡,如此大事,他就是知道了,也当不知道,绝对不会胡乱发言的。
故而将发散的心思收敛在心头,说道:“臣有一人向陛下推荐。”
朱祁镇说道:“何人?”
孟瑛说道:“毛忠,他是西域人,从臣攻麓川,也算是敢战能战之辈,只是当时留在云南了。少有战功,没有赶上这几次大战,算是可惜了。”
“他久在云南,对西南地势并不算陌生了,而且资历虽老,但是为人却有几分恭谦之意,想来也不会与韩雍闹矛盾。”
“用之平广西,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朱祁镇沉吟一会儿,回想了一番,觉得这个人还行。一来是相信孟瑛,一来他也依稀记得在云南的一些战报之中,也能看出毛锐的能力。
朱祁镇说道:“好,调他为广西总兵官。并带滇军一部去广西。只是如此一来,云南该怎么办?”
孟瑛说道:“臣以为黔国公长大了。”
朱祁镇听得这一句话,心中有些感慨,原来麓川之役已经是好些年前的事情了。
当时的黔国公自杀,天下震动。而今新一任黔国公已经成年了。
这一任黔国公沐斌,比朱祁镇还小一点,大概有二十多岁,已经出武学毕业,至于成绩就不用说了,那定然是前三甲。
朱祁镇也不得不承认,在军中虽然开国勋贵遗留下的很少,但也不是完全可以忽略的。
黔国公家族一直想回到云南去。
被朱祁镇不置可否的打发了下去,此刻朱祁镇也不得不考虑这一件事情,在大战在即的时候,是不是要做出一些让步,弥合一下内部的矛盾。
毕竟各地卫所在政治上依附于勋贵,而勋贵大体是开国勋贵,靖难勋贵,还有朱祁镇所封的正统勋贵。
正统勋贵看似如日方升,但是细看的好,其实所谓正统勋贵与靖难勋贵还有开国勋贵有割不断的联系。
比如孟瑛本来就是靖难勋贵的一员,虽然因为汉王一事被边缘化了十几年。比如杨洪看似从底层崛起的,但是却又一个开国将领的祖先,不敢说继承权势,但是家学渊源却是能说的上的。
很多时候,这些勋贵之间的关系是扯不断的。
朱祁镇而今已经掌控大局,也不不能赶尽杀绝,正是用人之际,示之以宽,拉拢人心也是必然的选择了。
只是对沐斌的能力,朱祁镇还有一些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