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天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经筵

    很多人都在说科学,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却不知道,为什么问这个为什么,却是更重要的。

    这就是思想的力量。

    古人发展不出科技,乃是古人不够聪明吗?不,是他们根本没有从这个方面想过。

    而此刻贝琳大脑之中,却响起一个又一个为什么?

    对蒸汽之理的无数种疑问,几乎让贝琳无暇思考别的东西。

    第一次,贝琳在一种使命感的驱使之下,打开了另外一个世界的大门。

    就在这个时候。

    却听见外面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贝琳立即从内心之中的悸动清醒过来,正要看看外面是谁这么大胆,却不想门帘一掀,一个身穿蟒袍,手拿拂尘的无须中年太监走了进来。

    贝琳认识此人,整个大明而今能身穿蟒袍的太监只有一个,那就是怀恩。上一个有资格穿蟒袍的太监,刘永诚病逝之后,太监之中,就没有人能与怀恩抗礼了。

    即便是内阁大臣们也对这位太监以礼相待。

    贝琳立即拱手行礼,说道:“怀公公,您这是?”

    怀恩向贝琳点点头,目光却落在吴与弼身上,说道:“吴先生,陛下有请。”

    吴与弼没有说什么,只是振衣而起。准备跟随怀恩走。贝琳却有些担心,小心翼翼的问道:“公公,陛下何事召见先生?”

    怀恩正想对吴与弼示好,他在朱祁镇身边这么多年,很少见朱祁镇这么高兴。知道这吴与弼定然是非比寻常。笑道:“却是陛下看了先生的文章,大为激赏,为先生开经筵。请先生去。”

    吴与弼面色不变,心中暗暗深吸一口气。

    此时与他当年进京时候的遭遇,可谓天壤之别。当然了,吴与弼对自己的际遇并不是太在乎的。

    他更在乎的是理学的传承。

    虽然或许很多人认为,经过吴与弼发挥的理学,已经不是理学了。比如薛瑄的徒子徒孙,毕竟薛瑄一脉,或许不能故步自封,但是却想来讲究传承。

    而吴与弼的学问多为自悟,故而吴与弼心中并没有什么条条框框。

    但是吴与弼始终认为,理学的精髓不变,自然是还是朱子学。

    “数年之功,在于今日了。”吴与弼心中暗道。

    在思想的战场之上,二年前,皇帝将理学给打下神位,而今能不能回去,就要看今日的表现了。

    吴与弼回到京师之后,先是沐浴更衣,斋戒数日,才等到了日子。

    这一次,朱祁镇经筵的地点,还是文

    华殿。

    营国公郭登,与内阁首辅刘定之为经筵大臣,后面还有内阁大臣,六部尚书,枢密院诸勋臣,翰林院一些学问大家。

    全部挤在这里。

    经筵是有一定之规的,谁主讲,谁次讲,等等。

    而今一律取消了。朱祁镇将舞台让给了吴与弼。

    这与其说是朱祁镇的经筵,不如说是吴与弼的舞台。

    吴与弼一身深衣缓缓而来。行礼之后。朱祁镇起身向吴与弼躬身一礼,然后吴与弼就开始讲他的理学外王之道。

    他围绕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纲,诠释理学精义,他将这十七个字,分为两个层次。

    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是一个层次。

    是在个人的修养层面,几乎对朱子的精义没有什么改动,唯独多了吴与弼个人的一些感悟而已。

    格物致知治国平天下是另外一个层次。

    吴与弼与王阳明一样,在格物致知上与朱子不同,将贝琳的种种研究,列入格物致知之道,并加上很多致用之道,从而知天理治国之道。

    朱祁镇听了也不由暗暗称赞。

    这一套体系,最少朱祁镇看来,体系完整,层次分明,是很有说服力的。

    只要有这一套体系,朱祁镇用起来就能省了很多心思。

    只是吴与弼洋洋洒洒数万字讲完之后,事情却并没有完。

    立即有人向朱祁镇请示之后,出来辩难。

    刚刚开始的时候,朱祁镇还能听懂说的是什么?比如说贝琳这种格物致知到底是如何治理天下的?

    圣君之道在吴与弼的体系在什么位置?

    等等。

    但是很快就变得形而上的地步。

    比如气理之争,这个问题,在宋代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论题,在这个时候重提出来。

    但是吴与弼丝毫不惧,将所有人都驳了回去。颇有舌战群儒的气质,吴与弼几十年儒学功底,绝非是假的,各种学说信手捻来。在座各位也都是科举出身,一等一的人物,但是在吴与弼的面前都败下阵来。

    只是朱祁镇一直没有说话,他却看出了吴与弼这一套理论的破绽之处。

    当然了,不是朱祁镇在儒学上的造诣胜过这些大臣,而是他学习的一套体系与儒学体系是根本不同的。

    一个思想理论,到了朱祁镇手中,他首先要想到的是,这个理论是唯心的,还是唯物。

    几乎现代教育,都是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各种哲学理论的。

    朱祁镇细细一想。立即明白一个问题。

    吴与弼

    这两个层次,看似相辅相成,但是本身是割裂的。

    为什么?

    正心诚意修身齐家,其中很多想法都是唯心的。而在格物致知,或者这种科学研究,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理性。

    这个理性,就是舶来词。

    这种理性,理性是基于现有的理论,通过合理的逻辑推导得到确定的结果。这种态度必须是唯物的。

    这两者之间,根本是背道而驰。

    而今吴与弼强行将两者捏合在一起,或许一时半会不会出什么问题,将来却一定会出问题的。

    学问之上,一字之别,就是两个天地,更何况两者之间,有如此大的鸿沟。

    这就是刘定之感到不对,却说不来的地方。

    只是朱祁镇不是大儒,也不想做学问。作为政治家,他不在乎,吴与弼讲出来的到底是糟粕,还是永恒的真理,只要能为我所用,就是有道理的。

    所以,这些问题,朱祁镇根本不去想,就当自己不知道。见吴与弼大获全胜,立即说道:“先生高见,朕生平唯有所闻,如醍醐灌顶,朕请先生入宫为太孙师,也容朕朝夕请教。”

    吴与弼心中微微有些得意,但是他很快就控制住自己了,说道:“臣老矣,不当明主之用,而今臣学问已成,别无他念,唯求还乡。能老死于乡莘之下。于愿足矣。”

    进退之道,吴与弼可谓明矣。

    吴与弼自然知道自己留下来,定然成为大明政坛上有特殊地位的人。但也要承受其中害处。

    在朝中立足,他原本的超然地位就没有了。

    必然陷入朝廷政争之中。

    吴与弼喜欢当官吗?

    不,他从来是不喜欢的。

    如果不是辟雍之会,他这一辈子都不会来京师。而今他道已传,看朱祁镇的欣赏,这个理论绝对不会束之高阁的。

    对他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既然如此,不走何为?难道真要进入朝廷这滩泥水之中,思上蔡犬吠,华亭鹤唳而不可得?

    而且他更明白,他现在走的越利落。今后的地位也就越高。

    或许是人性,得不到才是最好的。

    吴与弼的答案,果然引起了满朝侧目。

    很多人都已经在想如何与这个朝廷新贵相处了,却不想吴与弼如此干脆利落的走了。听吴与弼的语气,也不像是推辞。

    朱祁镇挽回了好几次,吴与弼都拒绝了,不由的让满朝文武都升出了一丝敬仰之心。

    刘定之心中暗道:“吴先生,视功名富贵如同浮云,吾不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