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殿内和谈2
看到金自点离开,周显叫夏舒进来,收拾了一下桌子。又重新上了一壶新茶,顺便摆上一套崭新的茶具。从标识来看,是明代景德镇出产的青花。在大明境内,最多算是中品,但在朝鲜却是宫廷用品。
周显亲自给金尚宪和崔鸣吉斟满茶,这才缓缓说道:“崔大人、金先生,碍事的人走了,我们可以好好聊一聊了。我从登莱而来,私下听闻崔大人担任领相之时,便为我大明提供了诸多与满清有关的情报。后来您虽然被罢黜领相,但并非是完全不问世事,曾经极力反对李倧出兵襄助满清。虽然丙子年间,与满清的和议是在你的主持下完成的,但在周某看来,你并非金自点这等无耻之徒。当时与满虏议和的无奈,我也深表同情。因而愿意与你和谈此事,以解此次两国之困。”
金尚宪疑惑的看了一下崔鸣吉,小声问道:“子谦君,他说的可是真的,你还曾经为大明提供满清情报?”在丙子之乱之时,金尚宪为斥和派的领袖,而崔鸣吉为议和派的主谋,两者观点对立尖锐,围绕是否与满清讲和的问题争论不休。所以,当他听闻崔鸣吉曾经为明朝提供情报时,心中是既疑惑又吃惊。
崔鸣吉淡淡笑道:“金大人,朝鲜为小国,实力太弱。即使我心向大明,有的时候也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协。”说完,他转头向周显,拱手致歉道:“多谢周军门能体会我国的心酸,朝鲜国内,无论是君王,还是臣民,大部分都是心向大明的。但为了本国的利益,只得从表面上屈从满清。还望军门回去之后,能向大明皇帝陛下叙说我们的心意。”
周显笑着看了一下杜勋一眼,淡淡笑道:“杜公公,看到了没?这和谈还没开始呢!有人就要撵我们走了。我不急着回去,在朝鲜滞留个把月也没什么问题。”
杜勋“啊”了一声,没太明白周显的意思。实际上,他自来到朝鲜之后便因为担惊受怕,思维完全陷入停滞,一直都是迷迷糊糊的。他不知道周显的真实目的,也不愿多问。只希望自己能依靠装傻充楞,安全返回大明。
崔鸣吉苦笑了一下,他刚才说出那话,弦外之音就是提醒周显要尽快解决此事,那样对双方都好。但周显一句话便轻松掩了过去,看他那意思,似乎一点也不着急离开,反而使自己接下来陷入被动。“周军门,您知道,我并非那个意思。”
周显随意的摆了摆手,沉声道:“崔大人什么意思,说实话,我并不在意。但我方是什么意思,则要向崔大人表明。我和杜公公奉天子诏令前来朝鲜,就是为了问罪李倧。在这里,我提出两个条件。如果汝国答应,我会立即交还所有朝鲜王室并撤回明境。”
崔鸣吉看周显松口,脸色惊喜道:“别说两个条件,就是二十个条件,只要合理,我朝鲜也无不应允。周军门请说。”
周显伸出两根手指,缓缓说道:“不需要那么多,两个就足够了。一、让现任朝鲜王李倧下位,以罪臣身份前往大明请罪,朝鲜国内另立新王。二、撤回在松锦前线为满清助战的朝鲜士卒,与满清彻底断绝关系,重新成为我大明藩属国。”
崔鸣吉脸色难看,金尚宪也倒吸了一口凉气。一个废王,一个断交,这两个条件基本上完全将朝鲜拴在到大明身上。到时候满清追责问罪,恐怕是又一场丙子胡乱。
杜勋苦哈着脸,犹豫了一下,向周显道:“周军门,能不能借一步说话?”
周显看两人都沉默不语,知道两人短时间内不可能做出决议,就随杜勋走了出去。“杜公公,怎么了?这大秋天的,你额头上怎么这么多汗?”
杜勋苦笑了一下,道:“周军门,您就不要开咱家的玩笑了?咱家叫您出来,就是想问您一下,您刚才所提的条件可是真的一定要朝鲜答应?”
周显笑道:“议和吗?不就是卖家漫天要价,买家坐地还钱吗?我们提出最有利于我大明的条件,至于他们答不答应,那就另说了。但是,即使我们允许他们坐地还钱,有了这两个条件在前,他们还价的时候也能稍为节制一点。”
杜勋长舒了一口气,拍了拍胸口道:“这就好,这就好。咱家还以为……”
“还以为我一定要他们答应这两个条件,再论其他吗?在别人的地界上,深陷敌人重围,我还没有那么愚蠢和蛮横。至于最后能谈成什么样子,再看吧!另外,杜公公,你现在是天子的使臣,别这样畏畏缩缩的,丢我大明的脸。”
杜勋心中恼怒,他明白周显是在故意打压自己。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把恨意收入心中,微微拱手道:“多谢周军门提醒,咱家知道了。”
金尚宪为斥和派,他一直坚持朝鲜为大明的属国,就应该为大明献出一切。因而当周显强硬的提出这两个条件时,他虽然有点吃惊,但实际上在内心是倾向于接受的。
但崔鸣吉显然不如此认为,朝鲜虽是大国,人口众多。但国内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人都是奴隶,对朝鲜国没多少忠心而言。要不然在丙子胡乱中,也不会有那么多朝鲜人主动为满清大军带路。而那些士大夫以及朝内的贵族,忠于大明者有,心向满清者也有,而更多的人为中立者。
一旦答应周显的那两个条件,就等于与满清彻底决裂,满清必然派兵来攻。那个时候,他肯定大部分军中统帅必然还会如丙子胡乱之时那样保存实力。那时,打又打不过,降又降不了,才真正是朝鲜最后的末日。除非舍弃朝鲜,王室成员逃亡大明坚持抵抗,但那时候的朝鲜又会是什么样子。他不敢想。
崔鸣吉看到周显和杜勋进来,心中已打定注意。周显所提的这两个条件,朝鲜一个都不能答应。
周显亲自给金尚宪和崔鸣吉斟满茶,这才缓缓说道:“崔大人、金先生,碍事的人走了,我们可以好好聊一聊了。我从登莱而来,私下听闻崔大人担任领相之时,便为我大明提供了诸多与满清有关的情报。后来您虽然被罢黜领相,但并非是完全不问世事,曾经极力反对李倧出兵襄助满清。虽然丙子年间,与满清的和议是在你的主持下完成的,但在周某看来,你并非金自点这等无耻之徒。当时与满虏议和的无奈,我也深表同情。因而愿意与你和谈此事,以解此次两国之困。”
金尚宪疑惑的看了一下崔鸣吉,小声问道:“子谦君,他说的可是真的,你还曾经为大明提供满清情报?”在丙子之乱之时,金尚宪为斥和派的领袖,而崔鸣吉为议和派的主谋,两者观点对立尖锐,围绕是否与满清讲和的问题争论不休。所以,当他听闻崔鸣吉曾经为明朝提供情报时,心中是既疑惑又吃惊。
崔鸣吉淡淡笑道:“金大人,朝鲜为小国,实力太弱。即使我心向大明,有的时候也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协。”说完,他转头向周显,拱手致歉道:“多谢周军门能体会我国的心酸,朝鲜国内,无论是君王,还是臣民,大部分都是心向大明的。但为了本国的利益,只得从表面上屈从满清。还望军门回去之后,能向大明皇帝陛下叙说我们的心意。”
周显笑着看了一下杜勋一眼,淡淡笑道:“杜公公,看到了没?这和谈还没开始呢!有人就要撵我们走了。我不急着回去,在朝鲜滞留个把月也没什么问题。”
杜勋“啊”了一声,没太明白周显的意思。实际上,他自来到朝鲜之后便因为担惊受怕,思维完全陷入停滞,一直都是迷迷糊糊的。他不知道周显的真实目的,也不愿多问。只希望自己能依靠装傻充楞,安全返回大明。
崔鸣吉苦笑了一下,他刚才说出那话,弦外之音就是提醒周显要尽快解决此事,那样对双方都好。但周显一句话便轻松掩了过去,看他那意思,似乎一点也不着急离开,反而使自己接下来陷入被动。“周军门,您知道,我并非那个意思。”
周显随意的摆了摆手,沉声道:“崔大人什么意思,说实话,我并不在意。但我方是什么意思,则要向崔大人表明。我和杜公公奉天子诏令前来朝鲜,就是为了问罪李倧。在这里,我提出两个条件。如果汝国答应,我会立即交还所有朝鲜王室并撤回明境。”
崔鸣吉看周显松口,脸色惊喜道:“别说两个条件,就是二十个条件,只要合理,我朝鲜也无不应允。周军门请说。”
周显伸出两根手指,缓缓说道:“不需要那么多,两个就足够了。一、让现任朝鲜王李倧下位,以罪臣身份前往大明请罪,朝鲜国内另立新王。二、撤回在松锦前线为满清助战的朝鲜士卒,与满清彻底断绝关系,重新成为我大明藩属国。”
崔鸣吉脸色难看,金尚宪也倒吸了一口凉气。一个废王,一个断交,这两个条件基本上完全将朝鲜拴在到大明身上。到时候满清追责问罪,恐怕是又一场丙子胡乱。
杜勋苦哈着脸,犹豫了一下,向周显道:“周军门,能不能借一步说话?”
周显看两人都沉默不语,知道两人短时间内不可能做出决议,就随杜勋走了出去。“杜公公,怎么了?这大秋天的,你额头上怎么这么多汗?”
杜勋苦笑了一下,道:“周军门,您就不要开咱家的玩笑了?咱家叫您出来,就是想问您一下,您刚才所提的条件可是真的一定要朝鲜答应?”
周显笑道:“议和吗?不就是卖家漫天要价,买家坐地还钱吗?我们提出最有利于我大明的条件,至于他们答不答应,那就另说了。但是,即使我们允许他们坐地还钱,有了这两个条件在前,他们还价的时候也能稍为节制一点。”
杜勋长舒了一口气,拍了拍胸口道:“这就好,这就好。咱家还以为……”
“还以为我一定要他们答应这两个条件,再论其他吗?在别人的地界上,深陷敌人重围,我还没有那么愚蠢和蛮横。至于最后能谈成什么样子,再看吧!另外,杜公公,你现在是天子的使臣,别这样畏畏缩缩的,丢我大明的脸。”
杜勋心中恼怒,他明白周显是在故意打压自己。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把恨意收入心中,微微拱手道:“多谢周军门提醒,咱家知道了。”
金尚宪为斥和派,他一直坚持朝鲜为大明的属国,就应该为大明献出一切。因而当周显强硬的提出这两个条件时,他虽然有点吃惊,但实际上在内心是倾向于接受的。
但崔鸣吉显然不如此认为,朝鲜虽是大国,人口众多。但国内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人都是奴隶,对朝鲜国没多少忠心而言。要不然在丙子胡乱中,也不会有那么多朝鲜人主动为满清大军带路。而那些士大夫以及朝内的贵族,忠于大明者有,心向满清者也有,而更多的人为中立者。
一旦答应周显的那两个条件,就等于与满清彻底决裂,满清必然派兵来攻。那个时候,他肯定大部分军中统帅必然还会如丙子胡乱之时那样保存实力。那时,打又打不过,降又降不了,才真正是朝鲜最后的末日。除非舍弃朝鲜,王室成员逃亡大明坚持抵抗,但那时候的朝鲜又会是什么样子。他不敢想。
崔鸣吉看到周显和杜勋进来,心中已打定注意。周显所提的这两个条件,朝鲜一个都不能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