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 松山之战11
辽东丛林密布,随处都可找到能够隐藏千八百人的地方。但清军自占据杏山和塔山之后,为了防止明军援救被困在松山和锦州的守军,在主要的道路上都修建了营堡。大军想要绕过这些垒堡而深入到松锦一线,可以说是绝无半点可能。
别的人做不到,而卢象升同样如此。
最初,松锦两城的守军合计有近五万之众,当时也无粮草之忧。如果当时合力向外突围,锦州可能会存在一些变数,但松山城中的三万士卒由海路撤出绝对没有丝毫问题。但朝廷不愿放弃松山和锦州二地,而祖大寿为了个人的利益,也不愿离开锦州那座死城。
等到现在,锦州在粮尽后投降,而松山也马上陷入粮尽的地步。到达此等境地,卢象升身为督师,也稍微有点气丧,只能尽力实行最后的一搏。
他从军中挑选了八百精锐骑卒,分成数批,沿着不同的小道向锦州方向挺进。有的时间短,一两天就能到达指定地点,而有的路程远,需要七八天时间。
就如卢象升所率的这一部,有四百人,是最多的一支。他们从塔山出来之后,一路向北,攀过弘螺山。然后向东北而行,接连渡过女儿河和小凌河两条河流,最后历经艰难到达锦州西北方向的大胜堡。
一路行进这么长时间,竟然没有被清军发现。这还真的应该感谢蒙古察哈尔部的叛乱,以及在塔山前线明军多日苦战给清军带来的压力。
大部分当地的蒙古驻兵要么被调去平叛察哈尔部,要么被调往塔山前线,造成清军后方兵力严重空虚。而这余剩的不少兵力又驻扎在那些大道上,导致那些小道根本无人关注。
卢象升突袭了大胜堡,里面只有数十老弱,没做什么抵挡便尽数被俘。卢象升在此停留了一日夜,派出士卒穿着清军的衣服去联系分散于其他各处的明军士卒。为了防止事情泄露,每部士卒前往的目的地虽然相距不远,但都不一样。
等到约定洪承畴突围的那一夜,卢象升已经聚集了七百余士卒。只有一部几十人在来的路上被清军发现而逃入了密林之中,不能准时到达。
卢象升汇聚各部明军带来的情报,竟然惊奇的发现,多尔衮将锦州城中的所有骑兵都调往的松山。他的第一感觉就是事情败露了,但自己前来锦州这件事多尔衮应该还不知道,否则他也不会将所有骑兵调到松山。
卢象升苦苦思索之后,决定依旧按照原计划进行,扰乱锦州周边,以牵制清军。只是比着原定得计划,他做的更大胆了点,因为他决定直向夺取锦州。
锦州被祖大寿经营多年,城池高大坚固,清军多次进攻都是铩羽而归。最终只能采取围城的战术,这一围就是两年多。在两个月前,城中粮尽,出现人相食的情况。城中主将祖大寿在无奈之下,选择投降。
他本人和他的几个儿子都被多尔衮送往了沈阳,被皇太极作为人质扣留在了那里。他的旧部中的很多都以原职编入了清军,虽然有一些被派往了松山和塔山前线,但是大部分仍留在了锦州城中。
这一部人在锦州城中还有七八千之数。清军对他们并不信任,也不敢大胆放心的用他们。采取了对付降将的一般方法,分化拉拢,重用了一些心向他们的将领,而对于其他的那些则采用调离军职,竭力打压的方法。并在锦州城中留下大量军队,防止他们再生祸乱。
本来城中原有清军五千,步卒三千,骑卒两千,并在外围还有两千骑卒游猎,以彻底震慑锦州城中的降卒。但多尔衮后来调走了所有的骑卒,也就是说此刻城中只剩下三千步卒,人数远远少于那些新降的祖大寿部将士。
这在卢象升眼中,就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虽然不知道松山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但如若能取下锦州,这比攻击任何地方都更假能够扰乱清军。
唯一的问题是,卢象升手下只有七百余士卒。以七百余将士去进攻数万清军连攻多年都无法拿下的坚城,这无疑是冒着巨大风险的。且不说兵力的巨大悬殊,且说那些已经投降的明军,他们是否已经彻底顺从清军也未从可知。
卢象升不愿欺瞒士卒,将详情以告。但令他感动的是,几个偏将稍作犹豫,就首先表达了支持。有他们的表态,其他的底层士卒更是热烈拥护。连卢象升身为督师都毫不惜命,他们又有什么可说的。
七百余士卒骑马南行,一路疾驰到锦州城下。
他们到达之后,在城池四周点起无数火把,以震声势,造成无数明军杀来的景象。而骑卒手持火把,手持卢字大旗,绕着锦州城来回奔跑,高声呼喊着卢督师已到的口号。
而卢象升手下大将祖宽则骑马向前,用火把照亮自己的面容,高声喊着城中原有祖部将领的名字,让他们立即打开城门,迎卢督师入城。
祖宽本就是祖大寿家的家奴,因为勇猛善战,一路高升到副将一职。因为为人桀骜不驯,旁人不能驾驭,一直在卢象升手下效力。在卢象升被去职之后,他也因罪被贬职。后来,卢象升重登督师,身旁无将可用,就又将他调到了自己身旁。
城中很多祖部将领都认识祖宽,更知道他在卢象升手下效力。此刻他突然出现在锦州城外,虽然都不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到达这里了,但卢象升就在城外这件事已经确信无疑。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在他们心中引起了多大的震撼可想而知。
锦州四门,虽然每一门都是由一些清将,但士卒还是原有的祖部士卒,直接统御他们的还是原有的祖部将领。
当城头清将看到祖宽扰乱自军军心,就下令让他们开炮轰击祖宽。但内心本就惊慌失措,而且对清军有些不满的祖部将领不但拒绝听从命令,还对那些妄图靠近火炮的清军士卒持刀相向。
不久后,祖大寿的族侄祖克勇和大明原有副将杨震首先发难,他们砍死了西门城头的清军守将,率部打开城门迎卢象升入城。
别的人做不到,而卢象升同样如此。
最初,松锦两城的守军合计有近五万之众,当时也无粮草之忧。如果当时合力向外突围,锦州可能会存在一些变数,但松山城中的三万士卒由海路撤出绝对没有丝毫问题。但朝廷不愿放弃松山和锦州二地,而祖大寿为了个人的利益,也不愿离开锦州那座死城。
等到现在,锦州在粮尽后投降,而松山也马上陷入粮尽的地步。到达此等境地,卢象升身为督师,也稍微有点气丧,只能尽力实行最后的一搏。
他从军中挑选了八百精锐骑卒,分成数批,沿着不同的小道向锦州方向挺进。有的时间短,一两天就能到达指定地点,而有的路程远,需要七八天时间。
就如卢象升所率的这一部,有四百人,是最多的一支。他们从塔山出来之后,一路向北,攀过弘螺山。然后向东北而行,接连渡过女儿河和小凌河两条河流,最后历经艰难到达锦州西北方向的大胜堡。
一路行进这么长时间,竟然没有被清军发现。这还真的应该感谢蒙古察哈尔部的叛乱,以及在塔山前线明军多日苦战给清军带来的压力。
大部分当地的蒙古驻兵要么被调去平叛察哈尔部,要么被调往塔山前线,造成清军后方兵力严重空虚。而这余剩的不少兵力又驻扎在那些大道上,导致那些小道根本无人关注。
卢象升突袭了大胜堡,里面只有数十老弱,没做什么抵挡便尽数被俘。卢象升在此停留了一日夜,派出士卒穿着清军的衣服去联系分散于其他各处的明军士卒。为了防止事情泄露,每部士卒前往的目的地虽然相距不远,但都不一样。
等到约定洪承畴突围的那一夜,卢象升已经聚集了七百余士卒。只有一部几十人在来的路上被清军发现而逃入了密林之中,不能准时到达。
卢象升汇聚各部明军带来的情报,竟然惊奇的发现,多尔衮将锦州城中的所有骑兵都调往的松山。他的第一感觉就是事情败露了,但自己前来锦州这件事多尔衮应该还不知道,否则他也不会将所有骑兵调到松山。
卢象升苦苦思索之后,决定依旧按照原计划进行,扰乱锦州周边,以牵制清军。只是比着原定得计划,他做的更大胆了点,因为他决定直向夺取锦州。
锦州被祖大寿经营多年,城池高大坚固,清军多次进攻都是铩羽而归。最终只能采取围城的战术,这一围就是两年多。在两个月前,城中粮尽,出现人相食的情况。城中主将祖大寿在无奈之下,选择投降。
他本人和他的几个儿子都被多尔衮送往了沈阳,被皇太极作为人质扣留在了那里。他的旧部中的很多都以原职编入了清军,虽然有一些被派往了松山和塔山前线,但是大部分仍留在了锦州城中。
这一部人在锦州城中还有七八千之数。清军对他们并不信任,也不敢大胆放心的用他们。采取了对付降将的一般方法,分化拉拢,重用了一些心向他们的将领,而对于其他的那些则采用调离军职,竭力打压的方法。并在锦州城中留下大量军队,防止他们再生祸乱。
本来城中原有清军五千,步卒三千,骑卒两千,并在外围还有两千骑卒游猎,以彻底震慑锦州城中的降卒。但多尔衮后来调走了所有的骑卒,也就是说此刻城中只剩下三千步卒,人数远远少于那些新降的祖大寿部将士。
这在卢象升眼中,就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虽然不知道松山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但如若能取下锦州,这比攻击任何地方都更假能够扰乱清军。
唯一的问题是,卢象升手下只有七百余士卒。以七百余将士去进攻数万清军连攻多年都无法拿下的坚城,这无疑是冒着巨大风险的。且不说兵力的巨大悬殊,且说那些已经投降的明军,他们是否已经彻底顺从清军也未从可知。
卢象升不愿欺瞒士卒,将详情以告。但令他感动的是,几个偏将稍作犹豫,就首先表达了支持。有他们的表态,其他的底层士卒更是热烈拥护。连卢象升身为督师都毫不惜命,他们又有什么可说的。
七百余士卒骑马南行,一路疾驰到锦州城下。
他们到达之后,在城池四周点起无数火把,以震声势,造成无数明军杀来的景象。而骑卒手持火把,手持卢字大旗,绕着锦州城来回奔跑,高声呼喊着卢督师已到的口号。
而卢象升手下大将祖宽则骑马向前,用火把照亮自己的面容,高声喊着城中原有祖部将领的名字,让他们立即打开城门,迎卢督师入城。
祖宽本就是祖大寿家的家奴,因为勇猛善战,一路高升到副将一职。因为为人桀骜不驯,旁人不能驾驭,一直在卢象升手下效力。在卢象升被去职之后,他也因罪被贬职。后来,卢象升重登督师,身旁无将可用,就又将他调到了自己身旁。
城中很多祖部将领都认识祖宽,更知道他在卢象升手下效力。此刻他突然出现在锦州城外,虽然都不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到达这里了,但卢象升就在城外这件事已经确信无疑。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在他们心中引起了多大的震撼可想而知。
锦州四门,虽然每一门都是由一些清将,但士卒还是原有的祖部士卒,直接统御他们的还是原有的祖部将领。
当城头清将看到祖宽扰乱自军军心,就下令让他们开炮轰击祖宽。但内心本就惊慌失措,而且对清军有些不满的祖部将领不但拒绝听从命令,还对那些妄图靠近火炮的清军士卒持刀相向。
不久后,祖大寿的族侄祖克勇和大明原有副将杨震首先发难,他们砍死了西门城头的清军守将,率部打开城门迎卢象升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