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一章 威逼诱导
周显坐在座椅上,神态悠闲的喝着茶。过了好一会,他抬头看着脸色难看的金尚宪问道:“金正议,看完了吗?”
金尚宪放下手中信件,只是两封从表面看起来十分普通的书信。只是因为其中的一封盖上了日本的国印,而另一封上有幕府将军德川家光的签名而有所不同。两封信加起来也不过数百字,但金尚宪却看了很久很久。“周军门,大明真的要抛弃朝鲜了吗?”
周显拿起那两封信,轻轻的折叠起来,用十分平淡的语气说道:“事情还未最后决定。明日,王同知会和日本使者国田兵右门卫一起前往京师面见圣上,到时候许与不许,都由朝廷决议,我照办就是。”
丙子之乱后,朝鲜背叛大明,成为满清的藩属国。后来,周显率四百骑卒突入汉城,挟持了朝鲜王李倧,逼迫他写下了重归大明的国书。但因为当时的大明没有实力增援朝鲜,这件事便没有公开,仅限于少数朝内大臣知晓。
李倧不敢得罪满清,但又担心大明公开他写的那纸国书。明面上,他遵从满清旨意行事,并大举重用那些降清派大臣。但暗地里,他却私下与大明接触,并给予驻扎在皮岛的大明水师诸多帮助。
这些年,李倧两方都不得罪,但暗地里做的那些事却不为众人所知。如若在此事上报到大明朝内,十有八九的大臣会同意日本的提议。金尚宪心中知道这点,连忙哀求周显道:“周军门,大明为朝鲜的父母之邦。虽然被迫归藩于满清,但在国内无论普通百姓,还是士子大臣,无一不心向大明。请你看在这些年朝鲜对驻扎于皮岛的大明水师的援救,以及近万为大明效力的朝鲜兵卒的面子上,重新考虑一下此事。”
周显沉声道:“要不是如此,你以为我会将国田兵留置在登州十日之久。但说到底我仅是大明的臣子,有些事不是我能够决定的。你让我怎么办?继续留置不报,还是直接替大明的天子做一个决定。况且,你说大明是朝鲜的父母之邦,我感觉你只说对了一半。万历年间,日本侵入朝鲜,一月之内,朝鲜三都尽失,八道瓦解。日军所到之处,焚烧劫掠,无恶不作,仅晋州一地便屠杀朝鲜百姓六万余人。万历皇帝认为大明为朝鲜宗主国,应负起对应的责任,排除万难,果断出兵。两次入朝,数万将士战死异邦,最终将日军驱赶出朝鲜,使朝鲜得以光复。而朝鲜呢!他们是如何对待大明的?在战败之后,归藩满清,这或许是无奈之举。但为满虏提供粮食,出兵襄助满清攻伐大明这些事情难道都是出于无奈吗?父母之邦,你见过帮助外人欺负自己父母的儿女吗?而万历援朝到现在也不过四十多年,你见过如此无耻和健忘的子女吗?”
金尚宪脸色尴尬,“这些都是……都是……”
周显摆手制止了他,继续说道:“你知道日本为何在此时派人前来登州吗?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日本自万历援朝之战之后,逐步锁国,信息不畅。丙子胡乱,朝鲜大败,朝鲜成为满清的藩属国。但和日本贸易的时候,他们却一直沿用大明崇祯年号,以此不让日本人知晓朝鲜在丙子胡乱中战败,而生出非分之想。也就是说,即使朝鲜已经背叛大明,却依旧要靠着大明的余威来震慑日本人。要不是登莱的商船登陆日本,偶尔和他们谈起此事,这样的谎言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
金尚宪沉默着,不再出一言反驳。
周显怒气稍减,沉默了一会道:“金正议,我并没有针对你的意思,也不愿在此时和你争辩孰对孰错。但现在你要明白一个事实,就是日本人已经知道了朝鲜的战败的事实和背叛大明的举动,失去大明佑护的朝鲜在他们眼中就是一个待宰的羔羊。要不然一直推行锁国的德川家光也不会专门派遣使者前来大明,主动提出愿意派出三万精兵。有两件事你觉得你需要提前想一下,一个是靠朝鲜自身的兵力,能否挡得住日本;另一个是在自己不敌的时候向满清求援,他们是否会像大明那样全力援助朝鲜?”
金尚宪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接着默默的摇了摇头。
丙子之乱后,满清大获全胜,但他们在取胜之后,仅是逼迫朝鲜王归藩满清,然后掳了近五十万朝鲜百姓前去辽东。这并非是他们不想,而是其兵力不足。如若日本进入朝鲜,别说满清不会有太多的兵力增援朝鲜。就是有足够的兵力,恐怕也不会支援朝鲜。毕竟只要朝鲜不归大明,不和大明一起从两侧夹击满清,他们才不会管朝鲜最后会什么样呢!一个残破甚至战败的朝鲜,对他们甚至还会有利。
金尚宪眼睛一亮,像想起了什么似的,突然说道:“军门,日本人奸诈凶狠,您怎么知道他们在占取朝鲜之后一定会按照约定帮助大明呢!您就不担心他们和满清串结,共同对付大明?一个向明的朝鲜和一个不知道会怎么做的日本,我希望军门能够再慎重考虑一下。”
周显苦笑道:“金正议,从我的角度看,我当然倾向于支持朝鲜。要不然也不会举荐林庆业为东江总兵,并招募大量朝鲜人入军。但我刚刚已经告诉你了,这件事不是我能够做的了主的。我可以继续将日本使者滞留一些时日,但这样终归不是办法,除非……”
金尚宪听出周显语气中的软化,急问道:“军门,除非什么?”
周显沉默了一会道:“除非朝鲜王能向天下人宣告朝鲜继续认大明为宗主国。那样的话,大明自有义务保护朝鲜。我便可以上书圣上,提请驳回日本的请求,并下令驻扎皮岛的明卒全力襄助朝鲜抵御外来的威胁。不管这威胁是来自日本,还是来自满虏,大明必与朝鲜共同进退。”
金尚宪放下手中信件,只是两封从表面看起来十分普通的书信。只是因为其中的一封盖上了日本的国印,而另一封上有幕府将军德川家光的签名而有所不同。两封信加起来也不过数百字,但金尚宪却看了很久很久。“周军门,大明真的要抛弃朝鲜了吗?”
周显拿起那两封信,轻轻的折叠起来,用十分平淡的语气说道:“事情还未最后决定。明日,王同知会和日本使者国田兵右门卫一起前往京师面见圣上,到时候许与不许,都由朝廷决议,我照办就是。”
丙子之乱后,朝鲜背叛大明,成为满清的藩属国。后来,周显率四百骑卒突入汉城,挟持了朝鲜王李倧,逼迫他写下了重归大明的国书。但因为当时的大明没有实力增援朝鲜,这件事便没有公开,仅限于少数朝内大臣知晓。
李倧不敢得罪满清,但又担心大明公开他写的那纸国书。明面上,他遵从满清旨意行事,并大举重用那些降清派大臣。但暗地里,他却私下与大明接触,并给予驻扎在皮岛的大明水师诸多帮助。
这些年,李倧两方都不得罪,但暗地里做的那些事却不为众人所知。如若在此事上报到大明朝内,十有八九的大臣会同意日本的提议。金尚宪心中知道这点,连忙哀求周显道:“周军门,大明为朝鲜的父母之邦。虽然被迫归藩于满清,但在国内无论普通百姓,还是士子大臣,无一不心向大明。请你看在这些年朝鲜对驻扎于皮岛的大明水师的援救,以及近万为大明效力的朝鲜兵卒的面子上,重新考虑一下此事。”
周显沉声道:“要不是如此,你以为我会将国田兵留置在登州十日之久。但说到底我仅是大明的臣子,有些事不是我能够决定的。你让我怎么办?继续留置不报,还是直接替大明的天子做一个决定。况且,你说大明是朝鲜的父母之邦,我感觉你只说对了一半。万历年间,日本侵入朝鲜,一月之内,朝鲜三都尽失,八道瓦解。日军所到之处,焚烧劫掠,无恶不作,仅晋州一地便屠杀朝鲜百姓六万余人。万历皇帝认为大明为朝鲜宗主国,应负起对应的责任,排除万难,果断出兵。两次入朝,数万将士战死异邦,最终将日军驱赶出朝鲜,使朝鲜得以光复。而朝鲜呢!他们是如何对待大明的?在战败之后,归藩满清,这或许是无奈之举。但为满虏提供粮食,出兵襄助满清攻伐大明这些事情难道都是出于无奈吗?父母之邦,你见过帮助外人欺负自己父母的儿女吗?而万历援朝到现在也不过四十多年,你见过如此无耻和健忘的子女吗?”
金尚宪脸色尴尬,“这些都是……都是……”
周显摆手制止了他,继续说道:“你知道日本为何在此时派人前来登州吗?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日本自万历援朝之战之后,逐步锁国,信息不畅。丙子胡乱,朝鲜大败,朝鲜成为满清的藩属国。但和日本贸易的时候,他们却一直沿用大明崇祯年号,以此不让日本人知晓朝鲜在丙子胡乱中战败,而生出非分之想。也就是说,即使朝鲜已经背叛大明,却依旧要靠着大明的余威来震慑日本人。要不是登莱的商船登陆日本,偶尔和他们谈起此事,这样的谎言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
金尚宪沉默着,不再出一言反驳。
周显怒气稍减,沉默了一会道:“金正议,我并没有针对你的意思,也不愿在此时和你争辩孰对孰错。但现在你要明白一个事实,就是日本人已经知道了朝鲜的战败的事实和背叛大明的举动,失去大明佑护的朝鲜在他们眼中就是一个待宰的羔羊。要不然一直推行锁国的德川家光也不会专门派遣使者前来大明,主动提出愿意派出三万精兵。有两件事你觉得你需要提前想一下,一个是靠朝鲜自身的兵力,能否挡得住日本;另一个是在自己不敌的时候向满清求援,他们是否会像大明那样全力援助朝鲜?”
金尚宪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接着默默的摇了摇头。
丙子之乱后,满清大获全胜,但他们在取胜之后,仅是逼迫朝鲜王归藩满清,然后掳了近五十万朝鲜百姓前去辽东。这并非是他们不想,而是其兵力不足。如若日本进入朝鲜,别说满清不会有太多的兵力增援朝鲜。就是有足够的兵力,恐怕也不会支援朝鲜。毕竟只要朝鲜不归大明,不和大明一起从两侧夹击满清,他们才不会管朝鲜最后会什么样呢!一个残破甚至战败的朝鲜,对他们甚至还会有利。
金尚宪眼睛一亮,像想起了什么似的,突然说道:“军门,日本人奸诈凶狠,您怎么知道他们在占取朝鲜之后一定会按照约定帮助大明呢!您就不担心他们和满清串结,共同对付大明?一个向明的朝鲜和一个不知道会怎么做的日本,我希望军门能够再慎重考虑一下。”
周显苦笑道:“金正议,从我的角度看,我当然倾向于支持朝鲜。要不然也不会举荐林庆业为东江总兵,并招募大量朝鲜人入军。但我刚刚已经告诉你了,这件事不是我能够做的了主的。我可以继续将日本使者滞留一些时日,但这样终归不是办法,除非……”
金尚宪听出周显语气中的软化,急问道:“军门,除非什么?”
周显沉默了一会道:“除非朝鲜王能向天下人宣告朝鲜继续认大明为宗主国。那样的话,大明自有义务保护朝鲜。我便可以上书圣上,提请驳回日本的请求,并下令驻扎皮岛的明卒全力襄助朝鲜抵御外来的威胁。不管这威胁是来自日本,还是来自满虏,大明必与朝鲜共同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