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议和3
等陈名夏进来,李岩直接说道:“使者,你可以返回山东了,周督帅提出了议和条件,我大顺不答应。”
陈名夏脸色顿变,他看了看李自成,发现对方目光转向别处,并没有打算回答。他沉默了一会问道:“可否请问李将军这是为何?”
李岩道:“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无法确定周督帅的真实用意。我且问你,忘筌与我大顺议和,他接下来打算做什么?难道你想让我相信他会进攻在淮南的隆武军,亦或是想南下进攻在南京的明军?”
陈名夏摇了摇头道:“是小民没有说清楚。周督帅会和闯军议和,同样也会和大明,还有隆武军议和。五年之内,无论是闯军进攻隆武军,还是明军,只要不从山东地界上过,周督帅都不会参与。但若是有人兴兵来犯,周督帅只能被迫反击。”
刘宗敏嘿笑道:“你是说这五年,周显什么也不会做。看我们所有人拼的你死我活,然后他坐收渔翁之利。”
陈名夏道:“目前闯军、隆武军、明军,以闯军实力最强。周督帅不与其他势力共同抵抗闯军,难道这不是闯王所希望的吗?而且周督帅也不是什么都不做,他想做的事或许还能帮上闯王。”
李自成显然不太信,“哦,那朕倒是想听听。”
陈名夏突然提高声音道:“从海路出击满虏,收复辽东。”
李自成惊的差点站起来,右手紧紧的握着椅把,“这是周显说的?他要打鞑子?”他当然明白周显此举对闯军的意义。
历史上从北向南打,大体有三条主要的道路。从陕西,入汉中,攻四川。从宛洛,夺襄阳,下湖广。还有就是从河南出军,取淮南,渡长江,争南京。
第三条道路是最近的道路,但就目前而言却是最难的一条。
闯军若要从此南下,首先要击败周显,以稳固东翼的安全。接着还要击败占据淮南的隆武军,占据江淮,这之后才能和明军争夺南京。
李自成显然还不想在此刻与隆武军开战,毕竟襄阳、荆州都已经在闯军手里。顺江东下,只要攻破武昌,照样可以攻到南京,而在淮南的隆武军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帮他牵制在南地的明军。
周显选择从海路进攻清军,这仗真要打起来,也是帮他消除了一个大敌,稳固北地。而且最重要的是,周显放弃坐山观虎斗。真要五年,无论是满虏压倒周显,还是周显压倒满虏,坐收渔翁之利的都是自军。
因而,李自成的表现一时有点失态。
陈名夏点了点头道:“我家督帅说,内部相争,终有结束之时。但若是让外族趁势做大,华夏百姓遭难,吾等皆是罪人。因而,他愿意率部出击满虏,替闯王您,也替天下人牵制住满虏大军。至于五年之后,闯王若能统一天下,那山东一地又如何能抗拒?周督帅自会率部纳降,到时候还希望闯王能为之留一个安身之所。”
李自成内心欢喜,连忙道:“若是周显真有如此心思,朕定会封其为侯,让之子孙万代永享荣华富贵。”
李岩本欲阻止,但李自成的话已经说出,他只能在心中默默的叹息了一声。周显只说了将来可能的愿景,李自成这样说,却明显表明自己已有和周显达成协议的心思,他接下来便不好往下谈条件了。
陈名夏躬身拜道:“小民代周督帅谢过闯王。”
李岩沉思了片刻,依旧选择站出来,他抱拳向李自成道:“陛下,若是如此,和周显议和倒不是完全不可能,但山东至少要表现出一定的诚意。”以退为进,再次把话语权抓到自己手里。
陈名夏心中暗骂了一句“怎么又是你?这李自成身边是没人了吗?”但他耐住性子道:“李将军觉得应该我们应该拿出什么样的诚意?”
李岩想了想道:“例如除了让出天津之外,把在黄河北岸,威胁着开封的大名府也一起让出来。”
陈名夏摇头苦笑道:“李将军就不要强人所难了。大名府虽然对开封有些威胁,但滑县依旧在你们手中,还有黄河之险。若是我军把它让出,那鲁西将暴露在闯军的进攻之下,那受威胁的便是我们了。若李将军是周督帅,您会同意吗?这个绝对不行。”
李岩似乎在犹豫,过了半晌他才道:“这个我们可以让一步,以示诚意。但其他的,还需要你们有所表示。我大顺的第一个要求是,由你们给我军提供五千把那样的燧发枪。”大名府的重要,他岂会不知?只是想以此逼迫对方在其他方面做出让步。
陈名夏想了一会道:“可以,但不能免费给,每把四十两银子。而且要分五批给,在五个月内交付。”
李岩看向李自成,发现他轻轻点头。现在通过拷掠,大顺最不缺的就是银子。李岩转过头向陈名夏道:“这个价钱可以,但数量要增加到八千把,同样也要在五个月之内交付,第一次至少交付两千把。”
陈名夏沉思了片刻,最终表示同意。
李岩继续道:“北地饥荒,周显要让出运河,准许我军从河南向京城运粮。”
陈名夏道:“周督帅说了,百姓无辜,他愿意让闯军的运粮船从运河通过。并且还可以贩卖给闯军一些粮草,以解决大顺目前所面临的困境。但有个前提,无论是河南的闯军兵卒,还是在北地的闯军将士都不能踏入山东境内,粮食将由我军帮忙护送到京师。以免双方爆发冲突,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李岩笑道:“周督帅这是担心我军会袭取山东吗?”
陈名夏点了点头,“确是如此。我山东实力目前不如闯军,但反击的能力却是有的。我想那种局面也不是闯王所希望的吧!”
在主要的事情确定之后,李自成便离开了,留李岩、牛金星继续和陈名夏继续谈。
天近三更,牛金星和李岩去见李自成,他们把谈好的东西草拟了一封奏折。
陈名夏脸色顿变,他看了看李自成,发现对方目光转向别处,并没有打算回答。他沉默了一会问道:“可否请问李将军这是为何?”
李岩道:“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无法确定周督帅的真实用意。我且问你,忘筌与我大顺议和,他接下来打算做什么?难道你想让我相信他会进攻在淮南的隆武军,亦或是想南下进攻在南京的明军?”
陈名夏摇了摇头道:“是小民没有说清楚。周督帅会和闯军议和,同样也会和大明,还有隆武军议和。五年之内,无论是闯军进攻隆武军,还是明军,只要不从山东地界上过,周督帅都不会参与。但若是有人兴兵来犯,周督帅只能被迫反击。”
刘宗敏嘿笑道:“你是说这五年,周显什么也不会做。看我们所有人拼的你死我活,然后他坐收渔翁之利。”
陈名夏道:“目前闯军、隆武军、明军,以闯军实力最强。周督帅不与其他势力共同抵抗闯军,难道这不是闯王所希望的吗?而且周督帅也不是什么都不做,他想做的事或许还能帮上闯王。”
李自成显然不太信,“哦,那朕倒是想听听。”
陈名夏突然提高声音道:“从海路出击满虏,收复辽东。”
李自成惊的差点站起来,右手紧紧的握着椅把,“这是周显说的?他要打鞑子?”他当然明白周显此举对闯军的意义。
历史上从北向南打,大体有三条主要的道路。从陕西,入汉中,攻四川。从宛洛,夺襄阳,下湖广。还有就是从河南出军,取淮南,渡长江,争南京。
第三条道路是最近的道路,但就目前而言却是最难的一条。
闯军若要从此南下,首先要击败周显,以稳固东翼的安全。接着还要击败占据淮南的隆武军,占据江淮,这之后才能和明军争夺南京。
李自成显然还不想在此刻与隆武军开战,毕竟襄阳、荆州都已经在闯军手里。顺江东下,只要攻破武昌,照样可以攻到南京,而在淮南的隆武军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帮他牵制在南地的明军。
周显选择从海路进攻清军,这仗真要打起来,也是帮他消除了一个大敌,稳固北地。而且最重要的是,周显放弃坐山观虎斗。真要五年,无论是满虏压倒周显,还是周显压倒满虏,坐收渔翁之利的都是自军。
因而,李自成的表现一时有点失态。
陈名夏点了点头道:“我家督帅说,内部相争,终有结束之时。但若是让外族趁势做大,华夏百姓遭难,吾等皆是罪人。因而,他愿意率部出击满虏,替闯王您,也替天下人牵制住满虏大军。至于五年之后,闯王若能统一天下,那山东一地又如何能抗拒?周督帅自会率部纳降,到时候还希望闯王能为之留一个安身之所。”
李自成内心欢喜,连忙道:“若是周显真有如此心思,朕定会封其为侯,让之子孙万代永享荣华富贵。”
李岩本欲阻止,但李自成的话已经说出,他只能在心中默默的叹息了一声。周显只说了将来可能的愿景,李自成这样说,却明显表明自己已有和周显达成协议的心思,他接下来便不好往下谈条件了。
陈名夏躬身拜道:“小民代周督帅谢过闯王。”
李岩沉思了片刻,依旧选择站出来,他抱拳向李自成道:“陛下,若是如此,和周显议和倒不是完全不可能,但山东至少要表现出一定的诚意。”以退为进,再次把话语权抓到自己手里。
陈名夏心中暗骂了一句“怎么又是你?这李自成身边是没人了吗?”但他耐住性子道:“李将军觉得应该我们应该拿出什么样的诚意?”
李岩想了想道:“例如除了让出天津之外,把在黄河北岸,威胁着开封的大名府也一起让出来。”
陈名夏摇头苦笑道:“李将军就不要强人所难了。大名府虽然对开封有些威胁,但滑县依旧在你们手中,还有黄河之险。若是我军把它让出,那鲁西将暴露在闯军的进攻之下,那受威胁的便是我们了。若李将军是周督帅,您会同意吗?这个绝对不行。”
李岩似乎在犹豫,过了半晌他才道:“这个我们可以让一步,以示诚意。但其他的,还需要你们有所表示。我大顺的第一个要求是,由你们给我军提供五千把那样的燧发枪。”大名府的重要,他岂会不知?只是想以此逼迫对方在其他方面做出让步。
陈名夏想了一会道:“可以,但不能免费给,每把四十两银子。而且要分五批给,在五个月内交付。”
李岩看向李自成,发现他轻轻点头。现在通过拷掠,大顺最不缺的就是银子。李岩转过头向陈名夏道:“这个价钱可以,但数量要增加到八千把,同样也要在五个月之内交付,第一次至少交付两千把。”
陈名夏沉思了片刻,最终表示同意。
李岩继续道:“北地饥荒,周显要让出运河,准许我军从河南向京城运粮。”
陈名夏道:“周督帅说了,百姓无辜,他愿意让闯军的运粮船从运河通过。并且还可以贩卖给闯军一些粮草,以解决大顺目前所面临的困境。但有个前提,无论是河南的闯军兵卒,还是在北地的闯军将士都不能踏入山东境内,粮食将由我军帮忙护送到京师。以免双方爆发冲突,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李岩笑道:“周督帅这是担心我军会袭取山东吗?”
陈名夏点了点头,“确是如此。我山东实力目前不如闯军,但反击的能力却是有的。我想那种局面也不是闯王所希望的吧!”
在主要的事情确定之后,李自成便离开了,留李岩、牛金星继续和陈名夏继续谈。
天近三更,牛金星和李岩去见李自成,他们把谈好的东西草拟了一封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