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选才
议事一直持续到接近三更,周显轻轻的敲了一下桌面,止住众人的争吵声。“忠清,彭知府,你们两个先坐下。”
他沉吟了片刻道:“此事,我支持彭知府所说的。虽是改制,但不能太急,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取士方面,今后不再进行科举选士,但科举所考的几项依旧算是选士参考的标准。如果以前中进士、进士、秀才者,优先录用。而其他的通过笔考、面考、终考,依次淘汰,最后择优选拔官员。各州县主官的选拔,至少需要三个与之没有亲属关系,且职位高出其两级者施行选拔,以尽量避免徇私舞弊。”
顾咸正问道:“督帅,那各州县的现有主官和辅官任命吗?”
周显道:“拿知州举例,一个知州,两个州同知,一个判官,一个州警察局长,一个税务司司长,他们这些都算是主官。他们组成一个州的施政主体机构,负责对他们的下一级,也就是县机构的主官具有考察和任命的权力。而他们的考察和任命自然由他们的上一级,府机构来负责。而其他的辅官,都有本部门进行选拔任命,也可由上层部门直接下放。但各部门都要受第一主官,也就是县令或者知州挟制。但有种情况,无论什么官员,都可向上一级政府状告官员的不法所为。”
说到这里,周显看了众人一眼才继续道:“当然,现在是乱世,一切都从简。如新占之地官员的任命,有贤才来投,或者你们心中有大才举荐于官府,都可以经过考察后直接上任。收揽天下之英才为己用,同时尽量做到公平、公正,这才是我们最终要达到的选才目标。现在我们所占,不过山东六府,大名、淮安和半个扬州。但眼光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这些地方,而应该放眼于整个天下。所图也不应该只有个人私利,而应该为天下的百姓谋点好处。”
周显说着走向书吏那里,拿起他刚才记录的,看了一会道:“我和万抚台商议了一下,决定放权给地方知府。今后,除正规的军队外,地方的乡勇、警察、衙役全部受知府指挥。而今后,各地知府要举荐贤才,或者有什么要的建议,都可直接上禀巡抚衙门。除此之外,我准备在巡抚衙门外建一个七人团,今后政事上凡是有重大的改制,都要经过七人的讨论,而且他们有的还必须兼管地方上的事情。”
周显扫视众人道:“夏允彝,淮安、扬州二府的事情由你总体负责。彭士奇,东昌、青州的事情就交给你了。顾咸正,东昌、大名二府不久之后可能就会迎来新的战事,你多费心。文志通不在,但登州、莱州本就在其治下,这个就不说了。还有就是黄宗羲,今后我军所控之地的赋税田税都由你来总体负责。还有陈名夏,今后对外的一切事物以你为主。尽快派人去京师、南京、合肥、开封、泉州,和各方势力维持关系。另外,朝鲜、琉球、日本、苏禄、文莱等地也应该派出使者。”
连续说了六个名字,众人脸色各异。直到最后一个,周显稍微停顿了一下。他下意识的看了顾炎武一眼,犹豫了一会。转过头向陈子龙道:“还有就是陈知府,除济南知府外,你还要兼起北地所有的事务。虽然现在是清军和闯军的,但总有一天,我们是把它们收复的。”
陈子龙先是一愣,沉吟了片刻,站起身来道:“属下接令。”
周显点了点头,继续说道:“还有一个是刑律的改革问题。现在我们采用的还是大明律,显然有的地方已经不太适用目前的情况。韩畅、萧冷,你们两个组织人员,一切听从万抚台的安排。要以大明律为基础,制定出一套适合山东情况的临时律法。要多听听像谢尚书、高抚台这些曾经朝廷大员的建议。等草拟出来之后,给每个县官以上者都拓印一份,让他们提出自己的意见,再不断完善。时间要快,考虑要周。”
韩畅、萧冷站起来道:“属下明白。”
周显转头向黄宗羲,“商法方面由你负责制定。军法我会传信给于成龙,让他来做。还有对外法方面,陈名夏你到时候做点补充。先尽快拿出个临时的。”
黄宗羲和陈名夏站起来抱拳道:“属下遵命。”
周显点了点头,“此外,经过我和万抚台的商议,还有几项新的任命。德州知州吴徵文升迁为扬州知府,驻高邮。谢陛升任为德州知州。赵继鼎、程先贞、程立三人俱皆升任县令。还有唐遵式、柳丁、王寅初等人补充到朝鲜、辽南为官。赵旭升虽然为卫所军将出身,但这些年在辽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我看就将金州、复州和周边的岛屿暂编成一府,让赵旭升来兼任这个知府。”
看着座下的众人,周显沉声道:“说到底,山东只是天下一隅之地。地势易攻难守,此刻又三面受敌,将来如何实难预料。而诸位愿意跟随我周某,实乃我周某之幸,我一直心存感激。我在此向你们许诺,你们此刻不负周某,我将来也定不负你们。而山东将来能否守住,能否击破满虏,能否扫平天下,一切都要靠在座的诸位。”
周显缓了一下语气,继续道:“实际上,就像你们刚才所讨论的。山东有自己的优势。如人口众多,民心归附,无论是闯军还是清军,将来想吃掉山东都非易事。但大量北地难民拥入山东,和当地人矛盾重重。且山东本就是人口大省,又连年灾害,目前粮食所产远不能满足百姓之需求。因而,我军在山东下一步的主要目标不是夺取更多的地盘,而是尽量养活山东的所有百姓。黄宗羲,你负责来购置足够的粮食。而陈知府,你受受累。等粮食运抵济南之后,你根据各地的难民情况来将粮食分发给各府官员。”
他沉吟了片刻道:“此事,我支持彭知府所说的。虽是改制,但不能太急,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取士方面,今后不再进行科举选士,但科举所考的几项依旧算是选士参考的标准。如果以前中进士、进士、秀才者,优先录用。而其他的通过笔考、面考、终考,依次淘汰,最后择优选拔官员。各州县主官的选拔,至少需要三个与之没有亲属关系,且职位高出其两级者施行选拔,以尽量避免徇私舞弊。”
顾咸正问道:“督帅,那各州县的现有主官和辅官任命吗?”
周显道:“拿知州举例,一个知州,两个州同知,一个判官,一个州警察局长,一个税务司司长,他们这些都算是主官。他们组成一个州的施政主体机构,负责对他们的下一级,也就是县机构的主官具有考察和任命的权力。而他们的考察和任命自然由他们的上一级,府机构来负责。而其他的辅官,都有本部门进行选拔任命,也可由上层部门直接下放。但各部门都要受第一主官,也就是县令或者知州挟制。但有种情况,无论什么官员,都可向上一级政府状告官员的不法所为。”
说到这里,周显看了众人一眼才继续道:“当然,现在是乱世,一切都从简。如新占之地官员的任命,有贤才来投,或者你们心中有大才举荐于官府,都可以经过考察后直接上任。收揽天下之英才为己用,同时尽量做到公平、公正,这才是我们最终要达到的选才目标。现在我们所占,不过山东六府,大名、淮安和半个扬州。但眼光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这些地方,而应该放眼于整个天下。所图也不应该只有个人私利,而应该为天下的百姓谋点好处。”
周显说着走向书吏那里,拿起他刚才记录的,看了一会道:“我和万抚台商议了一下,决定放权给地方知府。今后,除正规的军队外,地方的乡勇、警察、衙役全部受知府指挥。而今后,各地知府要举荐贤才,或者有什么要的建议,都可直接上禀巡抚衙门。除此之外,我准备在巡抚衙门外建一个七人团,今后政事上凡是有重大的改制,都要经过七人的讨论,而且他们有的还必须兼管地方上的事情。”
周显扫视众人道:“夏允彝,淮安、扬州二府的事情由你总体负责。彭士奇,东昌、青州的事情就交给你了。顾咸正,东昌、大名二府不久之后可能就会迎来新的战事,你多费心。文志通不在,但登州、莱州本就在其治下,这个就不说了。还有就是黄宗羲,今后我军所控之地的赋税田税都由你来总体负责。还有陈名夏,今后对外的一切事物以你为主。尽快派人去京师、南京、合肥、开封、泉州,和各方势力维持关系。另外,朝鲜、琉球、日本、苏禄、文莱等地也应该派出使者。”
连续说了六个名字,众人脸色各异。直到最后一个,周显稍微停顿了一下。他下意识的看了顾炎武一眼,犹豫了一会。转过头向陈子龙道:“还有就是陈知府,除济南知府外,你还要兼起北地所有的事务。虽然现在是清军和闯军的,但总有一天,我们是把它们收复的。”
陈子龙先是一愣,沉吟了片刻,站起身来道:“属下接令。”
周显点了点头,继续说道:“还有一个是刑律的改革问题。现在我们采用的还是大明律,显然有的地方已经不太适用目前的情况。韩畅、萧冷,你们两个组织人员,一切听从万抚台的安排。要以大明律为基础,制定出一套适合山东情况的临时律法。要多听听像谢尚书、高抚台这些曾经朝廷大员的建议。等草拟出来之后,给每个县官以上者都拓印一份,让他们提出自己的意见,再不断完善。时间要快,考虑要周。”
韩畅、萧冷站起来道:“属下明白。”
周显转头向黄宗羲,“商法方面由你负责制定。军法我会传信给于成龙,让他来做。还有对外法方面,陈名夏你到时候做点补充。先尽快拿出个临时的。”
黄宗羲和陈名夏站起来抱拳道:“属下遵命。”
周显点了点头,“此外,经过我和万抚台的商议,还有几项新的任命。德州知州吴徵文升迁为扬州知府,驻高邮。谢陛升任为德州知州。赵继鼎、程先贞、程立三人俱皆升任县令。还有唐遵式、柳丁、王寅初等人补充到朝鲜、辽南为官。赵旭升虽然为卫所军将出身,但这些年在辽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我看就将金州、复州和周边的岛屿暂编成一府,让赵旭升来兼任这个知府。”
看着座下的众人,周显沉声道:“说到底,山东只是天下一隅之地。地势易攻难守,此刻又三面受敌,将来如何实难预料。而诸位愿意跟随我周某,实乃我周某之幸,我一直心存感激。我在此向你们许诺,你们此刻不负周某,我将来也定不负你们。而山东将来能否守住,能否击破满虏,能否扫平天下,一切都要靠在座的诸位。”
周显缓了一下语气,继续道:“实际上,就像你们刚才所讨论的。山东有自己的优势。如人口众多,民心归附,无论是闯军还是清军,将来想吃掉山东都非易事。但大量北地难民拥入山东,和当地人矛盾重重。且山东本就是人口大省,又连年灾害,目前粮食所产远不能满足百姓之需求。因而,我军在山东下一步的主要目标不是夺取更多的地盘,而是尽量养活山东的所有百姓。黄宗羲,你负责来购置足够的粮食。而陈知府,你受受累。等粮食运抵济南之后,你根据各地的难民情况来将粮食分发给各府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