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赐姓为朱
黄道周看着郑森年轻的脸,突然笑了笑道:“钱谦益人不行,但教出的你这个弟子却还不错。好了,不说这个老鬼了。苍水给老夫来了一封信,说了你此行的目的,说要老夫帮你。老夫现在问你,你打算如何说服你父亲?”
郑森沉默了片刻,突然叹气道:“学生回来之前,满以为只要向父亲言明其中的利害,他自会答应。但现在看来,事情似乎并没有那么容易。”
黄道周点了点头,说道:“老夫倒是想听你说说这其中的利害。”
郑森看了黄道周一眼,沉默了片刻,决定实言以告。“我父亲靠着海贸赚取了海量财富,但这些财富却没有惠及福建百姓。甚至因为手下兵将的盘剥,百姓过的比以前更加困苦。现在周显在福建招兵,每一个给二十两银子的安家费,每个月给的饷银是福建水卒的两倍。如此下去,福建恐将不战而落入周显手中。”
黄道周眉头紧蹙,“有这么严重吗?”
郑森面带苦笑道:“我曾劝说父亲,让其派人与台湾岛上的移民取得联系,以谋取台湾。但父亲并未放在心上,现在的结果是侯方域在基隆设府,全然取代了郑氏在台湾的影响。当时福建大灾,是父亲每个给予三两银子,移数万漳州之民前往台湾,当时的不少人还曾在父亲手下效力。父亲施恩让其活命,他们却在做选择之时没有丝毫犹豫,何况没有得郑氏丝毫恩惠的福建百姓?”
说到这里,郑森长叹了一口气,语气沉重。“说到底,父亲海盗出身,历来便受人轻视。而其虽为大明总兵,却又不完全听令于大明朝廷,占据福建名不正而言不顺。现在被朝廷封为南安伯,终于可以一清之前的污名,却是天下大乱之时。百姓人心各异,未必完全站在大明这边。父亲聚揽财富,不断扩兵,却忽略民心,终有一天会被其反噬。”
黄道周轻轻的点了点头,眉头紧蹙。
他乃当朝大儒,深知争天下争的便是民心。而他来闽日久,也知道郑芝龙在此并不得民心,更不得士人之心。周显以重金在闽地招募兵卒,这不仅是因为他需要水卒去对抗荷夷。恐怕还想借此分化闽民,为他将来从海上侵入闽浙做准备。
狼子野心,谋划深远。
郑森看黄道周不言,抱拳道:“石斋先生,请助我说服父亲,万不能让周显继续在福建招募兵卒。”
黄道周摇了摇头,叹气道:“难也!大木,你可知道你父亲为何准许此事?”
郑森哑然,“请石斋先生指教。”
黄道周道:“因为周显许他,每在福建招募一个兵卒,给兵卒二十两银子的安家费,却给你父亲三十两银子的辛苦费。在此事上,恐怕你父亲比那些百姓还有积极。”
郑森脸色顿变,“真有此事?”
黄道周点了点头,“陈名夏乃江苏常州人士,曾在老夫门下拜学。这次他奉周显之令来闽,顺道来拜见老夫,这件事便是他告知的。我曾令人打探过,此事确定为真,而主事者便是你那义弟郑彩。”
郑森脸上杀气腾腾,“这个郑彩,为了钱财而害我郑氏,我绝不饶他。”
黄道周看着郑森,“大木,老夫且问你。若天下有变,汝父背弃大明,你会怎么做?”
郑森愣在当地,过了好半晌才终于下定决心,沉声道:“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若真到了那时,大木愿意为朝廷清除叛逆。只求朝廷看在我父曾助大明稳固海防的功劳上,饶其性命,让其当个富家翁。”
黄道周鼓掌笑道:“圣上果真没有看错你。”
说到这里,黄道周突然厉声道:郑森,跪下接旨。”
郑森有点不知所措,慌忙跪下。
黄道周沉声道:“圣上口谕,郑森忠淳孝直、性情良善,乃大明良佐。特赐姓朱,赐名成功,寓意成功中兴大明。”
黄道周扶起愣在当场的郑森,“大木,圣旨不久之后便会下发到闽地,正式传喻天下。圣上对你期待可是甚高啊!望你莫负所托。”
郑森脸色激动,他虽年轻,也知道赐姓为朱意味着什么?
这等荣耀,多少忠臣良将苦其一生都不能得,而自己却只是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大明皇帝如此不吝赏赐,必是有所期待,需要他拿出自己的一切做回报。
郑森重新跪下,向着西北方磕了三个头,双目满是热泪。“陛下之恩,大明之恩,郑森万死难报。”
待其站起来,脸色凝重,抱拳向黄道周道:“石斋先生,陛下有什么要郑森去做的,请您明言。”
黄道周点了点头,看着他道:“限于周显在闽地招兵已难以阻挡,苍水建议你也不必再因此而触怒安平伯。周显招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等着其招兵日益增多,使你父亲感到威胁,此事自然就会禁止。”
郑森皱眉道:“张煌言如此说?”
黄道周点了点头道:“他写信来说,荷夷窃据台湾,在南洋屠戮我华夏之民,是可忍孰不可忍。况且南洋诸国还有不少是我大明属国,若我们对此无动于衷,大明的威信何在?周显招募水卒,目的就在对抗荷夷。若我军阻止,与理由亏,于义不通。最重要的是南洋海贸,我方得利甚多。这次是荷夷阻断海贸,那下次若是周显呢!我军又该如何应对?”
郑森轻轻的点了点头,没有言语。
黄道周继续道:“所以苍水觉得,为将来虑,大明必须重建水师。而现在朝廷要应对闯军、隆武军和其他各方反叛势力,军费紧张,拿不出更多的钱财来。因而,这重托便落到了你的身上。”
看郑森面露不解,黄道周道:“这次荷夷之事,朝廷打算与周显合作对外,收复台岛。你父亲对此并不上心,只派了施福为将,派船队进驻金门。既然如此,你何不自请出外领兵,以在金门的水师为基础创建大明水师。”
郑森沉默了片刻,突然叹气道:“学生回来之前,满以为只要向父亲言明其中的利害,他自会答应。但现在看来,事情似乎并没有那么容易。”
黄道周点了点头,说道:“老夫倒是想听你说说这其中的利害。”
郑森看了黄道周一眼,沉默了片刻,决定实言以告。“我父亲靠着海贸赚取了海量财富,但这些财富却没有惠及福建百姓。甚至因为手下兵将的盘剥,百姓过的比以前更加困苦。现在周显在福建招兵,每一个给二十两银子的安家费,每个月给的饷银是福建水卒的两倍。如此下去,福建恐将不战而落入周显手中。”
黄道周眉头紧蹙,“有这么严重吗?”
郑森面带苦笑道:“我曾劝说父亲,让其派人与台湾岛上的移民取得联系,以谋取台湾。但父亲并未放在心上,现在的结果是侯方域在基隆设府,全然取代了郑氏在台湾的影响。当时福建大灾,是父亲每个给予三两银子,移数万漳州之民前往台湾,当时的不少人还曾在父亲手下效力。父亲施恩让其活命,他们却在做选择之时没有丝毫犹豫,何况没有得郑氏丝毫恩惠的福建百姓?”
说到这里,郑森长叹了一口气,语气沉重。“说到底,父亲海盗出身,历来便受人轻视。而其虽为大明总兵,却又不完全听令于大明朝廷,占据福建名不正而言不顺。现在被朝廷封为南安伯,终于可以一清之前的污名,却是天下大乱之时。百姓人心各异,未必完全站在大明这边。父亲聚揽财富,不断扩兵,却忽略民心,终有一天会被其反噬。”
黄道周轻轻的点了点头,眉头紧蹙。
他乃当朝大儒,深知争天下争的便是民心。而他来闽日久,也知道郑芝龙在此并不得民心,更不得士人之心。周显以重金在闽地招募兵卒,这不仅是因为他需要水卒去对抗荷夷。恐怕还想借此分化闽民,为他将来从海上侵入闽浙做准备。
狼子野心,谋划深远。
郑森看黄道周不言,抱拳道:“石斋先生,请助我说服父亲,万不能让周显继续在福建招募兵卒。”
黄道周摇了摇头,叹气道:“难也!大木,你可知道你父亲为何准许此事?”
郑森哑然,“请石斋先生指教。”
黄道周道:“因为周显许他,每在福建招募一个兵卒,给兵卒二十两银子的安家费,却给你父亲三十两银子的辛苦费。在此事上,恐怕你父亲比那些百姓还有积极。”
郑森脸色顿变,“真有此事?”
黄道周点了点头,“陈名夏乃江苏常州人士,曾在老夫门下拜学。这次他奉周显之令来闽,顺道来拜见老夫,这件事便是他告知的。我曾令人打探过,此事确定为真,而主事者便是你那义弟郑彩。”
郑森脸上杀气腾腾,“这个郑彩,为了钱财而害我郑氏,我绝不饶他。”
黄道周看着郑森,“大木,老夫且问你。若天下有变,汝父背弃大明,你会怎么做?”
郑森愣在当地,过了好半晌才终于下定决心,沉声道:“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若真到了那时,大木愿意为朝廷清除叛逆。只求朝廷看在我父曾助大明稳固海防的功劳上,饶其性命,让其当个富家翁。”
黄道周鼓掌笑道:“圣上果真没有看错你。”
说到这里,黄道周突然厉声道:郑森,跪下接旨。”
郑森有点不知所措,慌忙跪下。
黄道周沉声道:“圣上口谕,郑森忠淳孝直、性情良善,乃大明良佐。特赐姓朱,赐名成功,寓意成功中兴大明。”
黄道周扶起愣在当场的郑森,“大木,圣旨不久之后便会下发到闽地,正式传喻天下。圣上对你期待可是甚高啊!望你莫负所托。”
郑森脸色激动,他虽年轻,也知道赐姓为朱意味着什么?
这等荣耀,多少忠臣良将苦其一生都不能得,而自己却只是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大明皇帝如此不吝赏赐,必是有所期待,需要他拿出自己的一切做回报。
郑森重新跪下,向着西北方磕了三个头,双目满是热泪。“陛下之恩,大明之恩,郑森万死难报。”
待其站起来,脸色凝重,抱拳向黄道周道:“石斋先生,陛下有什么要郑森去做的,请您明言。”
黄道周点了点头,看着他道:“限于周显在闽地招兵已难以阻挡,苍水建议你也不必再因此而触怒安平伯。周显招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等着其招兵日益增多,使你父亲感到威胁,此事自然就会禁止。”
郑森皱眉道:“张煌言如此说?”
黄道周点了点头道:“他写信来说,荷夷窃据台湾,在南洋屠戮我华夏之民,是可忍孰不可忍。况且南洋诸国还有不少是我大明属国,若我们对此无动于衷,大明的威信何在?周显招募水卒,目的就在对抗荷夷。若我军阻止,与理由亏,于义不通。最重要的是南洋海贸,我方得利甚多。这次是荷夷阻断海贸,那下次若是周显呢!我军又该如何应对?”
郑森轻轻的点了点头,没有言语。
黄道周继续道:“所以苍水觉得,为将来虑,大明必须重建水师。而现在朝廷要应对闯军、隆武军和其他各方反叛势力,军费紧张,拿不出更多的钱财来。因而,这重托便落到了你的身上。”
看郑森面露不解,黄道周道:“这次荷夷之事,朝廷打算与周显合作对外,收复台岛。你父亲对此并不上心,只派了施福为将,派船队进驻金门。既然如此,你何不自请出外领兵,以在金门的水师为基础创建大明水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