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兴海贸
朱慈烺带着一些奇怪的眼神看着张煌言,“你的意思是在六个月内把周显完全踢出大明对外海贸之外?”
张煌言点了点头,“陛下,微臣听闻,因为周督帅在南洋和荷夷作战,贸易受阻。除了原先有贸易关系的日本、朝鲜、琉球外,周督帅还积极开拓与安南、高棉、东吁等东南边国家的贸易。这些国家都是大明的属国,论关系,我们比周督帅那边更具优势。而且广州距离这些国家也近,如果将广州建成像扬州这样的贸易城,大明以后将不需要再依靠周督帅。”
朱慈烺低头不语,之前他就把张肯堂和黄斐派去广州,本想利用当地富裕、民风剽悍来招募兵卒,并无其他的心思。但从张肯堂上报的福王敛财的数量来看,广州的富裕程度远超他的想象。或许真可以像张煌言所说的,将它建成一个新的贸易城。“此事,等回南京之后,你先和史可法等人谈一下,拿出一个具体的方案。”
张煌言脸带喜色,深深的点了点头,“陛下,实际上论对外海贸,大明的条件要远胜于周督帅,但我们缺乏对外海贸的大海船以及护卫这些船只的战船。平虏伯倒是有这个实力,但有时……”
朱慈烺皱着眉头,张煌言没有继续往下说是为了顾及朝廷的颜面。郑芝龙虽然是大明的平虏伯,但历来听调不听宣。朝廷的指令,有利于他的,他听。对他不利的,他一概以各种理由推脱。
张煌言还在继续说,“陛下,现在郑将军在金门已经拥有十几艘战船了,而且在战胜荷夷***之后会更多。但若是少了平虏伯在资金上的支持,他的船队将难以为继。若是此时大明将海贸获利的一部分交给郑将军,在护卫商船的同时,也让他建设一支属于大明的强大水师。那样的话,将来朝廷北伐中原就会多一条从海路进攻。”
朱慈烺沉默了片刻,“你说的建水师的事,朕也曾考虑过。郑成功的确是可用之才,但朕就是担心……”
张煌言连忙道:“陛下,郑将军和平虏伯不是一类人。但若是陛下真的担心,可以派一心腹之将担任主将,郑将军副之,即可保证这支水师永久属于大明。”
朱慈烺轻轻的点了点头,问道:“那你有合适的人选吗?”
张煌言连忙道:“陛下,此等大事不是微臣能插嘴的?”
朱慈烺看着他言不由衷的样子,突然笑了笑,“你插嘴的已经够多了。算了,这事朕就不为难你了。等协议拟定之后,你就随朕回南京吧!将扬州交给张名振负责。”
张煌言起身侍立,“陛下,臣还有一事。臣听闻荷夷战船上,每一艘都有火炮二十四尊,所以才能靠着不到十艘战船就能控制澎湖、台湾等地。满虏之优势在于兵卒强悍,精骑横行天下。若朝廷大军将来北伐,必定要直面清军,而最好的办法就是依靠火器之利。陛下,工部左侍郎沈廷扬和钦天监主薄汤若望一直在杭州制作火铳、火炮,但进度太慢,满足不了大军的需求。臣建议,可以派人前往澳门,向葡夷购买火铳、火炮。”
朱慈烺点了点头,但突然又有点犹豫,“葡夷与周显关系紧密,他们会愿意出售火炮给大明吗?”
张煌言拱手道:“陛下,西夷远航万里来到中原,所谋不过利益。只要给他们的利益够多,他们是不会拒绝的。若陛下同意,微臣愿意前往澳门,和葡夷商谈此事。”
朱慈烺摆了摆手,“等回南京之后,朕对你另有重用。前段时间,御马太监总管庞天寿从北地返回南京。他曾在京师时受洗入天主教,和那些西夷关系甚好,此事就交由他去做吧!”
张煌言沉默了片刻,说道:“陛下,现在汤若望在南方大肆传教,入教人数渐多,甚至宫内很多人都参与其中。陛下,此事不可不防啊!”
朱慈烺愣了一下,“你和汤若望私下关系不是很好吗?”
张煌言抱拳道:“陛下,那只是私交,而此事事关大明将来。华夏拜孔子,重祭祀,以孝悌忠义为首尊。但汤若望所传之教却信基督,拜祭一个像盘古一样的创世大神,名叫上帝。信教之后,他们禁止信教之人祭拜孔子,祭祖先,甚至连身死之后还需要按照西礼进行。一旦人人如此,那将国家大义、孝悌之礼放置于何地?”
朱慈烺不在意的摆了摆手,“此事也有大臣提过,但现在信教者寥寥,远没有你所说的那么严重。况且汤若望这些传教士确实有些歪才,是可用之人。现在大明风雨飘泊,有太多需要处理的事情,这样的小事就先不用管它了。”
看张煌言还欲再言,朱慈烺摆手制止了他,“此事就这样决定了。你不能亲自前去,但庞天寿尚需要一个副手陪他一同,你从你军中挑出一人随他一起去吧!到时候也可将火器优先供应到你所统军中。”
张煌言面带喜色,欠身道:“谢陛下。属下帐下有一人名叫王栩,曾中过举人,博览群书,见识卓著。在京师失陷之后,他弃文从武,立志克复中原,可堪大用。陛下可让他陪庞公公同去。”
朱慈烺点了点头,说道:“改日,你带他来见朕。现在国事颓废,若真是有才之人,朕必会重用。”
当晚,在张煌言和顾炎武的主持下,双方在扬州签订了协议。
之后,周显下令全军撤出扬州,载满粮草的船只驶向高邮。
站在城头,看着有序撤出扬州城的周显军士卒,张煌言眼光灼灼。
不知何时,张名振已经站到了他身边,“苍水,这周显说撤就撤,还真是一点都不拖泥带水啊!”
张煌言轻轻的点了点头,“令行禁止,朝内任何一支大军恐怕都比不得。对了,将军,南京城内被囚的商户都放了吗?”
张煌言点了点头,“陛下,微臣听闻,因为周督帅在南洋和荷夷作战,贸易受阻。除了原先有贸易关系的日本、朝鲜、琉球外,周督帅还积极开拓与安南、高棉、东吁等东南边国家的贸易。这些国家都是大明的属国,论关系,我们比周督帅那边更具优势。而且广州距离这些国家也近,如果将广州建成像扬州这样的贸易城,大明以后将不需要再依靠周督帅。”
朱慈烺低头不语,之前他就把张肯堂和黄斐派去广州,本想利用当地富裕、民风剽悍来招募兵卒,并无其他的心思。但从张肯堂上报的福王敛财的数量来看,广州的富裕程度远超他的想象。或许真可以像张煌言所说的,将它建成一个新的贸易城。“此事,等回南京之后,你先和史可法等人谈一下,拿出一个具体的方案。”
张煌言脸带喜色,深深的点了点头,“陛下,实际上论对外海贸,大明的条件要远胜于周督帅,但我们缺乏对外海贸的大海船以及护卫这些船只的战船。平虏伯倒是有这个实力,但有时……”
朱慈烺皱着眉头,张煌言没有继续往下说是为了顾及朝廷的颜面。郑芝龙虽然是大明的平虏伯,但历来听调不听宣。朝廷的指令,有利于他的,他听。对他不利的,他一概以各种理由推脱。
张煌言还在继续说,“陛下,现在郑将军在金门已经拥有十几艘战船了,而且在战胜荷夷***之后会更多。但若是少了平虏伯在资金上的支持,他的船队将难以为继。若是此时大明将海贸获利的一部分交给郑将军,在护卫商船的同时,也让他建设一支属于大明的强大水师。那样的话,将来朝廷北伐中原就会多一条从海路进攻。”
朱慈烺沉默了片刻,“你说的建水师的事,朕也曾考虑过。郑成功的确是可用之才,但朕就是担心……”
张煌言连忙道:“陛下,郑将军和平虏伯不是一类人。但若是陛下真的担心,可以派一心腹之将担任主将,郑将军副之,即可保证这支水师永久属于大明。”
朱慈烺轻轻的点了点头,问道:“那你有合适的人选吗?”
张煌言连忙道:“陛下,此等大事不是微臣能插嘴的?”
朱慈烺看着他言不由衷的样子,突然笑了笑,“你插嘴的已经够多了。算了,这事朕就不为难你了。等协议拟定之后,你就随朕回南京吧!将扬州交给张名振负责。”
张煌言起身侍立,“陛下,臣还有一事。臣听闻荷夷战船上,每一艘都有火炮二十四尊,所以才能靠着不到十艘战船就能控制澎湖、台湾等地。满虏之优势在于兵卒强悍,精骑横行天下。若朝廷大军将来北伐,必定要直面清军,而最好的办法就是依靠火器之利。陛下,工部左侍郎沈廷扬和钦天监主薄汤若望一直在杭州制作火铳、火炮,但进度太慢,满足不了大军的需求。臣建议,可以派人前往澳门,向葡夷购买火铳、火炮。”
朱慈烺点了点头,但突然又有点犹豫,“葡夷与周显关系紧密,他们会愿意出售火炮给大明吗?”
张煌言拱手道:“陛下,西夷远航万里来到中原,所谋不过利益。只要给他们的利益够多,他们是不会拒绝的。若陛下同意,微臣愿意前往澳门,和葡夷商谈此事。”
朱慈烺摆了摆手,“等回南京之后,朕对你另有重用。前段时间,御马太监总管庞天寿从北地返回南京。他曾在京师时受洗入天主教,和那些西夷关系甚好,此事就交由他去做吧!”
张煌言沉默了片刻,说道:“陛下,现在汤若望在南方大肆传教,入教人数渐多,甚至宫内很多人都参与其中。陛下,此事不可不防啊!”
朱慈烺愣了一下,“你和汤若望私下关系不是很好吗?”
张煌言抱拳道:“陛下,那只是私交,而此事事关大明将来。华夏拜孔子,重祭祀,以孝悌忠义为首尊。但汤若望所传之教却信基督,拜祭一个像盘古一样的创世大神,名叫上帝。信教之后,他们禁止信教之人祭拜孔子,祭祖先,甚至连身死之后还需要按照西礼进行。一旦人人如此,那将国家大义、孝悌之礼放置于何地?”
朱慈烺不在意的摆了摆手,“此事也有大臣提过,但现在信教者寥寥,远没有你所说的那么严重。况且汤若望这些传教士确实有些歪才,是可用之人。现在大明风雨飘泊,有太多需要处理的事情,这样的小事就先不用管它了。”
看张煌言还欲再言,朱慈烺摆手制止了他,“此事就这样决定了。你不能亲自前去,但庞天寿尚需要一个副手陪他一同,你从你军中挑出一人随他一起去吧!到时候也可将火器优先供应到你所统军中。”
张煌言面带喜色,欠身道:“谢陛下。属下帐下有一人名叫王栩,曾中过举人,博览群书,见识卓著。在京师失陷之后,他弃文从武,立志克复中原,可堪大用。陛下可让他陪庞公公同去。”
朱慈烺点了点头,说道:“改日,你带他来见朕。现在国事颓废,若真是有才之人,朕必会重用。”
当晚,在张煌言和顾炎武的主持下,双方在扬州签订了协议。
之后,周显下令全军撤出扬州,载满粮草的船只驶向高邮。
站在城头,看着有序撤出扬州城的周显军士卒,张煌言眼光灼灼。
不知何时,张名振已经站到了他身边,“苍水,这周显说撤就撤,还真是一点都不拖泥带水啊!”
张煌言轻轻的点了点头,“令行禁止,朝内任何一支大军恐怕都比不得。对了,将军,南京城内被囚的商户都放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