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剥离战事
看无人言语,陈名夏接着道:“兄弟阋于墙而外辱之,这是督帅经常说的。若是督帅在将来击败了满虏,占据北地。那时无论是督帅,还是大明,恐怕都不会满足于那半壁江山。两者相争,不可避免。我们自不必假装这样的事不会发生,但那毕竟是将来之事。满虏目前依旧肆虐北地,而督帅和大明刚刚在扬州达成了和议,在此地的我们又何必为将来之事烦恼呢!而且……”..
陈名夏顿了顿,接着说道:“而且,台湾悬于海外,对将来中原之战事的影响微乎其微。但对外,它却是南海上的一颗明珠,是将来卫护华夏南边海防的桥头堡。无论将来是督帅夺取天下,还是大明北伐成功,最后这天下终会回归一体,这台湾岛当然也不会例外。但在此之前,至少我等应该合力先把它从荷兰人手里夺回来。”
说着,陈名夏从怀中拿出一封已经打开的信,“这封信为督帅所写,本来是应该在夺取台湾后再和二位商议的,但现在……。请,郑将军,候大人。”
郑成功疑惑的展开信,侯方域也伸头凑了过来。
过了一会,等看完,郑成功抬头看向陈名夏,有点疑惑道:“周显是想将台湾从将来的战事中剥离出去?”
陈名夏轻轻的点了点头,“按照我们最初的约定,等***后,会以北溪水为界设南北二府,分别由大明和我军掌管。分开治理,两不相扰。若将来督帅和大明开战,台湾各地官兵只守土,不相攻。等天下一统之时,一方将台湾交给另一方即可。”
郑成功皱了皱眉头,“就这么简单?”
陈名夏淡淡笑道:“就这么简单。当然,若将来如荷夷、西夷这类的敌人来袭,我们还是应该协力合作,共御外敌。就如,今日这般。”陈名夏刻意在“今日这般”四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郑成功沉思片刻,扫视了一眼在场的施琅、谢永吉、杨英等人,最后沉声道:“好吧!此事我代朝廷应了。”
陈名夏笑着点了点头,转头向侯方域道:“候大人呢!”
侯方域哈哈笑了两声,“既然是督帅说的,我自会听从。郑将军,刚才是我言语无状,在这里向您赔罪了。”侯方域微微抱拳,以示歉意。
郑成功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陈名夏看两人和好如初,接着说道:“目前我们两军合在一起有近五万之众,近二十倍于岛上荷夷,夺下台湾只是时间问题。这之后,向南洋、东洋的海贸之路将畅通无阻,这无论对大明还是督帅都有莫大的好处。想来郑将军也知道,大明新近在南粤设立商行,将来海贸只会越来越兴盛。”
郑成功抬起头,“周督帅的消息还真是灵通。朝廷那边刚做出的秘密决定,这么快便传的人尽皆知了。”
陈名夏笑了笑,没理会这个话题,继续道:“但荷夷定不会甘心失败。半个多月前的海战我们占据数量优势,但一战下来损失却倍于荷夷,最后还让七艘荷兰战船成功逃脱。”
施琅突然插嘴道:“没有七艘了。”
陈名夏脸带疑惑道:“施将军是何意?”
施琅道:“荷兰被击败后,不敢回澎湖和台湾,一路向西逃。那七艘船本就个个带伤,在逃跑过程中就沉了两艘。所有荷兰人都集中在那五艘还完好的战船上,现有的辎重补给根本无法支撑他们远航到马六甲。于是当他们行到澳门时就选择主动偷袭葡萄牙人,但被击败,期间又有一艘船沉默。但葡萄牙人不想和他们开战,给了他们一些补给后让他们离开。所以,那十四艘战船组成的船队现在只剩下四艘了,就这四艘还不知道能不能撑到马六甲。这都是我军刚得到的消息。”
陈名夏勾了勾嘴角,淡淡笑道:“这倒是一个好消息。但荷夷在南洋的势力可不止这一点点,他们在巴达维亚,在马六甲都有不可小觑的实力。而且一旦海贸兴盛起来,各种海盗也会随之一起出现,这些都会对海上贸易产生很大的阻碍。”
郑成功轻轻的点了点头,抬头问道:“我听闻荷夷正在围攻南洋南鲁县,而韩括亦在苏门答腊岛附近与荷夷交战。若是台湾这边的事情结束,周显接着是不是就会派船队去增援韩括他们?”
陈名夏沉默了片刻,说道:“不瞒将军,其实督帅的意思是在协助将军登岛之后,我军船队即奔赴南洋。”
郑成功愣道:“这么快?”
陈名夏点了点头,“军情紧急。”
郑成功沉默了一会道:“赤嵌城和热兰遮城城高墙厚,利于防守,强攻不易,最好的办法是长期围困。若你们能击败巴达维亚的荷夷,或许台湾的荷夷会不战而降也未可知。但我军一万五千人的长期补给,就要拜托候公子提供了。”
侯方域面带苦笑道:“台湾地广人稀,虽有大量林木山岭,但依旧有不少可以用以耕作的平原。但问题在于,开荒这些田地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还需要漫长的时间。以目前台湾的情况,供给我们两军近五万人的粮草三个月尚可,但再久恐怕就难以支撑了。”
看郑成功眉头紧皱,侯方域连忙道:“在下所说的都为事实,若将军不信,可以问何斌,李英。他们久在台湾,对这里的情况最为了解。”
何斌和李英都曾是郑芝龙的手下,随彰化灾民移居台湾,是台湾当地汉人的领袖人物。
因为他们的身份,还有之前和郑氏的关系,他们在支持侯方域在台湾基隆立足的同时,也派人和郑成功暗通消息。
他们从不避讳这点,双方也都知道。
侯方域提到他们,就是为了取信郑成功。
郑成功显然已经信了,转头向何斌道:“何从事,两城内的粮草多吗?”
何斌道:“多,支撑个一两年不成问题。”
陈名夏顿了顿,接着说道:“而且,台湾悬于海外,对将来中原之战事的影响微乎其微。但对外,它却是南海上的一颗明珠,是将来卫护华夏南边海防的桥头堡。无论将来是督帅夺取天下,还是大明北伐成功,最后这天下终会回归一体,这台湾岛当然也不会例外。但在此之前,至少我等应该合力先把它从荷兰人手里夺回来。”
说着,陈名夏从怀中拿出一封已经打开的信,“这封信为督帅所写,本来是应该在夺取台湾后再和二位商议的,但现在……。请,郑将军,候大人。”
郑成功疑惑的展开信,侯方域也伸头凑了过来。
过了一会,等看完,郑成功抬头看向陈名夏,有点疑惑道:“周显是想将台湾从将来的战事中剥离出去?”
陈名夏轻轻的点了点头,“按照我们最初的约定,等***后,会以北溪水为界设南北二府,分别由大明和我军掌管。分开治理,两不相扰。若将来督帅和大明开战,台湾各地官兵只守土,不相攻。等天下一统之时,一方将台湾交给另一方即可。”
郑成功皱了皱眉头,“就这么简单?”
陈名夏淡淡笑道:“就这么简单。当然,若将来如荷夷、西夷这类的敌人来袭,我们还是应该协力合作,共御外敌。就如,今日这般。”陈名夏刻意在“今日这般”四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郑成功沉思片刻,扫视了一眼在场的施琅、谢永吉、杨英等人,最后沉声道:“好吧!此事我代朝廷应了。”
陈名夏笑着点了点头,转头向侯方域道:“候大人呢!”
侯方域哈哈笑了两声,“既然是督帅说的,我自会听从。郑将军,刚才是我言语无状,在这里向您赔罪了。”侯方域微微抱拳,以示歉意。
郑成功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陈名夏看两人和好如初,接着说道:“目前我们两军合在一起有近五万之众,近二十倍于岛上荷夷,夺下台湾只是时间问题。这之后,向南洋、东洋的海贸之路将畅通无阻,这无论对大明还是督帅都有莫大的好处。想来郑将军也知道,大明新近在南粤设立商行,将来海贸只会越来越兴盛。”
郑成功抬起头,“周督帅的消息还真是灵通。朝廷那边刚做出的秘密决定,这么快便传的人尽皆知了。”
陈名夏笑了笑,没理会这个话题,继续道:“但荷夷定不会甘心失败。半个多月前的海战我们占据数量优势,但一战下来损失却倍于荷夷,最后还让七艘荷兰战船成功逃脱。”
施琅突然插嘴道:“没有七艘了。”
陈名夏脸带疑惑道:“施将军是何意?”
施琅道:“荷兰被击败后,不敢回澎湖和台湾,一路向西逃。那七艘船本就个个带伤,在逃跑过程中就沉了两艘。所有荷兰人都集中在那五艘还完好的战船上,现有的辎重补给根本无法支撑他们远航到马六甲。于是当他们行到澳门时就选择主动偷袭葡萄牙人,但被击败,期间又有一艘船沉默。但葡萄牙人不想和他们开战,给了他们一些补给后让他们离开。所以,那十四艘战船组成的船队现在只剩下四艘了,就这四艘还不知道能不能撑到马六甲。这都是我军刚得到的消息。”
陈名夏勾了勾嘴角,淡淡笑道:“这倒是一个好消息。但荷夷在南洋的势力可不止这一点点,他们在巴达维亚,在马六甲都有不可小觑的实力。而且一旦海贸兴盛起来,各种海盗也会随之一起出现,这些都会对海上贸易产生很大的阻碍。”
郑成功轻轻的点了点头,抬头问道:“我听闻荷夷正在围攻南洋南鲁县,而韩括亦在苏门答腊岛附近与荷夷交战。若是台湾这边的事情结束,周显接着是不是就会派船队去增援韩括他们?”
陈名夏沉默了片刻,说道:“不瞒将军,其实督帅的意思是在协助将军登岛之后,我军船队即奔赴南洋。”
郑成功愣道:“这么快?”
陈名夏点了点头,“军情紧急。”
郑成功沉默了一会道:“赤嵌城和热兰遮城城高墙厚,利于防守,强攻不易,最好的办法是长期围困。若你们能击败巴达维亚的荷夷,或许台湾的荷夷会不战而降也未可知。但我军一万五千人的长期补给,就要拜托候公子提供了。”
侯方域面带苦笑道:“台湾地广人稀,虽有大量林木山岭,但依旧有不少可以用以耕作的平原。但问题在于,开荒这些田地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还需要漫长的时间。以目前台湾的情况,供给我们两军近五万人的粮草三个月尚可,但再久恐怕就难以支撑了。”
看郑成功眉头紧皱,侯方域连忙道:“在下所说的都为事实,若将军不信,可以问何斌,李英。他们久在台湾,对这里的情况最为了解。”
何斌和李英都曾是郑芝龙的手下,随彰化灾民移居台湾,是台湾当地汉人的领袖人物。
因为他们的身份,还有之前和郑氏的关系,他们在支持侯方域在台湾基隆立足的同时,也派人和郑成功暗通消息。
他们从不避讳这点,双方也都知道。
侯方域提到他们,就是为了取信郑成功。
郑成功显然已经信了,转头向何斌道:“何从事,两城内的粮草多吗?”
何斌道:“多,支撑个一两年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