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把的人去查
“有些事情也不能随便让人拿捏,以为我们泾阳好欺负。”李正低声说道。
李正招手叫来徐慧说道:“带着杀手姐姐去休息,换身衣服洗一下,不要吓坏村民了。”
徐慧点头说道:“明白了。”
说完走出家门,李正找到正看着新印书厂建设的王鼎。
看到李正走来,王鼎说道:“长安令,今日起得真早。”
新印书厂的建设很顺利,今年夏天之前应该就可以建设完成,两千多人在这里忙着。
又看了一眼王鼎,这个太监满脸憧憬的样子,似乎很期待印书坊可以早日落成。
李正对王鼎说道:“王公公,想过以后的日子要怎么过吗?”
王鼎摇头,“老奴从没想过,也不敢有什么奢望,老奴是陛下的家仆,只要陛下过得好,老奴怎么样都无所谓。”
李正惆怅着说道:“你总该为你自己想想吧。”
王鼎沉默半晌。
李正又说道:“昨晚听杀手姐姐说,来了刺客?”
王鼎点头,“杀了两百多个,还有一些跑了。”
“查清楚是什么人了吗?”
“正在查应该不用多久就可以知道了。”
“麻烦我王公公去叫一下李义府。”
“喏。”
王鼎走到印书厂的另外一边。
李义府正在那里忙着安排人手。
见他走来也是一头大汗,最近几天李义府确实很忙,印书厂要扩建,还要调度原本的人手,几千人的人手调动起来,也不是几句话就可以摆平的事情。
非常考验人的组织能力。
显然在组织能力上,李义府还有待提高。
李义府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说道:“长安令,现在建设很顺利,过些天就可以搭建房梁了。”
李正对李义府说道:“之前的杂志样本,现在就可以刊印了。”
李义府点头道:“明白了。”
说完李义府又看了一眼王鼎。
王鼎笑着说道:“陛下会提前知晓的。”
那些杂志的刊印可不是小事,这关系到很多的皇家外戚和权贵,若是不能和当今陛下同气,谁敢这么做。
李义府说道:“那在下这就去安排。”
说完李义府又风风火火地离开。
王鼎又对李正小声说道:“执失思力和崔越都已经落入大理寺的地牢,为了防止意外,派人看守保护。”
说完王鼎有些疑虑,又说道:“长安令打算对这个执失思力有什么安排。”
“先让他在大理寺待着吧。”
“陛下也是这么想的,若是现在把执失思力放出来,难免会出意外。”
颉利是以前的东突厥可汗,虽然他这个可汗名不正言不顺,以前这个家伙过得好的时候他在东突厥的名望也是如日中天,连王室血脉正统的阿史那都被他赶到土地贫瘠的薛延陀过日子。
也好在阿史那是一个懂得在他弱势的时候好好发育的人。
阴山一战颉利战败,而执失思力的日子也开始在突厥更难过了。
以前也不过是在颉利手下办事,要他做东突厥的新可汗实在是太牵强了。
至少现在的突厥需不需要可汗又是另外一回事。
李世民当然不想大唐的北边再出现一股想要挑战中原的力量。
并且会把这股力量尽可能地削弱到无。
长安的另外一边,几个卢家子弟正在听着从泾阳逃回来的杀手讲述。
讲述中无非是说着泾阳的人手很充足,而且泾阳那些护卫队的人手,有非常强的调度能力。
而且泾阳护卫队中有高手,数十个卫府官兵都打不过的昆仑奴,在一个泾阳高手面前,一个照面就打倒了昆仑。
站在这群人中就有当初从泾阳逃出来的那个杀手,现在的他负责打听消息,打听来的消息要送给许敬宗,第一时间交给许敬宗也可以让泾阳有所防备。
他安静地听着这些人商量。
三天后的长安,崔月入狱之后,坊间对佛门的讨伐声音愈演愈烈。
甚至已经到了要砸佛门寺庙的地步。
李治和狄仁杰正在村子里做着纸飞机的实验,研究纸飞机的飞行原理,同样样式的纸飞机,能够飞多远与推力成正比。
刚作下结论,两人就看到李义府带着人架着一辆辆牛车离开村子。
李治上前说道:“你们是要去卖杂志吗?”
李义府点头说道:“晋王殿下这是在做实验?”
实验这个词村子里的人已经很熟悉了,最早是大牛经常会做各种实验,已经各种记录。
就像指南针也是大牛做实验的时候,研究出来的。
李治看了一眼这些杂志说道:“我们能一起去卖吗?”
李义府说道:“怎敢麻烦晋王殿下。”
狄仁杰说道:“我们闲着也是没事干。”
这两个年纪相仿的孩子,一个是晋王殿下是李正的弟子,狄仁杰也是李正的弟子。
说来也不好拒绝这两个孩子。
李义府说道:“可以跟着一起去,但是事先说好规矩。”
狄仁杰礼貌地说道:“请讲。”
李义府说道:“再卖书的时候一册书十文钱价格不能变,每人最多只能买十册,而且不能卖给和尚。”
听完李义府说的,李治好奇问道:“以前有这种规矩吗?”
“只有这些书有这些规矩。”
李义府说道。
李治回头看了一眼牛车上的杂志,数量大约有四千册往上。
坐上了牛车,李治和大牛坐在一堆杂志中。
从泾阳到长安需要赶一个时辰左右的牛车。
李治拿起一本便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李治深吸一口气,也明白了这些杂志为何不能卖给和尚。
狄仁杰也看完了杂志有些担忧地看着李治,“这些上面写着的都是真的吗?”
李治低声说道:“是不是真的,会有人查清楚的。”
狄仁杰点头道:“对,一定会有人查清楚的。”
李义府听着两人的对话不自觉笑了笑,长安令说的,是不是真的不重要,只要朝中能查,一定会查出端倪。
重要的是查,真假已经不重要了。
让人知道这件事,并且让人们好奇,加上现在长安的形势,长安令什么都不用做就会有大把地去查真相。
李正招手叫来徐慧说道:“带着杀手姐姐去休息,换身衣服洗一下,不要吓坏村民了。”
徐慧点头说道:“明白了。”
说完走出家门,李正找到正看着新印书厂建设的王鼎。
看到李正走来,王鼎说道:“长安令,今日起得真早。”
新印书厂的建设很顺利,今年夏天之前应该就可以建设完成,两千多人在这里忙着。
又看了一眼王鼎,这个太监满脸憧憬的样子,似乎很期待印书坊可以早日落成。
李正对王鼎说道:“王公公,想过以后的日子要怎么过吗?”
王鼎摇头,“老奴从没想过,也不敢有什么奢望,老奴是陛下的家仆,只要陛下过得好,老奴怎么样都无所谓。”
李正惆怅着说道:“你总该为你自己想想吧。”
王鼎沉默半晌。
李正又说道:“昨晚听杀手姐姐说,来了刺客?”
王鼎点头,“杀了两百多个,还有一些跑了。”
“查清楚是什么人了吗?”
“正在查应该不用多久就可以知道了。”
“麻烦我王公公去叫一下李义府。”
“喏。”
王鼎走到印书厂的另外一边。
李义府正在那里忙着安排人手。
见他走来也是一头大汗,最近几天李义府确实很忙,印书厂要扩建,还要调度原本的人手,几千人的人手调动起来,也不是几句话就可以摆平的事情。
非常考验人的组织能力。
显然在组织能力上,李义府还有待提高。
李义府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说道:“长安令,现在建设很顺利,过些天就可以搭建房梁了。”
李正对李义府说道:“之前的杂志样本,现在就可以刊印了。”
李义府点头道:“明白了。”
说完李义府又看了一眼王鼎。
王鼎笑着说道:“陛下会提前知晓的。”
那些杂志的刊印可不是小事,这关系到很多的皇家外戚和权贵,若是不能和当今陛下同气,谁敢这么做。
李义府说道:“那在下这就去安排。”
说完李义府又风风火火地离开。
王鼎又对李正小声说道:“执失思力和崔越都已经落入大理寺的地牢,为了防止意外,派人看守保护。”
说完王鼎有些疑虑,又说道:“长安令打算对这个执失思力有什么安排。”
“先让他在大理寺待着吧。”
“陛下也是这么想的,若是现在把执失思力放出来,难免会出意外。”
颉利是以前的东突厥可汗,虽然他这个可汗名不正言不顺,以前这个家伙过得好的时候他在东突厥的名望也是如日中天,连王室血脉正统的阿史那都被他赶到土地贫瘠的薛延陀过日子。
也好在阿史那是一个懂得在他弱势的时候好好发育的人。
阴山一战颉利战败,而执失思力的日子也开始在突厥更难过了。
以前也不过是在颉利手下办事,要他做东突厥的新可汗实在是太牵强了。
至少现在的突厥需不需要可汗又是另外一回事。
李世民当然不想大唐的北边再出现一股想要挑战中原的力量。
并且会把这股力量尽可能地削弱到无。
长安的另外一边,几个卢家子弟正在听着从泾阳逃回来的杀手讲述。
讲述中无非是说着泾阳的人手很充足,而且泾阳那些护卫队的人手,有非常强的调度能力。
而且泾阳护卫队中有高手,数十个卫府官兵都打不过的昆仑奴,在一个泾阳高手面前,一个照面就打倒了昆仑。
站在这群人中就有当初从泾阳逃出来的那个杀手,现在的他负责打听消息,打听来的消息要送给许敬宗,第一时间交给许敬宗也可以让泾阳有所防备。
他安静地听着这些人商量。
三天后的长安,崔月入狱之后,坊间对佛门的讨伐声音愈演愈烈。
甚至已经到了要砸佛门寺庙的地步。
李治和狄仁杰正在村子里做着纸飞机的实验,研究纸飞机的飞行原理,同样样式的纸飞机,能够飞多远与推力成正比。
刚作下结论,两人就看到李义府带着人架着一辆辆牛车离开村子。
李治上前说道:“你们是要去卖杂志吗?”
李义府点头说道:“晋王殿下这是在做实验?”
实验这个词村子里的人已经很熟悉了,最早是大牛经常会做各种实验,已经各种记录。
就像指南针也是大牛做实验的时候,研究出来的。
李治看了一眼这些杂志说道:“我们能一起去卖吗?”
李义府说道:“怎敢麻烦晋王殿下。”
狄仁杰说道:“我们闲着也是没事干。”
这两个年纪相仿的孩子,一个是晋王殿下是李正的弟子,狄仁杰也是李正的弟子。
说来也不好拒绝这两个孩子。
李义府说道:“可以跟着一起去,但是事先说好规矩。”
狄仁杰礼貌地说道:“请讲。”
李义府说道:“再卖书的时候一册书十文钱价格不能变,每人最多只能买十册,而且不能卖给和尚。”
听完李义府说的,李治好奇问道:“以前有这种规矩吗?”
“只有这些书有这些规矩。”
李义府说道。
李治回头看了一眼牛车上的杂志,数量大约有四千册往上。
坐上了牛车,李治和大牛坐在一堆杂志中。
从泾阳到长安需要赶一个时辰左右的牛车。
李治拿起一本便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李治深吸一口气,也明白了这些杂志为何不能卖给和尚。
狄仁杰也看完了杂志有些担忧地看着李治,“这些上面写着的都是真的吗?”
李治低声说道:“是不是真的,会有人查清楚的。”
狄仁杰点头道:“对,一定会有人查清楚的。”
李义府听着两人的对话不自觉笑了笑,长安令说的,是不是真的不重要,只要朝中能查,一定会查出端倪。
重要的是查,真假已经不重要了。
让人知道这件事,并且让人们好奇,加上现在长安的形势,长安令什么都不用做就会有大把地去查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