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六章 你不再是莫先生
李正给他倒上一碗酒水说道:“兵器生意做了这么久,你辛苦了。”
默呕的手捏着这份信,沉默良久。
许敬宗诧异地看着李正。
安静了好一会儿,默呕拿起酒碗,将碗中的酒水一口喝完。
默呕低下头又说道:“小人愿意为长安令赴汤蹈火!”
李正拍着默呕的肩膀低声说道:“不用了,你已经很年迈了,你的那些孩子们也可以独当一面了,这么多年过去了很多事情都要有一个结果,我不能保证让你长命百岁,但我可以让你安享晚年。”
默呕抬头看着李正说道:“那小人还可以给长安令做点什么?”
李正吃着烤肉,“你把信交给大牛,大牛会告诉你应该做一些事情,从今以后,你就不再是莫先生了。”
默呕使劲点头,“小人明白了。”
“去长安看看你的妻儿吧。”
李正说道。
默呕起身躬身礼仪,拿着信件转身离开。
许敬宗吃着烤肉说道:“默呕不是莫先生了,而他的孩子们都是莫先生,想来以后朝中要查清楚兵器案会更难。”
李正颔首说道:“这笔买卖也只有李世民可以停下,什么时候他觉得自己挣够了,他就可以停下。”
许敬宗很喜欢这种蘸酱,烤肉配合这种蘸酱真是绝配。
默呕在长安留了一天时间,便又前往关外。
等到默呕离开的第二日,李世民就来到泾阳。
村子里炊烟袅袅,李正对李世民说道:“今年又是丰收的一年,恭祝陛下大唐越来越富裕了。”
李世民收回眼神看向眼前这一片田园风光,“朕让长孙无忌的儿子,长孙冲去了吏部。”
一群孩子嬉笑着从眼前跑过,李世民看向李正神色,“你觉得朕这个决定怎么样。”
叹息一声,李正一脸惆怅着说道:“我怎么敢质疑陛下的决定,再说了已经做了决定,我还有什么好说的。”
李世民颔首说道:“朕知道,五姓的事情你做了很多,五姓其中如今已经倒了两门,将来科举一开,吏部一定是重中之重。”
李正摇着手中的蒲扇说道:“这个道理很多人都知道,科举势在必行,吏部的位置一定要有信得过的人。”
李世民点头。
“可是长孙无忌真的可信吗?”
李正反问道。
李世民颔首说道:“那你可信吗?”
王鼎站在一旁听着君臣两人之间的对话,李正和陛下不仅仅只是君臣,而且还是丈人和女婿。
又是这种感觉,君臣之间的对话夹枪带棒,话语里互相有试探。
李正捧着自己的保温杯,“让长孙冲去吏部,是为了稳住长孙无忌的心思。”
李世民没有否认。
李正又说道:“谁都知道如今科举在即,五姓已经不复当年,而且上官仪和段纶这一次事情办成,陛下一定会重用他们两个。”
李世民点头说道:“只要是人才,朕当然会重用。”
“那不就得了,重用了上官仪和段纶,长孙无忌当然会有想法,但为了稳住长孙无忌,就让他儿子去了户部反而是下策。”
见李世民一脸狐疑地看着自己,李正说道:“开科举是让官位有德者,有能力者当之,而陛下直接让长孙冲进入户部,也不用考核,更不用科举,直接入仕,坊间会说权贵子弟有捷径。”
“这样一来科举的意义何在?”
李世民颔首说道:“长孙冲本就是门下省的文吏。”
“就算是门下省的文吏,也不是可以一下子提拔到吏部的,他在门下省有什么建树吗?”
李正这么一说,李世民想要反驳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一个没有什么建树,没有什么能力的人就这么提拔到了吏部后晋的人会不会不服?再说了陛下让他查的兵器案有什么眉目了吗?”
“兵器案?”
李世民颔首看着李正,“兵器案是怎么回事,你与朕心知肚明。”
“兵器案如今毫无眉目,让他办的事情也没有办成,更没有什么建树,就让这样的人进入吏部,陛下的吏部是不是太过廉价了。”
“照你这么说,朕这么做是做错了?”
“当然。”
李世民看着李正的神情,“朕是不是现在就应该回宫收回成命,让长孙冲回到门下省。”
王鼎给李正使着眼色,让陛下收回成命,这是打陛下的脸。
夹在李正和李世民之间,王鼎感觉自己真的更难了。
李正说道:“倒也不至于让他回门下省,陛下和我在一条船上,眼下是对峙五姓的关键时候,不如让长孙冲在吏部办事,只要办成了这件事长孙冲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留在吏部,也可以让长孙无忌信服。”
“若是长孙冲办不好这件事,再让他离开吏部,陛下也不会丢了面子,丢的是长孙冲的面子。”
李世民沉吟半晌,“让长孙冲去吏部是让长孙冲去办事,若是事情办好了,可以堵住悠悠众口,若是办不好朕也不会丢了面子?”
李正放下手中的杯子说道:“清查官吏,但凡举荐入士,考评,风评,以及做官过程中的举荐人,户籍,家中亲属,是否有问题,这些都要查,只要查清楚了这件事就可以办好。”
谁也不是傻子,李世民明白李正的意思,“这个差事可不好办。”
李正又说道:“陛下既要稳住长孙无忌的心思,又不能在科举前出什么乱子,只有这么做,你又要面子,又要理子,哪有这么容易。”
李世民低声说道:“你可以知道长孙无忌一直以来和士族门阀走得很近,而且不论各地还是朝中有多少官吏是长孙无忌举荐的?”
“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看李正以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李世民又是气不打一处来,“你不如明说,让长孙冲去查他爹长孙无忌举荐的官吏,想让长孙冲和长孙无忌反目。”
李正感慨道:“我这也是为了大唐官场的清明。”
李世民盯着李正,“李正啊李正,你这招高明,就连朕也想不到这种一石二鸟的计谋,要说长孙无忌擅谋,你比长孙无忌厉害多了。”
默呕的手捏着这份信,沉默良久。
许敬宗诧异地看着李正。
安静了好一会儿,默呕拿起酒碗,将碗中的酒水一口喝完。
默呕低下头又说道:“小人愿意为长安令赴汤蹈火!”
李正拍着默呕的肩膀低声说道:“不用了,你已经很年迈了,你的那些孩子们也可以独当一面了,这么多年过去了很多事情都要有一个结果,我不能保证让你长命百岁,但我可以让你安享晚年。”
默呕抬头看着李正说道:“那小人还可以给长安令做点什么?”
李正吃着烤肉,“你把信交给大牛,大牛会告诉你应该做一些事情,从今以后,你就不再是莫先生了。”
默呕使劲点头,“小人明白了。”
“去长安看看你的妻儿吧。”
李正说道。
默呕起身躬身礼仪,拿着信件转身离开。
许敬宗吃着烤肉说道:“默呕不是莫先生了,而他的孩子们都是莫先生,想来以后朝中要查清楚兵器案会更难。”
李正颔首说道:“这笔买卖也只有李世民可以停下,什么时候他觉得自己挣够了,他就可以停下。”
许敬宗很喜欢这种蘸酱,烤肉配合这种蘸酱真是绝配。
默呕在长安留了一天时间,便又前往关外。
等到默呕离开的第二日,李世民就来到泾阳。
村子里炊烟袅袅,李正对李世民说道:“今年又是丰收的一年,恭祝陛下大唐越来越富裕了。”
李世民收回眼神看向眼前这一片田园风光,“朕让长孙无忌的儿子,长孙冲去了吏部。”
一群孩子嬉笑着从眼前跑过,李世民看向李正神色,“你觉得朕这个决定怎么样。”
叹息一声,李正一脸惆怅着说道:“我怎么敢质疑陛下的决定,再说了已经做了决定,我还有什么好说的。”
李世民颔首说道:“朕知道,五姓的事情你做了很多,五姓其中如今已经倒了两门,将来科举一开,吏部一定是重中之重。”
李正摇着手中的蒲扇说道:“这个道理很多人都知道,科举势在必行,吏部的位置一定要有信得过的人。”
李世民点头。
“可是长孙无忌真的可信吗?”
李正反问道。
李世民颔首说道:“那你可信吗?”
王鼎站在一旁听着君臣两人之间的对话,李正和陛下不仅仅只是君臣,而且还是丈人和女婿。
又是这种感觉,君臣之间的对话夹枪带棒,话语里互相有试探。
李正捧着自己的保温杯,“让长孙冲去吏部,是为了稳住长孙无忌的心思。”
李世民没有否认。
李正又说道:“谁都知道如今科举在即,五姓已经不复当年,而且上官仪和段纶这一次事情办成,陛下一定会重用他们两个。”
李世民点头说道:“只要是人才,朕当然会重用。”
“那不就得了,重用了上官仪和段纶,长孙无忌当然会有想法,但为了稳住长孙无忌,就让他儿子去了户部反而是下策。”
见李世民一脸狐疑地看着自己,李正说道:“开科举是让官位有德者,有能力者当之,而陛下直接让长孙冲进入户部,也不用考核,更不用科举,直接入仕,坊间会说权贵子弟有捷径。”
“这样一来科举的意义何在?”
李世民颔首说道:“长孙冲本就是门下省的文吏。”
“就算是门下省的文吏,也不是可以一下子提拔到吏部的,他在门下省有什么建树吗?”
李正这么一说,李世民想要反驳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一个没有什么建树,没有什么能力的人就这么提拔到了吏部后晋的人会不会不服?再说了陛下让他查的兵器案有什么眉目了吗?”
“兵器案?”
李世民颔首看着李正,“兵器案是怎么回事,你与朕心知肚明。”
“兵器案如今毫无眉目,让他办的事情也没有办成,更没有什么建树,就让这样的人进入吏部,陛下的吏部是不是太过廉价了。”
“照你这么说,朕这么做是做错了?”
“当然。”
李世民看着李正的神情,“朕是不是现在就应该回宫收回成命,让长孙冲回到门下省。”
王鼎给李正使着眼色,让陛下收回成命,这是打陛下的脸。
夹在李正和李世民之间,王鼎感觉自己真的更难了。
李正说道:“倒也不至于让他回门下省,陛下和我在一条船上,眼下是对峙五姓的关键时候,不如让长孙冲在吏部办事,只要办成了这件事长孙冲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留在吏部,也可以让长孙无忌信服。”
“若是长孙冲办不好这件事,再让他离开吏部,陛下也不会丢了面子,丢的是长孙冲的面子。”
李世民沉吟半晌,“让长孙冲去吏部是让长孙冲去办事,若是事情办好了,可以堵住悠悠众口,若是办不好朕也不会丢了面子?”
李正放下手中的杯子说道:“清查官吏,但凡举荐入士,考评,风评,以及做官过程中的举荐人,户籍,家中亲属,是否有问题,这些都要查,只要查清楚了这件事就可以办好。”
谁也不是傻子,李世民明白李正的意思,“这个差事可不好办。”
李正又说道:“陛下既要稳住长孙无忌的心思,又不能在科举前出什么乱子,只有这么做,你又要面子,又要理子,哪有这么容易。”
李世民低声说道:“你可以知道长孙无忌一直以来和士族门阀走得很近,而且不论各地还是朝中有多少官吏是长孙无忌举荐的?”
“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看李正以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李世民又是气不打一处来,“你不如明说,让长孙冲去查他爹长孙无忌举荐的官吏,想让长孙冲和长孙无忌反目。”
李正感慨道:“我这也是为了大唐官场的清明。”
李世民盯着李正,“李正啊李正,你这招高明,就连朕也想不到这种一石二鸟的计谋,要说长孙无忌擅谋,你比长孙无忌厉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