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土地质押
关中的这场春雨来得非常及时。
好雨知时节,雨水落在宫殿的上方,沿着屋檐雨水像是一串珠子落下。
李世民的心情很不错,好的是倭国和高句丽终于又开战了。
来过在海上打得难解难分。
兵器的生意短暂的暂停之后,又开始了。
能够挣钱这种事情李世民当然也很乐意看到。
但身为大唐的陛下,陛下心情总不会一直都是好的。
看着一份份奏章,李世民就看到了一份让他心情不是太好的奏章。
因为玉门关关隘长年风化严重,导致关隘的一些地方出现了坍塌,好在没有人员伤亡。
李世民看完这份奏章说道:“把房玄龄叫来。”
“喏!”
王鼎收到话语匆匆离开。
半个时辰之后,房玄龄匆匆来到甘露殿行礼道:“陛下。”
李世民站起身走到房玄龄,将玉门关的奏章递给他说道:“玉门关送来的奏报,关隘风化严重导致一些地方坍塌。”
房玄龄低声说道:“玉门关之地历来就是这样,关隘修砌是常事。”
李世民说道:“今日早朝就有人说雁门关也年久失修了。”
前隋以来天下战乱,到了武德年间外敌的攻打,别说是雁门关了,其他地方的关隘也都好久没有修缮了。
房玄龄躬身说道:“陛下的意思是……”
李世民低声说道:“朕总觉得像是有人再跟朕说该和李正做生意了。”
房玄龄笑道:“其实各个关隘的将领会安排人修缮关隘,只是需要一些民力征召。”
“要征召民力……”
李世民本就有着得位不正的名声。
这些年也一直没有停息过这种议论。
在自己的陛下生涯,李世民自然也不想再有其他的污点。
房玄龄又说道:“陛下,其实中原以北以西有好几个关隘都已经年久失修。”
李世民看向他说道:“有话你直说。”
“喏!”
房玄龄又是行了一礼接着说道:“如果要修缮这么多关隘,需要征召的民力何止几万,但如果这件事不是朝中做,朝中就可以减少很多负担。”
李世民点头示意他接着说。
房玄龄又说道:“可陛下不觉得太巧了吗?有朝臣进言把修缮边关的工事交给泾阳,陛下还没做决定,玉门关就出事了。”
李世民重新坐下来有些无奈,“你的意思是说这是泾阳想要达到的目的?”
房玄龄躬身说道:“臣不敢这么说。”
李世民看着外面的雨景,“朕感觉李正想要的越来越多了。”
房玄龄走到李世民身边,“陛下,不妨交给李正做。”
李世民疑惑地看着他。
“既然知道这是李正的手段,不妨让李正达到这个目的,泾阳的能够使用的人力有限,如果边关的建筑工事太过兀长,这会让泾阳人力不够,泾阳也需要人力发展。”
“你的意思是以此来削弱泾阳的力量?”
“臣只是觉得将十多个关隘交给泾阳修缮,朝中没有压力,其二泾阳需要排出人手,一旦关隘开工必定会影响泾阳自己的发展。”
将计就计?
李世民倒是挺喜欢房玄龄这个谋略的。
所谓房谋杜断,再谋事方面房玄龄往往都有独到的见解。
房玄龄又说道;“既然泾阳的工程队想要建筑工事,不如将数十个关隘口都交给李正。”
李世民稍稍点头说道:“既然如此你和杜如晦商量一下,有了详细的章程再与朕说。”
“喏。”
房玄龄收到话急匆匆离开。
李世民的目光依旧看着外面的雨景,房玄龄的办法很好,但心里总是有一种不踏实的感觉。
这一次关中的雨季雨水丰沛,让长安周边的几处河道的水位都上升了不少。
三天之后,李正站在马圈边,看着蔚蓝的天空,这雨季总算是结束了。
李义府带着房玄龄和杜如晦来到这里,“长安令,人带来了。”
看着两人,李正说道:“两位请坐吧。”
杜如晦看着马圈里健壮的马匹说道:“这些马儿养的不错呀。”
李正说道:“这些马儿喂的都是上好的草料。”
杜如晦说道:“这可不是光喂能喂出来的,怕是没少拉出去跑吧。”
收回目光杜如晦看向李正。
房玄龄也看向李正说道:“长安令与我俩都是熟人了,也不会客套,直接说正事吧。”
李正给两人倒上茶水,“事情我都听说了,这么多关隘年久失修陛下想要修缮也是有心无力。”
房玄龄开口说道:“所以我们找到了长安令,不知道泾阳工程队不能接下这个工事。”
下过雨之后,光是坐着在这里还能问道泥土和草的味道。
“工事很大,但也不是接不了这个工程。”
“君子无戏言。”房玄龄说道,心中有些打鼓以李正现在能够使用的人力,怎么完成这么大的工事,从山海关一路向西直到玉门关,其中有十多个关隘隘口。
这么大的工事,李正竟然想都不想就答应了。
李正让李义府拿来一些烤羊肉。
房玄龄倒也不客气一路走来早就已经饿了,吃着羊肉说道:“泾阳要多少价钱接下这个工事。”
李正摇头说道:“暂时不要钱。”
“不要钱?”
“不如我们做个土地质押吧。”
听李正说土地质押,杜如晦正在想着自己大半辈子读的书中土地质押是什么意思。
李正吃着羊肉串说道:“其实说起来也简单,无非就是朝中向我质押一部分的土地,用来抵押工事的费用,等到工事结束之后朝中再用银钱交付工程款,我再把土地还给朝中,这样我就不怕朝中赖账了。”
房玄龄说道:“朝中不会赖账的,长安令要相信我们。”
李正干笑道:“哈哈,陛下拖了我这么多年俸禄一文钱都没给我,咱们陛下的可信度太低,再者说这个工程至少也是一个百万贯的项目。”
“这……”
李世民不给俸禄这是陛下的事情,照李正这么说陛下确实有赖账的前科。
房玄龄斟酌再三说道:“如果朝中拿不出工事的银钱,这个被质押的地长安令也就不会还给朝中,是也不是?”
好雨知时节,雨水落在宫殿的上方,沿着屋檐雨水像是一串珠子落下。
李世民的心情很不错,好的是倭国和高句丽终于又开战了。
来过在海上打得难解难分。
兵器的生意短暂的暂停之后,又开始了。
能够挣钱这种事情李世民当然也很乐意看到。
但身为大唐的陛下,陛下心情总不会一直都是好的。
看着一份份奏章,李世民就看到了一份让他心情不是太好的奏章。
因为玉门关关隘长年风化严重,导致关隘的一些地方出现了坍塌,好在没有人员伤亡。
李世民看完这份奏章说道:“把房玄龄叫来。”
“喏!”
王鼎收到话语匆匆离开。
半个时辰之后,房玄龄匆匆来到甘露殿行礼道:“陛下。”
李世民站起身走到房玄龄,将玉门关的奏章递给他说道:“玉门关送来的奏报,关隘风化严重导致一些地方坍塌。”
房玄龄低声说道:“玉门关之地历来就是这样,关隘修砌是常事。”
李世民说道:“今日早朝就有人说雁门关也年久失修了。”
前隋以来天下战乱,到了武德年间外敌的攻打,别说是雁门关了,其他地方的关隘也都好久没有修缮了。
房玄龄躬身说道:“陛下的意思是……”
李世民低声说道:“朕总觉得像是有人再跟朕说该和李正做生意了。”
房玄龄笑道:“其实各个关隘的将领会安排人修缮关隘,只是需要一些民力征召。”
“要征召民力……”
李世民本就有着得位不正的名声。
这些年也一直没有停息过这种议论。
在自己的陛下生涯,李世民自然也不想再有其他的污点。
房玄龄又说道:“陛下,其实中原以北以西有好几个关隘都已经年久失修。”
李世民看向他说道:“有话你直说。”
“喏!”
房玄龄又是行了一礼接着说道:“如果要修缮这么多关隘,需要征召的民力何止几万,但如果这件事不是朝中做,朝中就可以减少很多负担。”
李世民点头示意他接着说。
房玄龄又说道:“可陛下不觉得太巧了吗?有朝臣进言把修缮边关的工事交给泾阳,陛下还没做决定,玉门关就出事了。”
李世民重新坐下来有些无奈,“你的意思是说这是泾阳想要达到的目的?”
房玄龄躬身说道:“臣不敢这么说。”
李世民看着外面的雨景,“朕感觉李正想要的越来越多了。”
房玄龄走到李世民身边,“陛下,不妨交给李正做。”
李世民疑惑地看着他。
“既然知道这是李正的手段,不妨让李正达到这个目的,泾阳的能够使用的人力有限,如果边关的建筑工事太过兀长,这会让泾阳人力不够,泾阳也需要人力发展。”
“你的意思是以此来削弱泾阳的力量?”
“臣只是觉得将十多个关隘交给泾阳修缮,朝中没有压力,其二泾阳需要排出人手,一旦关隘开工必定会影响泾阳自己的发展。”
将计就计?
李世民倒是挺喜欢房玄龄这个谋略的。
所谓房谋杜断,再谋事方面房玄龄往往都有独到的见解。
房玄龄又说道;“既然泾阳的工程队想要建筑工事,不如将数十个关隘口都交给李正。”
李世民稍稍点头说道:“既然如此你和杜如晦商量一下,有了详细的章程再与朕说。”
“喏。”
房玄龄收到话急匆匆离开。
李世民的目光依旧看着外面的雨景,房玄龄的办法很好,但心里总是有一种不踏实的感觉。
这一次关中的雨季雨水丰沛,让长安周边的几处河道的水位都上升了不少。
三天之后,李正站在马圈边,看着蔚蓝的天空,这雨季总算是结束了。
李义府带着房玄龄和杜如晦来到这里,“长安令,人带来了。”
看着两人,李正说道:“两位请坐吧。”
杜如晦看着马圈里健壮的马匹说道:“这些马儿养的不错呀。”
李正说道:“这些马儿喂的都是上好的草料。”
杜如晦说道:“这可不是光喂能喂出来的,怕是没少拉出去跑吧。”
收回目光杜如晦看向李正。
房玄龄也看向李正说道:“长安令与我俩都是熟人了,也不会客套,直接说正事吧。”
李正给两人倒上茶水,“事情我都听说了,这么多关隘年久失修陛下想要修缮也是有心无力。”
房玄龄开口说道:“所以我们找到了长安令,不知道泾阳工程队不能接下这个工事。”
下过雨之后,光是坐着在这里还能问道泥土和草的味道。
“工事很大,但也不是接不了这个工程。”
“君子无戏言。”房玄龄说道,心中有些打鼓以李正现在能够使用的人力,怎么完成这么大的工事,从山海关一路向西直到玉门关,其中有十多个关隘隘口。
这么大的工事,李正竟然想都不想就答应了。
李正让李义府拿来一些烤羊肉。
房玄龄倒也不客气一路走来早就已经饿了,吃着羊肉说道:“泾阳要多少价钱接下这个工事。”
李正摇头说道:“暂时不要钱。”
“不要钱?”
“不如我们做个土地质押吧。”
听李正说土地质押,杜如晦正在想着自己大半辈子读的书中土地质押是什么意思。
李正吃着羊肉串说道:“其实说起来也简单,无非就是朝中向我质押一部分的土地,用来抵押工事的费用,等到工事结束之后朝中再用银钱交付工程款,我再把土地还给朝中,这样我就不怕朝中赖账了。”
房玄龄说道:“朝中不会赖账的,长安令要相信我们。”
李正干笑道:“哈哈,陛下拖了我这么多年俸禄一文钱都没给我,咱们陛下的可信度太低,再者说这个工程至少也是一个百万贯的项目。”
“这……”
李世民不给俸禄这是陛下的事情,照李正这么说陛下确实有赖账的前科。
房玄龄斟酌再三说道:“如果朝中拿不出工事的银钱,这个被质押的地长安令也就不会还给朝中,是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