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窘迫的徐慧
这些日子泾阳很忙。
李义府,阎立本,李泰这些日子连轴转,又要给书院招收人手,泾阳还要扩建加工厂。
就连武媚和徐慧还要在账房一直忙到深夜。
芒种的一个月,泾阳铆足了劲,除了这些事情泾阳以北的一万八千亩地也批了下来。
李正手里拿着李世民的旨意,看着眼前的这片土地。
许敬宗站在李正的身边说道:“泾阳的土地面积已经很大了,如果再加大一万亩几乎可以比肩一座大城,如果只是质押的话,就可以少点朝中对泾阳的话语。”
李正看着这片平坦的土地,“土地已经到了,但这一年泾阳都别想好好歇了。”
许敬宗说道:“确实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忙。”
李正低声说道:“倭国和高句丽的战事如何了?”
许敬宗笑着说道:“刚刚送来的消息,两国打得不可开交,称心大肆征召壮劳力,倭国的民怨很大。”
看李正的神情凝重,许敬宗说道:“不过长安令放心,现在称心手中的有我们大唐粮草,加上去年大风海啸肆虐,海水倒灌倭国境内,倭国以南的田地被淹的不行,如果没有称心很多倭国人只能饿死,只有听称心的话去打仗,他们至少还能吃上一口饱饭。”
李正点头说道:“光是这样还不够。”
许敬宗疑惑道:“长安令的意思是?”
李正说道:“高句丽在李世民的人的手中,我们不能控制高句丽,至少可以控制倭国,倭国的读书人少,而且看的书也少,现在倭国的思想很落后,这种落后的思想也是很容易被人控制的。”
许敬宗不解道:“控制倭国人的思想?”
李正点头,“当所有人都觉得自己在为一件事努力的时候,在极端的正确下他们就会自发的排挤异类,以整个倭国作战争的利器,所有人都为整个倭国的战事做事,将倭国的全部力量集中在一个方向。”
许敬宗想着李正的话,很快就明白了这些话的真正用意。
要说以前李正对倭国只是拔苗助长,现在李正是要杀鸡取卵,将整个倭国都推向战争。
凝集整个倭国的思想,并且控制这种极端的思想。
这是要让倭国亡国灭种啊。
都说杀人诛心,长安令是要让倭国人死都死的不明白,杀一个人看起来可怕,但控制一个人的思想,想想就让人汗毛直立。
李正说道:“给他们建立认知,给他们树立新的价值观,给他们以最极端的思想,一切与这个思想无关的人都是异类。”
许敬宗低声说道:“这件事怕是不好办吧。”
李正说道:“如果在经过诸子百家,这么多先贤前辈的洗礼过的中原大地或许这个办法行不通,也很难办到,但在思想落后的倭国给他们的思想中立下一根柱子,让他们只能看我们给他们的书籍,甚至让他们忘记自己的语言,忘记自己的祖宗在,杀光所有的异类,从年轻一代开始,或许要几年时间,但这件事不难。”
“尤其是眼下倭国的动乱时期,是这种手段最容易成功的时候,最容易达成的时机。”
许敬宗久久没有说话,最让人胆寒的也不过如此了。
控制一个人的思想,控制整个倭国思想,这比直接杀了他们更可怕。
此刻许敬宗也有些后怕,至少他站在李正这一边。
不是李正的对手。
能这么说是因为李正看过很多极端的事情,见识过多少家破人亡,一个小小的国度就用这个办法横扫了整个北欧。
李正当然不想倭国也横扫高句丽。
至少倭国的战力没有到那种高度。
这一切的前提是需要很强的生产力和工业基础作为前提。
眼下的倭国能够做到凝聚起来就行了,至于其它的根本不需要。
许敬宗低声说道:“在下大概明白要怎么给称心写信了。”
说完许敬宗长叹一口气,“长安令,你说我们这么做了之后会有报应吗?”
李正坐在石头上说道:“你相信世上有报应这种事情吗?”
许敬宗又想了一会儿说道:“如果长安令不相信的事情,那在下也不信。”
在走回村子的路上,李正和许敬宗细细说着其中的内容。
许敬宗听完之后就去办事。
李正回到家中,接过李丽质端来的茶水。
“这几日武媚已经买了十多家工坊了。”
李丽质看着还在账房忙碌的武媚和徐慧。
牵着李丽质的手让她坐下,李正说道:“辛苦你了。”
李丽质温柔地笑了笑说道:“辛苦的是她们,是武媚和徐慧还有这么多的侍女,她们这几日忙坏了。”
李正注意到李江山就站在屋顶。
这女人正抱着一把横刀,神情酷酷的看着远方。
也不知道她在看什么。
李丽质低声说道:“我打算在把这些工坊买下来之后再好好经营。”
她的这番话或许是说给李江山说的。
感受着李丽质手掌的温度,她的手有些冷。
李正说道:“有空我们去外面走走把,就当是春游了。”
李丽质点头,“好,听你的。”
李正又看了看二楼,二楼是李丽质的卧房,“要不你把你的卧房也搬下来?”
听到这话,李丽质的俏脸一红,“你的书房这么小。”
李正思索着,“书房小一点也有它的好处。”
李丽质俏目瞪了一眼李正,便自己走回了屋中。
李正又回头看了看自家的屋顶,不知道什么时候她已经不在屋顶了。
话说那些侍女也就算了。
这个李江山一直盯着自己,尤其像个电灯泡。
虽然说自己不介意,杀手姐姐难道不介意吗?
天空又响起阵阵雷声。
一阵冷风吹过,这个天气怕是又要下雨了。
李正干净去收晾晒在院子里的衣服。
倾盆大雨说下就下。
李正淋着雨说着衣服。
徐慧急忙赶来说道:“长安令,我来吧。”
雨水落在身上很快就浸湿了衣衫。
因为雨水淋过,李正看到徐慧衣衫下若影若现的里衣急忙收回眼神说道:“你接着去忙,这里我来就行。”
徐慧也注意到了李正的眼神,意识到自己的窘迫红着脸又走了回去。
李义府,阎立本,李泰这些日子连轴转,又要给书院招收人手,泾阳还要扩建加工厂。
就连武媚和徐慧还要在账房一直忙到深夜。
芒种的一个月,泾阳铆足了劲,除了这些事情泾阳以北的一万八千亩地也批了下来。
李正手里拿着李世民的旨意,看着眼前的这片土地。
许敬宗站在李正的身边说道:“泾阳的土地面积已经很大了,如果再加大一万亩几乎可以比肩一座大城,如果只是质押的话,就可以少点朝中对泾阳的话语。”
李正看着这片平坦的土地,“土地已经到了,但这一年泾阳都别想好好歇了。”
许敬宗说道:“确实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忙。”
李正低声说道:“倭国和高句丽的战事如何了?”
许敬宗笑着说道:“刚刚送来的消息,两国打得不可开交,称心大肆征召壮劳力,倭国的民怨很大。”
看李正的神情凝重,许敬宗说道:“不过长安令放心,现在称心手中的有我们大唐粮草,加上去年大风海啸肆虐,海水倒灌倭国境内,倭国以南的田地被淹的不行,如果没有称心很多倭国人只能饿死,只有听称心的话去打仗,他们至少还能吃上一口饱饭。”
李正点头说道:“光是这样还不够。”
许敬宗疑惑道:“长安令的意思是?”
李正说道:“高句丽在李世民的人的手中,我们不能控制高句丽,至少可以控制倭国,倭国的读书人少,而且看的书也少,现在倭国的思想很落后,这种落后的思想也是很容易被人控制的。”
许敬宗不解道:“控制倭国人的思想?”
李正点头,“当所有人都觉得自己在为一件事努力的时候,在极端的正确下他们就会自发的排挤异类,以整个倭国作战争的利器,所有人都为整个倭国的战事做事,将倭国的全部力量集中在一个方向。”
许敬宗想着李正的话,很快就明白了这些话的真正用意。
要说以前李正对倭国只是拔苗助长,现在李正是要杀鸡取卵,将整个倭国都推向战争。
凝集整个倭国的思想,并且控制这种极端的思想。
这是要让倭国亡国灭种啊。
都说杀人诛心,长安令是要让倭国人死都死的不明白,杀一个人看起来可怕,但控制一个人的思想,想想就让人汗毛直立。
李正说道:“给他们建立认知,给他们树立新的价值观,给他们以最极端的思想,一切与这个思想无关的人都是异类。”
许敬宗低声说道:“这件事怕是不好办吧。”
李正说道:“如果在经过诸子百家,这么多先贤前辈的洗礼过的中原大地或许这个办法行不通,也很难办到,但在思想落后的倭国给他们的思想中立下一根柱子,让他们只能看我们给他们的书籍,甚至让他们忘记自己的语言,忘记自己的祖宗在,杀光所有的异类,从年轻一代开始,或许要几年时间,但这件事不难。”
“尤其是眼下倭国的动乱时期,是这种手段最容易成功的时候,最容易达成的时机。”
许敬宗久久没有说话,最让人胆寒的也不过如此了。
控制一个人的思想,控制整个倭国思想,这比直接杀了他们更可怕。
此刻许敬宗也有些后怕,至少他站在李正这一边。
不是李正的对手。
能这么说是因为李正看过很多极端的事情,见识过多少家破人亡,一个小小的国度就用这个办法横扫了整个北欧。
李正当然不想倭国也横扫高句丽。
至少倭国的战力没有到那种高度。
这一切的前提是需要很强的生产力和工业基础作为前提。
眼下的倭国能够做到凝聚起来就行了,至于其它的根本不需要。
许敬宗低声说道:“在下大概明白要怎么给称心写信了。”
说完许敬宗长叹一口气,“长安令,你说我们这么做了之后会有报应吗?”
李正坐在石头上说道:“你相信世上有报应这种事情吗?”
许敬宗又想了一会儿说道:“如果长安令不相信的事情,那在下也不信。”
在走回村子的路上,李正和许敬宗细细说着其中的内容。
许敬宗听完之后就去办事。
李正回到家中,接过李丽质端来的茶水。
“这几日武媚已经买了十多家工坊了。”
李丽质看着还在账房忙碌的武媚和徐慧。
牵着李丽质的手让她坐下,李正说道:“辛苦你了。”
李丽质温柔地笑了笑说道:“辛苦的是她们,是武媚和徐慧还有这么多的侍女,她们这几日忙坏了。”
李正注意到李江山就站在屋顶。
这女人正抱着一把横刀,神情酷酷的看着远方。
也不知道她在看什么。
李丽质低声说道:“我打算在把这些工坊买下来之后再好好经营。”
她的这番话或许是说给李江山说的。
感受着李丽质手掌的温度,她的手有些冷。
李正说道:“有空我们去外面走走把,就当是春游了。”
李丽质点头,“好,听你的。”
李正又看了看二楼,二楼是李丽质的卧房,“要不你把你的卧房也搬下来?”
听到这话,李丽质的俏脸一红,“你的书房这么小。”
李正思索着,“书房小一点也有它的好处。”
李丽质俏目瞪了一眼李正,便自己走回了屋中。
李正又回头看了看自家的屋顶,不知道什么时候她已经不在屋顶了。
话说那些侍女也就算了。
这个李江山一直盯着自己,尤其像个电灯泡。
虽然说自己不介意,杀手姐姐难道不介意吗?
天空又响起阵阵雷声。
一阵冷风吹过,这个天气怕是又要下雨了。
李正干净去收晾晒在院子里的衣服。
倾盆大雨说下就下。
李正淋着雨说着衣服。
徐慧急忙赶来说道:“长安令,我来吧。”
雨水落在身上很快就浸湿了衣衫。
因为雨水淋过,李正看到徐慧衣衫下若影若现的里衣急忙收回眼神说道:“你接着去忙,这里我来就行。”
徐慧也注意到了李正的眼神,意识到自己的窘迫红着脸又走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