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对待印第安政策
新政地区的中小商人支持改革的态度已经形成了一种大趋势,而南方的中小商人在接触了新政之后,同样也对新政变成了支持的态度。≧頂點小說,
而反对新政的阶级群体,也就是那些大资本商人,以及那些拥有免税特权的士族。这些人在江南地区的势力极为庞大,简直到了盘根错节的程度。
不过朱由校此时也不急着去改革南方各省了,毕竟工业革命已经开始了,用不了几年,新政地区的国有资本,以及支持改革的民资都会把南方那些大资本商人甩开,到时候南方各省不改革也得改革了。
稳坐钓鱼台的朱由校自然是不急的,不过南方那些大资本商人却是很急。随着大明开始不断的向海外扩张,国有资本在一浪潮中获取了无比丰厚的利益。但是对于南方的那些大资本商人来说,却是没他们的份。
不管是那些大财阀,还是那些大海商。
东北、西域、台湾、南洋、澳洲、中南半岛,这些市场全被国有资本所统治。那些海商还算好,还能开着船跑一跑货物,不过暴利商品的贸易都被垄断了,在那些贸易港口都赚取不到太惊人的暴利。
什么五六倍的海贸暴利,那是在贸易不频繁的情况下才会产生的一种现象,但随着贸易的频繁,市场的不断交流,利润是肯定降低的。但是拥有更高生产技术的一方,必然是在贸易中占优势的。同时某些商品依旧可以谋取到一些暴利,但更多的时候,巨大的盈利都是靠更大的贸易量来达到。
反倒是江南财阀,在大明的对外扩张中,没有获得任何的利益。
一开始是看不上那些海外荒芜之地。结果国有资本调集资源开发出来了,那些地方逐渐变成了物产丰富的福地。
如今江南财阀发现国有资本每年要从海外获得丰厚无比的利益,顿时醒悟了过来。也开始向海外地区输出资本。
去干嘛?
当然是投资啊~!
他们也成立农业公司,然后开发那些荒地,或者从别人手上购买种植园等等产业,从而实现土地兼并。
他们也到中南半岛投资水稻种植业。组织土著垦殖稻田。
他们也进入澳洲,试图在澳洲购买土地、矿产,不过进入澳洲之后遭到了国有之本的狙击。
澳洲是一个国有资本高度主导的地区,土地、矿产和各种资源卖不卖都是国有资本说的算。
突然发现有一支庞大的资金涌入澳洲,国有资本当即对生产资料的出售进行了严格的管控。
江南财阀在天启九年的时候,战略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些江南财阀开始积极向全国市场进行渗透,并且进行大量投资,意图找到一条与国有资本抗衡的路线。
但是比较残酷的现实是,这个年代能让江南财阀翻盘的无非就是两个东西。一个是金融业,一个是工业。
金融业已经被国有资本所掌控,江南财阀很难有大作为。而江南财阀的工业,此时正在被国有资本持续围剿之中。
积极投资农业等等产业,也仅仅是延缓江南财阀的败亡罢了。但如果从资金层面上考虑,甚至加剧了败亡速度。
一些苏南中小工厂主此时已经发现,新政改革对他们实际上是很有利的。因为改革之后的市场,简直繁荣到让人瞠目结舌。那繁荣的市场让他们垂涎三尺,可惜他们此前被排斥在市场之外。只能眼红无比的看着新政地区的商人欢天喜地的享受着繁荣的市场。
自从不久前皇帝取消了新政地区与旧体制地区的贸易壁垒之后,很多苏南工厂主已经开始向北方输出商品,并且重新获得了一条生路。
北方市场和海外殖民地新政市场,在大量的投资之下,百姓获得了收入,产生了巨大的商品需求。只要他们的商品能够进入这个市场,商品只要还不错,就能获得良好的销路。
不过江南的商品进入新政市场之后不久,就遭到了新政地区的商人集体抗议和抵制。
对于新政地区的商人们来说,江南地区的商品对他们依旧存在着巨大的威胁。特别是贸易壁垒取消之后,外部商品进入新政地区只被收取了一个商品增值税,其他什么工商营业税、个人所得税一个都不用缴纳,以至于一些领域的商品迅速遭到了冲击。
对于这个现象,朝廷好似根本没发现一样。这让新政地区很多商人开始对目前大明南方各省**于新政体系之外产生了极大的不满,纷纷要求朝廷将南方各省纳入新政范围。
殊不知,这是朱由校逼他们站队呢!
或者说在加速新政地区的商人对新政的认同度,让他们意识到新政体系的好处,别整天吃到肉了还在那里反对新政,这样的商人确实也是不少的。
各大报纸上,也迅速出现了新政地区的商人的呼吁,要求将南方各省纳入新政体系,或者是要求新政市场重新设立贸易壁垒。
这是一场利益之争,迅速引发了一场舆论热潮。
这场舆论热潮也迅速刮到了南方各省,南方各省商人通过这些报纸,也逐渐意识到了北方新政市场的繁荣。同时也诧异的发现,新政地区的商人,对纳税已经习以为常,甚至是完全支持的态度。
新政地区的商人此时自然是支持这样的制度的,因为此时新政地区商人大部分都是在这样的制度下崛起的中小型商人,而那些资本大商除了投靠了国有资本财团的红顶商人之外,其他的资本大商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过去式,已经被国有资本财团围剿得所剩无几。
或许一些大资本商人此时手上还有不少钱,但是他们的产业却是在国有资本的围剿之中逐步落败。一个没有产业的商人,即便手上再有钱,影响力也变得非常有限了。这就是高利贷商人很做实业的商人在影响力上的差距。
所以那些反对新政的大资本商人已经大部分完蛋,自然是跳不起来了。取而代之的国有资本财团以及大量中小资本商人都是在这个制度下受益的。自然是大力支持当前的新政制度。
随着这场舆论浪潮的酝酿,北方那些中小商人也发现了新政市场对南方商人敞开了一个巨大的漏洞。
这个漏洞要是不及时堵上的话,整体的利益都会遭到损害。因为他们作为国有财团的补充性资本,南方那些商人同样也能发挥出相同的作用,而且南方商人做生意更加精明,也更加擅长轻工业的发展。
此时国有资本财团垄断的重工业。轻工业方面并未彻底垄断,除了纺织业等少数几个轻工业领域国有资本有大规模涉入之外,其他大部分的轻工业都是交给民资商人去发展的。
养心殿内,朱由校正一边悠闲的喝着茶,一边看着各种报纸。如今这些报纸上最多的就是那些商人反对南方商品进入新政市场的种种呼吁。
朱由校乐呵呵的看着,然后完全不表态,装作完全没看见。
此时的统一市场,实际上还是不统一。因为货币的不同,还有税收的不同。构建统一市场的意图终究是要流产的,除非把南方各省都纳入新政体系进行改革。但是这样表面上看起来统一的市场,对接下来的改革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
因为这次开了个口子,让南方各省的商人尝到了点甜头。朱由校的用心,自然是为了分化南方各省的资本势力。
新政体系是有利于中小商人发展的,但却不利于大资本商人。而此时的江南地区,则是大资本商人占据主导地位。而在江南之外的南方省份,例如福建、广东等省份。则是以中小资本商人为主要力量,海商当然牛逼。但是他们在生产上是依赖于广大中小商人的,发财的路子也是通过海贸。
此时海洋贸易变成了由国有资本占据主导地位,垄断了大部分利益,福建、广东那些海商的势力正在不断消退。
给南方中小资本商人尝尝甜头,同时还给新政地区的中小商人危机感,逼迫他们不得不主动支持新政改革。可谓是一石二鸟之计。
朱由校放下报纸,随后拿起桌案上的奏疏看了起来,这些全是报告海外殖民的奏疏。
拿起的第一封奏疏是从美洲阿拉斯加发来的,黄金部队在阿拉斯加已经发现了金矿,并且已经进入了开采阶段。另外国有资本在阿拉斯加还建立了鲑鱼与水獭、海狗捕杀业。鲑鱼因为营养丰富、口感上佳,又是冷水鱼,所以鲑鱼罐头自从输入大明市场之后,销量逐步上升。
这玩意也不愁卖不掉,卖不掉的国有资本内部可以消化,可以当做礼品赠送给员工之类的。
在阿拉斯加的水獭与海狗产业也建立了起来,根据朱由校的指示,国企对阿拉斯加的水獭和海狗资源进行了粗略的统筹之后,制定了每年捕杀三万只水獭、一万只海狗的限额。在这样的份额下,阿拉斯加的水獭、海狗产业可以持续发展。
海狗和水獭、鲑鱼以及黄金,这些自然资源是开发阿拉斯加的支柱产业,但为了确保可持续性发展,所以国企在开发阿拉斯加的时候,在朱由校的指示下建立了份额制度,在拉阿斯加这种不适合发展工业的地方,污染不会很严重,只要对自然生物不过量捕杀,就能持续的发展下去。
至于阿拉斯加的印第安人,则在大明进入阿拉斯加之后,与明军发生了数次较大规模的冲突,都被镇压了下去。不过对待这些印第安人,大明的态度还是比较温和的。没有对印第安人实施屠杀制度,也没有强迫性的奴役他们。
印第安人的部落制度依旧得到保留,他们可以与大明交易,也可以到大明建立的据点、港口务工。
但是大明对于印第安人的暴力袭击事件是绝不容忍的,一旦发生就是坚决镇压。一面是坚决镇压,一方面又采取怀柔政策,积极引导这些印第安人融入大明的文明之中。
印第安人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太野蛮的民族,只是比较崇尚自然。其文明与华夏文明又有一些相同之处,例如印第安人的语言和古汉语的很多发音、含义相同,同时印第安人这样的文明核心理念,又和道家有点类似。
印第安人这样的民族,如果一味的压迫他们,他们会反抗得很剧烈,随时随刻都可能捅你一刀子。但采取怀柔政策,不要想着去疯狂压榨他们,实际上也可以和平共处。历史上美国人到处屠杀印第安人,就是因为印第安人不适合奴役,而美国资本家对于这些土著,又是采取一贯的奴役政策。所以在美国资本家看来,这些犹太人就毫无用处,干脆就把印第安人屠杀了。
大明如果要向美洲殖民,这样的屠杀行为是不可取的。大明不是还没有完全开化的欧洲国家,如果做出这样的事情,一来是造孽,二来是影响名声。
毕竟号称最文明的国家,做出屠杀这样的事情,让大明日后如何有让人相信的说服力?
所谓国与国只有永远的利益,这是资本时代的现象。任何问题一旦走了极端都是坑,国与国之间尽管讲利益,但如果只讲利益,就会出问题。中国古代那套仁义道德实际上也还是有点用的,但完全靠仁义道德这套来展开外交又是个坑。
当世界上所有国家都认可大明是一个文明的国家,是一个公平公正的国家,那么其他国家就容易接受大明输出的东西,不管是文化也好,还是资本也好,这都是事关利益的。
如果说大明作为一个****上国,不应该四处扩张殖民,那又太过了。只不过大明在殖民扩张的道路上,不能把事情做得那么绝,凡事留下三分底线,留点路给别人走。如此一来即便殖民不太文明,但相比欧洲人的做法来说,那就好太多了。
这世界就怕人比人、货比货,只要把大明和欧洲人做做对比,马上就能体现出大明是有多么文明了。(未完待续。)
而反对新政的阶级群体,也就是那些大资本商人,以及那些拥有免税特权的士族。这些人在江南地区的势力极为庞大,简直到了盘根错节的程度。
不过朱由校此时也不急着去改革南方各省了,毕竟工业革命已经开始了,用不了几年,新政地区的国有资本,以及支持改革的民资都会把南方那些大资本商人甩开,到时候南方各省不改革也得改革了。
稳坐钓鱼台的朱由校自然是不急的,不过南方那些大资本商人却是很急。随着大明开始不断的向海外扩张,国有资本在一浪潮中获取了无比丰厚的利益。但是对于南方的那些大资本商人来说,却是没他们的份。
不管是那些大财阀,还是那些大海商。
东北、西域、台湾、南洋、澳洲、中南半岛,这些市场全被国有资本所统治。那些海商还算好,还能开着船跑一跑货物,不过暴利商品的贸易都被垄断了,在那些贸易港口都赚取不到太惊人的暴利。
什么五六倍的海贸暴利,那是在贸易不频繁的情况下才会产生的一种现象,但随着贸易的频繁,市场的不断交流,利润是肯定降低的。但是拥有更高生产技术的一方,必然是在贸易中占优势的。同时某些商品依旧可以谋取到一些暴利,但更多的时候,巨大的盈利都是靠更大的贸易量来达到。
反倒是江南财阀,在大明的对外扩张中,没有获得任何的利益。
一开始是看不上那些海外荒芜之地。结果国有资本调集资源开发出来了,那些地方逐渐变成了物产丰富的福地。
如今江南财阀发现国有资本每年要从海外获得丰厚无比的利益,顿时醒悟了过来。也开始向海外地区输出资本。
去干嘛?
当然是投资啊~!
他们也成立农业公司,然后开发那些荒地,或者从别人手上购买种植园等等产业,从而实现土地兼并。
他们也到中南半岛投资水稻种植业。组织土著垦殖稻田。
他们也进入澳洲,试图在澳洲购买土地、矿产,不过进入澳洲之后遭到了国有之本的狙击。
澳洲是一个国有资本高度主导的地区,土地、矿产和各种资源卖不卖都是国有资本说的算。
突然发现有一支庞大的资金涌入澳洲,国有资本当即对生产资料的出售进行了严格的管控。
江南财阀在天启九年的时候,战略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些江南财阀开始积极向全国市场进行渗透,并且进行大量投资,意图找到一条与国有资本抗衡的路线。
但是比较残酷的现实是,这个年代能让江南财阀翻盘的无非就是两个东西。一个是金融业,一个是工业。
金融业已经被国有资本所掌控,江南财阀很难有大作为。而江南财阀的工业,此时正在被国有资本持续围剿之中。
积极投资农业等等产业,也仅仅是延缓江南财阀的败亡罢了。但如果从资金层面上考虑,甚至加剧了败亡速度。
一些苏南中小工厂主此时已经发现,新政改革对他们实际上是很有利的。因为改革之后的市场,简直繁荣到让人瞠目结舌。那繁荣的市场让他们垂涎三尺,可惜他们此前被排斥在市场之外。只能眼红无比的看着新政地区的商人欢天喜地的享受着繁荣的市场。
自从不久前皇帝取消了新政地区与旧体制地区的贸易壁垒之后,很多苏南工厂主已经开始向北方输出商品,并且重新获得了一条生路。
北方市场和海外殖民地新政市场,在大量的投资之下,百姓获得了收入,产生了巨大的商品需求。只要他们的商品能够进入这个市场,商品只要还不错,就能获得良好的销路。
不过江南的商品进入新政市场之后不久,就遭到了新政地区的商人集体抗议和抵制。
对于新政地区的商人们来说,江南地区的商品对他们依旧存在着巨大的威胁。特别是贸易壁垒取消之后,外部商品进入新政地区只被收取了一个商品增值税,其他什么工商营业税、个人所得税一个都不用缴纳,以至于一些领域的商品迅速遭到了冲击。
对于这个现象,朝廷好似根本没发现一样。这让新政地区很多商人开始对目前大明南方各省**于新政体系之外产生了极大的不满,纷纷要求朝廷将南方各省纳入新政范围。
殊不知,这是朱由校逼他们站队呢!
或者说在加速新政地区的商人对新政的认同度,让他们意识到新政体系的好处,别整天吃到肉了还在那里反对新政,这样的商人确实也是不少的。
各大报纸上,也迅速出现了新政地区的商人的呼吁,要求将南方各省纳入新政体系,或者是要求新政市场重新设立贸易壁垒。
这是一场利益之争,迅速引发了一场舆论热潮。
这场舆论热潮也迅速刮到了南方各省,南方各省商人通过这些报纸,也逐渐意识到了北方新政市场的繁荣。同时也诧异的发现,新政地区的商人,对纳税已经习以为常,甚至是完全支持的态度。
新政地区的商人此时自然是支持这样的制度的,因为此时新政地区商人大部分都是在这样的制度下崛起的中小型商人,而那些资本大商除了投靠了国有资本财团的红顶商人之外,其他的资本大商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过去式,已经被国有资本财团围剿得所剩无几。
或许一些大资本商人此时手上还有不少钱,但是他们的产业却是在国有资本的围剿之中逐步落败。一个没有产业的商人,即便手上再有钱,影响力也变得非常有限了。这就是高利贷商人很做实业的商人在影响力上的差距。
所以那些反对新政的大资本商人已经大部分完蛋,自然是跳不起来了。取而代之的国有资本财团以及大量中小资本商人都是在这个制度下受益的。自然是大力支持当前的新政制度。
随着这场舆论浪潮的酝酿,北方那些中小商人也发现了新政市场对南方商人敞开了一个巨大的漏洞。
这个漏洞要是不及时堵上的话,整体的利益都会遭到损害。因为他们作为国有财团的补充性资本,南方那些商人同样也能发挥出相同的作用,而且南方商人做生意更加精明,也更加擅长轻工业的发展。
此时国有资本财团垄断的重工业。轻工业方面并未彻底垄断,除了纺织业等少数几个轻工业领域国有资本有大规模涉入之外,其他大部分的轻工业都是交给民资商人去发展的。
养心殿内,朱由校正一边悠闲的喝着茶,一边看着各种报纸。如今这些报纸上最多的就是那些商人反对南方商品进入新政市场的种种呼吁。
朱由校乐呵呵的看着,然后完全不表态,装作完全没看见。
此时的统一市场,实际上还是不统一。因为货币的不同,还有税收的不同。构建统一市场的意图终究是要流产的,除非把南方各省都纳入新政体系进行改革。但是这样表面上看起来统一的市场,对接下来的改革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
因为这次开了个口子,让南方各省的商人尝到了点甜头。朱由校的用心,自然是为了分化南方各省的资本势力。
新政体系是有利于中小商人发展的,但却不利于大资本商人。而此时的江南地区,则是大资本商人占据主导地位。而在江南之外的南方省份,例如福建、广东等省份。则是以中小资本商人为主要力量,海商当然牛逼。但是他们在生产上是依赖于广大中小商人的,发财的路子也是通过海贸。
此时海洋贸易变成了由国有资本占据主导地位,垄断了大部分利益,福建、广东那些海商的势力正在不断消退。
给南方中小资本商人尝尝甜头,同时还给新政地区的中小商人危机感,逼迫他们不得不主动支持新政改革。可谓是一石二鸟之计。
朱由校放下报纸,随后拿起桌案上的奏疏看了起来,这些全是报告海外殖民的奏疏。
拿起的第一封奏疏是从美洲阿拉斯加发来的,黄金部队在阿拉斯加已经发现了金矿,并且已经进入了开采阶段。另外国有资本在阿拉斯加还建立了鲑鱼与水獭、海狗捕杀业。鲑鱼因为营养丰富、口感上佳,又是冷水鱼,所以鲑鱼罐头自从输入大明市场之后,销量逐步上升。
这玩意也不愁卖不掉,卖不掉的国有资本内部可以消化,可以当做礼品赠送给员工之类的。
在阿拉斯加的水獭与海狗产业也建立了起来,根据朱由校的指示,国企对阿拉斯加的水獭和海狗资源进行了粗略的统筹之后,制定了每年捕杀三万只水獭、一万只海狗的限额。在这样的份额下,阿拉斯加的水獭、海狗产业可以持续发展。
海狗和水獭、鲑鱼以及黄金,这些自然资源是开发阿拉斯加的支柱产业,但为了确保可持续性发展,所以国企在开发阿拉斯加的时候,在朱由校的指示下建立了份额制度,在拉阿斯加这种不适合发展工业的地方,污染不会很严重,只要对自然生物不过量捕杀,就能持续的发展下去。
至于阿拉斯加的印第安人,则在大明进入阿拉斯加之后,与明军发生了数次较大规模的冲突,都被镇压了下去。不过对待这些印第安人,大明的态度还是比较温和的。没有对印第安人实施屠杀制度,也没有强迫性的奴役他们。
印第安人的部落制度依旧得到保留,他们可以与大明交易,也可以到大明建立的据点、港口务工。
但是大明对于印第安人的暴力袭击事件是绝不容忍的,一旦发生就是坚决镇压。一面是坚决镇压,一方面又采取怀柔政策,积极引导这些印第安人融入大明的文明之中。
印第安人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太野蛮的民族,只是比较崇尚自然。其文明与华夏文明又有一些相同之处,例如印第安人的语言和古汉语的很多发音、含义相同,同时印第安人这样的文明核心理念,又和道家有点类似。
印第安人这样的民族,如果一味的压迫他们,他们会反抗得很剧烈,随时随刻都可能捅你一刀子。但采取怀柔政策,不要想着去疯狂压榨他们,实际上也可以和平共处。历史上美国人到处屠杀印第安人,就是因为印第安人不适合奴役,而美国资本家对于这些土著,又是采取一贯的奴役政策。所以在美国资本家看来,这些犹太人就毫无用处,干脆就把印第安人屠杀了。
大明如果要向美洲殖民,这样的屠杀行为是不可取的。大明不是还没有完全开化的欧洲国家,如果做出这样的事情,一来是造孽,二来是影响名声。
毕竟号称最文明的国家,做出屠杀这样的事情,让大明日后如何有让人相信的说服力?
所谓国与国只有永远的利益,这是资本时代的现象。任何问题一旦走了极端都是坑,国与国之间尽管讲利益,但如果只讲利益,就会出问题。中国古代那套仁义道德实际上也还是有点用的,但完全靠仁义道德这套来展开外交又是个坑。
当世界上所有国家都认可大明是一个文明的国家,是一个公平公正的国家,那么其他国家就容易接受大明输出的东西,不管是文化也好,还是资本也好,这都是事关利益的。
如果说大明作为一个****上国,不应该四处扩张殖民,那又太过了。只不过大明在殖民扩张的道路上,不能把事情做得那么绝,凡事留下三分底线,留点路给别人走。如此一来即便殖民不太文明,但相比欧洲人的做法来说,那就好太多了。
这世界就怕人比人、货比货,只要把大明和欧洲人做做对比,马上就能体现出大明是有多么文明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