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卷 第三十六章 对付
可眼下的局势终究是暂时稳定,英美之间也就只有英国真心实意的不想远东爆发大战,特别是欧洲形势紧张的情况下,但英国无法影响中华国会议员,那一群不识字的农民本就对洋人素无好感,而反对党如国民党之流,实力太弱,唯有辅仁文社按照之前的布局开始频频对英法示好,但他们的影响力也只是在两广,并不能影响北方,其对于英国而言,唯一的用处是在中日开战之后像庚子年那样,搞两广自保,这对于中华中央政府将是一个致命打击。±頂點小說,
最让英国人憧憬的是,若受两广的影响,江浙湖广等南方省也加入自保,那战争即便是开始了,也能很快结束,杨竟成的复兴会将会由此垮台。要想战争不爆发、或者尽快结束,那就要不断的削弱更弱的一方,这是英国人的算盘,所以在督促中日和谈的同时,他们也在积极的准备东南互保。
杨锐回到京城的当日,国安局长刘伯渊、情报局长张实,在他还没有回府的之前就已经在银安殿等候了。日本国内各派系的情况,洋人的小动作,张实都介绍了一番,但他依然无法判断日本人出兵的日子,日本现在是两股势力在缠斗,一边是长州藩、萨摩藩、以及天皇,一边是贵族、财阀,真要是开战,那只能是局势真的无可逆转。
“那个日本的大正不是说脑子有问题么?”杨锐听完张实的描述,不由感觉历史和现实终究对不上号,就寻根究底的想知道原委。
“先生。确实是有这这种说法,但这只是西园寺底下那般人的说辞。上上个月日本决定派使团来京城谈判的时候。大正就极为不满,他在国会议事堂将诏书卷起来当望远镜。这在日本国内引起巨大震动;上个月检阅部队时,他又跳下检阅台,把一个士兵的背包乱翻了一通。这些极为失礼的举动很让藩阀们很难堪,在日本,天皇就是神,神是不能做出这些失礼举动的,日本民间都认为天皇不需要吃饭,也不需要出恭……”张实说到这也难得笑起,“日本大部分人都认为天皇不食人间烟火。是上天派下民间来治理日本的神仙。”
“不需要出恭……”杨锐和刘伯渊也是笑了,那不就是说日本天皇生下来就没屁眼吗。
“大正素来仰慕西方,他不希望像明治一样,只是藩阀的牌坊,希望能真正的获得国家实权。如果和我们开战,一来可以满足其宏愿,二来可以获得一定的权力,这是他最想要的。”张实接着道。“先生,如果真要挑动日本开战。一是可以将我们支持朝鲜党人的行动适当公开化,二是可以适当的刺激大正,毕竟名义上日本军队的最高统帅是他,只要他被激怒。那他就很有可能绕开内阁,直接命令朝鲜或者辽宁的部队进攻。”
“刺激大正?”杨锐稽首,“这确实是比直接拉下脸支持朝鲜革命党更好。情报局这边要切记。除了要关注日本军备,还要关注日本政坛。挑唆日本内部势力内斗是最好的,就像甲午的时候日本人挑唆清流制约北洋那般。战争只是政治的延续。而情报局则是了解政治内情的耳目,你这边若做的好,可以让日本国内势力失衡,甚至颠覆日本也不是不可能。”
“明白了,先生。”十年的相处,张实对杨锐的想法已经是一清二楚了,他现在也是按照杨锐的思路工作的,支持桂太郎内阁上台,可是有情报局一份功劳的。
说完外事正想说内事的时候,李子龙进来报告说宋遁初求见,看着刘伯渊这边并无大事,杨锐便让两人退下,直接接见宋教仁。
宋教仁是国民党的党魁,国民党则是同盟会、各地士绅、北洋势力的综合。它在国会势力极小,但在士绅、商绅中的影响极大,因为除了国民党之外,再无任何一党能完全代表士绅们的利益。中日开战,对于农民影响极小,但对商人们却是了不得的大事,要知一旦开战,洋货就有运不进来的危险,土产也有运不出去的危险。
在沪上的时候,沪上商会就向杨锐提出了这个问题,杨锐则强调外贸对中华并不重要。中国没有工业,只有农业,而农产品的商品率,除了丝茶外,也就是东北大豆。东北开战,大豆可以从通过海参崴运出,茶叶因为印度的崛起,出口的大头是俄国,至于生丝,你们有谁有本事把生丝卖到国外?如果不是你们自己卖到国外,那你们在为谁担心?
杨锐当场的喝问把晚宴气氛弄得极为糟糕,沪上商会里多是买办,买办的背景则是洋行,而洋行的背景就是洋人。这些只负责产地收货、产地卖货的狗腿子居然担心起主子的对外贸易来,着实让杨锐气愤,他觉得当初只扶持工部而谨慎扶持商部完全是正确的。
杨锐在等待宋教仁的时候,忽然回忆起视察途中沪上商会的事情来,心中犹自恼怒,他很想听听宋教仁会说些什么,看看此人是不是和那些买办一路货色。
宋教仁听闻杨锐回京就急忙赴总理府求见,在他进银安殿的时候,却看见‘东厂’‘西厂’的头目退出,知道杨锐对自己并无怠慢,他在心中又多了几分把握。
自从大选之后,国民党势力虽弱,但却是仅有的两个反对党之一,特别是国民党势力遍布全国大部分省份,影响范围比辅仁文社大的多,是以不论中外,俱把国民党当宝贝,而宋教仁本人也常被各地望绅、列国公使赞誉,风头一时无两。可正是这种风头,让宋教仁处于极度危险之中,要不是‘东厂’保卫得力,他如今尸骨早寒。
“呵呵。遁初,许久不见了……”杨锐一见宋教仁。不等他说话就先假笑着打上了招呼。
“总理日理万机,教仁本不该今日打扰。奈何今日中日局势甚恶,不得不来啊。”宋教仁开口就是歉意,他确实是追的太紧了,杨锐还在各地视察的时候,他就电报不断。
“没事。”杨锐请宋教仁坐下,而后道:“这国你是股东,我是打工的。你担心亏本完全是情理之中,你说吧,有什么担心的?”
杨锐打工之说最让宋教仁赞誉。他觉得这比孙汶什么公仆之说好多了,他闻言笑道:“总理,中日两国必要大战吗?”
“呵呵,”杨锐知道宋教仁在试探什么,当下把话题转了出去,道:“遁初,这问题可是要问日本了,几次事件都是他们挑起的,中日若真是大战。那也必定是日本侵略我国。可不要忘了,立国之初他们就妄想夺取东北蒙古,几个月前又截击我海军舰队,他们这是铁了心要开战啊。咱们都被人打到头上了。不反抗行吗?”
“总理,东海之事只是日本海军私下的一次截击而已,其目的还是要防止我国得到那……什么水压机器。并不是真要和我国全面开战。现在两国谈判艰难,真要是谈崩了。那两国可是要国战了。我中华立国才两年,现在开战适宜么?”宋教仁道。
“遁初。战争不是我想挑起的,很多时候是强加的。很多时候你越是退让,那就越是会被人欺负,反倒是扯破脸皮打一架,那日子就好过了。”杨锐道。
“可万一输了呢?”宋教仁看着若无其事的杨锐,感觉他对中日开战并无半分触动。
“打下去就不会输。”杨锐淡淡的道:“甲午的时候只要多打几个月,日本就打不动了;日俄的时候,只要再打半年,那日本就要被俄国赶到海边。和日本若真的国战,只要战争时间超过两年,那他们就得跪在我们面前。我真想不出日本又何惧?”
“竟成兄!”宋教仁听闻杨锐战意烈烈,猛地的从椅子上站起,看见杨锐还是若无其事,又只得重重的坐下。“你这是拿整个国家去赌!”
“我们已经在赌桌上,而且一直在输。既然一直输,那就把以后要输的压上好了,这有什么好可怕的?不打是慢慢的输,打还有赢的可能,这难道不是最优的选择吗?”杨锐喝茶的时候瞥了一眼宋教仁,“人最怕的就是安于现状。以前咱们是住瓦房的,后来被打了几顿,被赶去住茅房,再后来又被打了一顿惨的,被赶去住猪圈。遁初,这猪圈就这么值得留恋吗?”
感觉杨锐是一心想开战的,还弄出这么一套说辞,宋教仁顿时被气着了,他待杨锐说完后,重重的道:“我就是担心到最后猪圈都没得住!”他说完又觉得此话不妥,再道:“古时吴国灭越,越王勾践是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而后繁殖人口、聚集物力,这才最终一扫雪恨。竟成兄,你才三十余岁,难道十年你都等不了吗?”
“勾践那种人如此阴毒,居然无耻的去尝吴王拉的屎,就是赢了又如何?”杨锐很不耻勾践,若他是勾践,既然主动去进攻吴国,那就应该愿赌服输,战死沙场。“日本人已经接连进攻我们两次,难道要等第三次么!现在全国民意沸腾,只要政府对日苟合,那就以后就别外战了,干脆内战得了。遁初,我就一句话,要么咱们住瓦房,敞敞亮亮,要么就幕天席地,也是敞敞亮亮。至于住猪圈,遁初,你确信在猪圈里长大的孩子会有出息?!”
杨锐之言让宋教仁无言以对,他沉默半响之后才低声问道:“那英国怎么办?”
“英国?”杨锐笑道,“就那些小店主能成什么大事?纳尔逊时代的英气早就被他们挥霍光了,只要我们不动洋商的利益,肯定英国的地位,那在没有看出中日输赢征兆之前,他们是不会轻举妄动的。再说,英国在欧洲麻烦一大堆,他真有心思出兵,两年前就出了。现在中日如果开战,美德将支持我们,俄法更多的可能是保持中立,英国即便是出兵,那也只能是远东的少量部队和海军。我真是不知道英国海军对于我们现在而言。有什么威胁。”
“竟成,你可别忘了。天津就在咫尺,那边可是不设防的!”宋教仁听闻杨锐讲述各国形势。终于找到个漏洞。要知道中华时报曾赞誉前明‘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么说来,一旦日本兵临城下,中华可不能像满清那般,动不动就西狩北狩逃往西安承德。
“遁初,放心吧。第二军不是吃素的!”杨锐道。“你若是只为担心中日开战而来,那我就只能言尽于此了。”说罢端起了茶盏。
看着杨锐泼水不进,宋教仁长长一叹,抱拳去了。不过他走后杨锐倒是没停歇。李子龙马上又报英国公使朱尔典求见。
杨锐早想到英国人回来,却不想他这么着急,莫不是说日本人就要动手了吗?想到此杨锐对着他道:“那就快请吧!”
朱尔典和杨锐多次见面多次交锋,对于这个‘无理的,对文明世界毫无敬意的’东方俾斯麦,他有一种说不出厌恶,但作为驻中华公使,他又不得不常和此人打交道。压抑着内心的不快,朱尔典行礼之后直接问道:“总理阁下。如果贵国谈判代表不在和谈中让步,那么面临的将是一场可怕的战争……”
“朱尔典先生,我们已经让步了。我说的是去年的谈判,那一次我们基本满足了日本人的所有要求。除了正式道歉和赔款,可结果呢?”杨锐说道此嘿嘿笑了几声:“公然拦截我国舰队,击沉我们国舰船。对这种国家,越是让步。它就越是嚣张。同样的错误我们不会再犯第二次,日本如此不正式道歉。赔偿我国损失,惩办有关人员,那开战就开战吧,这还有什么好惋惜的呢?”
“总理阁下,如果开战,中国将被文明世界抛弃,而且!”朱尔典用他随身的手杖‘嘣嘣’的敲击着地面,以加重说话的威势,“大不列颠和日本处于同盟关系,一旦开战,那按照同盟协定,不列颠也将加入战争,这个时候中国将……”
“朱尔典先生,上次我就说过,地砖很贵,一块就要一分钱,从景德镇运到这里要走一千多公里,运费就需要八分,而且用力敲击它除了制造噪音之外毫无意义,哎!这真不是绅士行为。”杨锐摇头奚落道,再次把朱尔典的谈话打断。地砖之说让朱尔典气得脸色发青,但他终于很绅士的忍下了。“我对不列颠素来保持敬意,政府的改革没有、也不会触动不列颠的关键利益。但是,朱尔典先生,如果英国也参加战争,那么一旦日本失败,贵国花费七十年努力而获得的东西,就很有可能会被他国夺走。贵国真的要把这些东西放到赌桌上吗?要真是这样,我只能说真是太遗憾了。要知道,输了贵国什么都会没有,赢了也不会多得到什么,所以我认为,做出这个决策的人真应该被贵国国王绞死。”
“总理阁下,你这是威胁吗?”朱尔典不知道为什么,一见到杨锐就易怒,听到他暗示自己应该被国王绞死,他又是压抑不住的咆哮。
“不,这只是忠告。我实在是不愿意与贵国为敌。”杨锐对他的怒状赏心悦目。“现在是贵国一直在支持日本侵略我们,朱尔典先生,日本能做的事情我们也能做,我真买看出来他们现在还有什么价值值得贵国如此支持。他们不就是有海军吗,等过几年我国也可以建一支舰队,这不就完了吗,英日同盟,换成英中同盟那多好……”
杨锐一直在自说自话,根本就不把朱尔典的威胁当回事,甚至还继续提什么中英结盟。朱尔典却知道,这无非是痴人说梦,以中国的地缘和国力,一旦真的复兴,那势必会威胁大不列颠在亚洲的所有殖民地,这其中就有英王皇冠上的明珠:印度。可以说,中英两国的矛盾是亚洲级别的矛盾,而英日之间的矛盾只是中国势力范围的矛盾,两者根本不可相提并论。
杨锐嘀咕中英结盟的当口,朱尔典站起身,而后从内夹带里掏出一个先令,扔在茶几上轻蔑的道:“这是我赔偿地砖的钱,包括上次的,剩余的部分则是小费。”
“不,剩余部分我将会让人换块钢砖,这样阁下下次就不需再赔款了。”杨锐闻言并不恼怒,把小费说成了赔款。
送走第二个游说的人,再来的就是自己人了。将几个复兴会常委迎到内书房,并告诫李子龙下午不再见客之后,杨锐才看对诸人道:“这次来可是因为中日开战之事?”
杨锐说中日开战而不是中日和谈,这让蔡元培一愣,他看了杨锐一眼,道:“正是为此事而来,重安那边谈判马上就要结束了,要还是和日本针锋相对,那战事就无可避免。竟成,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可千万不能意气用事啊。”
“你们的想法呢?”杨锐看向除谢缵泰、虞辉祖之外的两人,他知道都现在这个时候了,参谋部的计划也应该要和他们交个底。
“其他都可以让步,但日本政府必须正式向我国道歉!”秋瑾坚持道。她虽是常委中的最末一位,但素来利刃般的直抒心意,从不掩饰。
“我同意璇卿的说法。”杜亚泉紧接着道。“如果这次不能让日本政府正式道歉,那下一次就会出更大的事情。”
秋瑾和杜亚泉说完,谢缵泰并不说话,他是中日本次和谈的总代表,杨锐在离京之前早就向他交代了不少事情;而虞辉祖,所有资金的走向都是他操办,杨锐脑子在想什么他很情况。
杨锐沉默了一会,等书房中标志附近都已警戒的白灯亮了之后,他才出声:“其实大家早就要开一个会的,今天既然大家来了,那事情正好可以交个底。”
杨锐说完要交个底却不知道从那里开始说,毕竟整个万历计划太大,而且极为惊人。在他的思考的时候,其他委员都看着他,这些人早就知道参谋部制定对日作战,却不知道详情。
沉默了好一会儿,杨锐才道:“参谋部几年前在制定崇祯计划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着手对日作战计划了,经过几年的准备,对日本的各项情况,情报局已经调查的很清楚。他们一共制定了五个作战计划,综合考量下来,参谋部觉得戊计划最佳……”
听闻杨锐说参谋部制定了五个计划,谢缵泰忽然想起上一次自己去参谋部的时候看到的那个丙计划,心中忽然有些失落,觉得自己在杨锐心中的地位还是不重,但想到在座诸人除了虞辉祖外,其他人怕是连丙计划都不知道,心中又有了些安慰。
杨锐不知道谢缵泰心里在想什么,他只在介绍着万历计划的制定背景:“……所以,最终参谋部呈给我的是戊计划。考虑到计划的内容,戊计划又改名叫做万历,其主要目的是全面废除我国和日本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收回日租界、关东州、旅顺港、南满铁路,以及……朝鲜和台湾!”
“啊!”在座的几人都倒抽了一口凉气,情不自禁的出声。
蔡元培抢先问出了其他几人想问的问题:“这怎么可能?我们没有海军,怎么收回台湾?”
“这没有什么不可能的。”杨锐道:“不是说有无畏舰就能有制海权的,东海海战过去这么久,有哪艘日本大型军舰敢靠近我国沿海,或者在长江上巡航?我们已经在德国订造了一百五十艘潜艇,自己还准备建造五十艘左右。除潜艇之外,飞机也准备了一千两百余架,这些足够对付日本海军了。”(未完待续。。)
最让英国人憧憬的是,若受两广的影响,江浙湖广等南方省也加入自保,那战争即便是开始了,也能很快结束,杨竟成的复兴会将会由此垮台。要想战争不爆发、或者尽快结束,那就要不断的削弱更弱的一方,这是英国人的算盘,所以在督促中日和谈的同时,他们也在积极的准备东南互保。
杨锐回到京城的当日,国安局长刘伯渊、情报局长张实,在他还没有回府的之前就已经在银安殿等候了。日本国内各派系的情况,洋人的小动作,张实都介绍了一番,但他依然无法判断日本人出兵的日子,日本现在是两股势力在缠斗,一边是长州藩、萨摩藩、以及天皇,一边是贵族、财阀,真要是开战,那只能是局势真的无可逆转。
“那个日本的大正不是说脑子有问题么?”杨锐听完张实的描述,不由感觉历史和现实终究对不上号,就寻根究底的想知道原委。
“先生。确实是有这这种说法,但这只是西园寺底下那般人的说辞。上上个月日本决定派使团来京城谈判的时候。大正就极为不满,他在国会议事堂将诏书卷起来当望远镜。这在日本国内引起巨大震动;上个月检阅部队时,他又跳下检阅台,把一个士兵的背包乱翻了一通。这些极为失礼的举动很让藩阀们很难堪,在日本,天皇就是神,神是不能做出这些失礼举动的,日本民间都认为天皇不需要吃饭,也不需要出恭……”张实说到这也难得笑起,“日本大部分人都认为天皇不食人间烟火。是上天派下民间来治理日本的神仙。”
“不需要出恭……”杨锐和刘伯渊也是笑了,那不就是说日本天皇生下来就没屁眼吗。
“大正素来仰慕西方,他不希望像明治一样,只是藩阀的牌坊,希望能真正的获得国家实权。如果和我们开战,一来可以满足其宏愿,二来可以获得一定的权力,这是他最想要的。”张实接着道。“先生,如果真要挑动日本开战。一是可以将我们支持朝鲜党人的行动适当公开化,二是可以适当的刺激大正,毕竟名义上日本军队的最高统帅是他,只要他被激怒。那他就很有可能绕开内阁,直接命令朝鲜或者辽宁的部队进攻。”
“刺激大正?”杨锐稽首,“这确实是比直接拉下脸支持朝鲜革命党更好。情报局这边要切记。除了要关注日本军备,还要关注日本政坛。挑唆日本内部势力内斗是最好的,就像甲午的时候日本人挑唆清流制约北洋那般。战争只是政治的延续。而情报局则是了解政治内情的耳目,你这边若做的好,可以让日本国内势力失衡,甚至颠覆日本也不是不可能。”
“明白了,先生。”十年的相处,张实对杨锐的想法已经是一清二楚了,他现在也是按照杨锐的思路工作的,支持桂太郎内阁上台,可是有情报局一份功劳的。
说完外事正想说内事的时候,李子龙进来报告说宋遁初求见,看着刘伯渊这边并无大事,杨锐便让两人退下,直接接见宋教仁。
宋教仁是国民党的党魁,国民党则是同盟会、各地士绅、北洋势力的综合。它在国会势力极小,但在士绅、商绅中的影响极大,因为除了国民党之外,再无任何一党能完全代表士绅们的利益。中日开战,对于农民影响极小,但对商人们却是了不得的大事,要知一旦开战,洋货就有运不进来的危险,土产也有运不出去的危险。
在沪上的时候,沪上商会就向杨锐提出了这个问题,杨锐则强调外贸对中华并不重要。中国没有工业,只有农业,而农产品的商品率,除了丝茶外,也就是东北大豆。东北开战,大豆可以从通过海参崴运出,茶叶因为印度的崛起,出口的大头是俄国,至于生丝,你们有谁有本事把生丝卖到国外?如果不是你们自己卖到国外,那你们在为谁担心?
杨锐当场的喝问把晚宴气氛弄得极为糟糕,沪上商会里多是买办,买办的背景则是洋行,而洋行的背景就是洋人。这些只负责产地收货、产地卖货的狗腿子居然担心起主子的对外贸易来,着实让杨锐气愤,他觉得当初只扶持工部而谨慎扶持商部完全是正确的。
杨锐在等待宋教仁的时候,忽然回忆起视察途中沪上商会的事情来,心中犹自恼怒,他很想听听宋教仁会说些什么,看看此人是不是和那些买办一路货色。
宋教仁听闻杨锐回京就急忙赴总理府求见,在他进银安殿的时候,却看见‘东厂’‘西厂’的头目退出,知道杨锐对自己并无怠慢,他在心中又多了几分把握。
自从大选之后,国民党势力虽弱,但却是仅有的两个反对党之一,特别是国民党势力遍布全国大部分省份,影响范围比辅仁文社大的多,是以不论中外,俱把国民党当宝贝,而宋教仁本人也常被各地望绅、列国公使赞誉,风头一时无两。可正是这种风头,让宋教仁处于极度危险之中,要不是‘东厂’保卫得力,他如今尸骨早寒。
“呵呵。遁初,许久不见了……”杨锐一见宋教仁。不等他说话就先假笑着打上了招呼。
“总理日理万机,教仁本不该今日打扰。奈何今日中日局势甚恶,不得不来啊。”宋教仁开口就是歉意,他确实是追的太紧了,杨锐还在各地视察的时候,他就电报不断。
“没事。”杨锐请宋教仁坐下,而后道:“这国你是股东,我是打工的。你担心亏本完全是情理之中,你说吧,有什么担心的?”
杨锐打工之说最让宋教仁赞誉。他觉得这比孙汶什么公仆之说好多了,他闻言笑道:“总理,中日两国必要大战吗?”
“呵呵,”杨锐知道宋教仁在试探什么,当下把话题转了出去,道:“遁初,这问题可是要问日本了,几次事件都是他们挑起的,中日若真是大战。那也必定是日本侵略我国。可不要忘了,立国之初他们就妄想夺取东北蒙古,几个月前又截击我海军舰队,他们这是铁了心要开战啊。咱们都被人打到头上了。不反抗行吗?”
“总理,东海之事只是日本海军私下的一次截击而已,其目的还是要防止我国得到那……什么水压机器。并不是真要和我国全面开战。现在两国谈判艰难,真要是谈崩了。那两国可是要国战了。我中华立国才两年,现在开战适宜么?”宋教仁道。
“遁初。战争不是我想挑起的,很多时候是强加的。很多时候你越是退让,那就越是会被人欺负,反倒是扯破脸皮打一架,那日子就好过了。”杨锐道。
“可万一输了呢?”宋教仁看着若无其事的杨锐,感觉他对中日开战并无半分触动。
“打下去就不会输。”杨锐淡淡的道:“甲午的时候只要多打几个月,日本就打不动了;日俄的时候,只要再打半年,那日本就要被俄国赶到海边。和日本若真的国战,只要战争时间超过两年,那他们就得跪在我们面前。我真想不出日本又何惧?”
“竟成兄!”宋教仁听闻杨锐战意烈烈,猛地的从椅子上站起,看见杨锐还是若无其事,又只得重重的坐下。“你这是拿整个国家去赌!”
“我们已经在赌桌上,而且一直在输。既然一直输,那就把以后要输的压上好了,这有什么好可怕的?不打是慢慢的输,打还有赢的可能,这难道不是最优的选择吗?”杨锐喝茶的时候瞥了一眼宋教仁,“人最怕的就是安于现状。以前咱们是住瓦房的,后来被打了几顿,被赶去住茅房,再后来又被打了一顿惨的,被赶去住猪圈。遁初,这猪圈就这么值得留恋吗?”
感觉杨锐是一心想开战的,还弄出这么一套说辞,宋教仁顿时被气着了,他待杨锐说完后,重重的道:“我就是担心到最后猪圈都没得住!”他说完又觉得此话不妥,再道:“古时吴国灭越,越王勾践是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而后繁殖人口、聚集物力,这才最终一扫雪恨。竟成兄,你才三十余岁,难道十年你都等不了吗?”
“勾践那种人如此阴毒,居然无耻的去尝吴王拉的屎,就是赢了又如何?”杨锐很不耻勾践,若他是勾践,既然主动去进攻吴国,那就应该愿赌服输,战死沙场。“日本人已经接连进攻我们两次,难道要等第三次么!现在全国民意沸腾,只要政府对日苟合,那就以后就别外战了,干脆内战得了。遁初,我就一句话,要么咱们住瓦房,敞敞亮亮,要么就幕天席地,也是敞敞亮亮。至于住猪圈,遁初,你确信在猪圈里长大的孩子会有出息?!”
杨锐之言让宋教仁无言以对,他沉默半响之后才低声问道:“那英国怎么办?”
“英国?”杨锐笑道,“就那些小店主能成什么大事?纳尔逊时代的英气早就被他们挥霍光了,只要我们不动洋商的利益,肯定英国的地位,那在没有看出中日输赢征兆之前,他们是不会轻举妄动的。再说,英国在欧洲麻烦一大堆,他真有心思出兵,两年前就出了。现在中日如果开战,美德将支持我们,俄法更多的可能是保持中立,英国即便是出兵,那也只能是远东的少量部队和海军。我真是不知道英国海军对于我们现在而言。有什么威胁。”
“竟成,你可别忘了。天津就在咫尺,那边可是不设防的!”宋教仁听闻杨锐讲述各国形势。终于找到个漏洞。要知道中华时报曾赞誉前明‘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么说来,一旦日本兵临城下,中华可不能像满清那般,动不动就西狩北狩逃往西安承德。
“遁初,放心吧。第二军不是吃素的!”杨锐道。“你若是只为担心中日开战而来,那我就只能言尽于此了。”说罢端起了茶盏。
看着杨锐泼水不进,宋教仁长长一叹,抱拳去了。不过他走后杨锐倒是没停歇。李子龙马上又报英国公使朱尔典求见。
杨锐早想到英国人回来,却不想他这么着急,莫不是说日本人就要动手了吗?想到此杨锐对着他道:“那就快请吧!”
朱尔典和杨锐多次见面多次交锋,对于这个‘无理的,对文明世界毫无敬意的’东方俾斯麦,他有一种说不出厌恶,但作为驻中华公使,他又不得不常和此人打交道。压抑着内心的不快,朱尔典行礼之后直接问道:“总理阁下。如果贵国谈判代表不在和谈中让步,那么面临的将是一场可怕的战争……”
“朱尔典先生,我们已经让步了。我说的是去年的谈判,那一次我们基本满足了日本人的所有要求。除了正式道歉和赔款,可结果呢?”杨锐说道此嘿嘿笑了几声:“公然拦截我国舰队,击沉我们国舰船。对这种国家,越是让步。它就越是嚣张。同样的错误我们不会再犯第二次,日本如此不正式道歉。赔偿我国损失,惩办有关人员,那开战就开战吧,这还有什么好惋惜的呢?”
“总理阁下,如果开战,中国将被文明世界抛弃,而且!”朱尔典用他随身的手杖‘嘣嘣’的敲击着地面,以加重说话的威势,“大不列颠和日本处于同盟关系,一旦开战,那按照同盟协定,不列颠也将加入战争,这个时候中国将……”
“朱尔典先生,上次我就说过,地砖很贵,一块就要一分钱,从景德镇运到这里要走一千多公里,运费就需要八分,而且用力敲击它除了制造噪音之外毫无意义,哎!这真不是绅士行为。”杨锐摇头奚落道,再次把朱尔典的谈话打断。地砖之说让朱尔典气得脸色发青,但他终于很绅士的忍下了。“我对不列颠素来保持敬意,政府的改革没有、也不会触动不列颠的关键利益。但是,朱尔典先生,如果英国也参加战争,那么一旦日本失败,贵国花费七十年努力而获得的东西,就很有可能会被他国夺走。贵国真的要把这些东西放到赌桌上吗?要真是这样,我只能说真是太遗憾了。要知道,输了贵国什么都会没有,赢了也不会多得到什么,所以我认为,做出这个决策的人真应该被贵国国王绞死。”
“总理阁下,你这是威胁吗?”朱尔典不知道为什么,一见到杨锐就易怒,听到他暗示自己应该被国王绞死,他又是压抑不住的咆哮。
“不,这只是忠告。我实在是不愿意与贵国为敌。”杨锐对他的怒状赏心悦目。“现在是贵国一直在支持日本侵略我们,朱尔典先生,日本能做的事情我们也能做,我真买看出来他们现在还有什么价值值得贵国如此支持。他们不就是有海军吗,等过几年我国也可以建一支舰队,这不就完了吗,英日同盟,换成英中同盟那多好……”
杨锐一直在自说自话,根本就不把朱尔典的威胁当回事,甚至还继续提什么中英结盟。朱尔典却知道,这无非是痴人说梦,以中国的地缘和国力,一旦真的复兴,那势必会威胁大不列颠在亚洲的所有殖民地,这其中就有英王皇冠上的明珠:印度。可以说,中英两国的矛盾是亚洲级别的矛盾,而英日之间的矛盾只是中国势力范围的矛盾,两者根本不可相提并论。
杨锐嘀咕中英结盟的当口,朱尔典站起身,而后从内夹带里掏出一个先令,扔在茶几上轻蔑的道:“这是我赔偿地砖的钱,包括上次的,剩余的部分则是小费。”
“不,剩余部分我将会让人换块钢砖,这样阁下下次就不需再赔款了。”杨锐闻言并不恼怒,把小费说成了赔款。
送走第二个游说的人,再来的就是自己人了。将几个复兴会常委迎到内书房,并告诫李子龙下午不再见客之后,杨锐才看对诸人道:“这次来可是因为中日开战之事?”
杨锐说中日开战而不是中日和谈,这让蔡元培一愣,他看了杨锐一眼,道:“正是为此事而来,重安那边谈判马上就要结束了,要还是和日本针锋相对,那战事就无可避免。竟成,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可千万不能意气用事啊。”
“你们的想法呢?”杨锐看向除谢缵泰、虞辉祖之外的两人,他知道都现在这个时候了,参谋部的计划也应该要和他们交个底。
“其他都可以让步,但日本政府必须正式向我国道歉!”秋瑾坚持道。她虽是常委中的最末一位,但素来利刃般的直抒心意,从不掩饰。
“我同意璇卿的说法。”杜亚泉紧接着道。“如果这次不能让日本政府正式道歉,那下一次就会出更大的事情。”
秋瑾和杜亚泉说完,谢缵泰并不说话,他是中日本次和谈的总代表,杨锐在离京之前早就向他交代了不少事情;而虞辉祖,所有资金的走向都是他操办,杨锐脑子在想什么他很情况。
杨锐沉默了一会,等书房中标志附近都已警戒的白灯亮了之后,他才出声:“其实大家早就要开一个会的,今天既然大家来了,那事情正好可以交个底。”
杨锐说完要交个底却不知道从那里开始说,毕竟整个万历计划太大,而且极为惊人。在他的思考的时候,其他委员都看着他,这些人早就知道参谋部制定对日作战,却不知道详情。
沉默了好一会儿,杨锐才道:“参谋部几年前在制定崇祯计划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着手对日作战计划了,经过几年的准备,对日本的各项情况,情报局已经调查的很清楚。他们一共制定了五个作战计划,综合考量下来,参谋部觉得戊计划最佳……”
听闻杨锐说参谋部制定了五个计划,谢缵泰忽然想起上一次自己去参谋部的时候看到的那个丙计划,心中忽然有些失落,觉得自己在杨锐心中的地位还是不重,但想到在座诸人除了虞辉祖外,其他人怕是连丙计划都不知道,心中又有了些安慰。
杨锐不知道谢缵泰心里在想什么,他只在介绍着万历计划的制定背景:“……所以,最终参谋部呈给我的是戊计划。考虑到计划的内容,戊计划又改名叫做万历,其主要目的是全面废除我国和日本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收回日租界、关东州、旅顺港、南满铁路,以及……朝鲜和台湾!”
“啊!”在座的几人都倒抽了一口凉气,情不自禁的出声。
蔡元培抢先问出了其他几人想问的问题:“这怎么可能?我们没有海军,怎么收回台湾?”
“这没有什么不可能的。”杨锐道:“不是说有无畏舰就能有制海权的,东海海战过去这么久,有哪艘日本大型军舰敢靠近我国沿海,或者在长江上巡航?我们已经在德国订造了一百五十艘潜艇,自己还准备建造五十艘左右。除潜艇之外,飞机也准备了一千两百余架,这些足够对付日本海军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