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四两拨千斤
“还有……”庞统收起公文夹。“荀谌今天一早离开了太学,向东去了。”
“这么快就走啦。”刘协感叹道。
“知其不可为,趁早抽身。”庞统笑了笑。“现在还不是为陛下效力的最佳时机,待价而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刘协没接庞统的话题。
荀谌想什么,他大致也猜得到。他在河东待了那么久,不可能对新政一无所知。到长安来,也不是为了阻止新政——他知道阻止不了——只是为了尽可能的减少损失,守住既得利益。
为荀家自己,更为以汝颍人为代表的士大夫。
荀家的前程其实是不用担心的,但他不能轻易的背叛士大夫阶层,否则名声就坏了。
“他回冀州之后,袁谭会降吗?”
“有可能。”庞统轻声说道:“袁绍已经老了,袁谭还年轻。”
刘协转头看了庞统一眼,哑然失笑。
庞统总是能一针见血,一点面子也不留。
“毛玠呢,在同文馆?”
“不在。荀谌租的房子太贵了,他承担不起,而且他的妻子在书坊做事,每天回城也不方便,所以今天去城南重新找住处,两人都方便些。不过,他大概会失望的。”
刘协有些头疼。
随着各地的上计吏和贤良文学陆续到在长安,太学附近的房子不够用了,连周边的房租也贵了起来,甚至比城里还要贵。
城南的房价好一点,但还是比城中更贵。
相比之下,反倒是长安城中的房价稍微便宜一些,真正贵的也就是未央宫北门外的那一片。因为靠着未央宫,离三公府也近,成了官员们最愿意选择的住处,价格也水涨船高。
其他地方则无人问津。如果肯花心思,甚至能找到无主的房子,收拾一下就可以住进去,连租金都不用付。
毛玠初来长安,不了解情况,想当然的以为城里的房价都一样贵,城外会便宜一些。
毛玠是个君子,但他不懂经济,也不懂人性,也低估了长安的残破程度。
他建议曹操屯田,只是出于常理推论,并不代表他真的有经济思维。
这样的人,还是让他去做学问吧。以朝廷当前的条件,等他入了职,领到俸禄,一家人的温饱应该还是能解决的。
“请太尉来。”
“唯。”
——
贾诩很快来到宫中,看完轲比能的奏疏之后,他抚着胡须,眉宇间有一丝担忧。
“陛下,如果有事,只怕无可挽回了。”
刘协点点头,随即又说道:“以轲比能的性格,不至于如此激烈。我估计他只是假冒荀恽的名义上书,说些对自己有利的话罢了。就算他和贵霜结盟,也需要借我大汉的军威。杀荀恽,与大汉决裂,不符合他当前的利益。”
“但愿如此。那陛下的意思是……让西域都护府安排人去看看?”
“其实我更想亲自去看看。”
贾诩的脸色登时变了。“臣以为不可。”
刘协笑着摆摆手,示意贾诩不必着急。他也清楚这不现实,万里远征,不是一件小事,大汉也没有这样的财力、物力。
就目前而言,推行新政,完成真正的统一,才是最重要的任务。相比之下,万里之外的贵霜无足轻重。
为了荀恽一个人,也不值得。
别说贾诩,就算荀或在这里,也会坚决反对。
“请太尉来,是想商量一下明年的安排。”刘协说道:“抚军大将军在关东护堤防汛,效果还是不错的,沿途的百姓为之称道。军中士气也可用,明年或许可以有所行动。”
贾诩松了一口气。“臣建议陛下可以巡狩荆州。”
“逼降刘表?”
“是的,军心、民意可用,稍微逼一逼,或许荆州可下。刘表身为宗室,又是党人名士,若到朝廷任职,为陛下效劳,也许会对山东有所触动。然后越桐柏山,巡狩中原,尤其是试行度田的庐江、九江,也能让中原百姓知陛下爱民之心。”
刘协想了想,觉得可行。
祢衡提议取消州牧,恢复刺史的职责,眼下还没有定论,只是放出风声。在山东州郡割据的现实面前,公卿大臣都清楚罢州牧是迟早的事,只是担心推行太急,会适得其反。
毕竟山东未平,朝廷真正控制在手中的只有并凉二州,其他几个州只是名义上称臣而已,肯不肯足够缴纳赋税都不清楚。
这时候强推刺史,说不定那几个州牧又要搞出事来。
论讲之后,以巡狩为名,耀武山东,可以试探一下他们的态度。
“太尉府与诸将商量一下吧,如果可行,年后就可以起程。”
“唯。”
“年关将至,太尉除了与司徒、司空审核上计之后,还要考核军功。天下即将太平,战事渐少,以后考核诸将恐怕不能以军功为主,协助地方救灾、防汛之类也要纳入考核。今年就从抚军大将军部开始,表现出色的要进行嘉奖,以资鼓励,做个榜样。”
“唯。”贾诩躬身领命,微微一笑。“陛下,臣会尽快发出文书,使诸将知晓陛下心意。如此,明年巡狩荆州时,张济会更热情些。”
刘协微微一笑。
贾诩就是老谋深算,深谙他的心思,一听就懂。
今年以协助地方防汛的名义嘉奖韩遂部,不仅是为了树个榜样,调整军队与百姓的关系,也是为了安抚韩遂。
韩遂一心想做太尉或者大将军,如今太尉由贾诩做了,大将军也遥遥祝无期,韩遂心里多少有些失落。借着这个机会予在嘉奖,他会更加努力,以后再有类似的事,做起来会更积极。
堵不如疏。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一定要打开一扇窗,以免积怨。
同样,嘉奖了韩遂,张济等人就会有压力。明年巡狩荆州时,张济也会想尽一切办法表现,免得被韩遂后来居上。
没有让韩遂如愿,本身就有避免过于刺激张济等人的考虑。
他们虽然都是西凉人,却算不上团结,相互之间的争斗倒是不少。
要想化解他们之间的恩怨,将凉州人捏在一起,成为朝廷坚固的基础,除了皇帝的身份和他个人的威望之外,也需要贾诩的配合。
这是杨彪等人做不到的事。
他们也许不像王允那么极端,但是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对西凉人的鄙视和警惕永远大于对西凉人的理解,这种根深蒂固的想法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改变的,甚至这辈子都改不了。
“这么快就走啦。”刘协感叹道。
“知其不可为,趁早抽身。”庞统笑了笑。“现在还不是为陛下效力的最佳时机,待价而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刘协没接庞统的话题。
荀谌想什么,他大致也猜得到。他在河东待了那么久,不可能对新政一无所知。到长安来,也不是为了阻止新政——他知道阻止不了——只是为了尽可能的减少损失,守住既得利益。
为荀家自己,更为以汝颍人为代表的士大夫。
荀家的前程其实是不用担心的,但他不能轻易的背叛士大夫阶层,否则名声就坏了。
“他回冀州之后,袁谭会降吗?”
“有可能。”庞统轻声说道:“袁绍已经老了,袁谭还年轻。”
刘协转头看了庞统一眼,哑然失笑。
庞统总是能一针见血,一点面子也不留。
“毛玠呢,在同文馆?”
“不在。荀谌租的房子太贵了,他承担不起,而且他的妻子在书坊做事,每天回城也不方便,所以今天去城南重新找住处,两人都方便些。不过,他大概会失望的。”
刘协有些头疼。
随着各地的上计吏和贤良文学陆续到在长安,太学附近的房子不够用了,连周边的房租也贵了起来,甚至比城里还要贵。
城南的房价好一点,但还是比城中更贵。
相比之下,反倒是长安城中的房价稍微便宜一些,真正贵的也就是未央宫北门外的那一片。因为靠着未央宫,离三公府也近,成了官员们最愿意选择的住处,价格也水涨船高。
其他地方则无人问津。如果肯花心思,甚至能找到无主的房子,收拾一下就可以住进去,连租金都不用付。
毛玠初来长安,不了解情况,想当然的以为城里的房价都一样贵,城外会便宜一些。
毛玠是个君子,但他不懂经济,也不懂人性,也低估了长安的残破程度。
他建议曹操屯田,只是出于常理推论,并不代表他真的有经济思维。
这样的人,还是让他去做学问吧。以朝廷当前的条件,等他入了职,领到俸禄,一家人的温饱应该还是能解决的。
“请太尉来。”
“唯。”
——
贾诩很快来到宫中,看完轲比能的奏疏之后,他抚着胡须,眉宇间有一丝担忧。
“陛下,如果有事,只怕无可挽回了。”
刘协点点头,随即又说道:“以轲比能的性格,不至于如此激烈。我估计他只是假冒荀恽的名义上书,说些对自己有利的话罢了。就算他和贵霜结盟,也需要借我大汉的军威。杀荀恽,与大汉决裂,不符合他当前的利益。”
“但愿如此。那陛下的意思是……让西域都护府安排人去看看?”
“其实我更想亲自去看看。”
贾诩的脸色登时变了。“臣以为不可。”
刘协笑着摆摆手,示意贾诩不必着急。他也清楚这不现实,万里远征,不是一件小事,大汉也没有这样的财力、物力。
就目前而言,推行新政,完成真正的统一,才是最重要的任务。相比之下,万里之外的贵霜无足轻重。
为了荀恽一个人,也不值得。
别说贾诩,就算荀或在这里,也会坚决反对。
“请太尉来,是想商量一下明年的安排。”刘协说道:“抚军大将军在关东护堤防汛,效果还是不错的,沿途的百姓为之称道。军中士气也可用,明年或许可以有所行动。”
贾诩松了一口气。“臣建议陛下可以巡狩荆州。”
“逼降刘表?”
“是的,军心、民意可用,稍微逼一逼,或许荆州可下。刘表身为宗室,又是党人名士,若到朝廷任职,为陛下效劳,也许会对山东有所触动。然后越桐柏山,巡狩中原,尤其是试行度田的庐江、九江,也能让中原百姓知陛下爱民之心。”
刘协想了想,觉得可行。
祢衡提议取消州牧,恢复刺史的职责,眼下还没有定论,只是放出风声。在山东州郡割据的现实面前,公卿大臣都清楚罢州牧是迟早的事,只是担心推行太急,会适得其反。
毕竟山东未平,朝廷真正控制在手中的只有并凉二州,其他几个州只是名义上称臣而已,肯不肯足够缴纳赋税都不清楚。
这时候强推刺史,说不定那几个州牧又要搞出事来。
论讲之后,以巡狩为名,耀武山东,可以试探一下他们的态度。
“太尉府与诸将商量一下吧,如果可行,年后就可以起程。”
“唯。”
“年关将至,太尉除了与司徒、司空审核上计之后,还要考核军功。天下即将太平,战事渐少,以后考核诸将恐怕不能以军功为主,协助地方救灾、防汛之类也要纳入考核。今年就从抚军大将军部开始,表现出色的要进行嘉奖,以资鼓励,做个榜样。”
“唯。”贾诩躬身领命,微微一笑。“陛下,臣会尽快发出文书,使诸将知晓陛下心意。如此,明年巡狩荆州时,张济会更热情些。”
刘协微微一笑。
贾诩就是老谋深算,深谙他的心思,一听就懂。
今年以协助地方防汛的名义嘉奖韩遂部,不仅是为了树个榜样,调整军队与百姓的关系,也是为了安抚韩遂。
韩遂一心想做太尉或者大将军,如今太尉由贾诩做了,大将军也遥遥祝无期,韩遂心里多少有些失落。借着这个机会予在嘉奖,他会更加努力,以后再有类似的事,做起来会更积极。
堵不如疏。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一定要打开一扇窗,以免积怨。
同样,嘉奖了韩遂,张济等人就会有压力。明年巡狩荆州时,张济也会想尽一切办法表现,免得被韩遂后来居上。
没有让韩遂如愿,本身就有避免过于刺激张济等人的考虑。
他们虽然都是西凉人,却算不上团结,相互之间的争斗倒是不少。
要想化解他们之间的恩怨,将凉州人捏在一起,成为朝廷坚固的基础,除了皇帝的身份和他个人的威望之外,也需要贾诩的配合。
这是杨彪等人做不到的事。
他们也许不像王允那么极端,但是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对西凉人的鄙视和警惕永远大于对西凉人的理解,这种根深蒂固的想法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改变的,甚至这辈子都改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