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宋将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92章 大家族的瓦解

    韩家是河北豪强的第一家,也是当世排名第一的世家,这一轮的风雨,首当其冲。究竟该何去何从,韩家人陷入了激烈的争论当中。

    韩纲是坚决抵制朝廷一切的作为,他甚至提议,利用韩家手里的壮丁和长工,和朝廷死扛到底……他还找出了盔甲,又弄出了一把宝剑,虎着脸,仿佛真的要殊死一搏。

    其他几个兄弟,韩绛黑着脸不说话,韩维也低下了头,朝廷刚刚灭了西夏,那可是几十万的人马,连点水波浪都没出现,就轻松完蛋了。

    以如今大宋的军力,当真是不可一世。

    凭着韩家,根本挡不住,或许人家派出几千人,就给轻松荡平了……韩维在王宁安手下做过多年,他心里很清楚。

    如果王宁安准备用利益交换,他一定拿出丰厚到无法拒绝的条件……可他不跟你交换,那就代表着没有回旋的余地,要么低头,要么就是灭亡!

    生死关头啊!

    ……

    韩家几个长辈拿不定主意,外面也乱了。

    韩宗武出言讨要选择的权力,结果被盛怒之下的韩纲赶了出来,不只是他,其余的年轻人也都被赶出来。

    韩纲很霸道,大人谈话,你们小孩子插什么嘴!

    天可怜见,这几位有的都胡子一把了,可不是小孩子!

    大家伙都围着韩宗武,有的叫兄弟,有的叫叔叔,还有叫叔祖的,大家全都要哭了。你现在是官身,又曾经是西凉王的学生,能说得上话,给大家伙分析一下,究竟该怎么办!

    韩宗武唉声叹气,他本来是最崇拜王宁安的,也学得最用心。

    可眼瞧着章敦、吕惠卿、曾巩、苏辙这些人叱咤风云,他却处境尴尬,一直提不上去……其实也怪不得别人,主要是他的身份问题。

    你说吧,王安石推青苗法,方田均税法,触碰世家利益,王宁安推分田,推迁居豪强,更是触怒韩家。

    他夹在中间,处境能好就算怪了。

    这几年折磨下来,韩宗武越发性情孤僻古怪,平时沉着脸,几乎没什么话。

    但是此时此刻,他不得不说了!

    “既然大家问到我了,那就不妨直言,把什么事情都讲清楚。”

    “这样最好,我们都糊涂着呢!”

    韩宗武清了清嗓子,“朝廷的法令,是打击豪强世家,这个没什么问题,那为什么要打击豪强呢?为什么当政的,还要朝野那么多的人,都支持对豪强下手?咱们也该反躬自省,好好想想,是不是我们出了问题。”

    放在平时,谁也不会承认自己有错,可此时呢,他们也只能洗耳恭听。

    以韩家为例,虽然人才不少,但是普通的族人还是居多的。

    可问题是韩家的财产都算在一个总账下面。

    韩亿当参知政事,朝廷收不到税,韩绛当宰执,朝廷也收不到税!

    不但收不到普通韩家的人,就连其他韩家的偏房,旁枝,甚至家奴院工,也都收不到!

    朝廷给官吏免田赋也就罢了,可没有给这么多人免田赋啊!

    一个韩家,至少让上千人免税,影响的佃户几十万,土地百万亩……试问整个河北,有几个百万亩?

    要都是这样的世家,朝廷的税谁出?

    这还仅仅是问题的冰山一角,世家有钱粮,有土地,有人丁,还有超过朝廷法律的宗法家规……甚至还有族学,还有商行,钱柜……就这么说吧,每一个大世家,都是一套完整的系统,就差直接登基当土皇帝了。

    因为世家的存在,朝廷政令下不去,世家手里控制的人口资源,也没法进入市场,进行调配,他们就像是一个个顽固的堡垒,抵抗着时代的大潮。

    ……

    “朝廷是肯定要下手了……以往大家依附在韩家下面,能得到免税的好处,现在呢?再跟着韩家,只会一起倒霉,说句不好听的话,该散了!”

    散了?

    分家!

    虽然韩宗武在大厅上,就有这个意思,但是真正说出来,还是吓了所有人一跳!

    韩家啊!

    那可是豪门大族,人所敬仰,不说别的,外面的人听说你是韩家出来的,哪怕是偏房,都要高看一眼!娶媳妇也比别人家容易。

    如果离开了韩家这棵大树,该怎么办啊?

    还有没有活路啊?

    所有人都吓坏了。

    “朝廷这一次是迁豪强去西夏,你们要先弄清楚,这个豪强是什么标准。”

    韩忠彦伸出了三根手指,“其一,豪强要有十万贯以上的家产;其二,要有5000亩以上的田产,或者占居住州县半成以上田产;第三,就是有10名以上的家庭成员……这三个条件,只要占任意两个,就会被认定为豪强。”

    当然了,韩家三个都占了,而且还是大大超出,朝廷不拿他们开刀,简直没有天理了。

    “把家分了,偏房,还有家丁人等,财产一项就大大低于标准,至于田产,你们盘算一下,能有多少?”

    大家低着头,其实也不用算,心里都有数,多的能有千亩以上,少的也就百十几亩。

    按照分田的标准,各地不一,如果人口多,均分下来,土地就会少,反之,能分到的土地就多,以韩家的情况,差不多每人能分6亩左右。

    看起来不多,别忙,这一次分田,是按人口分,也就是说,女人也有份!

    一家五口,就能拿到30亩田,原来依附韩家,要交出三成五的田租,可不算少。

    还是以100亩为例,依附韩家,扣除田租,只相当于65亩的收益。

    另外族里还有各种开支,也要出份子钱。

    如果分田,土地会减少,但是田赋也会下来,相差也就没那么悬殊了……而且,最关键的是,如果只种30亩田,每年就有大半年的时间,归自己支配,可以出去打工赚钱,也可以做一点小买卖,补贴家用。

    总而言之,会苦一点,但不至于天塌地陷无以为生。

    甚至有些人还觉得分了也不错。

    依附大家族有好处,可大家族规矩多,约束严格,每年都定期举行祭祀活动,还要给族里干活,仔细盘算下来,只能说有得有失……分了家,自己做主,也挺好的!

    朝廷连西夏都给灭了,还傻乎乎和朝廷作对,那不是活得不耐烦了!

    而且再说得过分一点,凑在大树下面,得好处的,还不是韩家的直系长房,他们吃香的喝辣的,普通人根本分不到多少。

    为了一点汤汤水水,就和朝廷抗衡,找死也不是这个找法!大家伙渐渐都有了主意,脸上露出坚毅的神色,纷纷抱拳,感谢韩宗武指点。

    韩宗武也是叹口气,他对韩家当然是有感情的,可是他也清楚,大家族真的走到头了,建立在血缘和宗法上的家族,必须要解体。

    他是朝廷命官,韩家解散之后,他差不多能分到50亩田……韩宗武根本没心思经营,他也不想着什么耕读传家,实在是太过时了。

    他的儿子今年五岁,在两年前,就送到了开封的幼儿园,从小孩子就没接触过农活儿,以后进学堂,读书,考科举也好,进别的学院也好,出来当官,或者去工厂做事。

    总而言之,是不让孩子继续当地主了。

    不只是他,很多城里的年轻人,也是这么想的,时代的确在变化。

    区区50亩田,也不值得雇几个人耕种,干脆转让出去,或者留给朝廷算了,他拿一笔补偿金就好。

    家族之间,固然有亲情连结,可是非要弄得生死与共,全听一个大家长的,一代一代压下来,都喘不过气,实在是没必要!

    韩宗武思索着,居然从韩家走了出来。

    猛一抬头,居然看见了一个人正笑嘻嘻等他。

    “是子瞻兄!”

    来的人正是苏轼……苏大仙人到中年,加上又喜欢吃,胖胖的,憨憨的,完全是一个糙汉子,距离飘飘若仙的风流才子,那是越来越远了。

    不过他依旧像当初那么热心肠,听说了韩家的事情,生怕会牵连朋友,这不过来看韩宗武了!

    “子瞻兄,我想好了,分家!彻彻底底,全都分了,省得麻烦!”

    苏轼眉开眼笑,他的嘴碎劲儿也上来了,絮絮叨叨,“我就说你能想的明白!走,哥请你吃火锅去,庆祝你的新生!你可不知道,上上下下,多少眼睛,都盯着你们家呢!好歹咱们也是一起捡肥皂的啊!我是真怕你一步走错,一脚踏空……”

    这么多年过去,王宁安也没告诉苏轼,捡肥皂是什么意思,所以苏大仙依旧浑不在意,和韩宗武勾肩搭背,笑嘻嘻道:“我是真怕你想不开,非要和家族同生共死,那可就麻烦了。”

    韩宗武苦笑着甩来了苏轼的胳膊,闷声道:“能不想吗?那可都是我的亲人啊!但愿他们不要打错了算盘,非要逼着朝廷杀鸡骇猴,我也没办法救他们!”

    正说着,突然响起了duangduang声!

    韩宗武张大了嘴巴,不好!

    这是家里的大钟!

    按照规矩,只要大钟响起,所有韩家的子弟,包括韩家的长工短工,家丁护卫,还有佃农丁壮……都要聚集过去,片刻不许停留!

    通常只有家族遇到危机,出现了贼盗,才会敲钟,聚集人员自保!

    莫非大伯他们,真的要鱼死网破?

    韩宗武顾不上火锅,掉头就跑,苏轼也只好跟着……在韩家祠堂前面,已经聚集了黑压压的一大群人,当真要撕破脸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