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七章 战前
在世界上,人差不多可以分为三类,一种是有自己的原则而且能够在面对死亡这种大恐怖时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动摇的人,这样的人所占的比例很少,但往往能够在历史上留下忠臣、烈士的美名,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南宋丞相文天祥。
与这类人相对的则是做人做事毫无底线,为了自己的利益丝毫没有羞耻的迅速转换自身角色的人,这种人所占的比例要稍稍高一些,毕竟,精致的利己主义能够让人活的更加舒服,但若是不幸遇上改朝换代或者外敌入侵,这样的人也是最容易成为被后世唾骂的叛徒、奸贼的,这些人中最出名的莫过于那些清兵未入关前喊杀最凶,号称要为大明殉国,但在清兵入关后立刻摇尾乞怜,甚至主动上书要求剃发易服的晚明士人。
而占据最庞大人数的第三类人则是中间派,一方面他们的确有自己的原则,但在受到生命的威胁,亲族要挟,亦或是受到某些其他特别重大的事情的影响下,他们便会将自己的原则调低,然后便告诫自己这就是自己新的底线,再也不能被突破了,但谁都知道,在下一次同样的情况到来时,他们依然会继续下调自己的底线。
王都之中,祁氏氏族的族长祁夫就是这第三类人,从一开始的坚决求死,不愿背叛东夷部落,到现在以炎黄部落的族人自居,放任炎黄部落去攻打东夷部落,甚至还为炎黄部落提供了不少啊情报上的支援,他的底线就是一次次的被突破。
而和他一样,那十个铁青着脸回到氏族的王都氏族族长同样突破了自己的底线,面对风提出那严苛的条件,他们只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就选择了赞同。
于是,收到十个氏族传来同意的消息之后,风这个设计了这一切的战争策划者便心情愉悦的等待着战争发起前的最后一项准备工作完成。
风在等待的这最后一项准备工作便是向镇苗城运送粮食。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句话在中国流传的范围之广,只怕总结出这句话的兵家先圣都猜不到。而在这个时代,虽然还未有兵家的诞生,也未曾有人说出过这句话,但这句话中蕴含的道理人们还是明白的。
虽然在之前王都外田地里的小麦就已经收割结束了,但是突如其来的雨水却让各个王都氏族没有将小麦脱粒且晒干的时间,在解决了让王都氏族出兵的问题之后,风便要解决这些参与战争的战士们吃饭的问题。
于是,在过去几个晴天里刚刚才完成脱粒与晒干步骤的小麦便被装上了一辆辆牛车、马车,拉往即将成为前线补给基地的镇苗城,在那里,这些小麦将会被加工成类似煎饼之类适合长久存放的干粮,作为参与收服东夷部落的战士们身背的随身食物。
作为生活在王都这座部落中心城市里的居民,在看到那绵延到视线尽头的车队之后便传出了各种各样的传闻。
但没等这些传闻传播两天,风这位部落的大王便亲自站出来,说出了让所有杜撰出的传闻都黯然失色的真实情况。
“部落即将发动大军去收服千年前背叛黄帝,背叛部落的东夷部落。”
这样的事实一开始大多数的人都不敢相信,毕竟,原东夷部落的祁部在几个月前才投奔并加入炎黄部落,许多人还以为东夷部落和自己部落是友善的关系,毕竟,受灾之后,人们往往选择的是投奔亲戚,而不是去投奔仇家。但随着各个氏族的高层出面告诉人们这是事实,王都的居民才终于相信这个让他们目瞪口呆的事实,而紧接着他们对祁氏氏族的敌意便显露了出来。
在二战的欧洲战场上,美军之中有着一支全部长着东亚面孔的军队,他们便是由日裔美国人组成的44步兵团。而他们之所以会出现在欧洲战场,便是因为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陷入了一种歇斯底里的气氛之中,他们在对日本进行报复之前,就先对生活在美国的日裔进行了报复,十二万日裔被关进了集中营,在全由日裔组成的第44步兵团踏上欧洲为美国而战的时候,他们的家人还被关在集中营之中,受到全天二十四小时的不间断监视。
在几千年后尚且会发生这种事情,那可以想见在这个时代,处在相似环境下的祁氏氏族会受到怎样的对待。
整个祁氏氏族外每日都围着众多情绪激动,喊打喊杀的王都人,走在城中的祁氏氏族族人更是时时刻刻都要小心翼翼,谨防某个阴暗角落突然冲出手持利器的战士将自己一套带走。就算如此小心翼翼,在风宣布对东夷部落的发动战争准备的短短一天里依然有三个祁氏氏族族人被砍伤,至于被石头砸的头破血流,身上乌青的人就更加数不胜数了,无奈之下,祁夫只得命令紧闭大门,所有族人不得外出。可是,就算祁氏氏族躲进了氏族住地,不再外出,外面的喝骂声以及丢进来的砖石却一刻都没有停过,若不是祁夫、祁夕这些高层全力压制着下面的族人,只怕,一场大规模的流血事件立刻就要上演了。
好在这个时候,之前一直没有出声的风终于下了命令,不许任何人再靠近祁氏氏族住地,更不许任何人站在祁氏氏族住地外谩骂和丢石头,但令人玩味的是,他却没有说祁氏氏族族人离开住地后的保护措施。
“呵,果然。”听到风这个命令之后,祁氏氏族的一众高层脸上全都露出了嘲笑,事实就像他们之前所商议的一样,风这个大王对他们并没有太多的信任,在战争胜利之前,他们等于被变相软禁在了住地之内。
“不过,也许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嘲笑过后,祁夫长叹一声。
“是啊,就算我们脱离了东夷部落,但在东夷部落还继续存在之前,在这些炎黄人眼里,我们依然是东夷人。”祁尹说出了所有人都明白但却不愿承认的事实。
“现在只能期望他们尽快打赢这场战争,将东夷部落的名号抹去了。”祁夫丝毫没有察觉到自己这一年多以来已经突破了多少底线。
而沉默却一脸赞同的众人则说明,他们突破底线的速度要远比祁夫快许多。
与这类人相对的则是做人做事毫无底线,为了自己的利益丝毫没有羞耻的迅速转换自身角色的人,这种人所占的比例要稍稍高一些,毕竟,精致的利己主义能够让人活的更加舒服,但若是不幸遇上改朝换代或者外敌入侵,这样的人也是最容易成为被后世唾骂的叛徒、奸贼的,这些人中最出名的莫过于那些清兵未入关前喊杀最凶,号称要为大明殉国,但在清兵入关后立刻摇尾乞怜,甚至主动上书要求剃发易服的晚明士人。
而占据最庞大人数的第三类人则是中间派,一方面他们的确有自己的原则,但在受到生命的威胁,亲族要挟,亦或是受到某些其他特别重大的事情的影响下,他们便会将自己的原则调低,然后便告诫自己这就是自己新的底线,再也不能被突破了,但谁都知道,在下一次同样的情况到来时,他们依然会继续下调自己的底线。
王都之中,祁氏氏族的族长祁夫就是这第三类人,从一开始的坚决求死,不愿背叛东夷部落,到现在以炎黄部落的族人自居,放任炎黄部落去攻打东夷部落,甚至还为炎黄部落提供了不少啊情报上的支援,他的底线就是一次次的被突破。
而和他一样,那十个铁青着脸回到氏族的王都氏族族长同样突破了自己的底线,面对风提出那严苛的条件,他们只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就选择了赞同。
于是,收到十个氏族传来同意的消息之后,风这个设计了这一切的战争策划者便心情愉悦的等待着战争发起前的最后一项准备工作完成。
风在等待的这最后一项准备工作便是向镇苗城运送粮食。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句话在中国流传的范围之广,只怕总结出这句话的兵家先圣都猜不到。而在这个时代,虽然还未有兵家的诞生,也未曾有人说出过这句话,但这句话中蕴含的道理人们还是明白的。
虽然在之前王都外田地里的小麦就已经收割结束了,但是突如其来的雨水却让各个王都氏族没有将小麦脱粒且晒干的时间,在解决了让王都氏族出兵的问题之后,风便要解决这些参与战争的战士们吃饭的问题。
于是,在过去几个晴天里刚刚才完成脱粒与晒干步骤的小麦便被装上了一辆辆牛车、马车,拉往即将成为前线补给基地的镇苗城,在那里,这些小麦将会被加工成类似煎饼之类适合长久存放的干粮,作为参与收服东夷部落的战士们身背的随身食物。
作为生活在王都这座部落中心城市里的居民,在看到那绵延到视线尽头的车队之后便传出了各种各样的传闻。
但没等这些传闻传播两天,风这位部落的大王便亲自站出来,说出了让所有杜撰出的传闻都黯然失色的真实情况。
“部落即将发动大军去收服千年前背叛黄帝,背叛部落的东夷部落。”
这样的事实一开始大多数的人都不敢相信,毕竟,原东夷部落的祁部在几个月前才投奔并加入炎黄部落,许多人还以为东夷部落和自己部落是友善的关系,毕竟,受灾之后,人们往往选择的是投奔亲戚,而不是去投奔仇家。但随着各个氏族的高层出面告诉人们这是事实,王都的居民才终于相信这个让他们目瞪口呆的事实,而紧接着他们对祁氏氏族的敌意便显露了出来。
在二战的欧洲战场上,美军之中有着一支全部长着东亚面孔的军队,他们便是由日裔美国人组成的44步兵团。而他们之所以会出现在欧洲战场,便是因为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陷入了一种歇斯底里的气氛之中,他们在对日本进行报复之前,就先对生活在美国的日裔进行了报复,十二万日裔被关进了集中营,在全由日裔组成的第44步兵团踏上欧洲为美国而战的时候,他们的家人还被关在集中营之中,受到全天二十四小时的不间断监视。
在几千年后尚且会发生这种事情,那可以想见在这个时代,处在相似环境下的祁氏氏族会受到怎样的对待。
整个祁氏氏族外每日都围着众多情绪激动,喊打喊杀的王都人,走在城中的祁氏氏族族人更是时时刻刻都要小心翼翼,谨防某个阴暗角落突然冲出手持利器的战士将自己一套带走。就算如此小心翼翼,在风宣布对东夷部落的发动战争准备的短短一天里依然有三个祁氏氏族族人被砍伤,至于被石头砸的头破血流,身上乌青的人就更加数不胜数了,无奈之下,祁夫只得命令紧闭大门,所有族人不得外出。可是,就算祁氏氏族躲进了氏族住地,不再外出,外面的喝骂声以及丢进来的砖石却一刻都没有停过,若不是祁夫、祁夕这些高层全力压制着下面的族人,只怕,一场大规模的流血事件立刻就要上演了。
好在这个时候,之前一直没有出声的风终于下了命令,不许任何人再靠近祁氏氏族住地,更不许任何人站在祁氏氏族住地外谩骂和丢石头,但令人玩味的是,他却没有说祁氏氏族族人离开住地后的保护措施。
“呵,果然。”听到风这个命令之后,祁氏氏族的一众高层脸上全都露出了嘲笑,事实就像他们之前所商议的一样,风这个大王对他们并没有太多的信任,在战争胜利之前,他们等于被变相软禁在了住地之内。
“不过,也许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嘲笑过后,祁夫长叹一声。
“是啊,就算我们脱离了东夷部落,但在东夷部落还继续存在之前,在这些炎黄人眼里,我们依然是东夷人。”祁尹说出了所有人都明白但却不愿承认的事实。
“现在只能期望他们尽快打赢这场战争,将东夷部落的名号抹去了。”祁夫丝毫没有察觉到自己这一年多以来已经突破了多少底线。
而沉默却一脸赞同的众人则说明,他们突破底线的速度要远比祁夫快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