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商议
见他说的如此认真,杨士奇等人也知道,恐怕这次李天是要动真格的了。
也就不再坚持,而是帮着李天将各种细节拟好,给出建议。
避免什么地方疏忽了,彻底惹恼了边军的那些守将们。
“陛下臣以为,这条不妥!”
“哪一条?”
杨荣整理了一下思路说到,
“这一条,在军中服役超过二十年的军户可以申请脱籍。”
“现如今边军老兵不再少数,年过四十者,更是军中中坚。
若是他们同时都申请脱籍,军中中层将领岂不是一下子要少去大半?”
任瑾却笑道,“子荣这点大可不必担心,能当上军官都是有着不小的能耐的。
脱籍虽然有不少的好处,可有怎么能比的上在军中担任军官待遇来的丰厚呢。”
“即便有人想要脱籍离开军武,恐怕也只是少数,不会造成多大影响的。”
杨荣争辩道,“宗于恐怕是不知道脱籍对这些军户来说意味着什么。
一旦脱籍,就意味着他们子孙后代可以自由的选择务农、经商、甚至是科考。”
“尤其是科考,对于他们的诱惑力非比寻常,试问有那个将军不希望自己后辈再出个文官呢。”
李天仔细的捉摸着几人的讨论,逐渐的完善着心中对边军改革的种种细节。
“子荣说的不错,脱籍对很多军户来说的确是有着非常大的诱惑的。
可子荣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军户本身除了打仗、种地,他们几乎什么都不会。
脱籍之后没了粮饷供应,还要为生计奔波,能有几个真的愿意离开干了大半辈子的事业呢?
而那些真正有本事,有见地的人,愿意离开的话,,朕还巴不得他们的后代来做官呢。”
“这条就如此吧,不必再议!”
杨荣仔细思索一番,也觉得李天说的有道理,也就不再坚持了。
杨士奇这时说到,“陛下关于建立戍边司这件事,老臣还有点疑虑!”
“这次只是商讨,还没最终成型,士奇直言无妨!”
“对于建立戍边司,让兵部派遣专门的人员,对九边的将士进行粮饷的发放!”
“这点的确能起到遏制军中贪腐的问题,可这会分薄了边军将领对下属的控制力。
时间一久,恐怕会对边军士气造成一定的影响啊!”
黄准则是持不同意见,
“我倒是觉得陛下的这个决定没什么问题!”
“常年以来,边军兵士,都是只知各自将领,对将领的命令为名是从。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就算将领起兵造反,那些士卒也会肝脑涂地。
为的是什么,就是因为他们只知将领不识陛下啊。”
杨士奇毕竟兼任过兵部尚书,对军伍还是有些好感的,听黄准这么说,脸色顿时变了,
“仲常言重了,九边将士都是大明子民,如何会只知将领不识君王。”
黄准貌似真准备和杨士奇杠上了。
“从古至今发生过多少叛乱,难道那些士兵不知道自家真正的天子是谁吗,他们知道!
但他们为什么还会跟着叛乱,就是因为给他们发钱
发粮,让他们不会饿死的,是领导他们的将领…….”
其他人也都频频点头,
“仲尝此言有理,这样一来,士卒们知道给他们发放粮饷的是当今的圣上。
而不是各自的将领,对陛下的忠诚必然会节节攀升。”
杨士奇并不是反对建立戍边司,而是觉得,一旦这么做了,造成将领和士卒生分,士卒就不再好控制了。
他的担忧也不无道理。
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有的时候,一个将领的魅力的确是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秘诀之一。
李天自然也是知道这一点的。
但他经过后世的洗礼,清楚随着火器的兴起。
原本需要士气需要将领魅力的战斗方式,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到时候,将领的作用会降到最低,反而中下层的军官才是军队能能否大胜仗打硬仗的关键。
他相信,随着天工局天工院的建立,这样的军队已经不远了,所以他并不担心,军队战斗力会因此降低。
于是他对杨士奇说到,
“士奇朕知道你的意思,但此事朕已经有了完备的预案,你所担心的事情,很快就能得到解决,无需担心。”
杨士奇不知道李天心里所想,一时之间也不太明白,还想着说上两句。
但李天的态度很是坚决,让他几次想开口却又生生止住了。
“哎,陛下每多奇想,老臣不能及也,也罢,就看陛下今后的手段吧!”
接着几人又对其他的一些构想细节进行了商讨。
一上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到中午王福进来问是否传膳的时候,几人处在热烈的讨论之中。
本来杨士奇等人只是来和李天商议怎么处理郭文玉贪腐一案的。
却没想到,李天的想法和动作居然这么大,一下子跳到了边军改革上了。
这么大一件事,且不说会否引起朝野上下以及边军将领的震动,就说细节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够商议好的。
要是被什么事,拖延一下,恐怕一两年都未必能够实行的下去。
想起今天貌似是天工院竣工的时间。
李天拍了拍自己的额头,暗自苦笑。
“最近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居然把这件事都给忘了。”
于是他就对几人说到,“今日就到此为止,你们空闲的时候。
再商议下一细节,务必要拿出一个尽善尽美的方案出来。”
“至于郭文玉和吕震,以及武远伯等人的处置方案,也按照之前的商议结果去办吧!”
他还着急去看一眼天工院,简简单单的几声吩咐。
就将此次震动朝野的大案,给处理了。
有时候李天真是觉得,这个皇帝真是不好当,一天天大事小事的忙的要死。
可有的时候,他又觉得,做皇帝很简单的。
不愿费力的事情,交给其他人去办就好了,养着他们是干什么的,不就是为自己分忧的吗。
杨士奇等人是不知道他此时的想法的,只是心中叹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朝廷真是有办不完的事要做啊。
也就不再坚持,而是帮着李天将各种细节拟好,给出建议。
避免什么地方疏忽了,彻底惹恼了边军的那些守将们。
“陛下臣以为,这条不妥!”
“哪一条?”
杨荣整理了一下思路说到,
“这一条,在军中服役超过二十年的军户可以申请脱籍。”
“现如今边军老兵不再少数,年过四十者,更是军中中坚。
若是他们同时都申请脱籍,军中中层将领岂不是一下子要少去大半?”
任瑾却笑道,“子荣这点大可不必担心,能当上军官都是有着不小的能耐的。
脱籍虽然有不少的好处,可有怎么能比的上在军中担任军官待遇来的丰厚呢。”
“即便有人想要脱籍离开军武,恐怕也只是少数,不会造成多大影响的。”
杨荣争辩道,“宗于恐怕是不知道脱籍对这些军户来说意味着什么。
一旦脱籍,就意味着他们子孙后代可以自由的选择务农、经商、甚至是科考。”
“尤其是科考,对于他们的诱惑力非比寻常,试问有那个将军不希望自己后辈再出个文官呢。”
李天仔细的捉摸着几人的讨论,逐渐的完善着心中对边军改革的种种细节。
“子荣说的不错,脱籍对很多军户来说的确是有着非常大的诱惑的。
可子荣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军户本身除了打仗、种地,他们几乎什么都不会。
脱籍之后没了粮饷供应,还要为生计奔波,能有几个真的愿意离开干了大半辈子的事业呢?
而那些真正有本事,有见地的人,愿意离开的话,,朕还巴不得他们的后代来做官呢。”
“这条就如此吧,不必再议!”
杨荣仔细思索一番,也觉得李天说的有道理,也就不再坚持了。
杨士奇这时说到,“陛下关于建立戍边司这件事,老臣还有点疑虑!”
“这次只是商讨,还没最终成型,士奇直言无妨!”
“对于建立戍边司,让兵部派遣专门的人员,对九边的将士进行粮饷的发放!”
“这点的确能起到遏制军中贪腐的问题,可这会分薄了边军将领对下属的控制力。
时间一久,恐怕会对边军士气造成一定的影响啊!”
黄准则是持不同意见,
“我倒是觉得陛下的这个决定没什么问题!”
“常年以来,边军兵士,都是只知各自将领,对将领的命令为名是从。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就算将领起兵造反,那些士卒也会肝脑涂地。
为的是什么,就是因为他们只知将领不识陛下啊。”
杨士奇毕竟兼任过兵部尚书,对军伍还是有些好感的,听黄准这么说,脸色顿时变了,
“仲常言重了,九边将士都是大明子民,如何会只知将领不识君王。”
黄准貌似真准备和杨士奇杠上了。
“从古至今发生过多少叛乱,难道那些士兵不知道自家真正的天子是谁吗,他们知道!
但他们为什么还会跟着叛乱,就是因为给他们发钱
发粮,让他们不会饿死的,是领导他们的将领…….”
其他人也都频频点头,
“仲尝此言有理,这样一来,士卒们知道给他们发放粮饷的是当今的圣上。
而不是各自的将领,对陛下的忠诚必然会节节攀升。”
杨士奇并不是反对建立戍边司,而是觉得,一旦这么做了,造成将领和士卒生分,士卒就不再好控制了。
他的担忧也不无道理。
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有的时候,一个将领的魅力的确是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秘诀之一。
李天自然也是知道这一点的。
但他经过后世的洗礼,清楚随着火器的兴起。
原本需要士气需要将领魅力的战斗方式,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到时候,将领的作用会降到最低,反而中下层的军官才是军队能能否大胜仗打硬仗的关键。
他相信,随着天工局天工院的建立,这样的军队已经不远了,所以他并不担心,军队战斗力会因此降低。
于是他对杨士奇说到,
“士奇朕知道你的意思,但此事朕已经有了完备的预案,你所担心的事情,很快就能得到解决,无需担心。”
杨士奇不知道李天心里所想,一时之间也不太明白,还想着说上两句。
但李天的态度很是坚决,让他几次想开口却又生生止住了。
“哎,陛下每多奇想,老臣不能及也,也罢,就看陛下今后的手段吧!”
接着几人又对其他的一些构想细节进行了商讨。
一上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到中午王福进来问是否传膳的时候,几人处在热烈的讨论之中。
本来杨士奇等人只是来和李天商议怎么处理郭文玉贪腐一案的。
却没想到,李天的想法和动作居然这么大,一下子跳到了边军改革上了。
这么大一件事,且不说会否引起朝野上下以及边军将领的震动,就说细节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够商议好的。
要是被什么事,拖延一下,恐怕一两年都未必能够实行的下去。
想起今天貌似是天工院竣工的时间。
李天拍了拍自己的额头,暗自苦笑。
“最近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居然把这件事都给忘了。”
于是他就对几人说到,“今日就到此为止,你们空闲的时候。
再商议下一细节,务必要拿出一个尽善尽美的方案出来。”
“至于郭文玉和吕震,以及武远伯等人的处置方案,也按照之前的商议结果去办吧!”
他还着急去看一眼天工院,简简单单的几声吩咐。
就将此次震动朝野的大案,给处理了。
有时候李天真是觉得,这个皇帝真是不好当,一天天大事小事的忙的要死。
可有的时候,他又觉得,做皇帝很简单的。
不愿费力的事情,交给其他人去办就好了,养着他们是干什么的,不就是为自己分忧的吗。
杨士奇等人是不知道他此时的想法的,只是心中叹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朝廷真是有办不完的事要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