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明朝当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一十九章 新式棉布与倾销

    义务教育的事情总算敲定,虽然中途也遇到了诸多阻碍,但最后的得到的结果还是好的。

    不过想要让新式学堂走向正轨,还需要不少的时间。

    不管是学堂的建设,还是教职人员的培训,都是是需要大量的时间的。

    在李天的预想中,能在来年三月份,会试完成之前搞定这一切都算快的了。

    再加上此时京城已经进入了冬季,地面上冻,水面结冰,根本就不适合开土动工,可能开学的时间还要延后一点。

    但李天并不着急,老话说的好,十年种树,百年育人。

    教育大业本就不是短时间能够见到成效的。

    现在唯一值得他考虑的则是,钱一下子花出去上千万,要怎么才能快点赚回来。

    前期能快速赚钱的行业,基本上已经被他弄得差不多了。

    今后再想大笔大笔的捞钱,就只能将目光投向影响更加深远,操作起来更加艰难的行业中了。

    可赚钱那里有抢钱来的方便爽快。

    但去抢谁的钱,这一点就十分值得深思了。

    大明周边的国家此时都穷的一批,不管是日本,还是老邻居高丽还是远在南方的暹罗,发动战争抢一波,估计连军费都赚不回来。

    所以说强抢是没有前途的,善于利用这个时代的规则才是真正的高手。

    这个规则是什么,自然就是贸易了。

    用不对称的贸易倾销产品,然后在从对方国家掠夺廉价的基础资源才是这个时代永恒不变的主旋律啊。

    书房之中,李天一会看看唐赛儿等人正要赶往的通吃岛,然后又看了看不远处的琉球和日本两国。

    心中一个大胆的想法油然而生。

    明朝末年,南方一个海盗头子,仅是凭借收过路费,积攒下了堪比一个小国的巨大财富。

    李天不求短时间能赚到那么的多的钱,但每年弄个六七百万两他还是有把握的。

    另一个时空的郑芝龙就是因为掌握了和日本的贸易航行,才一跃成为称霸东海的巨枭的。

    当海盗都能这么赚钱,那当正经的商人岂不是也能赚到不少。

    此时日本虽然还经历过明治维新,还不算怎么富裕,可相比大明,其实也不算特别穷。

    还是拥有一定的消费能力的,如果运作的好,一趟下来赚个百八十万两还是没什么问题。

    正巧前段时间,天工院已经将他弄出来的珍妮纺纱机给完善了。

    即便以人力驱动,这种全新的纺纱机一次能纺七八个纱锭,效率足足比从前的纺纱机提高了七八倍。

    而且由于珍妮纺纱机纺出来的线更加的细密,用这种纱锭纺出来的棉布也更加的结实耐用。

    在世原本的世界十七八世纪,纺织工业达到顶峰的时候,用棉布仿制出来的帆布,可是能被当做巨大的三桅帆主帆的。

    即便是用过多年的帆布,被穷苦人裁剪之后,做成既耐磨又结实的牛仔裤还能再战十年。

    可见纺织的技术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之后,所能创造出来的产品是划时代的。

    李天在得到天工院的回复之后,命他们用这种新式的纺纱机,织出了一种新型的布料。

    这种新的棉布料,不管是在质地还是在布料的宽度上都是远远的将现有的棉布产品摔倒了身后。

    在结实的程度上,丝毫不比同质量的丝绸差。

    这种兼具美观和质量的新型布料,可谓是纺织物的一次绝大的革命。

    天工院的众人纺织出的这种新式布料除了一匹被送到李天这里让他检验之外,其余的据说当天就被天工院的其他人抢夺一空,连个线头都没有留下。

    李天早有这种新式布料会风靡全国的预料。

    但与此同时他也有一个新的担忧。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耕社会,男耕女织是几千年沉淀下来的生存模式。

    新式的纺织机,新式的布料一旦大面积的出现在大明的市场之上,必然会对原有的生产模式产生极大的冲击。

    甚至很有可能会让众多普通百姓的家庭陷入无法生存的窘境。

    可这种新东西已经诞生,就没有道理让它沉寂下去。

    于是李天就将目光投向了,一海之隔的日本琉球等国家。

    棉布织物不管质量有多好,在价格上还是无法与丝绸媲美的。

    不过作为大规模倾销的产品还是非常合适的。

    日本、琉球、高丽、暹罗这几个附近国家的总人口加在一起也将近大明的总人口的一半了。

    如果在算上草原上的瓦剌和鞑靼人,那这个市场可就大了去了。

    即便能占据他们总人口的三四分之一市场,那一年的销售额也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

    若是在倾销这些棉布的同时,再大量采购对方的基础物资,那一来一回能赚到的钱,估计能比大明一年的税收(税收不等于商税)还要多。

    这么大一笔收入,可是相当于一年找到一个大宝藏啊。

    放着这么多的钱在外面不去赚,那岂不是傻子的行为。

    李天越想越是兴奋,连夜在京郊划出一大片的范围,当做纺织工坊的场地。

    又连夜下了命令,让天工院大规模的制作这种新式的纺织机。

    同时还命人开始在交易所大量的收购棉花。

    在他这一番命令之下,无数人开始行动起来。

    动作最大的就要数交易所了,不到两天的时间,棉花的价格就仿佛做了火箭一般嗖嗖的往上涨。

    其中影响最大的自然就是以粮食和棉布纺织作为支柱的王家了。

    王家先前在抬升粮价的时候,被李天强势狙击,损失惨重。

    此时赖以生存的棉布纺织行业,再次受到了李天大手笔收购的冲击,他们若是不能挽回这个局面,恐怕明年王家就要在京城的贵族世家商圈中除名了。

    为了和李天抢夺棉花,王家几乎倾尽所有的投入其中。

    一场声势浩大的棉花争夺战就此拉开了序幕。

    但凡是有一船棉花到岸,不管多少,几乎是瞬间就被人抢夺一空。

    有人的似乎嗅到了这场大战中隐藏的商机,立刻出动,四处搜集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