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 火爆全城的眼镜
不知不觉间,李天已经把身边的女人都给忽悠的走上了财迷的道路。
皇后就不用说的了,现在若是将她手里工坊给要回来,她说不准真的会和李天拼命。
张清欢性格寡淡,对赚钱的兴趣不大,可每天都有入账,她也是很开心的。毕竟这个世界就没有人不爱钱。
林黛就更不必多言了。
天生的经商天才,都不用李天引到,天性就让她不是在赚钱就是在赚钱的路上。
李天也没有觉的这样有什么不好。
不是有个古人说过吗,缓和矛盾的最好办法,就是建立一个外部矛盾。
这个说法不仅适用在管理国家上,也同样适用于处理家庭矛盾上。
皇宫再大,李天的女人再多,那也是他的家,是家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矛盾。
皇后在刚刚确认怀孕就把张清欢请到宫里来,若是说她心里没有炫耀的嫌疑,鬼都不信。
虽然皇后很大度,也没对张清欢有什么冷嘲热讽的,可潜藏的矛盾和危机,时不时还是会跳出搞事情。
现在也好,让她们将多余的注意力全都转移到赚钱这件事上,不仅能缓和她们之间的关系。
更能让她们把劲往一个方向上使,这样一来她们之间爆发什么龌龊的可能性就会降到最低。
眼看,皇后今天是不打算放张清欢走了。
李天也知道自己若是在待下去,说不定会打搅她们的热情,也没和她们打招呼,就悄悄的离开了。
出了皇后的寝宫,见时间还早,李天就打算去天工院去转悠一圈。
也正好和刘保和他们商量一下,制作奶粉的事情。
叫来王福江保等人换身一身舒服的便装他们就出发了。
此时的天工院已经不是几个月前刚刚建成时的那个样子了。
后院那百多个小型作坊,也就是这个时代的简易实验室,早就人满为患了。
每个大匠带着几个学徒,日以继夜的研究各种课题。
目前天工院最主要研究的就是蒸汽机和蒸汽轮船的改善。
几乎一半以上的匠人学者都参与到了其中。
当然,其他人也都没闲着,有的人继续研究水力风力传动系统,为今后的蒸汽机普及做准备。
有的人在深入的研究肥皂和火柴的改进工艺。
总之整个天工院是没有一个闲着的人,周镇他们已经三番五次的要求李天在给他们增派人手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李天指导下,先前研究玻璃的那帮家伙,已经先后研究出,望远镜,近视镜,老花镜,镜子等实用的东西。
由于眼镜这种实用的东西出现。
最近朝堂上也跟着流行起戴眼镜的风气。
刚开始,李天猛然看到好几个人带上了眼镜,还有些不太适应,可是看了几天之后,也就习惯了。
有些大臣为了顾及自身的形象,明明羡慕的不行,依然没有带,可后来见李天也没怎么在意,就再也忍不住了,呼啦一下朝堂上几乎有一小半人都带上镜子。
一下子多出这么多人戴镜子,其实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众所周知,这个时代,不管是读书人还是匠人,经常是看书或者工作到深夜的。
长年累月的在昏暗的油灯下全神贯注的看东西,视力很快就垮了。
这也就导致,整个朝堂有将近一半的官员视力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近视。
那些上了年纪的官员,情况尤为严重。
就连杨士奇都带上了眼镜。
有一次李天忍不住好奇的问杨士奇,他带的是多少度的眼镜,杨士奇说他带的是甲字五号镜。
换算成后世眼睛度数,将近四百度。
得知杨士奇居然是个四百度的近视眼,给李天都下了一跳。
心中按说,
“四五百度的仅是,在后世几乎被称为睁眼瞎了,这杨士奇先前都是怎么糊弄过来,让人察觉不出来的。”
他当时不禁笑道,
“难怪,士奇的字写得比一般人都要大一些,原来不是为何和别人炫耀你的字好,而是因为太小了,你根本看不清啊!”
被李天笑话之后,杨士奇可是郁闷了好多天。
近视镜老花镜的出现,可是为朝廷的这些官员们解决了不少的问题,从前那些对天工院有意见的人,此时也都乖乖闭上了嘴。
见到眼镜如此受欢迎,天工院趁机在京城中开了一家,清明堂,专门对外销售近视镜老花镜。
清明堂这个名字猛地一听还以为是一个药铺的名字呢。
开始的时候很少有人光顾,后来也不知道管理店铺的那个掌柜子,估计是从先前肥皂工坊售卖肥皂时的那种方法,带着几个小伙计在大街上摆了一个摊位。
在门口立了一个测视力的木牌,一边给路过的读书人测视力,一边售卖自家的近视镜。
还别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清明堂的名声逐渐打响了。
甚至有一些人读书人听说天下还要能帮人恢复视力的好东西,不远千里跑来求购。
当然那都是后话了。
总之,随着清明堂的名声传扬了出去,京城大街上经常能看到一两个带着眼镜的文人优哉游哉的路过。
眼镜这东西一时间竟然成了有文化有才学的标志。
有些人就算没近视,也买了一个带上冒充文化人。
李天在得知这个好玩的情况之后,笑了好几天都没停下来。
他当时就想,也不知道墨镜什么时候会流行起来。
想象一下,有一天你走在明朝的大街上,身边突然冒出几个带着墨镜的锦衣卫绝对你不是好人,要盘查你的身份牌,那画面简直不要太美。
眼镜的火爆也顺带提升了一下天工院的大明,有很多学子,在听说这神奇的东西居然是天工院研究出来的,对天工院的态度也改观了不少。
不再像从前那样,以为自己是有学识之人,就看不起那些只会凿凿刻刻的匠人了。
与此同时,通过清明堂的不菲收入,也让天工院的人看到了自身创造财富、创造价值的能力。
工作起来是更加的有动力和激情了。
这情况对李天来说既是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的事。
皇后就不用说的了,现在若是将她手里工坊给要回来,她说不准真的会和李天拼命。
张清欢性格寡淡,对赚钱的兴趣不大,可每天都有入账,她也是很开心的。毕竟这个世界就没有人不爱钱。
林黛就更不必多言了。
天生的经商天才,都不用李天引到,天性就让她不是在赚钱就是在赚钱的路上。
李天也没有觉的这样有什么不好。
不是有个古人说过吗,缓和矛盾的最好办法,就是建立一个外部矛盾。
这个说法不仅适用在管理国家上,也同样适用于处理家庭矛盾上。
皇宫再大,李天的女人再多,那也是他的家,是家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矛盾。
皇后在刚刚确认怀孕就把张清欢请到宫里来,若是说她心里没有炫耀的嫌疑,鬼都不信。
虽然皇后很大度,也没对张清欢有什么冷嘲热讽的,可潜藏的矛盾和危机,时不时还是会跳出搞事情。
现在也好,让她们将多余的注意力全都转移到赚钱这件事上,不仅能缓和她们之间的关系。
更能让她们把劲往一个方向上使,这样一来她们之间爆发什么龌龊的可能性就会降到最低。
眼看,皇后今天是不打算放张清欢走了。
李天也知道自己若是在待下去,说不定会打搅她们的热情,也没和她们打招呼,就悄悄的离开了。
出了皇后的寝宫,见时间还早,李天就打算去天工院去转悠一圈。
也正好和刘保和他们商量一下,制作奶粉的事情。
叫来王福江保等人换身一身舒服的便装他们就出发了。
此时的天工院已经不是几个月前刚刚建成时的那个样子了。
后院那百多个小型作坊,也就是这个时代的简易实验室,早就人满为患了。
每个大匠带着几个学徒,日以继夜的研究各种课题。
目前天工院最主要研究的就是蒸汽机和蒸汽轮船的改善。
几乎一半以上的匠人学者都参与到了其中。
当然,其他人也都没闲着,有的人继续研究水力风力传动系统,为今后的蒸汽机普及做准备。
有的人在深入的研究肥皂和火柴的改进工艺。
总之整个天工院是没有一个闲着的人,周镇他们已经三番五次的要求李天在给他们增派人手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李天指导下,先前研究玻璃的那帮家伙,已经先后研究出,望远镜,近视镜,老花镜,镜子等实用的东西。
由于眼镜这种实用的东西出现。
最近朝堂上也跟着流行起戴眼镜的风气。
刚开始,李天猛然看到好几个人带上了眼镜,还有些不太适应,可是看了几天之后,也就习惯了。
有些大臣为了顾及自身的形象,明明羡慕的不行,依然没有带,可后来见李天也没怎么在意,就再也忍不住了,呼啦一下朝堂上几乎有一小半人都带上镜子。
一下子多出这么多人戴镜子,其实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众所周知,这个时代,不管是读书人还是匠人,经常是看书或者工作到深夜的。
长年累月的在昏暗的油灯下全神贯注的看东西,视力很快就垮了。
这也就导致,整个朝堂有将近一半的官员视力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近视。
那些上了年纪的官员,情况尤为严重。
就连杨士奇都带上了眼镜。
有一次李天忍不住好奇的问杨士奇,他带的是多少度的眼镜,杨士奇说他带的是甲字五号镜。
换算成后世眼睛度数,将近四百度。
得知杨士奇居然是个四百度的近视眼,给李天都下了一跳。
心中按说,
“四五百度的仅是,在后世几乎被称为睁眼瞎了,这杨士奇先前都是怎么糊弄过来,让人察觉不出来的。”
他当时不禁笑道,
“难怪,士奇的字写得比一般人都要大一些,原来不是为何和别人炫耀你的字好,而是因为太小了,你根本看不清啊!”
被李天笑话之后,杨士奇可是郁闷了好多天。
近视镜老花镜的出现,可是为朝廷的这些官员们解决了不少的问题,从前那些对天工院有意见的人,此时也都乖乖闭上了嘴。
见到眼镜如此受欢迎,天工院趁机在京城中开了一家,清明堂,专门对外销售近视镜老花镜。
清明堂这个名字猛地一听还以为是一个药铺的名字呢。
开始的时候很少有人光顾,后来也不知道管理店铺的那个掌柜子,估计是从先前肥皂工坊售卖肥皂时的那种方法,带着几个小伙计在大街上摆了一个摊位。
在门口立了一个测视力的木牌,一边给路过的读书人测视力,一边售卖自家的近视镜。
还别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清明堂的名声逐渐打响了。
甚至有一些人读书人听说天下还要能帮人恢复视力的好东西,不远千里跑来求购。
当然那都是后话了。
总之,随着清明堂的名声传扬了出去,京城大街上经常能看到一两个带着眼镜的文人优哉游哉的路过。
眼镜这东西一时间竟然成了有文化有才学的标志。
有些人就算没近视,也买了一个带上冒充文化人。
李天在得知这个好玩的情况之后,笑了好几天都没停下来。
他当时就想,也不知道墨镜什么时候会流行起来。
想象一下,有一天你走在明朝的大街上,身边突然冒出几个带着墨镜的锦衣卫绝对你不是好人,要盘查你的身份牌,那画面简直不要太美。
眼镜的火爆也顺带提升了一下天工院的大明,有很多学子,在听说这神奇的东西居然是天工院研究出来的,对天工院的态度也改观了不少。
不再像从前那样,以为自己是有学识之人,就看不起那些只会凿凿刻刻的匠人了。
与此同时,通过清明堂的不菲收入,也让天工院的人看到了自身创造财富、创造价值的能力。
工作起来是更加的有动力和激情了。
这情况对李天来说既是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