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明朝当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九十三章 京城的百姓们

    转眼间,大明进入了十二月份。

    北京越发的寒冷,天空也开始经常的飘下鹅毛大雪。

    可是即便在这样冷的时日里,每天依旧有很多板车和马车,早早的等在城门口,等待城门开启的那一刻。

    往年这种现象可是不多见,即便有人着急进城,也不会冒着风雪起这么大的早,怎么也要等日头高照,天气不那么冷的时候才会过来。

    这些等在城门口的人,不是被人,正是西郊贩卖蜂窝煤的庄户们。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贩卖煤球的生意,被人做到了极致,那也是一门了不得生意。

    这才短短两个来月的时间,西郊皇庄的百姓单凭蜂窝煤的良好销售状况,基本实现了脱贫。

    每家每户少说都赚了七八两银子。

    有了这些钱,这个皇庄不说能好好的过上一个年了,就算明年没什么收入,也不怕会饿着肚皮了。

    但他们好似从前穷怕了,也可能是饿怕了。

    即便家家户户都算得上小康了,可他们依旧没有停下手里的活计,反倒是做的更加的卖力了。

    一大清早,二三百个负责给京城各家送煤的车,就齐聚城门口,生怕去的晚了,耽误了主家生火做饭的时间。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天的早高峰,就成了西城门这边的一道风景线。

    守门的士兵们,要是哪天看不到他们在这边排队了,那才成了稀奇的事情。

    有些小贩也不知道从哪里得知,这帮送煤炭的其实一个个都是有钱人,于是就大起他们的主意。

    在他们入城的地方,在两边摆起了早餐铺子,一架小推车,一大桶热乎乎的豆浆,就是一个店铺。

    那些往城里送煤的庄户们,他们也不愿一大清早的就把家里人给弄起来,再加上每个人手里都有点小钱,大多数都是准备,在城里送往第一批煤之后,再找个饭馆好好的吃一顿的。

    不过自打有人开始在城门边上专门摆摊之后,他们有的人就开始趁着等城门的时间,先一步填饱肚子了。

    一根果子,一万豆浆,就是他们一天早餐。

    热乎乎的豆浆一下肚,顿时驱散了浑身的寒意,让这些辛勤的庄户们,忍不住舒服的喊了出来。

    “舒坦!”

    这边有人开始吃了,原本准备进城忙活完之后再去吃东西的,也有点忍不住了。

    从口袋中摸出几文钱,对那个卖豆浆的老汉夫妻喊道,

    “来来来,给俺也来一大碗,要热乎的,不热不给钱哦!”

    那对卖豆浆的老夫妇,见又有生意上门,乐得快合不拢嘴了。

    老汉一边给那个庄户盛豆浆,一边对他说到,

    “托你们的福,小老儿自打买了你们卖的这种小火炉,和蜂窝煤之后,随时随地都能让锅热着,也不怕浪费柴火,保管大伙什么时候喝,咱的豆浆都是热乎的。”

    这话一出,顿时让这些庄户门,感觉脸上有光。

    觉得自己的辛勤劳作,也算是有了用武之地,心里感觉暖暖的。

    陆续又有人喊道,

    “老人家说话咱们愿意听,给咱也来一大碗,也要热乎的!”

    大家都是不是差钱的人,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叫嚷起来,

    “我也要,给我也来一碗!”

    老夫妻二人,今天准备的一大锅豆浆,连一半人的人都没喝道,就卖的精光。

    听见还有人在叫嚷,老汉只得歉意的说到,

    “不好意思各位,老汉今天准备的少了点,明天吧,明天老汉保管让所有人都能喝道热乎乎的豆浆!”

    没喝到人也不是很在乎的道,

    “那咱们可要说好了,明天可一定要管够啊!”

    “一定一定……”

    他们正聊的火热呢,城门缓缓打开了。

    排在最前面的人一甩鞭子,牵着马车迎着朝阳就向着城里走去,奔向了一天的新生活。

    只是一个清早就卖光了所有食材的老夫妇,也跟着车队挑着担子,向城里的家走去。

    路过一个买京报的摊子。

    老汉忍不住多瞥了几眼,老妇人好似看出了他的心思。

    笑着扯了扯他的衣角说到,

    “今天卖的不错,比平日多赚了好几个钱,老头子你既然相看京报,咱们就买一张吧!”

    老汉有些不好意思的道,

    “还是算了吧,我下午去找邻居老刘,看他看完了也成,还能省下不少钱呢。”

    老妇人有些恨其不争的说到,

    “你每天都看人家看完的,也不嫌丢人,咱们也不是买不起,今天咱自己买!”

    老汉憨憨一笑,忙不迭的点头道,

    “好好,都听你的!”

    老妇人一边给他掏钱,一边嘀咕道,

    “你是不知道,老刘媳妇昨天还和我嘀咕了呢,说咱家儿子在工坊上工,每天赚五十文钱,居然还要每天蹭他家的京报看,不知羞。”

    “你可不知道,我当时的脸是有多躁得慌!”

    “要是今后每天生意都能向今天这般,咱今后就每天自己买,不受这个闲气……”

    回去的路上,老汉怀揣着自己买的京报,一边抽着旱烟袋,一边推着小车。

    心里就止不住的高兴道。

    “今年咱家的日子可是比去年要好的多啊!几年总算是能过上一个好年了。”

    老夫人在前面帮忙拉车,脸上也是挂着笑意,

    “谁说不是呢,儿子找到了一个好活计,咱们俩在辛苦一段时间,加上儿子攒下的钱,估计不到来年春,就能攒够钱给他说个媳妇了。”

    老汉吧嗒用力的吸了一口旱烟,继续补充道,

    “要是他们争气,说不准来年年底前咱们就抱上一个大胖孙子了。”

    “看把你给美的,真要有了孙子,辛苦的还不是我!”

    “不当事,咱儿子不说了吗,年底他们会进行一次考核,要是他的考核通过了,就能当上小组长,工钱还能再多十多文,有了这些钱,咱们就能雇佣一个伙计了,

    到时候就用不着你每天陪着我东奔西跑了。”

    老夫妻两人一边畅想着美好的未来,一边向着家中走去。

    冬日的阳光照耀在他们的身上,仿佛也比平日温暖了许多。

    好似整个大明的这个冬天都比往年多了许多的笑容。